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战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限战役-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几年里灭仇池、成汉,招降西凉,征服日本,以及与北疆胡人无数次征战的胜利,还有国家的发展,都给他带来许多功勋。单单扩展基地不会获得功勋,但发展国家就能获得功勋了,因为系统要照顾一部分种田派玩家的需求。如今,刘云已经有890点功勋,2380万资源,这种程度的资源已经相当于旧火器时代高级阶段的资源了。当他撤离这个时空的时候,他可以选择把基地变回母舰带走,也可以卖掉。但要注意,现在刘云已有接近两百个基地,如果他带着这么多母舰进入下一个时空,那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进阶下一时代的时候,所有的基地都要强制升级,基地数量越多,所需的资源也越多,而且基地越多,越容易成为敌人的目标,如果玩家有N个基地,那么打爆一个基地后可以获得1/N的资源,基地数量多,虽然每次损失少了,但不好防御,反而更加容易损失。当然,如果资源充足,那么基地肯定越多越好,因为进入新时空可以迅速扩充兵力。实际上,系统建议进入下一个时空之时,基地数量最好在10个以上,30个以下。

  344年冬,刘云在寿春北部囤积了三十万大军,日夜操练,作势进攻江南,东晋小朝廷大为惊恐,急忙调集军队去寿春防御,日夜提心吊胆,害怕汉军攻来。南北政权以淮水为分界线,至于长江防线,目前还没到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汉军一旦完全占领长江以北,那么东晋的都城建康距离汉军地盘只有一条长江。

  或许是因为刘云乱入这个时空,所以不仅东晋的皇帝司马衍没死,连权臣庾亮也没死,司马衍没有多少主见,由于他母亲是庾太后,导致庾太后死后舅舅庾亮掌权,初时与王导分庭抗礼,339年王导死后,就由庾亮一人专权。庾亮此人说不上是智者,至少政治斗争上很愚蠢。当初王导看到东晋门阀势力之强大,他自己也代表了北方南迁的门阀,为了政治的稳定,王导采取温和的方式施政,世家大族有人犯错也从轻处理,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庾亮掌权后,由于其竭力想铲除王导的势力,便专门找王导一派官员的茬,杀了许多人,与很多人结仇。庾亮此人才能不高,完全是因为外戚的身份才掌权的,他这么做简直愚蠢透顶。羯赵猖獗之时,庾亮曾经准备北伐,但因为石虎的进攻而失败。说实话,晋军的实力一向不强(谢玄组建的北府兵除外),加上当时羯赵还很强盛,庾亮只得知石虎篡位,羯赵内乱,然后就匆匆北伐,但石虎很快就平定了内乱,而且军队未受损失,这样北伐自然失败。

  庾亮未死,仍然掌握大权,桓温此时还是小小的太守,根本没有掌权。由于庾亮的平庸,有些军事才能的人无法发挥作用,所以这次南征应该难度不大。

  刘云屯兵寿春之北,但引而不发,东晋已经有人看出不妥了,但庾亮不听,仍然防守着寿春。事实上,以晋军的战斗力,根本守不住寿春,守也没用,晋廷内有人建议放弃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重兵收缩至建康以抵挡,原则上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刘云在连云港已经准备了一支五万人的水军,时刻等待出发。

  这支水军没有九桅宝船,那种船太大了,这支水军全部由六桅宝船和战船组成,灵活性比九桅宝船高一些。士兵则全是步兵,没有骑兵,另外携带了大量攻城武器的配件。

  刘云有心培养王韬作为接班人,便出人意料地任命王韬为这支水军的主将,一时众将皆惊,这个皇帝陛下竟然任命一个少年作为主将,这个少年的武力并不突出,以前也没有什么大的政绩,只是出谋划策而已,若是作为谋士还能接受,但作为主将就有点太年轻了。

  众将皆向刘云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刘云道:“我记得六年前羯赵和燕国发生了一场战争,石虎的三十万大军是被燕国的那个谁打败的来着?对了,好像是叫做慕容恪,他当时也是只有十四岁,我收复幽州的时候曾经跟那个慕容恪交手,那家伙弄了一群铁甲连环马过来,结果被我打得落荒而逃。你们看,我的手下败将慕容恪十四岁就敢率军大败羯赵,而东晋军队又不如羯赵,现在我让十四岁的王韬统兵攻打东晋,你们却害怕他会败于软弱的东晋之手,难道我堂堂中华儿郎还不如鲜卑胡虏吗?”

  众将一时气结,刘云弄了一大堆对比,就是说胡虏慕容恪少年时都能大败羯赵,难道汉人王韬还会败给比羯赵弱小的部队吗?虽然说刘云的话有许多漏洞,但一时无人可以反驳。

  刘云环视帐下诸将,然后看向王韬,道:“王韬,我问你,你敢不敢领这个任务?我要你率领水军从连云港南下至长江口,然后开到建康登陆,一举攻下建康,迫使东晋投降。如今晋军主力被我拖在寿春,建康空虚,你有没有胆量深入敌人内部直捣心脏?你有没有这个胆?!”

