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环御九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环御九天-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哪里行啊?得叫林如海知道,黛玉在贾府过得并不想他想象的那般好,贾府里的人也并不是真心对黛玉好,反而是居心不良,林如海要是再把这家财托付给贾府的人,那就等于将黛玉推入豺狼窝里去了,准保将她啃得渣儿都不剩。

    于是,贾环便趁着陪林如海一起在花园里晒晒太阳,聊天的时机,开始试着去引导林如海了解往日黛玉在贾府的处境其实并不好,林如海的安排别说是妥当了,简直就是大错特错,绝对要误了黛玉一生。

    林如海因为之前贾琏的事情对贾府已经有了不好的看法,再听贾环这么一说,更是五内俱催,直悔恨自己怎么就那般糊涂,又殷切地望着贾环说:“环儿,枉我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做了那么多年的官,却在这女儿一生的大事上犯糊涂,幸得你告诉我。还有,若是如此,我以后便只信着你,还望你多看顾着些我家黛玉。唉,可惜黛玉比你还大着两三岁,不然,我倒是可以把她许配给你,现在,却叫我如何谢你?不若我将我林家的家财分你三分之一吧,你为我们父女治病,纵然得了几十万两银子去,也未为过。”

    贾环说:“林姑父,您看环儿岂是那等贪财之人?不要您说,我自会看顾着林姐姐,不为钱利,只为林姐姐也同样仗义地帮助过我和我娘,还有我的弟弟妹妹。不过,有一句话我必须要说与姑父您知道,林姐姐的终生幸福,我顶多帮些小忙,大忙是帮不上的,她这一辈子能不能顺心如意,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全靠姑父您了。您活着,林姐姐就有好日子过,您若是死了,林姐姐纵然有些护身的钱财,也是枉然。甚至,不是我要说句不好听的话,林姐姐无父无母,又无亲的兄弟姊妹,身有巨资,反而如同抱着钱袋子的幼儿走失在繁华街市一般,徒然招惹祸事上身啊。”

    林如海这才彻悟了过来,喃喃自语道:“对,我要活下去,只有我活着,我女儿才能活得好。”

    贾环忽又笑嘻嘻地凑过来,说:“林姑父,若是你一年后彻底痊愈了,或者,还能再续个弦,给林姐姐生个弟弟玩儿。”

    林如海瞠目望着贾环。

    贾环耸耸肩,道:“林姑父又以为我在逗乐子吗?我说的可是真的,就当作是您斗病一年的鼓励吧。一年后,你彻底病愈,我就设法叫你林家有后。”

    有了这么一根巨大的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林如海能不奋力与病魔做斗争吗?

    【作者有话:下一章环儿就和祁潜见面了,啦啦啦,有爱的互动就要开始了,一起和贪利的盐商做斗争啊,杀富济贫啊~(≧▽≦)/~啦啦啦】


 第56章

    这日,虽是暮秋;却是难得的暖阳;贾环和黛玉一起陪着林如海在后花园的一处开阔之地,一边晒着暖融融的太阳;一边品着香气浅淡却回味悠长的龙葵茶,一边天南地北地神聊。

    一会儿;忽见一个门吏奔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老爷;老爷!知府吴大人来了。”

    林如海一惊,吴知府这不早不晚地亲自上门却为何事?他马上说:“快将吴大人请入中厅,就说我即刻便来。”

    那门吏答应了一声,忙又往回跑,赶去传话去了。

    林如海说:“玉儿你先回房。环儿,你扶着我去见这吴知府。”

    贾环以为自己听错了,迟疑着问:“我也要去吗?还有,姑父不换官服吗?”

    林如海笑了笑,道:“我和吴知府既有同僚之谊,又是知交一场,他既来了我家,我又在病中,就是穿着这家常衣服也是无碍的。”

    贾环便答应着,招呼了两个小厮抬过一张竹椅子来,搀着林如海坐上,自己便随着椅子一路去了中厅。到了门口,贾环又将林如海搀扶了下来,扶着他进了中厅。

    吴知府正在林府的中厅内背着手转来转去,一见林如海,便大步走来,关切地说:“如海贤弟,你的气色比上次我来的时候可是大有起色啊。”

    贾环心想,一见面只问及病情,看来这吴知府的确和姑父交情不浅,而且也不“大人”来“大人”去的打官腔。

    见吴知府说话时眼睛却微微一瞟贾环,目光中微带疑问,林如海便先介绍道:“谢志洲贤兄关心。这是我外甥,这段时日幸得他陪着我,诸事才弄得还算停当,志洲贤兄只管说,不必避讳他在场,他人虽小,却还懂事,不会多嘴的。”

    吴知府知道林如海无子,又生这一场大病,几乎可以说是鬼门关前晃了一圈回来,身边有个小辈的亲戚时时刻刻陪侍着也是常有的事,便松了戒心。

    随后,林如海又微笑道:“如海此次算是大难不死,现在料是无大碍了。改日若是大好了,定要摆上几桌筵席,备下几杯好酒,感谢志洲贤兄并诸位同僚们。”

    吴知府心不在焉地说:“好说,好说,到时候我一定来。哎,我今儿来,是要说一件要紧的事儿。”

