《山河英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英雄志-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汝愚神色沉毅,只用淡淡的语气说着:“你知今日一战,有多少人殒命?四千众。为你一人之私义,而害千万人性命,这样的仁义,不要也罢。”挥了挥衣袖,侧过身来,说道:“祝昆达冥顽不化,为一人之私欲,迫兰陵全城陷战火,罪当诛,斩立决。”

私义、私欲?

千万人的性命。

樊彻乍闻此言,如遭雷殛。

两名精卫闻令走出,架起祝昆达往外拖去。祝昆达挣扎着嘶喊:“徐性小儿,你要杀我便来,为何要如此待我?”

“徐性小儿,欺世盗名……”

人已拖出府去,声音仍遥遥传来,戛然而止,樊彻却猛的一惊,这才惊觉堂上这许久无人言语,气氛古怪沉郁。徐汝愚转身望来,说道:“人最易受到蒙蔽,执着自己的信念,却害千万人性命,忠贞守义、情仇恩怨、天下霸业,修史以来,屡见不鲜,樊翁数十载谨守家族之义,可曾真真想过越郡那如蝼蚁一般生存着的平民百姓。”又与众人说道:“各自准备渡江之事吧。”说罢,出了大堂,径直往后宅走去,彭慕秋率领护卫紧随其后。

樊彻怔立当场,邵海棠微微摇头,与方肃等人走了出去。樊文龙低声唤道:“二伯。”不见应声,也微叹着走了出去。

十一月二十六日,兰陵西北的江水大堤之上,旌旗猎猎,江面上千舸竞渡,江堤下兵将横阵不见其尾。

徐汝愚于这一日,携兰陵一战之威,令十万归降军渡江北上,进入雍扬西境。除了子阳雅兰率领一万武卫军驻守吴州各处,洛伯源率领一万武卫军返回江宁,五校军、骁卫军也陆续返回凤陵行营的驻地,徐汝愚仅率领三千五百名青凤骑随归降大军渡江北上。

就在这一日,徐汝愚负手站在江水大堤之上,接到呼兰铁骑已经渡过河水南下击溃流民大营的消息。

“北地寒气已降月余,河水将封未封,冰棱塞河,舟楫不行,然而人马也不能立冰上。伯颜子义令人凿冰莆城,五千精锐拽马尾泅渡江水,奔袭桃陵。河南诸家皆未有防备,桃陵流民大营背山结阵,一击而溃,陷谷地不得出,三十万流民大营悉数降敌。伯颜子义释之,流民四溢,人漫其野,伯颜子义令精骑四出,缚流民大营大小头领千余人,尽斩之,再出精骑逐杀流民……”

河水将封未封,舟楫不能过河,人马也不能立冰上,各家警惕心在此时最弱,只在河水南岸留下少量侦骑,大军早躲入营垒避寒。伯颜子义寻着一个空隙渡河,各家都来不及派兵截击。呼兰铁骑渡过河来,各家又不敢先与之野战,令伯颜子义得以率领五千铁骑在河水之南的平原沃野之上纵横。

流民大营虽有三十万之众,但是妇孺居半,青壮男子又不识军阵,所结的步营阵又能有几分防御力,又如何能挡得住铁骑的冲锋?最终还被赶入山谷绝地,不得不降。伯颜子义率五千精骑在河水南岸,三十万生俘令他也生出尾大之感,各家都出精锐来围,稍有不慎,就有全军覆灭之虞。伯颜子义将三十万生俘释放,待流民走散、一时间又不能联络组织的时候,再出精兵去捉捕头领,将头领杀光,三十万流民大军就没有一点威胁,然后就毫无顾忌的四处逐杀。有流民相隔,各家精锐生怕流民冲散己方阵形,让呼兰铁骑所乘,也不敢来围击。只得任五千呼兰铁骑在千里沃野上屠杀流民。

徐汝愚微微一叹,挥手让赵景云退下去。

徐汝愚目光落在气势恢弘浊浪相簇的江水之上,带着哀伤、略有着落寞却又大志洋溢的眼神,仿佛嵌在灰暗沉凝气度之中的一粒星子,明亮清晰,然而于他自身而言,却有些茕茕孑立了。

幼黎素手轻执徐汝愚的一角衣襟,轻轻依在他的身侧,随他一起将目光投在浑浑汤汤的江水之上,心情迭荡起伏,有如江涛。

第一章 渡江问策

 数九天气,江宁城里湿寒刺骨,听着窗外萧萧寒风,围着火炉饮酒,最是写意。

巫青衣挑开一角帘子,寒风扑面,神志一凛,倒有几份爽然,望着室外阴霾的天气,忖道:南方的第一场雪,就要下在江宁了。走到桌前,从盘中取出一只杯子,执壶斟满,浅浅泯了一口,美眸瞬间轻笼上一层迷离醉意。

萧远挑帘走进来,双手捧在嘴前,呵着热气,大步迈到火炉前,手凑向腾跃跳动的火焰拼命搓着,嘴里嚷嚷着:“河水刚结上冰,寒气就钻衣刺骨,赶明下雪,谁还往屋外跑?赶明儿指定下雪,天阴得跟盖子扣着似的。”眼睛却瞅着巫青衣手边的酒壶。

巫青衣从盘中取出一只杯子,萧远嘿嘿笑着,说道:“不敢劳烦青衣姑娘。”取出一只大青瓷碗来,掀开酒壶盖子,“咕咚咕咚”倒了个空,大青瓷碗才七分满,举碗凑到唇边,满灌了一口。

酒液下流,咕咕作响,寇子蟾心疼的皱起眉毛,说道:“拿美酒饮你,直如饮驴。”

萧远却不应声,又灌了一口,才放下浅了小半的青瓷碗,说道:“府里让写策子,你可写好没有?水大人适才遣人来议政堂催了,说是今夜就让寇夫子你派人送过江去。”

寇子蟾将写满蝇头小楷的一纸绢书,仔细叠好,递给萧远。萧远接过来,凑着火炉封漆,寇子蟾从怀里取出一枚印章,在封漆上加上私戳。

巫青衣蛾眉秀如青山,微微上挑,望过来,说道:“兰陵那边十多万大军渡江,要是下雪,可真是困难啊。”

寇子蟾微微一叹,说道:“相比汴州,这边也不算什么了。”

巫成说道:“江宁对此早有预料,徐汝愚在江北为何却惊惶失态?”

