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战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限战役-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时间在修炼上。刘云告诫刘韬,稳固执政的前提是掌握军队,所以军权必须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至于其他权力,稍微下放一些也无妨。由于皇帝的位置总要传下去,所以军权必须平稳地传下去才行,不可产生动乱,让外敌有可乘之机。

  350年,刘云在幽州、并州的北部搞了一个“北疆建设兵团”,有三四十万人,男女各半,在今天的内蒙古草原定居,开始试验“可持续放牧”,也就是搞定居式牧场,实际上是把牧场划分为许多片,牛羊等牲畜吃完一片后迁到另一片,原来的地方则重新播种牧草,不必游牧。

  消息传到辽东的燕国那里,燕王慕容俊(慕容皝挂了)召集所有重臣前来商议,最后慕容恪得出结论:“刘云这是想断绝所有胡人的生机,包括他们鲜卑人!若让刘云得逞,那么他们这些民族就将永远消失!”慕容俊大惊失色,联合草原上所有部落,包括宇文氏、段氏,以及朔州以北的羌人、氐人和匈奴人,大举进攻汉朝。可惜,等待他们的是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以及坚固的城池,草原上这些游牧民族不到半月便全部失败。从此,所有游牧民族元气大伤,整日战战兢兢,不可能再大举进攻中原,唯有游牧等死而已。

  不过,此时中国人口虽然已有两千多万,但青壮年尚未成长起来,除去基地,这个国家才刚刚兴起,尚未强盛。

  又过了十年,时至360年,中国人口已有近四千万,当初大汉建国时出生的婴儿,此时已经长成健壮青年。而且,从350年开始,刘云渐渐关闭基地,关闭附属建筑,不再出系统士兵,让国家自行发展。起初,许多原料的供给出现了短缺,例如水泥、钢材等,但这种短缺也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种物资的供给渐渐地回到正常水平,只是成本提高了一些,因为之前是刘云的资源在买单。当时,出现了胡人大举进攻的事情,在北方参战的部队大多不是系统士兵,实践证明,这支训练起来的部队是强大的,这个国家经受住了考验,离开刘云的基地后也能顺利维持下去。

  刘云渐渐把仍然激活的三十个基地迁到今内蒙古的荒漠中,由于基地的建设本身会改善周围的一片土地,所以这也算是改造荒漠了(类似魔兽中部署非不死族基地会有荒芜之地驱散的作用)。这些基地仅仅维持着本身的运转,并未大规模生产。

  终于,刘云感觉时机成熟了,准备对塞外的胡人发动最后一战,一场规模空前的用兵。

  “所有基地,全速运转,开始囤积战略物资。”刘云的基地开始生产各种物资,运往幽州,同时,调集大量尚未退役的系统士兵和系统农民,还有三十万新军,整个北疆建设兵团百万人,全部开往幽州前线。

  无数的粮草、军器,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运往幽州,海军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运输任务,从南方千里迢迢运到幽州来。这个看起来是全国总动员,浪费国力,其实不然,因为运输的都是已经停止运作的基地的剩余物资,反正那些东西留着也没用。一个月内,幽州就聚集了一百余万大军!这些都是正规的部队,其中三十万是正常士兵,其余都是系统士兵。还有两百多万男女,承担运输和扩张任务,这些人是北疆建设兵团近百万人加上系统农民,还有一些无地的农民。刘云搞这三百多万人的大规模行动,歼灭胡人还是次要目标,重要的是移民东北和塞外,彻底断绝游牧民族强盛的可能性。

  刘韬主政已有十年,当然身份还是太子,如今他已有三十岁,已经是个成熟男子了,连儿子都生了五个,女儿也有八个。刘云现在的样貌并没有什么改变,估计是因为他是玩家,现在刘韬看起来比刘云年长,却要叫他“父皇”,不知道的肯定会很惊讶。不过,此时已经流传出一种说法,说刘云是“天人”,所以不能和凡间女子结合,这才会收刘韬为义子,如今刘云要“飞升”了,现在要做最后一次用兵。对于这种说法,刘云并未澄清,或许这样更容易让人相信。

  “父皇,如今燕国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只需十万大军就可以灭了它,为何要如此大张旗鼓?”刘韬不解道,“您说是要移民东北和塞外,还特地训练了一支‘北疆建设兵团’,可是东北和塞外,一个是苦寒之地,一个只有荒漠和草原,向来是蛮夷胡人之地。如今中原土地尚且充足,为何要争夺那种鬼地方?”

  刘云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责怪道:“你这个笨蛋,谁说东北是苦寒之地?那里的土地、林业资源、矿产资源还有各种特产是何等丰富,我们不去占领难道让给胡人?中原土地确实还充足,这几年粮食产量也有很大提升,但我们的人口增长何等迅速,不多谋求点生存空间哪里够?至于塞外,草原的产出确实远远不及中原的田地,但那种地方会产生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就是中原的大祸患,我们必须占了他们的草原,让他们没有生存空间,这样才能免遭游牧民族的骚扰。”

  刘韬不好意思地道:“父皇,这些道理我都懂,只是我想再听一听您的教诲,才让您重说一遍。您是天人,而且很快就要飞升了,而我还没报答您的大恩。本来我想等您老去之时再稍微尽点子女的责任,可惜您根本不会老,唉!”

