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神隐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神隐记-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蔡琰双目无神,眼神毫无焦距的盯着前方。她此番大喜大悲之下,再也忍不住心中哀痛,忽的伏在石桌之上,大哭起来。

第七十三章:誓言

正文 第七十三章:誓言

蔡琰得父亲告知事情因由,想及今日分手,径不知要何日才能再与柳飞相见,忍不住心中大恸,伏案痛哭。

正自柔肠寸断,浑浑噩噩间,却听得耳边传来一声轻叹,接着一个温和得声音道“琰儿,为何这般伤心呢”

那声音温情款款,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儿。蔡琰猛的顿住哭声,泪眼婆娑中,抬头望去。

却见眼前一人,嘴角微笑,满目爱怜的看着自己,那双漆黑的眸子,如同无尽的深渊,直欲将自己吸了进去。却不是柳飞是谁。

只是此刻,虽面含微笑,强自镇定,但那眼底偶尔闪过的心痛,却将他的心情尽数出卖了。

蔡琰痴痴的看着面前这个英俊的男子,心中柔肠百转,再也忍不住矜持,“哇”的一声,扑进柳飞怀中,放声大哭。

柳飞脸颊微微抽动,轻叹口气,抬手抚上蔡琰的秀发,轻声道“莫哭莫哭,万事自有柳大哥做主,且莫要再伤心了”

蔡琰这一哭竟是怎么也忍不住了,心中委屈、哀伤、自怜诸般情绪此去彼来,直哭的天昏地暗,方慢慢的转为啜泣。

良久,方才抬头看着柳飞道“柳大哥,琰儿对不起你,负了大哥怜爱之情,琰儿。。。。”

柳飞不待她说完,便抬手轻抚她双唇,道“琰儿毋需自责,为人子女者,当应如此。柳大哥又怎会怪你呢。”

抬手为她拭去腮边泪水,道“且你我二人又不是再也不能相见,此时,也不过是稍稍分开一段时日。日后,柳大哥自会亲来接你回去。到时,咱们与岳父一同回琅琊,逍遥闲居,再也不会分开。今日小别,来换一生的厮守,便什么也值得了。莫要太过伤心了,好么”

蔡琰眼中恢复了些光彩,轻声的道“大哥所言可是真的?日后,真的亲来接琰儿同去?不怪琰儿不随你走吗”

柳飞呵呵一笑,道“不怪的。琰儿知书守礼,舍情以全孝道,大哥佩服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怪你?!来,大哥给你说个故事吧”

蔡琰听他不怪,相见有期,顿时神采飞扬。此时,听得柳飞要与她说故事,忙喜玫玫的点头。

柳飞便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细的与她说了。最后与她说道“便是牛郎织女遇到那么大的阻碍,尚且能年年相见,你我不过因人间一些小事所阻,又岂会连他们都不如”

蔡琰听得如痴如醉,珠泪涟涟,道“牛郎织女好可怜,要一年才得一见,大哥啊,琰儿却是不要,琰儿要与你日日厮守。若是只得一年一见,那怎么够呢,便是那相思之苦,琰儿怕是撑不住的”

柳飞听得感动,轻轻的拥了拥她,道“咱们自然不会的。相信大哥,大哥可是『隐神谷主』呢,自然有办法解决这些小事的”

蔡琰眼中露出坚定的光芒,庄重的点点头。二人相拥,喁喁细语着。直至天色稍暗,方各自回房。浑没发现,在他们身后,花丛掩映中,一个小小的身子蹲在那里。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亦是满面泪流。。。。。。。。。

几日后,柳飞与甄络已是收拾妥当,便向蔡邕告辞。蔡邕直送出十里,方才返回。蔡琰怕自己忍不住离别之痛,却是没来。临别之际,柳飞将一曲『鹊桥仙』请蔡邕带给了蔡琰。

二人心中俱皆有事,便没有即刻唤金翅来接。而是顺着官道慢慢走着,一时俱皆无语。

待的走了一段,甄络突然站定,拉住了柳飞。柳飞一愣,却是站住,问道“怎么,络儿可是累了吗?那咱们这便叫金翅来吧”

甄络却是摇头,眼光躲躲闪闪,不敢看向柳飞。柳飞呵呵一笑,伸手拨了拨甄络双角,道“怎么,可是有话要与姐夫说么?但说无妨”

平日里,柳飞拨弄甄络头上双角,甄络甚是开心。今日,却是将柳飞大手一拨道“姐夫,络儿不是小孩子了,莫要再这样对络儿”

柳飞不禁一愣,惭惭的笑了笑,手举在半空,放下也不是,抬起也不是,最后只得摸了摸自己鼻子,道“好好,络儿是大人了,姐夫不动就是”语气却是带着一丝揶揄。

甄络气苦,不禁瞪大双眼看着柳飞,道“络儿长大了,络儿懂得。”伸手握住柳飞的手,慢慢的道“络儿想说,络儿知道自己现在还小,姐夫不喜欢。但络儿会长大的,等络儿长大了,络儿也要嫁给姐夫!络儿也不要像牛郎织女那样,络儿要像现在这样,天天和姐夫在一起”

