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风卷残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风卷残云-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民解放军”红布标语的大卡车队,加入了欢迎队伍从南梁到东门外的营房,十里街道上人山人海,人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兴奋和激动的笑意。
  包尔汉一大早就撑着病体,乘车赶到迪化南郊的乌拉泊,欢迎战车团。
  当战车团徐徐开进市区的时候,“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鼓乐声响彻云霄。人们把准备好的慰问品抛向战车,并向解放军战士献花、敬茶、敬酒
  12月9 日,在解放军陆续开进新疆的同时,临时省政府举行了隆重的“三军”(指入疆的人民解放军、起义部队和三区民族军)联合入城仪式。人夜,在西大楼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新疆各族各界代表热烈欢迎解放军的到来。
  目睹这一空前盛况,陶峙岳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特赋《迎王震将军入疆》一诗,盛赞人民解放军浩大的军威、王震的指挥若定和新疆人民对解放军的盛情欢迎之情景: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
  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近尽开颜。
  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作战,在兵力不占绝对优势、条件十分艰苦、后勤供应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征战10个月,解放了陕、甘。宁、青、新五个省区,歼灭和改编叨余万人,提前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解放大西北的历史任务,使西北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中来。这对于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祖国新西北,巩固国防,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章 挺进中南(1)
  24。 中共“五大领袖”给四野特殊的礼遇。毛泽东说:我们三路大军就要浩浩荡荡下江南了,声势大得很,气魄大得很四野,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它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它的最高指挥是林彪。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贯彻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关内大批干部和部队向东北进军。毛泽东经反复权衡,提议由林彪出任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 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统率东北地区的所有部队。林彪不负重托,率领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消灭敌人,壮大自己。到1948年秋,已奇迹般地发展到百万余人,其中野战军70余万人。这年9 月,国共双方在辽沈地区摆开战场,林彪率百万雄师,与国民党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14个军约55万人展开决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东北野战军克锦州,战辽西,夺沈阳,下营口,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其中,蒋介石号称“五大主力”的新编第1 、6 军也被埋葬于辽沈战场,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辽沈大局甫定,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定于1948年11月发起平津战役。林彪奉命执掌帅印,出任总前委书记,统一指挥平津前线东北。华北百万大军展开于平。津。张、塘间,与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12个军50余万人,再次展开决战。人民解放军拿下新保安,歼灭张家口突围之敌,攻克天津。翌年1 月,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下,傅作义接受了毛泽东的“八项和平条件”,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辽沈、平津两大战略决战后,四野声名大震,林彪也如沐春风。他兵多将广,怀四方之志,坐镇于北平当时最高级的饭店——北京饭店,与高级将领们商讨大计。
  1949年3 月11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东北野战军正式改称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刘亚楼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四野下辖第12、13两个兵团,13个军,总兵力近90万人。4 月,四野又新成立了第14、15两个兵团。因刘亚楼出任兵团司令员,由肖克接任野战军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
  对于四野和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的大功,毛泽东称赞有加,他曾对周恩来说:林彪打了辽沈,又马不停蹄南下打平津,再不休整,会有些小意见。休整是为了更好地作战,是为了下一步稳健地顺利地向南方进军。
  中央军委对于四野的进军作战任务早有筹划。1948年12月12日,毛泽东就提出,东北我军在结束平津战役后,“三四两月休整,五月沿平汉南下,六七两月执行江汉战役,并完成渡江准备工作,八月渡江。第一步经营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及江西一部,包括夺取武汉、岳州、长沙、常德、宝庆。衡州。郴州、九江、南昌、吉安、赣州在内;第二步夺取两广”。
