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减肥手册(亚洲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的减肥手册(亚洲版)-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教育机关调查统计:在入学时,每100人中就有4个肥胖儿,到六年级时上升为8~9人。肥胖儿在近20年间,男童大约增加3倍,女童约2倍。重度肥胖儿,可以说已进入成|人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成|人病的准备阶段。根据最新统计,在美国每4个儿童中既有一个超重。肥胖儿的增加,意味着成|人病预备军的增加,于是成为很大的问题。近年来,30~40岁的年轻人患心肌梗塞的人很多,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了成|人病的因子所致。
  6.传统“月子”埋下肥胖隐患
  近几年来,肥胖的孕妇越来越多,她们大多数是由于在怀孕期间(俗称“月子”)为了加强所谓“营养”,而吃大量食物造成的。生活中常常看到孕妇没完没了地吃核桃,问其原因,她会告诉你核桃能补脑,多吃核桃能让小孩聪明。殊不知;核桃是含脂肪非常多的高能量食物;核桃仁的脂肪含量大约在55%左右,15克核桃仁(大约1个半核桃)相当于10毫升烹调油所产生的能量。由于没有正确、全面的营养概念,使得一些孕妇错误地认为多吃就是加强营养,于是各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一股脑儿地吃到肚子里,能量过剩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4)
孕妇营养过剩,使得体重超标准增长,是造成孕期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和产后恢复过程中,会增添许多麻烦,如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容易因胎儿过大难以自然分娩,还会留下患一些慢性疾病的隐患。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推算下来那时出生的女孩目前已经进入了生育时期。独生子女本来就备受长辈们的呵护,一旦她们怀孕,那种关爱将达到极致。缺乏运动和营养过剩的现象在这些独生女孕妇中更是普遍存在。因此,在这里有必要提醒每一位孕妇以及孕妇的家人注意,要选择合理均衡的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预防孕期肥胖,以维护孕妇健康。
  7.酒是导致肥胖的顶级“杀手”
  有人认为肥胖与饮酒无关,其实很多成年男性的肥胖是由饮酒引起的。
  酒是一类含酒精的饮料,主要分为蒸馏酒(烧酒、白酒)与非蒸馏酒(黄酒、葡萄酒)两大类。酒的度数指的是所含酒精的百分比。以60度的二锅头为例,100克白酒中含60克酒精,1克酒精能产生7千卡能量,100克二锅头酒就可以产生420千卡的能量,仅次于脂肪。
  啤酒含酒精虽然很低,一般在3%~5%,但产生的热能很高,1升12度的啤酒可以产生330千卡热能,素有“液体面包”之称。同时,啤酒中的啤酒花可刺激胃粘膜,促进食欲,使人食量增加。
  过量饮酒之所以会使人发胖,是因为酒精不仅发热量较高,而且进入人体后会优先被氧化、吸收,这使得与酒同时或酒后吃下的食物在体内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易被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

()免费电子书下载
  需要强调的是,酒精除了可以为机体提供热能外,并无其他营养作用。相反,酒精在代谢过程中还需消耗体内其他营养成分,如叶酸、维生素B1、烟酸及维生素B6等,造成这些营养素缺乏。
  另外,饮酒对肝脏的损害也很大,因为酒精要在肝脏内进行解毒,大约90%~95%的酒精都要通过肝脏代谢。过量的酒精会使肝细胞损伤,引起酒精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所以,饮酒不能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而应把握分寸,限量饮用。
  8.软饮料乃是“催肥剂”
  所谓软饮料,就是指不含酒精的饮料。美国医学专家研究指出,一个人如果每天喝一听饮料,那么他发生肥胖的几率就会增加60%。这一论点也已被我国肥胖专家多次重申。这与一个人每天吃多少东西、看多长时间电视或做多少运动无关。
  美国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发现,肥胖儿童的果汁消耗量比正常体重儿童的果汁消耗量高出65%。研究人员指出,不少父母认为,选择天然的果汁饮料有益于儿童健康,因此对孩子饮用果汁的数量不加限制。事实上,果汁饮料含有的热量使饮用者发胖的几率大提升了。
  营养专家认为,饮用果汁应适量。美国小儿研究所制定的标准要求,年龄在1~6岁的儿童,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为120~180克左右,年龄在7~18岁之间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为240~370克左右。
  作为肥胖者的“大国”,我们往往只注重“节食减肥”,但对于含糖份和热量都很高的饮料还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比如“可乐”类和其他碳酸饮料,对肥胖的作用绝对不低于固体食物,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使人发胖。
  “可乐”就是很强的“催肥”剂,一听“可乐”所含的热量,需要步行40分钟才能完全消耗掉。目前我国都市人群中正在悄然形成一个“可乐族”,他们少喝或者不喝白开水,只喝“可乐”。这便决定了这一人群必定是肥胖的高发群体。对他们来说,“可乐”类饮料的过多摄入,可以使节食的减肥疗效前功尽弃。
  9.营养素缺乏导致肥胖
  一谈起肥胖的原因,人们常常会与营养过剩联系到一起。但很少有人知道,营养素缺乏也可导致肥胖。