密林边的官道上,一个小小的人儿,庄重的说着一生的誓言。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之中,身上的幽香淡淡。甄络白皙的面庞上,满是坚定,微散着莹莹的光泽。

柳飞有着霎那的失神,只觉的眼前这小人儿竟如同南海的观音一般,这一刻竟是让他有些晕眩。

定了定神,柳飞有些想笑。不知怎的,却是笑不出来,鼻间却传来一股酸酸的感觉,不觉微微侧转了身子,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想到,这未来的洛神,终是要长大了。

甄络说完这些,却也是有些害羞。红晕满颊,偷眼看着柳飞,待见姐夫终是点了头,并没有嘲笑自己,终是放下了心。虽仍不懂感情究竟为何物,但觉说出这些后,心中很是欢畅。不觉嘴角含笑,目光迷离。妩媚娇俏,不可方物。年虽幼小,祸水的影子却是渐显。

柳飞原本和蔡琰分开的惆怅,此时却是被冲淡不少。心底一股暖流,缓缓的流淌,竟有些醺然欲醉之感。

二人携手慢慢走着,一时无语。一股无言的情绪弥漫着,宁静而祥和。

便于此时,突然身后传来一阵急遽的马蹄声。不时有马鞭挥响,想是骑马之人甚是焦急。

柳飞牵着甄络,躲在路边,但见远处一骑驰近,并未稍停,直接往东而去。便于此时,空中突兀的响起一阵锐啸之声,柳飞一凛,将甄络瞬即抱起,身影晃动间,已是落于林边。

但见一支长箭,划过长空,如电光火石般,一闪而没,稳稳的射入那匹奔马的后退弯中,那马唏滤滤一声痛嘶,轰然倒地。马上骑士已是直接摔了出去。。。。。。。

第七十四章:救曹

正文 第七十四章:救曹

公元一八九年,董卓废少帝而改立陈留,是为献帝,改元初平。

这个历史上臭名卓著,凶狠惨厉的凶人终是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自封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为防忿忿离去的袁绍作乱,遂听从校尉伍琼建议,使人拜为渤海太守,以安其心。后又强征大儒蔡邕,以收人望。

蔡邕为了完成新纸的督造大事,不得已入朝参见。卓见邕大喜,封为祭酒,甚见敬重。又给予建了大屋,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甚见亲厚。蔡邕虽不愿,却也甚感其意。

这董卓虽使了万般手段,然终是豺狼之辈。自杀了少帝母子后,便显出原形。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俨然一个皇帝。

更引军出城,行到地方,趁着村民社赛,男女皆集的时候。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恶行令人发指。

越骑校尉伍孚,见卓残暴,愤恨不平,便在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机刺杀。一日,董卓入朝,伍孚迎至阁下,瞅准机会,拔刀直刺董卓。却不料董卓武将出身,气力极大,两手抠住;呼喝声中,吕布便入,揪倒伍孚。董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董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众大臣尽皆侧目。

却说袁绍在渤海,闻听董卓弄权,心实恨之,便让人偷偷的给司徒王允送信,约定内外联合,讨伐董卓。

这王允此时倒也未想到什么连环计,百思不得之下,便以自己生辰之名,召集大臣到家中,以便商议大事。席间,越说越悲,不禁痛哭起来,却终于是哭出个一代枭雄来,正是曹操。

曹操本是纨绔出身,自有股泼皮狠劲,当下,向王允讨了祖传的七星宝刀,定计来杀董卓。

也是天意,就在曹操便要得手之际,董卓偏偏在榻上的镜子中,发现曹操拔刀,忙起身问其故。曹操情急生智,谎称献刀,方始瞒过。又借着试马的引子,便要逃回老家,却被李儒识破,董卓急安排吕布去追。

曹操惶惶然忙于逃命,出的城门,沿着官道疾驰,远远看见一白衣男子携着一个女童禹禹而行,却是并未在意。只是纵马驰过,却不料吕布胯下赤兔,何等快捷。堪堪已是后脚跟上,眼见曹操便在前面,便起意活捉。遂张弓搭箭以射。

那吕布武艺精熟,箭术何等了得,只一箭,便将曹操所乘之马射倒,曹操只跌了个昏天黑地,不知所以。

吕布此时,已是驱马驰近。待要答话,却猛的见一白衣男子正伫立道旁,平静的望着自己。目中却有寒光闪动,心下不觉一凛。

将马勒住,手中长戟一摆,傲然向柳飞道“官家在此办差,闲杂人等速速离开,若不然,一并拿了,悔则迟矣”

柳飞本不欲多管闲事,但见此人英武威挺,手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心中已是有些了然。想想自己此次洛阳之行的初衷,心下盘算,要不要现在就废了这吕布,正自踌躇间,却见吕布竟来撩拨自己,不觉心头微怒。

他这几日本就不爽,刚被甄络一番打岔,总算开解了些,此时,却是有些忍不住了。闻言冷冷的看了看吕布,漫声道“你自办你的差,我自行我的路,却来刮躁些甚么”

转头看了看那跌下马的人,却是不识。也难怪柳飞没想到,他在后世看书,书上记载曹操早就逃了出去,乃是被陈宫所获,根本就没这一段被吕布追上如何如何的,现在自也不会想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