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装魔- 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载此时全靠各种机械组件蓄能、身上的电容和临时能量容纳器进行消耗。

进入空载状态就是利用一个测试专用的,没有自动保险的特殊能量回路模块让引擎进入过热状态,此时的能源全部用在散热系统和引擎本身。

但雷云按下指定的功能后,外面靠的近一些的,就能看到机甲的引擎周边开始发出白光后面也不停的在喷出蒸汽。

自毁式的行为只用了不到十五秒就导致引擎熄火。

这会儿就轮到副引擎登场。

实验项目限制副引擎输出,也是考虑战时情况,不可能将大部分能量都投入到冷却系统中。

本地的机甲常规使用两套冷却系统,一套是包裹着引擎的能量回收系统,原理就跟空调里的冷凝剂差不多,不过它吸收热能后会通过专门的模块重新转为电能并获得冷却引擎的效果,该部分电能会优先配给驾驶舱的蓄能系统。另一套就是暴力的蒸汽冷凝系统,热电转化系统和引擎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泡在量很少的一层水里面,通过压力控制,引擎和热电转化系统泡在水中的部分会被限定在一千度以内,超过该温度会自动喷射蒸汽洗过引擎未与水接触的部分再次增压后从背后导出,假如该动作导致引擎降到可以接受的温度,蒸汽就冲不开背后要求更高蒸汽压力的喷射口,自然随着时间过去缓慢降温后被重新液化。

副引擎此时需要负责的就是重新启动热电转化系统让主引擎尽快降温到可以安全启动的地步。

该项目主要记录的是主引擎再启动的时间。

完成了之后还要对同一项目测试两次,副引擎分别以40%和60%出力对主引擎进行重启,其结果除了会影响最后的评价,也将会决定主引擎熄火时动用的武器类型。

事实是总装之前,在雷云没参与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完成了单臂副引擎的重启测试,现在只是运动测试的热身项目,以模拟战况进展到半路时的情况。

三次重启,前后加起来只用了不到四分钟,周围或站在战车旁边,或坐在机甲肩上、驾驶舱里的观众们对此很是习惯,除了有事情要离开的,都保持着静止状态。

“上尉,开始运动项目一,往返跑。目标位置是大闸门警戒线,你上次去过了。过去时请逐渐加速至八十公里左右自由选择停止和折回方式,返程请尽可能加速至最大值,并在具此一百米开始急停,无法制动时请及时卧倒。”

终于到正式运动测试,接下来的项目装甲观察车都会在99区的中段往返获取合适的画面资料。99区也有安装必要的监视器,只是此处没有重要设备,除了需要在紧急时刻开启的起降闸门附近,其他部分的监视器隔着很远还是自动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勉强能保证尽快发现场地损坏以便维护。

检查中。

“All_green!”全系统正常,假如此时主引擎被玩坏了今天就算完蛋,“准备行动。”

看着装甲观察车先到前面一点,雷云在驾驶室内垫垫脚,十来米高的家伙也跟着轻轻弹跳了一下,脚尖距离地面只有十多厘米,也算是跳起来了。

轻盈的动作立刻让周边观众们精神抖擞。

来过这里的人都知道装甲实验部测试机甲就算再原型化,只要出了门就会进行配重,意味着中间那台丑家伙与战斗状态的重量差别只有武器和组件不同的细微差距而已。

机甲们都能起跳,跳动的有点烂就是了。三段式反关节的优势就在于机械蓄能所带来的动力轻减,在反关节弯折处有加装强大的重型弹簧和弹簧片,只需要依靠重力将机甲的质量向关节处施加,不需要机械运作就能带来额外的运动动力,以生物而言,机理就如同肌肉爆发。

相对的人形膝关节后则难以加装类似的系统,因为灵长类型下肢并不适合跳跃,膝盖后以液压缓冲或弹簧/齿轮的减震系统为主。

作为代价,反关节的机械蓄能结构也会导致正面抗损伤能力下降,雷云屁股下的这台是三段式反关节,有上膝盖的掩护情况会好一点,像简式机甲只能使用车用弹簧和基础的齿轮加液压系统稍微提高动能,换成SX0105这样的会导致无法蹲伏,一会儿雷云也要面临类似的问题。

借助弹跳后落下所提供的机械蓄能,他在引擎几乎没有输出的状况下让机甲动了起来!

一路上他轻车熟路,没有任何不适感,从几乎是走路的小跑跟着装甲观察车的速度一起加快。

他现在是人形,可是他做为一个怪物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脚跟触不到地的感觉已经是本能一般,传感器只是如实的放大他的动作罢了。

到测试指定的八十公里时速时已经接近尽头,想了想,还是要冒个险做些考验机械结构的制动动作。SX0105如果没有其他机甲只能吃灰的运动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试列装,手臂的那种近战结构稍作改动就能换装到SE03上,使用近战组件的SE03用起来不会更差。

十一米高的家伙突然一步跨出去略多,似乎马上就会来个大劈叉动作的样子——机甲的腰部结构要储存很多传动系统,做这样的动作腿肯定会飞出去!