  近年来,日本营养专家经研究指出,某些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中缺少使脂肪变成能量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2、B6及烟酸。只有当体内能量得以释放时,脂肪才会随之减少。研究人员对3~6岁肥胖儿童体内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肥胖组儿童血清铜含量高于对照组,铁与铷的含量低于对照组,锌和镁的含量与非肥胖对照组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肥胖儿童个体观察,锌镁含量低的较多。
第二章 肥胖的成因(5)
美国专家还发现,机体饮水不足,身体就无法对脂肪进行充分的代谢,也会引起体重增加。如果蛋白质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就会使肌肉萎缩,而肌肉组织的减少,会使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减少能量消耗,也会使机体发胖。
  因此,在饮食中应注意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B2、B6及烟酸的补充,注意食品的贮存和烹调方法,防止营养素的破坏。
  我国饮食构成通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故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或不足情况。食物中维生素B2来源于各种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内脏、蛋类及奶类,其次是豆类和新鲜绿叶蔬菜;维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很广,含量较多的食物为蛋黄、鱼类、奶类、全谷、白菜及豆类;烟酸通常称为维生素PP,维生素P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但多数含量较少,其中酵母、花生、全谷、豆类,特别是肝内含量最为丰富,玉米含量并不低,且高于大米。
  运动因素
  运动不足是导致肥胖的又一大重要因素。
  运动不足,不仅于减少了能量消耗,也使机体变成了能量易在体内贮藏的代谢状态。实际上,一旦运动不足,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也减弱,形成肮胰岛素的状态。由于抗拮胰岛素的作用,会代偿性地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相对于降血糖作用的减弱,而脂肪合成的作用却未减弱,因此,就产生了脂肪蓄积的代谢状态。更有甚者,处于运动不足状态下,基础代谢下降,贮藏能量却增加,而且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也出现亢进。实际上,运动不足在肥胖成因相关性方面,与其说是能量消耗减少,还不如说是代谢状态的改变所引起的要多些。
  运动不足的情况,在现代社会里已成为肥胖产生的重要原因,日愈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交通手段的完善、家庭劳动的电气化、体力劳动的减少,已经几年形成了“省力型”社会。因此,成|人膳食近10年来尚未改变,使肥胖者急剧增加,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曾指出,汽车在成为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代步工具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书中说到,驾车时间越长,人的腰围就会越粗,可直接导致肥胖。
  调查者在对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1万多名市民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驾车时间每增加30分钟,肥胖几率随之增加3%。经常驾车者与经常步行者相比,肥胖比例要高出7%。
  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多达91%的被调查者表示,出门时一般不会走路,其中大多数人每天在车里度过的时间超过1小时。
  调查负责人弗兰克指出:“驾车越多,人越容易发胖;而走路越多,体重越不容易上升。人们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开车时间过长。”
  疾病因素
  由疾病因素而引发的肥胖,属于继发性肥胖(参见第一章“肥胖的类型”)。
  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肥胖,大多为单纯性肥胖,占肥胖者的绝大多数。但一些由神经、内分泌或代谢失常而引起的疾病,也可导致肥胖。
  间脑性肥胖就是由疾病引起的一种肥胖,如脑炎后及间脑外伤(由于脑损伤)所引起的肥胖都属于这一类。此类患者常有食欲波动、睡眠节律反常、体温、血压及脉搏易变、普遍性肥胖、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肾上腺皮质增生及腺瘤所导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也会引发肥胖。尤以面部、颈部、胸部及腹部肥胖为主,面呈圆形之满月状,四肢没有显著变化,而腹部、大腿等地方出现紫纹。患者还会出现多毛现象,女性会呈男性化,出现闭经或月经紊乱,男性则阳痿。
  药物因素
  由药物因素所致的肥胖,属于药源性肥胖(参见第一章“肥胖的类型”)。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女性服避孕药可使体重增加。

()好看的txt电子书
  目前临床使用的避孕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多为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根据其作用功能的不同,可简单分为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