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仙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仙凡-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周八百年,周末,chūn秋战国,百家争鸣。有老子出世,生来脚踩莲花,担周守藏室之官,传有道家学说。眼见大周气运将尽,老子辞官归隐,仅余一青牛,携之西出函谷。函谷关尹喜好天文,眼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知有圣人而过。故而夹道焚香,以迎老子。

    老子见其心诚,便谱下道德五千言。后骑青牛不知所踪,人言其教化众生,功德无量,登仙而去。至此,神仙方士之说,更成系统。

    又过数百年。

    此中先有秦皇座下方士徐福,三千童男女东海求仙,后又伴汉武未央宫中玉人捧金盘接仙露之举。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眼见周遭雷鸣电闪,生死轮回,更有非凡之人降生时伴有仙音白鹤,更对神仙之说深信不疑。。。

    然自上古始,求仙访道之人多如过江之鲫,不可尽数,又历经茫茫上千年,岂能一无所得?便有福缘深厚之人遍访名山大川,效仿黄老之法,竟真能于天地之中觅一分灵气。虽不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却也可延年益寿自在逍遥数百年。据传,道法jīng湛者甚至已可神知九天,与神话中不老不死之真仙也仅一步之遥。即所谓半仙之躯。修道之法得来不易,岂可半途而失?便有人于世间显化神迹,是以愈来愈多之人热衷于此。

    此些人循上古之法,谓己曰“道”。道之一教,由此而来。

    早先老子教化之胡夷番邦,竟也有悟道之王子,世号释迦牟尼。自号曰“佛”,立大教,分封诸天菩萨,各路罗汉。时至两汉,西佛东传,与道之一教,分邦而据。

    惜乎,道教势大,佛道相差悬殊。佛家不愿与道家相争遂约道家同出世俗,不于凡人中传道。道教人数驳杂,良莠不齐,而道之一法在体悟自然,悟彻诸天,虽可成半仙,却进境较缓。佛之一法,在体悟自身,讲求人之一身为三千世界,藏有无上妙法神通,三千大道,尽在己身。然如此修炼,进境虽快,却不可成半仙。道教中一派不安祖训慢法,暗通佛教,改为体悟己身,不再感悟自然诸天。加之,他们行事随意妄为,不尊教条,最终竟然联合佛教,反出了道门。于传说中不周山脚立一大派,自号为魔。

    经此一役,道门元气大伤,遂与佛、魔两派相约,再不在红尘传教,同隐于各大山川。各自碍于门户之见,也不再探寻是否有仙。

    至此,修真炼道之士遂在世俗中绝迹。虽然如此,先前佛道两门传道之时却也各自有零星法诀传下,各自演变,成了诸路武功,流传于世。凡人习之虽不像修道之人可飞天遁地,却也能飞檐走壁,强身健体。

    数百年,到了大唐盛世,世间几度分分合合。各路武功散于世间,极少再能听闻神仙之说了。

    我们的故事便是从大唐的玄宗年间开始的。

第一章 前尘如梦

    ()    白雪就这般无声无息地下着,这样的景象持续了已经一整天了。世间染上一抹晶莹,寒意虽浓,可是街市上隔不了多远就有热气蒸腾,空中飘散着浓浓的年的味道。繁华的扬州城,依旧巍峨地矗立在长江之畔。俯观大浪淘尽千古风流,仰视巡天北斗。隋末,炀帝招募三十万劳力将运河贯通至此。天子泛舟,江畔赐姓杨柳的故事已经百余年,世间又是几度沧桑。

    “咳咳”,雪中走出一个高瘦的少年。猫着腰,不住地咳嗽,像是染了风寒。此处临近运河,码头棋布。商船来往频频。少年一眼就瞧准了路边上的一个老汉。 。。

    老汉年逾花甲,同少年一样,也是一身的褴褛。一看便知是个落魄潦倒之人。老人推着个铁质的烤炉,其间不时有热气喷涌出来。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老远就能看得见那蒸腾的雾气。

    老汉此时也看到了他,打趣地笑道:“小风,怎么样?今天可有什么活?没关系,我今天生意不错,你的大餐老哥我请了。”

    被唤作小风的少年尴尬地笑笑。他如今无依无靠,便如同孤魂野鬼一般。平rì里,勉强在码头上干几分零工维持生计。多数时候,船主往往嫌他体弱力小,不愿给他活干。混到落魄时,甚至需要沿街乞讨别人援手。好在当时风气开化,又处盛世,心地善良的人比比皆是,方不至于饿死。这个烧饼翁与他同病相怜,时常会赠与他烧饼吃,一来二去,他俩竟成了忘年交。 。。

    少年脸上的尴尬神sè逐渐褪去,有了几分神采,道:“我随风是什么人,怎能每次都让老哥做东?这次我可是带足了银子。”说着,便从胸口掏了起来。可是,掏了许多遍之后,只拿出了一个铜板。随风本就衣裳单薄,寒风一刮,雪水一浸,当即打了一个大喷嚏。

    随风满脸的不信,还想再掏点“银子”。老汉一把拉住他的手,从炉壁上熟练地摘下两个烧饼,麻利地用皮纸包好,往他怀里一塞。道:“咱们什么关系,找不到就算了,这次本来就说是我请的。哎,可惜,哥哥我无能,也只能请贤弟你吃吃烧饼了。“

    火热的烧饼摆在胸口,又是温暖又是感动。三九的寒冬,漫天的飞雪,也不能讲这份温暖降温。随风鼻子一酸,竟带了哭腔。

    从小到大,自从双亲亡故了之后,再无一人对他这样好。那种久违的感觉一直包裹着他,他也不知该说什么,只能道一声谢,转身又投入了风雪之中。

    随风的背影逐渐没入鹅毛大雪里,一点一点,消失不见。老汉三下两下收拾好了细碎之物。口中隐隐念叨:“收摊咯,买卖做完了……”

    “清玄掌教如此闲心,到凡尘之中卖烧饼?昆仑的事物都不管了么?”

