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将-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处不胜寒啊 !
    所以周瑜能够保持如此,自然让卫涛心中最是欢喜。
    “曹孟德倒是想要让我兴兵攻取渤海,吸引袁绍兵力。如此时候的确是有良机,而且我闻得袁绍所做所为也的确是让我不耻。然其中利弊还需公瑾为思量。”
    卫涛当即就是将程昱所言皆是告知周瑜,同时也将自己为何本来不打算应下此议,而后又是犹豫的原因全都告诉了周瑜。
    “公瑾也知这边患贸易利益之大,纵然如今我并州严禁铁器,但只是一些寻常日用之物,便可换回大批良马,更何况以如今所观,袁绍所为可不仅仅只是日用之物。有此资助,恐怕北方战事积年不止。”
    “袁本初之意我已明白,然则主公不欲如此乎?”
    周瑜微微沉吟之后随即问道,虽然没有言明,但卫涛却是明白,他之所问为如何。
    “黑山军固然是视我之为敌,日后说不定也是有一战,但同位大汉之人,自己争斗也就霸了,如何可让异族欺凌?”
    卫涛再是微微摇摇头,神色颇为正视。
    “至于耗费黑山军兵力,那更是不可,要知道与虎谋皮,恐怕反为虎噬,那乌桓又哪里有那么简单?恐怕其在实力上也同样有所隐瞒,稍稍有所不慎,其实力便大为增长,那么就是会被乌桓南下,到时候悔之晚矣。”
    “主公之意我已明矣,主公是想要攻渤海?”
    一番言语之下,周瑜已经是明白卫涛的想法,当即就是一笑。
    “更何况主公也有发展水军之意,如今渤海军临水,正是可符合主公想法,至于幽州,只要占取渤海,断去乌桓所得资助之后自然也无法见怪主公,而且如此环绕幽州,日后说不定还更有机图之。“
    周瑜说得很是明白,不过卫涛也不是很在意,但卫涛还是问了一句。
    “公瑾,如此,可还需有要注意之所?”
    “其实以攻渤海,以我军如今的实力也不是不可办到,不知道主公又是有可忧虑?袁谭、袁尚内讧当前,若是与之敌对,我军恐怕还更要看主公能够如何也。”
    “哦?”
    卫涛自然明白周瑜的意思, 终究还是要看自己决心如何,若是有决心打下这一战,那么就可一战,若是下不定决心恐怕还算败多胜少。
    微微闭目思量了一阵之后,卫涛再是睁开眼睛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公瑾,我已下定决心,这一次必取渤海!”
    “诺!”
    见到卫涛确实下了决心,周瑜一拱手,颇为兴奋地回答说道,他可是希望卫涛的实力能够源源不断地壮大。
    “主公如今不同往日,既然是因罪攻袁绍,当先以正罪以责袁绍,而后才是以兵伐之,此乃大义也!”
    “好!那程仲德正在此间,还请公瑾与之言。”
    既然周瑜到来,卫涛自然是将这样的事情交由周瑜所行,不得不说有着周瑜辅佐,卫涛发现很多事情都处理得十分流畅。
    不得不说周瑜的确颇为有能, 一番言说之下,不仅是让曹操公布袁绍罪行,而且还要曹操先行历数袁绍之罪。
    如此一来,卫涛再行兴兵,自然是有大义在手,不会被人所诟病,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一来,曹操就是与袁绍正式开战,让袁绍难以立即回旋。
    为了让卫涛分担袁绍的压力,虽然这等条件也是颇为苛刻,但程昱还是一一应下。
    而曹操对此显然也有是所准备,只在三日后,就是将袁绍勾结外族以图谋幽州的企图一一公布天下,而后更是发檄文天下,历数袁绍十大罪名。
    本来袁绍晋位丞相已经是引得天下之人颇为不满,如今曹操又是明言其罪,自然更是引得天下大哗,一时之间,袁绍名声可谓是声名狼藉。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卫涛自然顺势而发檄文以风闻天下。
    “袁绍既然有此行径为天下所不齿,如今既然以渤海通乌桓,吾自当亲往以阻之!”
    檄文一发,卫涛又是遣使往袁军,正式宣告与袁军战火再开!
    (感谢天?叶№舞空的打赏,光辉的宪章、xipingfann的月票,也感谢其他书友的支持,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初闻甘宁
    卫涛也是老于行伍,自然不可能是将自身情况禀报过对方之后后才是发动。
    卫涛可不会那么是‘仁义’。
    早在卫涛发出檄文准备讨伐袁绍的时候,诸多兵将已经聚齐,卫涛再是领一万兵马直扑渤海,而后命周瑜留守冀州,以防袁军‘围魏救赵’之计。
    这样大的动作自然是瞒不得人,渤海乃袁绍起兵之所,其富庶不在邺城之下,但镇守此处的将领,除了忠心之外却是百无一用,一听卫涛到来当即发出文书告急。
    若是这个时候自然是应当立即发兵往救。
    但这个时候袁谭却是使了坏水。
    上一次袁谭轻易大败,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袁谭几乎就是可以肯定是袁尚弄了鬼。
    可是袁尚显然并不惧怕袁谭知道,只要袁谭没有证据,就是拿他没有办法。
    所以这一次袁谭也准备是报复回来,就在袁尚准备发兵救援的时候,袁谭却是故意说要领所有兵将直取常山、中山、河间三郡。
    “此三郡一下不仅可以立即收复失地,大振我军士气,而且可以截断并州军退路,让其困死于此,就算那卫涛侥幸得逃,此一击过后势必也是一蹶不振也!”
