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握得了的?

我们来看看颜率的心法,此人向齐国求助,一开始就开出了将九鼎相送的条件,但实际上,他心里知道齐国是拿不走九鼎的,这个就叫“止”。什么叫止?就是明明知道对方不可能得到,还狮子大开口地许诺,若非是脸皮非同一般地厚,心肠非同一般地黑,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知止而后有定。给了齐国一个空头许诺之后,颜率的心就定了下来。定而后能静,这时候他就心平气和地品着小茶,喝着小酒,静观齐秦两国的虎狼之师相互厮杀。静而后能安,就是说等齐国来索要九鼎的时候,颜率因为早就知道最终的结果,所以他不急不乱,不慌不忙。安而后能虑,是指他平心静气地替对方安排将九鼎运走的方案,开口就让齐国派八十一万民夫来,这个就叫安而后能虑,连运走九鼎的每一个细节,他都替齐国考虑到了。虑而后能得,颜率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而齐王却没作过任何思考,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之中,齐王的困境就是颜率的胜利。最终的结果是齐王只好认输,明明被颜率玩得好惨,却连一句抱怨的话都说不出来。

颜率能够拥有如此的厚黑智慧,那是因为他思考的不是理论本身,而是实践应用的细节。如果他没有仔细思考运输九鼎的详细过程,那么从一开始,他就无法进入“止”的境界,没有了这个开始,自然也就没有最后的结果。

现在我们清楚了,不唯是儒家的经典,在实践中尽落于厚黑的实际操作上,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总和,说透了只有“厚黑”二字,无论是你信奉的理论有多么地高尚,但在实际生活中,终究无法回避这个现实问题。

第20章 成功的隐秘之门

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都只不过是人际关系的总和。

只要是涉及人际关系,那么人际社会的成功法则就会悄无声息地起到作用。这就意味着,在官场之上,还有一扇隐秘的后门,比之于任劳任怨,含辛茹苦,更易于让人走向成功。无论你对这扇密门持何种态度,但规律就是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只能被动接受。

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潜规则。意思是说,在官场上,有些东西并不是体现在表面上,而是沉浮于表面的博弈法则之下,是不能够说出来的,但却悄无声息起着决定作用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实际不过就是人际关系的规律在起作用,既然它存在着,那么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及原因。

那么,这种于悄无声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这就是官场人际博弈的合力。在官场上,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或是通过各种影响,以扩大更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游戏规则,或是主动出手,压迫竞争对手的上升空间……诸如此类的多种力量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道谁也无法预测其行进方向的巨大漩涡,将官场中人卷入其中,上下浮沉,不能自主。

正是因为这种力量过于神秘,以至于官场中人往往会对成功的未来失去把握。南朝梁时史家沈约著《宋书》,书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宰相苍头呼为宜禄。”这句话后来被北宋宰相丁谓奉为金科玉律,照章行事,果然引起他在官场上的神秘起伏,令后人读史时不免惊奇感叹。

这个故事说的是北宋时有一个无业游民,名字叫于庆。此人身无长技,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不事生产,混迹京师,眼看就要穷困潦倒,冻饿至死。绝望之下,于庆就去找一个隐居的老儒生,让他给自己算上一算,是不是还有翻身的机会,如果没有,那就干脆一头撞死算了。

老儒生对于庆说:“这么跟你说吧,单只说你的命运,那绝对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最多不过十天八天,你就会饿死在街头。但如果你肯听我的话,改一个名字的话,我保证你非但不会饿死,反而会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于庆听了就说:“不过是改个名字而已,这事容易,老先生说吧,我应该改个什么名字呢?”

老儒生指点道:“你要改,就改名叫丁宜禄。”

于庆听了,摇头道:“老先生,改成这名倒没什么关系,可你怎么能保证我改了名字,就一定会平步青云呢?”

老儒生笑道:“就这么跟你说吧,现在京师之中,有一个名字叫丁谓的人,此人学识非凡,我观其不日必做宰相。但有一桩麻烦,丁谓其人滞留京师久了,已经显出了焦躁,沉不住气了,如果你改名叫丁宜禄之后,就去找丁谓,愿意充当他的奴仆,那么丁谓一听你的名字,就会心花怒放,情绪也会因此稳定下来,说不定就真的很快会当上宰相。如果他当上了宰相,还少得了你一份功名利禄吗?”