徐汝愚在兰陵得知呼兰铁骑突然渡河,一面督促兰陵附近的十数万降军渡江,一面派人疾驰回江宁问策。

江宁对呼兰事知之最详者,莫过寇子蟾也。

徐汝愚频遣使者问策,便是在渡江船上,也曾派出一名使者过来。巫成却将此看成徐汝愚的惊惶失态。

寇子蟾蓦然睁开双目,眸光泫然清湛,映在巫成的眼眸里,似能看透人的心肺。巫成蓦的一惊,暗忖:哪里是没有修为的人的目光?

巫青衣横了一眼巫成,让他不要胡乱言语。

呼兰铁骑渡过河水击溃桃陵流民大营的消息早就传遍天下,阳武、桃陵等人尸骸遍野。至少有十万数以上的流民死于斯难,更有无数计的流民往南蜂拥。江宁虽然早就预料到呼兰铁骑会在年前渡河南下,也预料到呼兰铁骑渡过河水,对汴州等地将是一场灾难。但是事情发生时,对江宁众人的触动却不是一样的。

徐汝愚对那些流民的遭遇心生怜悯之情,却非巫成这样的世家子弟能够理解的。

巫青衣望了寇子蟾一眼,犹豫了片晌,还是问出口来:“先生,还没有秦钟树的音信?”

萧远瞟了巫青衣一眼,冷冷哼了一声。

秦钟树在徐汝愚幼子毓麟之礼的前夜秘密潜离江宁,从此信讯杳无两月有余。

秦钟树随寇子蟾往江宁将近一年,一心求仕却命途多桀,临了叛离江宁,下落不明。

秦钟树在时,江宁不甚重视,却是在他离开江宁,牵连了许多人。寇子蟾、顾明山等人惜其才者却皆有失察之责,秦钟树在宣城说战之后,顾明山还写过一封荐书举荐秦钟树入仕;曹散等人却有失职之责,靖安司不仅监视秦钟树在江宁的起居,在其潜离之后又遣大量影武追杀,仍让秦钟树逃脱,累及曹散晋升司闻校尉、屠文雍晋升卫将军不得。

秦钟树、冯哥儿、萧远三人都随寇子蟾至江宁,虽然说起因各异,但到江宁后,都不约而同被江宁众人打上寇子蟾的痕迹。秦钟树潜离出叛,寇子蟾受此牵累,位出江宁诸公之列,失察举之权。冯哥儿籍入军营,录为第二阶毅勇。冯哥儿承继寇子蟾的门嗣,若入军营,可叙左尉参军乃至营尉参军之职,却受秦钟树叛出之事牵累,只能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毅勇军士,令人担忧他在战场上的安危。

巫成心里也有怨言,受秦钟树牵连,大概在江宁永无出人头地的时候;巫青衣在江宁,巫成却没想过离开江宁到别家谋求仕途的可能。

巫青衣在江宁无人可以投靠,暂居叠烟阁也非长久之计;因秦钟树的关系,终了还是投到寇子蟾门下。寇子蟾一身所学充栋盈车,文史、律政、兵武等皆其所长,故能与徐行、邵海棠、宜观远等人并列六俊。寇子蟾将冯哥儿收为螟蛉义子承继门嗣,然而冯哥儿才质只能算得中上,修习武学、兵法、军务,已有几分勉强,无法继承寇子蟾渊博的家学。

寇子蟾虽失诸公之位,然而品轶仍高,所谋之事,皆为江宁机密,入室弟子侍奉左右,参闻机密处也多。寇子蟾将巫青衣收为门下,却是得到徐汝愚的应允。一干程序却是叠烟楼举荐巫青衣为紫衣文吏,巫青衣作为江宁的初阶文吏辅佐寇子蟾政务。

倒是叠烟楼有举荐之权,让巫青衣大吃一惊。

江宁诸公有察举之权,所辖的初阶紫衣官职皆可堂授,由政事堂选吏司备档即可;中阶绛衣官职虽然说由政事堂选吏司与青凤府文选司并察,但是江宁诸公的意见对中阶官吏的任用起到主要作用。

寇子蟾失察举之权,算得上一项极重的责罚。

除此之外,都事、签事以及各地府县主政皆有举荐之权,举荐的各地贤良茂才,经选吏司考核,出任各阶官职。

叠烟楼举荐巫青衣为紫衣文吏,却非云娘或者江雨诺凭借与徐汝愚之间的私谊,而是叠烟楼的举荐之权本就在江宁政制结构之中。

叠烟阁,与雍扬挑明月楼皆出自江氏,酒商也,云娘、江雨诺主之。

江宁将酒政之务委于叠烟楼、觞寄阁等酒号,将盐铁茶马等历来官家专营的事务也陆续交由与江宁关系密切的商号经营。这些商号之后则是梅、许、江、沈等江宁诸家的身影,其中也容纳中小世家的势力。

江宁所行的模式,借荐雍扬的地方甚多。

东海大战之前的雍扬聚集天下财富而成为天下第一大邑,主要因为雍扬海航的存在。世家便是通过控制商业而控制雍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