  “哼!臭小子,又在浪费我的口水!”刘云故作生气而离开,实际上心里感到欣慰,因为这个接班人已经合格了,不仅接受了超越时代的观念,更有着很强的进取精神,这才是华夏民族所应当具备的品质。

  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用兵开始了,人数多达三百多万人,每日耗费粮草军资无数,若不是基地在不断地补给,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国库就要空了。

  慕容氏全族大惊失色,急忙派出信使请降,但刘云丝毫不理会,以压倒性的优势轻易摧毁燕国的军队和城池,将所有鲜卑贵族处死,而且在辽东停留了一个月,将杀害过汉人的鲜卑人统统处死,用刘云的话说,这是“汉族人民对胡人的反攻倒算”。最后,留下数万士兵和十多万男女,占领辽东,然后将部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军东北,另一部分转而向西灭掉羌、氐、匈奴各族胡人。实际上,这些胡人并没有全部被杀掉,除了士兵被杀掉,被俘的胡人当奴隶之外,相当一部分人向西逃窜了,他们如汉武帝时期一样,一直逃到欧洲,跟当时欧洲的游牧民族日耳曼人发生了冲突。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胡人跟日耳曼人不断争斗,竟然延缓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数百万军民经过几个月的跋涉,终于占领了东北和塞外,好在有北疆建设兵团的定居牧场生产羊毛衫、羊绒衫,加上不断运来的棉大衣,这样才有办法抵挡东北和塞外的寒冷。火炕这种东西又被刘云“发明”了,因此这数百万人渐渐地适应了寒冷的气候。初到东北之时,所有人都是疯狂地瓜分土地,生怕少了自己那一份,到最后发现他们zhan有了这么多土地却种不过来。

  往东北和塞外移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刘云靠着基地的补给而完成了最艰难的第一步,剩下的就交给后世子孙了。再往北就是西伯利亚了,那个地方现在已经名义上被大汉占领了,夏天的时候抢修了一些堡垒和标志物,表明这里是大汉的领土,天气一转冷,部队就退回塞外了,毕竟西伯利亚实在太冷了。或许数百年后技术先进了,那时才能将这片真正的苦寒之地永久占领,并且开发其丰富的资源。

  海外方面,大汉的舰队早已能够到达东非,现在的印度洋根本没有一支舰队能与之匹敌,与此同时,贸易也随着舰队走,为大汉收获无数黄金白银。至于南洋,已有数十万人迁居其上,让那些土著人去当奴隶挖矿,至于收益,不好意思,那是大汉国民的。

  大汉的西部,帝国军队正在不断扩张,中亚早已成为大汉的领土。现在安西都护府的都护是谢艾,前都护张骏已经病逝。说实话,张骏是个颇有谋略的人,也很爱国,当初很无私地率领凉国归附朝廷,这人的去世实在是一大损失。

  今青海地区还有吐谷浑部落,这些吐谷浑人原本是辽东鲜卑人的一支,西晋末年才迁到甘肃南部,后来占据了青海地区。不过,这些吐谷浑人最近因为战败,已经开始接受大汉民族的先进文化,还送了许多人口当奴隶。如今大量汉人先遣部队进入青海,先适应这个地方的气候,然后再图进军西藏。现在的西藏地区还没有吐蕃,有的只是一些原始部落居民,看来他们也非(…提供下载…)常渴望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永远抛弃他们那落后的一套,放下他们的武器,让威武的大汉军队来保护他们,然后他们再安心地为封建主义大汉的建设添砖加瓦。帝国扩展到这些地方,只是时间问题。反正以后再也不会有吐蕃了,青藏高原也不会再有威胁。

  如今整个帝国欣欣向荣,当刘云攻灭燕国时,系统提示“灭亡五胡任务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离开本时空。”此时,刘云在这个时空已经呆了二十年之久,也准备离开了。

  ***********************************

  求收藏;求票!

  第三十一章 回归时空城

  刘云收到了战场管理员的坐标——北极,于是,他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废止的基地成了普通宫殿、普通厂房,如果说冶炼厂、水泥厂和精炼厂等需要大量劳力的实体建筑还有些用处,那么兵营、马厩等产兵建筑就完全成了摆设——里面什么都没有,玩家一切断联系,这些建筑就成了一个空壳。实际上,刘云留下的最大的实物财富,就是十多个巨大的造船厂了,也就是海边的船舶司,这些造船厂让大汉民族的目光投向了海外,不再局限与东亚这小小的“天下”,这历史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现在,刘云的功勋达到140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