  王韬被这话激起了血性,高声道:“有!”

  “很好。”刘云微笑道,“王韬听令!从现在起,你就是大汉南征军特种军团主将,我命令你马上出发,直捣建康!”

  “末将领命!”王韬行了一个军礼,接过令牌转身而出。

  王韬出了营帐之后,便带着几个亲兵骑马前往连云港,开始执行任务。王韬离去后,一些将领便向刘云提出疑惑。

  张和面露忧色道:“陛下,王韬小将军年纪过轻,况且没有实战经验,这个恐怕……”

  王猛也来劝阻道:“陛下为何如此看重王韬,难道不怕他只是个纸上谈兵之辈?”王猛的话说得有点直,看来是担心刘云过于重用他弟弟,担心影响不好。

  刘云笑道:“景略,你为何也来劝阻?难道没听说过‘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你弟弟他是有点本事的,至于他没有经验,没带过兵怎么会有经验?如今建康空虚,水军又有五万之众,战斗力、武器装备不知要好多少,如果这样还不能打赢,只能说王韬是个比赵括还要差劲的庸才了,算是我看错了。”

  刘云这么说,众人便无话可说了。事实上,王韬一开始统兵也十分紧张,但很快就适应了,平时学过的各种兵法、水军注意事项等等都想起来了,在行进中尝试了几次调动舰船,慢慢地熟悉了起来,到长江口之时已经完全熟悉这支部队,指挥起来颇有些如臂使指,刘云果然没有看错人。

  东晋方面根本想不到汉军会从海上进入长江,更想不到他们可以直接攻打建康城,此时,东晋上至皇帝下至官员,都开始后悔当初为何选择建康作为都城。一架架回回炮在城外架起来,弩炮抛射攻击城头的敌军,压制晋军的反击之后,浮桥车开始填在护城河上,云梯车随之前进,架在城墙边上,攻城在有条不紊中展开。孱弱的晋军缺乏训练,哪里是彪悍的陌刀手的对手?不出所料,攻城方一天,建康城就被攻破了,皇宫被包围,晋国皇帝司马衍和大多数大臣都被抓起来了,于是,东晋灭亡了。此战属于奇袭,双方的损失都不大,最后以汉军的胜利告终。

  建康被攻陷之后,消息还没有这么'TXT小说下载:。。'快传出来,数天之后,刘云发现了一百公里之外的信使,便立即下令大军渡河,把寿春包围,唯独放信使入城。

  寿春城中的晋军看见敌军围城了,大为惊恐,庾亮十分紧张地等待对方攻城,不料等了半天,攻城的喊杀声没等到,反倒等来一个信使。听完信使的报告后,庾亮两眼一黑,立时晕厥倒地,他得到的消息是“建康陷落,晋室投降”,也就是说他的权势从此就完了。不料,庾亮这一倒下,很快就变成永远的倒下了。原本庾亮应该在340年挂掉,如今拖到344年,算他多活了四年,便宜他了。主将已死,国已亡,大军围城,寿春城内晋军军心已失,很快就投降了。刘云进城整编晋军时呵呵笑道:“孙子说,‘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还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全军和不战而屈人之兵我都试过了,这用兵的经历也算完整了。”

  同样,对晋军的处理方法仍然是测试合格者送去徐州训练,不合格者发钱遣返回乡。寿春事毕,刘云率大军抵达建康,开始进行政权接收工作。实际上,刘云让王韬领兵攻晋,完全是送一个天大的功劳给他。灭国之功,统一之功,让他直接升一品都够了,但刘云没有这么做,另外王韬也不会接受,他知道“大叔”是特地送给他这么大一个功劳,他率军攻晋,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东晋灭亡,中国终于统一了,但还有一个胡人政权尚未灭亡——燕国,这个燕国,刘云不准备靠着强大的基地士兵去灭他,而是让本身强大的中国去灭,当然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全国人口才一千二百多万,离强盛还差得远。

  国家要发展,现在北方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但南方还差得远,晋室虽亡,但晋室留下的后遗症——世家大族仍然把持着地方政权和经济,特别是经济。政治上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服从中央,实际上扔想保留自己的独立王国,刘云当然不允许。处理世家大族的方法,之前已经有了先例,但当时处理的是北方的世家,相对容易,如今就要困难得多。

  刘云任命王韬为扬州刺史(这个扬州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州,南方除了荆州和岭南和南蛮之外都算是扬州),管理整个江南的政务。重任在肩,虽然有一批幕僚协助王韬,但他不敢怠慢,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处理这些繁杂的政务。王韬目前还不知刘云这是要培养他做接班人,而且有点想学习王猛的意思,于是他上任之初,便勤恳工作过了头,有些事必躬亲的样子。为此,王韬常常埋怨工作累,刘云一得知消息,便知道有问题了,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发展方向,于是刘云搞了个视察的名目前往建康,去指点王韬。

  刘云来到建康的州府(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