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土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土豪-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芤懈龆鹊摹
    等白名鹤到了南书房已经到了午餐的时候,乾清宫侧殿已经摆好了宴,朱祁钰示意白名鹤一起入席。席中只说了一些人文风情的闲话,那是半句也没有提到正事。
    宴会,书房之中真正只有君臣二人,以及内宫之中绝对可靠的书吏太监。
    这些太监的特别就是,写一手好字。却不多话。他们的任务就是作记录,大明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记录在案,特别是这等重要的君臣奏对,自然也是记录在案的。
    书房之中最特别的不是御案,而是在前面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套来自江西的餐具,以及福建的秋观音茶。
    大明还不是清朝,把臣子当狗的时代。朱祁钰一指侧面的椅子:“坐吧,这茶道听闻也是你搞出来的,这茶也一样。今日你我君臣有些话是要打开天窗的,朕知道你心中有些话不敢讲,有些事情想作却不敢作。”说到这里,朱祁钰一转身对书房内总管太监说道:“记录,今日朕有言在先,白名鹤无论讲什么都无过、无失、无罪!”
    “遵旨!”总管太监施礼,示意四个持笔太监中的两位记录。
    选择四个人,就是两个一起记录,两份对照可以少些错误。四个人分为两组,半个时辰一换,保证字迹漂亮,也让人可以喘口气。
    “万岁,臣从天津下船到京城想了一路,要是写奏本估计可以写一筐,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想了许久。臣请万岁安排几位算盘打得好的人,臣为万岁算三笔账。只是算账之前,臣启万岁,无论算的结果如何,请万岁不要发怒。”
    朱祁钰愣了一下,淡然一笑:“依你所奏!”
    很快,旁边又多了两张小桌,两个负责计算的太监已经摆好了架势。
    “万岁,这三笔账一笔比一笔可怕,请万岁心里有个准备。”
    “朕倒是看看,你白名鹤这三笔账能否惊到朕,能否让朕发怒。”朱祁钰依然在笑着,拿着茶杯闻了一下后又轻声说道:“都说春茶好,谁想这秋茶棉长也别有一番风味呀,好茶!”
    白名鹤深吸一口气:“万岁,第一笔账是盐。大明有现在册人口一千一百六十万户,根据户部的记录,人口约八千五百万人左右。依礼部胡濙大人所言,大明每个人每年消耗约五斤盐左右,加上盐的其他用处,大明一年实际的消耗用盐为六百万担。”
    旁边负责计算的,还有去安排查卷宗的太监开始忙了。
    很快,有人回报:“万岁,白大人所说相差无几,一年盐的消耗应该在六百万担以上!”
    “万岁,大明的盐税交给国库有多少?去年是一百一十四万两。可一斤盐在市面上卖三百文,臣想说这个差价有多少。臣以为过亿两了。”
    朱祁钰脸上抽了抽,眼神都变了,恶狠狠的盯着那两个负责算盘的太监。
    两个太监手都在颤抖,好不容易算完后报上了一个数字:“万”太监的语气也在颤抖,朱祁钰冷声问道:“只要回答。是否过亿!”
    “是!”
    朱祁钰一把就把面前的茶具给掀翻了。
    白名鹤手快,拿着自己的杯子,默默的坐在那里。这个反应,才象是年轻人的反应。大明皇帝朱祁钰眼下不过才二十三四岁呀。
    大明皇帝怒了,真的怒了。
    白名鹤却不动声色:“盐农一斤盐的收入,还不如一斤米价高。盐引加盐税每斤就是二十二文钱,再加上运输的成本,一斤盐的成本打到四十文顶天了,那么还有二百六十两在那里呢。还有盐引的银子实在一百一十四万两,可六百石下来有多少,这个就差了国库一万多万两呢。”
    朱祁钰指着白名鹤,气极反笑。
    笑了两声之后:“记下,赏赐白名鹤龙纹玉壁一对。清理这里,重摆茶桌。”
    “谢万岁!”