于庆听了,高兴地说:“好,就依先生的话去做。”

他果然改名叫丁宜禄,自己找上门去,投靠丁谓。丁谓一看他的名字:丁宜禄,这意思岂不是说,我丁谓命中注定要做大官,发大财吗?大喜之下,立即收下丁宜禄,从此视为亲信,恩宠有加。

果如那老儒生所料,自从丁宜禄来到之后,丁谓的情绪一下子稳定了下来,脑子也变得非常灵光,一连给皇上进了几道奏章,都说得恰到好处,让皇帝看了,喜不自胜,爱不释手,未及十日,就命人拟旨,任命丁谓为宰相。

如果我们来分析丁谓的成功晋升之道的话,就会发现,官场上的隐秘规律,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已经不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一旦我们得出这个结论,就已经接近了成功本身。要知道,举凡规律这东西,必然是有着其特定的客观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然官场晋升的规律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对于古人来说,听天由命,不失是一个省心省事的法子。

然而,如果我们肯稍微花费一些心思,思索一下沉积于官场之下的这些规律的话,就会恍然大悟。人们之所以被规律所左右,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规律,没有把握住规律。反之,如果我们通过思考掌握了规律,那么就能够迎合规律,推动着事态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那么,官场上的隐秘规律,到底都有什么呢?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所谓官场上的规律,说透了,不过是人际关系的规律,不过是社会游戏法则与群体博弈的基本规律。

人的一生,有三个重要的活动场所。而人类就是在这三个场合中,完成自己的三个重大人生课题的。

第一个场所是家庭,我们在这个场所中完成自己的爱情使命。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与自己相爱的人,从此携手度过一生,患难相扶,贫贱不弃,相偕白首。

第二个是交际场所,我们要在这个场所中完成自己的交友使命。要找到与自己的脾性、习性相近的朋友,无话不谈,交心换命,让我们从此对生命不再感到孤独,以慰藉我们心灵的孤寂感。

第三个就是官场。相比于前两个场所,这个场所就显得不是那么风雅,不是那么高尚。这是因为,前两个场所都是我们人生的“消费场所”,而只有官场,才是我们获取人生生存资源的唯一来源。所以官场中人,绝不会像你的家人那样对你充满了关爱,更不会像你和你的知交好友那样相扶相助。相反,官场是一个竞争的场所,人人都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格扩张与人生理想,资源是有限的,通道是狭窄的,你的竞争对手赢了,你就会一无所获。虽然说官场如战场这话稍嫌夸张,但是,把官场想象成一个充满了阳光与温馨的快乐场所,也只不过是年轻人的一厢情愿。

官场上的竞争,是人与人的利益冲突,而且往往是参与者众多的博弈游戏。其竞争的态势、过程与结果,始终是体现着群体博弈的普遍性规律。

细说官场的基本规律,无非是四条法则而已。

第一条法则,官场的冰山法则:是指官场上的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纵然你费尽心机,也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

第二条法则,官场的扩散效应法则:意指人在官场,群体的力量会有意地忽略竞争对手的正面消息,而扩大并强化负面的消息。

第三条法则,官场的趋同性法则:意即官场中人,有一个固定的角色印象,如果你显得格格不入,那就会遭到群体的排斥。

第四条法则,本能相悦法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官场那扇隐蔽的偏门,实际上是通向人生成功的正门,只不过这扇门契合于人性的本能弱点,所以始终是隐秘的,所以称之为偏门。

建立在这四条法则之上的,是六个官场训诫,也就是说它们才是主导官场竞争者命运的规律,但这些规律是你所不知道的,所以称之为训诫。

这六个训诫是:

第一,能力是靠不住的。

第二,聪明会误了你。

第三,言出必伤人。

第四,拍马屁要讲究科学。

第五,做不做事无所谓。

第六,吃亏就是占便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这六条潜规则,都是由四条官场竞争法则派生出来的。具体说来就是:四条法则是道,是理论,是基础;而六个潜规则则是术,是操作的基本要领,是博弈法则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而且,不论是官场的博弈法则,还是具体的操作技巧,都是建立在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与厚黑学理论的交合之处的,是既符合儒家做人处世的标准,又印证了厚黑的理论技术。现在我们将这些隐秘的规律一个一个地打开,让我们看一看这些规律都是以何种方式主导我们命运的。

第21章 官场的冰山法则

宋朝的时候,负责京西地区的提点刑狱官下乡视察,到了一个县城,县尉张伯豪前来迎接。刑狱官看这张伯豪年轻,就挑剔出许多毛病,大声地斥责张伯豪,喝令张伯豪下马步行。逞过威风之后,刑狱官回到驿站的客房,这时候一个随从悄悄告诉他说:“你刚才斥骂的那个张伯豪,可不是一般人,你别看他的官小,可他是京师陶御史的女婿,你对他吆五喝六,这万一要是惹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