然而现场的情况却是跨过头的腿落在地上产生机械蓄能的同时,大家伙竟然扭了下腰偏转重心到几乎肯定要摔倒的地步,后面的腿使出滑步立刻就转向了180度!

假如是人在时速十多公里时来做这个动作简直是轻而易举,可还是老问题,机甲的传动是有时间差的!人做这动作差一点摔倒机甲就肯定会摔倒!而试做机驾驶员肯定也是适应不到两天就要开始运动测试,以证明其上手性。

所以停下来的一秒多时间里,不止是旁边的观众,装甲观察车里的博士们也发出“哇”的声音。

雷云不想浪费机械蓄能的动能,借助刹车时缓冲系统和自身重量施压的同时调整了一下姿态,就开始往回跑。

装甲观察车此时隔着他有两百米刚刚停稳,不过以他熟知三段关节的的程度,即便观察车没有前后之分可以立刻加速后退,他回去时车辆还不一定能看到。

反方向启动的同时,雷云顺便在测试频道说了句话:“灵活度和控制性还行,但是脊椎也许还需要增大强度。”

刚刚他的屁股下感觉到不正常的突然震,可能是哪个螺栓裂了或产生了变形。

制动动作不止是考验车辆的重要指标,对机甲也是一样。使用了特殊制动动作,脊椎也承担了上半身剧烈减速带来的额外压力,可以说脊椎刚刚背着两个上半身,这还是雷云熟知形态才能采取较为合理的结构缓冲,全靠机械缓冲压力会更大。脊椎强度也是SX0105能不能最后进入试列装的最大障碍。

尽可能加速至最大值。

为了达到该目标,雷云除了关注主屏幕和旁白的各种状态横条视图,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到他强烈要求下才加装的自机姿态显示器。

一般机甲上只有平衡显示项目和一个蠢的要死的驾驶舱高度显示画面,白线条构成的,在主显示区旁边,同时也能表示机甲损坏状况。

作为三段式关节的拥有者,雷云知道这东西想跑出最大速度,绝对不是依靠引擎就可以的,跟反关节一样充分利用结构优势才是硬道理。

和两段式反关节一样,他需要尽可能让膝盖几乎贴到地面,利用反关节结构让足部获得最短的水平移动距离,把所有的传动力量都用在小短腿的摆动中,然后机械蓄能结构就会很自然的为他提供最大限度的额外动力。

过去时八百米的路程花费了一分钟,回来时相对而言几乎没花时间!

观众们不可能知道观察车里的测试要求如何,但是亲眼看到十多米高的机甲时速度已经可以跟赛车去比的时候,没有不张大嘴巴表示吃惊的。

步间距二十七米,每秒可以踩到三次地面还略有富余,他现在的时速已经有三百公里以上!要怎么才能在一百米的距离把三十吨重的东西停下来?

第662章 地上的事

雷云自己在地面上从未达到过三百公里的时速,对于这种程度的速度想要停下配重后达到三十吨的家伙心中也不算很靠谱。

本地的合金技术在质量方面也许相当不错,可是机甲的传动部位太多了,任何部分的错位和扭曲都会导致行动障碍甚至瘫痪。现在他也没时间细想,只能选择损毁状况会好一点的法子。

在观众的眼里,跟幽浮运载机速度有的一拼的丑怪机甲做出了让人目瞪口呆的动作。

突然间一脚抬的更高,腿部伸展到身体前踏在地上拖出一长串火星,在众人都以为另一只脚也要上前帮忙制动的时候,似乎突然间摩擦力过度脚面不动的身体继续向前飞,眼看就要一跟头载到地上!

哪里想到这东西竟然用手掌撑了一下地面做出了水平空翻动作!

双足三百六十度转过一圈后再次点地时速度已经降低到正常高速车辆的地步,然后双腿都在身体前方做了一连串的小踏步刹车动作,堪堪在传输平台带前几米停了下来!

“哗哗哗!”都不用人喊,观众们主动进行鼓掌。

眼前的家伙就像传说中的驾驶员一般,那动作似乎让机甲真的活了过来!

只有雷云自己和后面的装甲观察车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试做机特有的数据统计面板上,机甲已经处于半残状态了!

损伤最严重的是用于初次刹车和提供水平空翻弹力的右腿上膝盖,小短腿与反关节下肢的咬合处已经产生了程度不轻的变形,上膝盖此时只能做角度在五度以下转动,释放反关节下肢的功能也宣告失效。

接下来是手指,雷云刚才做动作时就看到上膝关节崩溃警告,那种状态想提供真正足以让十一米个头的物体进行空翻已经是有些无能为力,所以他选择提前进入强制制动阶段踩死足底利用惯性进行接下来的动作,手指就为了提供额外的滞空力付出了代价。机甲的手指长度是一样的,可是它并不是为了当手刀设计的,在只是稍微扭曲的表层下,传动关节的前两节都爆了,按照人类的算法就是脱臼了。

还有一个损伤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