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家兆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林家兆年-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兆细细观察了下,终于把心放回去一半,他就怕遇到个江明阳那样的。
  因刀枪无眼,对手也没有杀伤力,林兆也没把老侯爷赠的枪拿出来,用以前学的擒拿术就胜过了他们,顺利晋级了。考官告诉他七日之后在去府衙参加笔试,就被撵了出来。
  林兆站在门口没等多长时间,就看见江明阳被个官差给扶了出来,一张脸和哭丧一样,他猜测八成是落选了,连忙走了过去把他接过来,谢过官差就往他们的马车走过去。
  因江明阳脚上有伤,他俩坐车来的,等他和松子好不容易把人给扶了上去,才听到江明阳满是怨气的说:“我以后没法在姑苏城混了。”
  这可把林兆给下了一跳,忙劝他:“不过就是一场考试,没发挥好的事,还有下次呢,你可别一下子想不开。”
  江明阳面无表情,目光愣愣的没个焦距,“我竟然在那么多相亲面前像个猴子一样单腿蹦,还差点把另一只脚也给摔断了,五体投地的趴下去……”
  林兆长舒一口气,“我还以为你被刷下去了呢。”
  江明阳一把起来抓住林兆的领子,恶狠狠“你这个不愁吃穿的小公子懂什么?考上了又怎么样,我当个小官不知道多少年的俸禄能把我家的东西给买回来,我现在的营生大多数都是乡亲们信任我才找我的,这回是丢光了脸,红事白事撑个场面帮人看摊,以后谁还愿意找我!我连进京的钱都没着落呢!哪管以后怎么!。”
  林兆一把推他回去,安慰说:“你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升官速度也百年一遇的,总会赚回来的。”
  江明阳揉揉右脚,刚才有下落地不稳,差点给崴到,他觉得林兆非常不可思议,“我打着打着就想你肯定是不行了,没想到比我都快。也真是巧,和你比的那几个真没什么杀伤力,你小子运气不错,哪像我差点把另一只脚也跳坏了。”
  林兆摸摸鼻子,憨厚的笑道:“都是上天保佑,我运气一向不错。不过那几个和你纠缠这么久被筛下去真可惜。”
  “我刺你一句你就非还我两句是不是,看你长得也不是刻薄的面相啊!考官为了面子也会尽量选厉害的上去,最后我俩也分出个胜负,那小子八成也会进的,反正真正决定能不能榜上有名还要是笔试。”他一把把靠枕给林兆扔过去,“一个武科弄的笔试更重要,麻烦死了。”
  江明阳这次回去后就好好的修养了起来,天天在屋里抱着书苦读,也不像以前那样上蹿下跳总想着赚钱了。打算临时磨刀,能多记住一点是一点。越是着急时间过得就越快,七日后二人还是结伴而行,和不到三百名的竞争者参加笔试,一人一个小间埋头做文章。
  林兆看着问题,蹦出个笑容来。
  如若敌军来犯,快如闪电,不见其踪迹,何解?
  抛砖引玉围魏救赵欲擒故纵在关门抓贼,几计和一块就能破解。这题不难,实在是想不到会是乡试出的题。
  林兆胸有成竹的奋笔疾书,打算写的天花乱坠诚恳无比。他最有把握的就是“纸上谈兵”,比起带兵打仗冲在前面,他还是更适合在后面出谋划策,寻找敌人弱点。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考试有点瞎编了,是瞎编的T。T
  八个总督23个省,每省一个巡抚。武状元和文状元的出处正好相反,一个北方多一个南方多,这个也反映了下他们各地的风土人情了。林兆虽然不厉害但是在那地也算能冲出重围了,考试越往后就越注重策略,毕竟选出来是做将军不是小兵,就这样,林哥哥一路上前,然后被江明阳压倒身下吧,哈哈哈!!