    朱祁钰这会也反应过来了,把心中知道的几个数字一核对,然后让两个太监飞快的计算着。果真如白名鹤所说。光是盐引与盐税的流失就超过了千万两。这商人再心黑,也不可能挣五倍的差价。那么这其中的收益落在谁的口袋里了。
    白名鹤这时从原本放在地上的背包之中拿挑着奏本。
    朱祁钰看着白名鹤在挑,这小子似乎准备了二十几本奏本呢。也没说话,安静的等着白名鹤挑出四本来。
    “万岁,臣的请罪奏本,以及与于大人、胡大人联名的盐税改制奏本,还有一份名为养廉银奏本。以及请求军管盐务的奏本。”
    朱祁钰一把将奏本拿过来,也没有让太监再转手。
    快速的翻了翻,先是白名鹤自认关中白家在盐税上有问题,其中有贿赂官员的成本。白家认罚,白名鹤代表白家献出火柴坊全部的收益。白氏家族再献上一万担冬储白菜。
    这事情太小,火柴坊,白家请罪都是小事,朱祁钰根本就在意。
    看完后三本之后,特别是这个养廉银子,朱祁钰轻轻的放下奏本看着白名鹤:“你这奏本上写着一个知县每年的收入,以及最低的年支出,似乎俸禄不足以养活一个知县。”
    “万岁,这是臣请东厂调查近一年来我大明兵部尚书于大人的收支情况。”
    白名鹤又番出了一个奏本。
    于谦是高官了,正二品,太子少保,而且有不少封赏。
    可于谦吃得是什么,住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他家丁的待遇是什么?真的给于谦一个大宅子,于谦怕是要把宅子大半都荒了。于谦是实实在在的清官,一心为公。他那点银子连自己的生活都很勉强的。
    “国之重臣,国之栋梁。这是朕之失!”朱祁钰知道于谦是什么人,于谦这样的生活让他自己都感觉到心寒,这样的重臣连一个锦衣玉食都没有。
    “万岁,俸禄是祖上订下的。可养廉银子是万岁的”白名鹤继续在劝,朱祁钰手一挥示意白名鹤不用再说了:“记录,朕的意思除了养廉银之外,再加上一个功勋银。养廉银的数量由内阁、礼部、吏部、户部拿个方案出来。”
    吩咐完,朱祁钰看着白名鹤:“白名鹤,你很不错。有了这笔养廉银,朕就可以还大明官场一个清明,当重典治贪黩。”
    “万岁英明!”白名鹤一抖衣袍,当下就给磕了一个头。
    英明?朱祁钰看着白名鹤,心中对白名鹤已经不是称赞,而是隐约有那么一丝佩服了。(未完待续。。)
    ps:四更,感谢大伙的保底月票。谢谢,谢谢。

第265节 大明亡国之灾
    朱祁钰没有就盐税的问题再继续下去。。x。
    细节的部分可以过几天再详细讨论,眼下先听白名鹤把他要说的话讲完。
    “你继续算第二笔账。”
    “万岁,第二笔就是商税。这个账可以一分为二,先说各商号的实际支出。以京城一家杂货店而言,每卖出一百两银子的货,要交三两银子的税。这个税不高,杂货的利大约在四成半左右,比如一把梳子进货是十文,卖价大约在十八至二十文左右。”
    白名鹤一边说着,后面的太监在记录。
    “看似,他的利不小。但他需要给街面上的衙役每个月交十两银子没有名目的钱,以及街痞二两银子的所谓的安保费用,二两银子的街面清洁费。再加上货物进城,以及各种名目的摊派,他一个月的支出差不多到二十六七两银子,再加上店面伙计,租店铺的费用,一个小小的杂货店铺一个月卖一百两银子的货,实际所得不过十两。”
    “这个,你是何意?”朱祁钰有些不明白。
    白名鹤又跪下了:“万岁,百姓只会说朝廷抽了重税,万岁拿了银子。可万岁您国库里实际收了多少银子呢,这就是这第二笔账的第一种算法。和盐税一样,依然是大头让人贪黩了,可万岁背了这个重税的恶名。”“有理,此事看来也要详细议一议了。你先说第二种算法,起来说话!”
    “万岁,第二种算法就是。大明这个商税。贩卖的货物越多,商税总量也越高。有了足够的银子,才可以征战四海。臣详细的给您算一算臣在岘港的利,以及各种支出,以及未来准备考虑让商人们接手一些。臣这边实际顾及不到的小生意。”
    听白名鹤这么一说。朱祁钰倒是大气:“既然顾及不到,就不作了。应该损失不了多少银子吧。”
    “万岁,这小生意。最小的一种一年也能给万岁带来五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倒是不能不作,只是如何作的问题。”
    朱祁钰被噎得不轻,尴尬的笑了笑:“继续讲吧。”
    白名鹤前世就是商人,算账的水平一流。从出货利。到收货利差,再到代加工,以及原料返实物,等各种挣钱的办法,以及复杂又成套的海贸税法,算的朱祁钰两眼冒金星,最终唯一听明白一句就是。海贸银子很多,应该用心去整。朱祁钰也是无奈,这东西太复杂了,他需要点时间认真的去研究一下。可自己是皇帝。总不能象一个小学生一样,不断的在这里提问,而且他自己都感觉自己的提问在白名鹤回答之后,很幼稚。
    白名鹤也明白,朱祁钰需要时间消化一下了。
    当到第三点的时候,白名鹤又跪下了:“万岁,这第三笔账最容易算,但也最难算。容易的是账目简单,难在无人敢算。”
    “朕也不敢算吗?”朱祁钰的脸色冷下来了。
    白名鹤很严肃的回答:“臣不敢妄言,但怕是万岁也不敢算。请万岁让左右回避,这笔账就几句话。”
    “都退下!”朱祁钰用力的一挥手。
    所有人陆续的出去之后,白名鹤这才说道:“万岁,自太祖以来,给宗室的岁供都有定数,也有严格的规矩。臣斗胆为万岁算一笔账,眼下宗室的数量占大明年收的十之一了。有些亲王他们在府中为自己挣银子的方式就是多生孩子。”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大明宗室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就依眼下大明国库实放四百万两银子,各省府库加起来一千六七百万两银子的收入。不知道一百年,二百年之后,宗室的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