    林如海忙说:“志洲贤兄请讲。”

    吴知府道:“这事儿不得亏我在京城的内兄,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说是秦王领了圣命往咱们扬州这边来,现在已经在路上了,估计半个月左右就到咱这地界了。秦王不知为何扣着通告没发,算是秘密过来的,我怎么觉着这事儿有些……”

    吴知府没有继续说,原是官场上的话点到为止即可,说多了言多必失。这林如海侵淫宦海多年,也听出意思来了:秦王微服秘行,跑扬州来了,具体来干嘛的不知道,总归不是来请咱几个喝酒的,八成没啥好事。身为地方首要官员的吴知府因为琢磨不透秦王此行的目的,故而来找人商量来了。

    吴知府说:“我往日在京城为官的时日浅,对这几位皇子也不甚了了,倒是如海贤弟您只怕之前还见过这秦王吧?”

    林如海抬起头来,目光幽远,似在回忆,道:“往日我还在京城为官时倒是见过,那时候秦王还是小孩子呢,可叹他那时不过五六岁的光景,却似小大人一个,一张小脸儿绷得就跟这白瓷茶碗一般,那架势,端得可足了!不过,再怎么尊贵,到底是自小失恃(丧母),唉……”

    吴知府忙附和着说:“可不是吗?三岁看老,我听说秦王为人一向端凝严肃,遇事则果敢勇毅,任是多大的官都不假辞色,京城的官们都怕他。所以,听着他来这一趟,我这心里真是没底啊。唉,我琢磨着到时候大家还是小心着一点为妙,别叫他不高兴了,回去大笔一挥,记上咱几笔就麻烦了。本来你这病着,我也不想劳动你的,可是,秦王来了,可能你再怎么病体难支也少不得要去混一混的。”

    林如海马上说:“那是自然,但凡能起床,便一定会去的,怠慢谁也不敢怠慢秦王啊,除非是想要致仕了。多谢志洲贤兄提点。”

    吴知府皱着眉,说:“你说这事儿该如何是好?这秦王不发通告就来了,咱们是在衙门里装作兢兢业业、发奋图强的好呢?还是跟接其他的钦差大人一般,早早地去那接官厅迎接才好?”

    林如海沉吟着,道:“秦王既然不发通告,咱们不如就索性装不知道,还是在衙门里该干嘛干嘛吧。”

    吴知府连连叹气,最后还是说:“这我可不敢冒险,上次三皇子殿下来咱们这里,又吃又玩,最后还敲了咱一笔,说咱招待得不好。秦王的身份虽然身份三皇子高得多,但是,兄弟嘛,总归有些相似之处。我可不敢大意啊。”

    林如海也不好说了,毕竟他虽然见过小时候的秦王,现在究竟是怎样的品行,还真不好说。再说,也不知道秦王来这里干嘛的,要是揣摩错了秦王的用意,不去迎接,让秦王觉得被轻忽怠慢了,他们这一众的扬州地方官都招架不住。

    吴知府体贴地说道:“秦王来的那一日,我可不敢大意,凡是扬州的地方官员,都要命他们去驿道口的接官亭迎接。我还得叫人去把那里好生拾掇拾掇。还有,我想着迎接的那一日不定要在那里等多久呢,你这身子经不得风寒,不如就在府衙大堂里等着吧,到时候我会代你和秦王解释一下。”

    林如海连忙答谢不已。

    吴知府告辞出去后,林如海思忖了好一会儿,忽然望着贾环道:“环儿,我刚才见你这眼珠子骨碌碌转、一副听得出神的模样就想问你来着,你认识秦王吗?怎么一副好奇得很的样子?”

    贾环笑了笑,说:“谈不上认识,我真的只是好奇而已。 另外还有个小小的念头姑父莫笑。我是觉得,以后要走仕途的话,若是以后官儿当大了,就免不了要和这些皇子王爷们打交道,多知道一些情况总是好的。”

    林如海指着贾环,笑道:“你这猴儿,还真说起大话来了!王爷是什么身份?就是你连中三元,考上状元,风光过后也不过就是在翰林院当当差罢了。想和王爷打交道,起码得在官场混上十年!”

    贾环笑而不语,最后说:“姑父说的是,我原是把话说大了。不过,我倒是猜出了秦王此来的目的,只是不知道对不对。且说与姑父听,以后做个验证吧。”

    林如海一惊,肃容说道:“你倒是说来听听。”

    贾环笑道:“我往日在京城时曾经为我父亲往工部衙门里送过一次公文,恰巧遇上秦王往工部去视察,后来听我父亲回来说,才知道秦王原是为了成安江水患一事而去的,后来秦王领着工部连着办了两个月的差,终于将水患的事情弄好,将堤防修好了。我就琢磨着,他这一次来,是不是和上一次的差事有什么关联?我听你们说道这秦王,总感觉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既然上一次修建堤防的事情办得好,他会不会一鼓作气,转而想将灾民安置的事情一并做好?”

    林如海若有所思,道:“灾民安置?这和我们扬州的地界有关系吗?离着这么远……”

    贾环又笑着说:“扬州富甲天下,举国皆知,最叫人垂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