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林 作者:朱晓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之林 作者:朱晓琳-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校医院人的话来说,这种病到头来不外乎“人财两空”。聂惠萍没有说出这句原
话,只是点到为止。

    俞道丕这时想到童年时听说过的一句老话,叫做“得运分运”。意为运气太好
的人应该分出一点运气给他人,不然的话已经到手的好运也可能会飞走,甚至走背
运,大概有点“水满则溢”的意思。俞道丕感觉自己当上院长以来,一路走得还算
顺利,现在九州大学争到了“国家级外语教学基地”,自己成了“特级教授”,这
样的运气似乎不分出一点去心里反而不踏实。

    俞道丕捐出“特级教授”津贴的举动感动了校园内外很多人,只可惜躺在病床
上的曹金华还未来得及享用到导师一片善意便离去了,让人备觉伤感。俞道丕执意
将那些钱捐给曹金华父母,这对饱受丧子之痛的老夫妇赶来向儿子导师磕头,口口
声声称他们的儿子来世定会记着报答恩师。

    在“国家级外语教学基地”揭牌仪式上,九州大学校方获悉教育部某位副部长
之子有意报考下一年九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这对九州大学来说真是件天上掉下来的
好事情。副部长儿子若能在九州大学待上三年,这三年里副部长还能不多关照点儿
子就读的学校吗? 九州大学等于扣住一名具有行政资源的“人质”。不过副部长之
子读硕士的学校极为普通,按公平竞争常规,考博士时也许竞争不过其他名牌大学
出来的考生。副部长似乎还放了句话给九州大学,其公子不太喜欢外语,言下之意
外语上不可能考出高分。博上生入学考试中,外语虽由招生学校自主命题,但分数
历来是条死杠,专业分考得再高,外语不达线,照样不能录取。九州大学想扣住这
名“人质”,在录取手段上是要花费一番脑筋的。

    俞道丕被邀请参加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与会前他已从某位校领导口中得
知这一情况,并且已经很正确领会了校领导的意图。俞道丕在会上发言说:“研究
生招生中死抠外语分数线的做法应该进行改革,每年有众多专业优秀的考生都因为
外语考试差一两分,不得不与读硕读博机会告别,由此造成九州大学招进的研究生
不少属于高分低能。近几年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九州大学均榜上无
名,正说明了我们的招生方针亟须调整。”

    这番话若是其他专业教授讲出来也许不会产生多大威力,反倒会被人误认为在
替外语不过关的考生寻找理由。而俞道丕是资深英语教授,他提出不能过分偏重外
语考分的观点,则对所有与会者都很有说服力。主持会议的校领导表示要认真研究
俞道丕教授的建议,切实改进九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法。

    九州大学有关本届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成绩将不计入总分的消息在招生网
上公布后,校园内外反响巨大。兄弟院校招生办首先提出质疑,直接指出九州大学
的招生方案属于非公平竞争,而考生们则大声叫好,纷纷改变原先的报考意向转投
九州大学。只要外语成绩不计入总分,专业成绩打分权就在招收研究生的导师手上,
导师想招谁都行。一时间九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接近十比一,这
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热闹景象,连一些十分冷门的专业也一夜之间门庭若市。

    面对所有媒体和其他院校提出的疑问,九州大学卜下统一口径:这是研究生招
生改革的一次尝试,既然是改革尝试,那出现任何结果都是正常的。若改革成功就
继续下去,反之则停下来好了。当今社会上对高校改革呼声很高,谁能阻止一所大
学进行某些招生办法上的改革尝试呢? 其实副部长儿子外语考试成绩很不错,根本
不需要几州大学煞费苦心保其过关。副部长大概不了解自己儿子的外语水平,也可
能原本就是一句谦虚话,弄得九州大学招来满城风雨。尽管这样,学校上下领导还
是觉得很值,招生改革至少增加了保险因素,保证了副部长儿子这名特殊考生最终
花落九州大学。当然这一届招收的博士生巾,不少人与九州大学方方面面有各种关
系,乘着副部长儿子的东风一起进入九州大学。而一些总分考得很高,却与导师素
不相识的外省市考生,却被这项招生改革尝试拒之门外。

    十几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研专业户”中,有的拼命准备了好几年,有的甚至
辞职卖房只为考上博士生将来好留在上海工作,而且这些考生确实也考出了相当优
异的成绩.却不能如愿踏进九州大学博士楼。于是这十几名落榜考生联名投诉九州
大学,各种帖子在网上漫天飞舞。有位考生读过俞道丕写的文章,内容正是呼吁招
生改革的。该考生便在网上将俞道丕判了三百年徒刑,还配上漫画,引来九州大学
师生争相卜网欣赏。聂惠萍和女儿愤愤不平,女儿说:“爸你去找校长讨个公道,
最好由学校出面同那个漫画作者打官司。”女儿的提议却遭俞道丕呵斥阻止。