    袁谭娓娓道来,很是有理,但谁都能够明白,这三郡哪里是那么容易就会被夺取了的?
    听上去有理,但施行起来可是不容易。
    而被袁谭这么一拦,袁尚的动作就不由得一缓,让卫涛先一步是攻破渤海。
    如今袁尚被袁绍命为冀州牧。卫涛此举就是削薄他的颜面。加上虽然有过一次联合。但两人之间委实没有什么交情,对于卫涛,袁尚可谓是恨之入骨。
    所以袁尚当即也不再是理会袁谭,尽起本部人马而来。
    而袁谭也同样明白,若是自己不发兵日后同样会为人诟病,所以当即当兵再次攻打河间郡。
    袁谭想得是很好,若是能够攻下河间郡,不仅可以算是将河间郡收复回来。而且还可以截断卫涛退路,甚至从后路抄袭卫涛,到时候卫涛恐怕就是想撤退都撤退不了。
    如此一来,世人都是能够明白他袁谭和袁尚之间谁更是优秀。
    不过袁谭虽然打的主意不差,但周瑜既然得卫涛任命守卫冀州,自然也是预料到了其所行,同样引军而来。
    除了本来就驻守河间的张辽之外,这一次赵云也同样是再次随行,文武诸将并不比袁谭一方逊色多少。
    而这个时候一路领军直入渤海郡的卫涛也是收到袁尚来援的消息。
    “这一次前往与幽州交涉还是劳烦了子瑜,不过幽州的确是能够谅解也好。若是不然我也怕会是因此而让乌桓南下,到时候我恐是为大汉罪人。”
    卫涛看着风尘仆仆刚刚从幽州归来的诸葛瑾就此说道。对于袁尚,卫涛还真的没有多做重视。
    “袁尚倒也还是势大,可惜手下除了一个鞠义就无有将才,就算是那吕翔、吕旷之辈也是被拔擢起来为大将。公瑾所料果然不差,若是袁谭、袁尚换军而来,如今我面对那刘关张还是有些麻烦,但公瑾那里,呵呵”
    这一次卫涛的确没有带着多少大将前来,只有于禁、潘璋跟随。
    于禁、潘璋的武力均是不弱,但比起关羽、张飞来说还有些比不得,若真要与袁谭对阵,对于如今算在袁谭手下的这关张两人,卫涛还真是有些难以应付。
    “文则、文珪,你们且是看这渤海如何?”
    卫涛笑过一声之后,也不用两人应答直接就是话题一转,转到了这渤海郡的事情之上。
    “这渤海郡临近大海,郡内江河贯流却非我并州所能比,这等江流水势不大,若是以之连水军,则水军不过疲庸之卒,根本不堪一用,但若是以江海练水军则如何?”
    这才是卫涛带领于禁和潘璋前来的目的,卫涛始终就没有忘记过水军的建立。
    不是卫涛知道什么海洋战略,而是卫涛知道,若是水军一成,则大汉海患则可一平,同时大海之中物产丰富,着力发展水军,也可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至于运输之类,只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涛相信这样的问题算不得什么问题。
    潘璋本来就是江南一带人士,算是并州军中难得的水军人才,但真正令卫涛有些惊讶的则是于禁。
    卫涛怎么也想不到于禁竟然也是自告奋勇言说其也会练水军,而且与潘璋言论,竟可不分高下。
    虽然说于禁实践不足,多是凭着理论而言,这也足以让卫涛心喜。
    却是于禁自知单凭勇力,自己算不得并州军中第一流,所以在那一次卫涛言说欲立水军的时候就是留上了心,借着卫涛使其驻守并州的机会,苦心专研。
    并州所在,河流不多,但总还比不得有心之人。
    “主公之想极好,吾在到来之前,也曾听闻那江东小霸王孙策常与人言,其梦想乃欲建一支庞大水军,纵横来去,大海之上无人可敌。而且还是听闻其每每攻占一地,必定是将当地的能工巧匠全都聚集保护,若有人侵扰,必定重罚。若是其得平定江东之所在,则以其之能必定会建立一支庞大水军。”
    就在这时候,潘璋一上前就是一拱手而道,追随卫涛日久,两人都是知道,卫涛不会以言论罪人,反倒是对那种无能之辈嗤之以鼻,所以这个时候潘璋也没有藏拙。
    “以江东之力,又有长江之险,纵然主公在此建立水军,也必不可与之争锋。正如主公所言,北方便于跑马,南方便于行船,此乃不变理。若是以军与海练,一旦成军,则必不在江南之下也,然如此却也有诸多为难之处。”
    “哦?尽可言之。”
    卫涛两世都不是什么江海边长大的人,甚至两世也从没有真正见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
    但卫涛却知道,就算连后世也常常是有海难,更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