  1949年3 月17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东野所负攻击武汉及湘鄂赣三省国民党军之任务业已确定,你们的两个军(指四野先遣兵团所属第40、43军)宜早出发,你们主力应于4 月1 日以前完成出发准备,于4 月1 日至4 月15日的半个月内全军出发完毕,争取于5 月31日全军到达南阳、信阳、固始之线及其以南地区,完成兵力展开任务。此后,进一步明确四野的任务是:向中南进军,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部,解放并经营豫、鄂、湘、赣、粤、桂六省。
  为贯彻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四野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积极做好南进的准备。首先在京西通县召开政治工作会议。会议由罗荣桓传达中央政治局一月会议精神和谭政关于两个月整训计划。林彪到会讲话,阐述了部队整训的目的,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3 月27日,林彪又主持召开了四野师以上高级干部会议,重点传达学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继续开展反对无政府无纪律现象的斗争。会议开幕几天,毛泽东即通知林彪,他要接见参加高级干部会议的四野全体师以上干部。
  毛泽东要接见一个野战军的师以上干部,这是首次,反映了毛泽东对四野的器重,也说明中央对四野所担负战略任务的重视。陪同毛泽东接见的还有书记处另外四位书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以及董必武、林伯渠等其他中央领导人。
  四野师以上高级干部中,不少是红一方面军出身的干部。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在反“围剿”的血与火的搏斗中,在漫漫的长征路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常聆听毛泽东的当面教诲。但是卢沟桥的炮声炸响后,八路军挺进敌后,许多人奔赴抗日战争第一线。延安一别,云山万里,能在新生的古都见到毛主席,大家心情自然十分激动。
  3 月31日,一溜卡车满载四野数百名师以上干部,向北平西北郊驶去。过了颐和园,驶过青龙桥,上了去香山的路面。不大一会儿,即来到了香山小礼堂前。
  干部们鱼贯进入小礼堂,同中央机关工作的同志亲切交谈起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本来就是互相熟悉的老战友,相会于此,话题更多。
  当毛泽东以及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进入小礼堂时,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毛泽东显得异常兴奋,拿着香烟的手不住地挥着,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缓慢但非常坚定的声调说:在两年半的解放战争过程中,我们已经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主要的军事力量,消灭了它的精锐师团。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机构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灭
  在简要阐述了形势之后,毛泽东重又点燃了一支烟,猛吸一口,话锋一转说:你们丝毫也不能松懈你们的战斗意志!要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暴风雨般的掌声过后,毛泽东站了起来。他按灭手中的烟头,左手习惯地放在腰际,右手用力一挥,高声说:“我们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就要下江南了,声势大得很,气魄大得很。同志们,下江南去!我们一定要赢得全国的胜利。”
  暴风雨般的掌声响彻云霄,经久不息。
  当四野师以上干部的车队离开香山时,已经更深夜阑了。“五大领袖”的接见,毛泽东的讲话,大军即将南下,何时踏上征程,都是干部们感兴趣的话题。大家议论着,争辩着
  回眸香山,那里依然灯火辉煌,又明又亮。
  双清别墅又一个不眠之夜。
  百万雄师渡江南下,从今天的银幕、荧屏上看,千帆竞发,万马奔腾,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千军如卷席,那是何等痛快淋漓。但在当时,在刚刚经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四野指战员来说,却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一个百万之众的野战军来说,后勤保障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四野的最高统帅,林彪对于军事后勤自有一套办法,何况他还是平津前线总前委书记,毛泽东赋予他平、津、唐地区“所有军事、政治、财政、经济、粮食、货币、外交、文化、党务及其他各项重要工作均归其管辖”的巨大权力。在不长的时间里,林彪组织召开了供给会议、卫生会议、行军沿途的保障会议及铁路运输会议,对南下作战的后勤保障做了周密的安排:——南下前每人发单军装、布鞋和胶鞋;营以上干部每人发一件雨衣,连以下人员每人发一块油布;向各军提前拨付了三个月的经费和部分预备费,配足三个月的食盐;印发了开进途中使用的粮、草票证;各军发给三个月的药品。
  ——为做好沿途保障,设立天津留守处,由后勤部第二部长李聚奎兼主任,指挥接转东北物资;成立三个医管处,各领导六所后方野战医院,随各兵团南下;野战军在衡水设立野战医院,六个后勤分部亦各自开设兵站医院。
  ——华北人民政府每隔70华里设一小站,负责柴草供应;每200 华里设一大站,负责粮袜供应。并筹集粮食3000万公斤,马料1147万公斤,马草1665万公斤,烧草2883万公斤,以及大批副食品。野战军自己筹集1000万公斤粮食,825 万斤东北豆饼(马料),并先期运往郑州、滦河一带。
  ——组成由天津经济南、徐州、郑州至信阳的铁路运输干线,并已发送200 多个专列,共7422个车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