    这些日子俞道丕也感觉十分郁闷。从内心深处讲,他身为教授岂有不懂分数面
前人人平等的道理。

    而且俞道丕向来认为,高考是当今中国人享受到的相对最为平等的一项公民权,
考研究生亦同此理。若是外语不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研的公正性恐怕早就不存在
了。

    可是俞道丕要当稳这个院长,要对得起重用他给了他许多荣誉利益和权力的校
领导,他不能不按校领导的意图说话办事。如果他日前只是个普通教授,不具任何
行政领导身份,他也许会对妻女说出事情真相,但现在他不能。聂惠萍的快嘴加直
肠子脾气俞道丕太了解了,待她把话传到校医院去,等于九州大学发了全校通知,
如此之下还不如俞道丕独个儿吞下郁闷为好。这世卜所有得到的东西总要以失去作
为代价,俞道丕得到了院长位子、特级教授,付出的则是几个月没有好心情。幸好
俞道丕清楚校领导执意进行这届博士生招生改革的真实意图,明年也许就不会再用
此法,这让俞道丕多少感到宽慰。否则年年将高分考生挡在博上楼外,俞道丕教授
也于心不安。

                                  十五

    尹夕寒戴着老化镜,一字一句审渎着《英语教学研究》期刊的每一篇稿件。她
接手这本刊物当主编整整三十年了,刊物一一如连着她骨血的亲生孩子。退休那年
尹夕寒没有向当时的九州大学领导提出任何生活上要求,唯… 的愿望是继续当这本
刊物主编,刊物上每篇文章的发稿权由她一个人说了算。学术刊物一般都不赢利,
当年尹夕寒想招一两个学生毕业后留在英语系当编辑,均遭婉言谢绝,因而至今这
本刊物仍由尹夕寒独自兼任主编、编辑和编务,外语学院办公室一位女秘书替她跑
跑印刷厂。

    近年来中国岛校流行起排行榜,上榜名次与该大学年产论文数量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发表在所谓“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英语专业核心期刊本来不多,而尹夕寒
手上的《英语教学研究》恰恰是份老牌“核心”。在尹夕寒之后,俞道丕之前,历
任英语系主任都曾想把这本刊物的发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却没有谁能说动尹老
太太放权。

    俞道丕作为最接近尹夕寒的学生兼同事,好几回试探过老太太,他对尹夕寒说
:“尹先生看您为这本刊物忙得那般辛苦,做学生和晚辈的实在于心不忍,要不您
就动动口,具体事情我派几个让您放心的人来做吧。”

    尹夕寒总是很坚决地打断俞道丕的试探:“我晚年的幸福和精神寄托全在编这
本刊物上了,你要真想让我长寿,就不要再提这个建议。我要放手的时候自然会交
给你。你比我年轻二十多岁,用不着这么急的。”俞道丕像被老太太打了耳光似的
难堪不已,尹夕寒以为他想抢夺刊物的发稿权或主编位子,其实那可真正冤枉了俞
道丕,尹夕寒哪里知晓俞道丕的一肚子苦水呢。

    当下高校里实行的政策是,晋升职称以及博土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出版
学术著作或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种政策之下,全国高校少说有几百万人身负撰
书写论文重任。与此相矛盾的是出版社学术刊物少得可怜,出书难发表论文难摆在
绝大多数高校师生面前。俞道丕身为外语学院院长著名教授,自己总算不愁写了文
章专著没地方出版,可他眼睁睁瞧着手下那些等待晋升职称的教师,四处求爷爷告
奶奶后,仍然不得不省吃俭用然后花钱去买出版社的书号为自己出版学术专著。最
可怜的是那些博士硕士研究生,临近毕业不但忙着论文答辩找工作,还得四下里找
关系购买所谓的“核心期刊”版面发表论文。有个学生谈妥一家刊物发表五千字论
文,对方竟开出四千元版面费且一一点讨价还价余地都没有。结果这个学生硬是让
乡下父母亲提前卖掉家里养的猪,为他凑齐版面费。要不然没有论文发表拿不到学
位证书,损失会更加惨重。

    尹夕寒终日躲在她的小楼里不晓外面行情,像从前那样坚守着淡泊清雅做学问
的信念,无论谁想在她主编的《英语教学研究》上二发表论文,唯一一的要求就是
论文水准。至于稿件作者是否属于九州大学,从来不是她考虑的内容。俞道丕和英
语专业师生眼看着如此金贵的版面一期期成全了外校作者,心疼得只差眼睛里滴出
血来。尹夕寒不但不会用刊物版_ 面去换钱,遇到她欣赏的文章还主动给人家提高
稿酬。这类学术期刊本来已是在做赔本买卖,尹夕寒就亲自给校长打电话要钱扶持,
学校里没人不说这老太太是端着金饭碗讨饭吃。最近一期《英语教学研究》上,尹
夕寒竟为那个客座教授辛敦发表了长达三万字的论文,这三万字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