  一般乡试是秋天 会试第二年春天 咳咳 现在非常时期特殊对待吧,因为我发现我完全迷糊了……而且 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直接比试的,但是我想象不能是射100之箭谁中的多谁就晋级吗……
  下一章继续京中~
  ……………………………………………………………………………………………………………………………………………………………………………………………………………………………………………
  隋唐之后,参加科举考试一直是男性社会的一种性别特权,但“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奸盗之人,不许应试。”明代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所以,明代武举出人不多。 崇祯年间,只有俩人能舞动大刀(我汗,他们考什么啊!!!)还是清朝武举制度比较完善……  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试了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但是会限定各省的配额,通常人数是文科的一半。
  策论: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
  (感觉考试好累)


☆、37死心


  林兆姑苏过得逍遥,每日读书聊天的,林家在京中过的却是很烦心。不说为林兆回乡赶考的事,一家人是又焦急又担心,就连林海都偷偷掉了好几根胡子。就说贾宝玉这个呆人,他自从知道黛玉定了亲而他自己也要和个不认识的姑娘定亲闹了好几回。一会吵着不要让林妹妹嫁给别人一会吵着要见那位柳家姑娘一会吵着不娶柳家姑娘,把贾母吵得没法了,就派人来林家要接黛玉过去要和姐妹们玩两天。
  陈林氏拒了好几次,可这回贾家是铁了心要接黛玉过去,连王熙凤都派了过来。
  王熙凤确实是个聪明人,她来了和陈林氏先夸了林家并黛玉一通,恭喜她找到了好婆家,才缓缓的提起贾母想见见外孙女的意思。陈林氏想了片刻,为了林家的名声,是不能毫无理由的疏远外家的,前段时间以黛玉要准备小定拒绝了很多次,王熙凤都来了是不好在拒绝了。
  她缓缓的说:“玉儿最近正在和嬷嬷学规矩,毕竟是大姑娘了。一会咱们去看看她学的怎么样了,最主要的是看看嬷嬷放不放人。”
  王熙凤见有希望也松了口气,家里宝玉闹得要命,这回要是在没把黛玉接去,恐怕他就自己出门来了。上回高嬷嬷去贾家的时候她有事情回了王家,虽然听过她的威名,到底没亲眼见过,也不是很发憷,就昂首挺胸的跟在陈林氏后面找黛玉去了。
  她见过黛玉几面,看起来虽然听伶俐能说的,但却是个善良的姑娘,好好说说贾母思念她思念她母亲,必定是会跟自己回去的。
  黛玉的确是很善良,听王熙凤唱做俱佳的说贾母多么多么想她,还有几个姐妹起了诗社,就差她一个人没去,拿帕子就抹了抹眼泪,“二嫂子,我也想外祖母姐妹们,可你也是知道的,最近哥哥回乡赶考,弟弟还小,家里很多事姑姑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怎么能去外祖母家常住呢。”
  王熙凤看她松口,生怕陈林氏插一嘴黛玉就不去了,黛玉话音一落她就接上,“林妹妹原来是担心这个,陈夫人在家里能出什么乱子!咱们两家坐车也走不了多一会的,要是想回家随时回来都成。”
  陈琳氏见状,也站在一边的高嬷嬷使个眼色,高嬷嬷心领神会,“琏二奶奶,姑娘这几日正学着管家,恐怕是不好长时间不练的,她现在刚在家里起了个头,可是不能断的。”
  王熙凤就算是在自大,也不敢说出让黛玉去贾家管家的话来,要是那样不说王夫人,就算贾母也饶不了她。她心中一咬牙一跺脚,笑道:“老祖宗想妹妹想的仅,就算是一天也想让妹妹去的,好妹妹你就当帮帮嫂子,和嫂子去玩玩吧。”
  陈林氏见状笑着对黛玉说:“玉儿你今天就不要忙那些事了,放松放松和你二嫂子去玩玩。高嬷嬷也同意的。”
  黛玉回头看高嬷嬷,见她果然笑着点点头。就答应了凤姐,回里屋换了身出门的衣裳,带着几个大丫鬟和高嬷嬷就同凤姐上贾家去了。
  王熙凤一路扶着黛玉往贾母方里走去,抢了秋分几个的活。黛玉看来往的下人见她神色都怪怪的,有种后悔的感觉,觉得自己不该听陈林氏的话过来。但是来都来了,不能一面不见就走人,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
  进了屋贾母就一把把她抱在怀里哭了起来,心肝肉儿的一顿叫,搞的黛玉不知道如何是好,连忙和姐妹们还有凤姐一块劝她,终于是劝住了,贾母拉着黛玉就不松手了,“干嘛今天就走,我可不准,你都好久没来看我了,也不多陪我几天,你老子姑姑那里我去说,你只管安心在这住下,不用操心这操心那的。”
  黛玉笑道,“外祖母,这哪是我住您这就不操心了,哥哥远在家乡准备科举,还有家中各种大小的事。我以前是当家不知柴米油盐的,现在好不容易刚上手,歇上几天又要重来了。”
  贾母不高兴了,“你姑娘家家的最是尊贵,操心那些事干嘛,以后有的是时间去操心,在这你们姐妹几个写诗说话不是更快活?”
  黛玉笑笑,她自然是希望和探春几个玩的,就算这段时间她认识了不少大家小姐,她还是更喜欢和探春几个相处,因为这样不用费心思去想一套配好的衣服哪好哪不好,可是陈林氏告诉她,聊那个是最打发时间的,自己一定要学会。
  宝钗上前拉住她,“你可算是来了,上回咱们都没好好说说话。我们几个起了诗社,珠大嫂子领头,就我们几个还有史家大妹妹和宝玉,可就差你一个人了。前两日得了盆白海棠,我们今早还在说等你来了大家一块来作诗呢,你可不能拒绝了。”
  黛玉也亲亲热热的和她手拉手,“我看着也是很好看,可是宝姐姐你也知道,我哥哥最近不在家,家里很多事都是要我去做的。”她看薛宝钗还是笑的端庄,话锋一转,“但是今天我可要好好歇歇,和姐妹们好好玩玩。外祖母可不许嫌我碍事。”
  贾母笑呵呵的抱住她,“哪能呢,我巴不得你天天在我眼前。等一会宝玉回来了,你们就去亭子里玩去,把花也搬去,今个虽然阳光好,但是也不准呆久了。鸳鸯也跟着去,别让她们疯过头了。”
  黛玉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