    老汉抬头,动作轻缓。在那短短一刻,竟然好似有一道莫名的青光在老汉沧桑的脸上一扫而过。老汉双目淡然无波,如星空一般地深邃。哪里像个平凡的老人?

    老人面前站着一个青年道人。他面貌虽嫩,却满是厚重感,一股气度内敛,如chūn风般缓和。若仔细留心,便可发现,雪花好似都长了眼睛,一临近他周身就斜斜地避开三寸。看起来又没有不和谐之处,当真奇怪。

    老汉却不觉得奇怪,两眼的深邃中,突然有神采如电般放出。莞尔一笑道:“世间万物莫不在道之内。亦云老弟,到了我们这般境界,世间事可还有看不开的?”…;

    亦云也是一笑,四周的气韵为之一暖。道:“道兄所言甚是,只是三百年期将至,同一论道在即,不知道兄可有所准备?空心老僧据传已堪破半仙之障。虽未必属实,但也不可小觑。况且,他们还有魔宗助阵。这天书,不知还保不保得住?”

    清玄双目微阖,几分飘然之气不自觉地散出来。接而猛地睁开,亦云只觉得四周光彩一闪,这一方天地已被清玄用道法隔开。“无妨,贫道遮天掌已略有小成。”清玄说着,语气平平淡淡。脸上却蓦然多了几分生气。看起来颇有鹤发童颜,返老还童之感。

    亦云心里一惊,对这个昆仑掌教愈发琢磨不透。只是当他听闻他已练成遮天掌时,心里轻叹一声,这次的同一论道怕是没有悬念了。

    “刚才那个少年是……?道兄为何不挑明身份?”

    “没有必要,这大千世界,终究还是要他自己体悟。”清玄眼神似水,如是说道。

    轻盈的声音却怎么也穿不透凄厉的北风,断断续续,想听时,早已什么都没有了。

    随风怀里抱着烧饼,心里难免有些激动,脚步也越走越快,再加上此时已近黄昏,各处店铺都在打样。雪虽大,可天边依旧盘亘着一道如血一样的残阳。街道上众人忙忙碌碌,又有谁会去注意他呢?

    “哎哟,好疼!”随风一声呻吟,他只顾着向前走,不想果真撞到了别人。

    被撞的人,也是一声“哎哟”。再接着,就是“咦”的一声。随风听到疑声,这才抬头。刚看到一张脸,心里就咯噔一声。

    被撞之人也是一个少年,年纪与随风一般大小。一身白衣,看似很是儒雅。即使是这般的三九寒冬,手上还持了把折扇,腰间跨一把长剑,也不知是装饰用还是真会剑术。这个人,随风自小便认识,他叫做刘近,是扬州城里刘家的少爷。

    昔rì,随家与刘家具是扬州里的显赫世家。只是后来,不知为何,随风父母突然暴毙。随家家众大多都鸟兽散了,家财也不知所踪。至此,扬州再势力可与刘家抗衡。原先随风漂泊扬州见到刘家人都是退避三舍,他虽适应了潦倒的生活,却放不下那一点点尊严。

    “我当是哪个不开眼的臭乞丐,这不是随家的少爷么?怎么会沦落到这幅田地?”刘近一脸嘲弄。说着话时,他右手一挥,做了个手势。两个家丁立即受意,一人一边,对随风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

    看着那两个家丁个个都人高马大,手臂上肌肉遒劲,青筋暴露,面露凶光,显然都是练家子。随风不禁退了一步,:“你们想干什么?”

    “干什么?”刘近,哼了一声“你把我一身白衣弄脏了,难不成就这样就走?随家家大业大,想必一件衣服的钱在随少爷看来一定是九牛一毛吧。”

    “我……我哪有钱……”随风看着刘近胸口果然有一处黑sè的污渍,看来便是自己弄上去的了。心里更加发慌,又往后退了一步。

    “没钱?”刘近脸上一脸凶相,哪还有一点儒雅?“没钱还这么不开眼?”说着,狠狠一脚踹在了随风胸口。这一脚又快又狠,随风刚看到,就觉得胸口猛地一震,自己就飞了出去。

    更为奇怪的是,随风隐隐觉得胸口被踢的地方好像有什么气流不住地向内钻。然后在体内五脏四处游荡,心口猛地一疼,张口就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血浇在了雪地上,鲜红的一片,蔚为地刺眼。随风就这么怔怔地看着,心里怒气一阵又一阵的翻涌。可是,随即又是一阵哀叹,自己可以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