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4部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省委大院(4部全)-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赘鹘〉姆⒄埂⒔剑次鹘∶篮玫奈蠢炊餐芏罚 

王一鸣的话很简短,他完全脱开稿子,目光如炬,注视着大家,声情并茂,听起来很是感人。他的话没有多少套话、空话、大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大白话,坦率、真切,而又绵里藏针,非常有分量,火候把握得也不错,既显示了自己的才华、个性,又照顾到其他人的面子,显得不温不火,拿捏得非常到位。

但面对这些官场上的老油条,效果到底怎么样,王一鸣心里也没谱。因为这些人都是见多识广的人,常年的宦海沉浮,他们已经听过了太多的信誓旦旦的表态、发言了,他们早已经对此有了免疫力,轻易不再相信任何高官的发言了。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他们上过的当太多了,像是遭遇一个又一个诈骗犯的人,不再有一丝一毫的心理松懈,他们都是用将信将疑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刚刚上台的高官,他们甚至有的用不屑一顾的眼光,看着王一鸣,心里似乎是说,兄弟,悠着点,不要得意得太早了,话也不要说得这么死,到时候做不到,就难看了,我们西江省这潭浑水,深着呢!你就等着慢慢蹚吧!

有的干部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谁讲什么也触动不了他,他们现在对什么都不信,觉得这些当大官的,换了一茬又一茬,个个都是那个样子,刚来的时候,雄心勃勃,干上一段时间,就松松垮垮了,西江省还是老样子,却被他们开动宣传机器,吹得多牛X似的。他们拼凑数字,制造政绩,千方百计地想升官发财,等他们离开西江了,任务就完成了,西江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反正他们官已经升了,或者调走了,和他们不再有任何关系。还是他们这些厅级干部,留在这里,为他们不住地擦屁股,糊窟窿。

那些上了年纪的省级老干部,更是不会从一个人嘴里说的话,就轻易相信任何一个人。他们都是老江湖了,上过的当走过的路也太多了。他们是被请来撑门面的,不过就是做个样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如果看淡了官场上的东西,是连来坐一下都懒得来的,对于他们,坐在那里几个小时,不准动,不能上厕所,简直是活受罪。能够来的,都是对政治还有点敏感、兴趣的人,想了解一些东西。他们大多数到了这个年纪,身体也不好了,不是有高血压,就是有心脏病、糖尿病。甚至每个人身上,都有综合症。有的已经八十多岁了,坐在沙发上,精力也不济了,有的人已经歪下头,嘴里不由自主地流出了口水。

第六章(47)

再说了,到了他们这个年纪的人,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有见识过,他们自己就是高官出身,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年也讲过一箩筐的漂亮话,自己当年都在台上这样表演过。

等下台后,他们也见惯了那些装模作样、冠冕堂皇的为官者,刚上台的时候,一个个都是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但结果怎样?都是光说人话,不干人事。像当初钱名贵刚被任命为代理省长的时候,也曾公开对大家说:“每当想到我们西江省里,还有300万人没有脱贫,我就睡不着觉啊!我一定要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回报给西江6000多万人民。”

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枪毙了吗,成了一个著名的大贪官。夸夸其谈谁都会,为政不在多言。说人话容易,最关键的是要干人事,踏踏实实地做好落实,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这样的会,是各人有各人的心思,整个会场看似鸦雀无声,其实每个人内心里都是翻江倒海,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判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但这样的会议又不能不开,这是必要的形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虽然为了这一个小时的会,北京来的梅志宏,要在天上飞一个来回,耗费了多少汽油,浪费了多少时间,那是没有人算这笔账的。各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们,昨天晚上早早地就来了,带着司机,长途跋涉几百公里,还得在宾馆里住一个晚上。今天上午开完会,还要立即赶回自己的市里,有那么多的公事等着自己去处理。连吃带喝,住宾馆,烧汽油,加上高速公路的收费,一来一回,又是不知道要浪费多少钱。白白流失的两天时间,是无论花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12个地市,24位书记和市长,24辆高级轿车,或者是丰田霸道越野车,一辆辆都是油老虎,这些事情是没有人去管,去算这个账的,这是政治,无法用经济的尺度衡量。

那些省城里住的厅长、局长们,每人一辆高级轿车,不是奥迪,就是别克,最差的也是辆帕萨特,几百辆汽车,几百个专职司机,就不用说了,他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开会就是他们日常最重要的工作,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没有人考虑该不该这样,反正一直就是这样过来的。

纳税人的钱啊,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失了。高官们的精力、时间啊,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浪费了,或许这些,就是西江省一直发展不起来、和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的原因之一吧!

会议结束后,梅志宏就要立即返回北京了,机票是上午11点的。现在已经是上午九点半,需要立即往机场赶。翟俊明早已经安排好汽车,并向机场打了电话,通知他们,万一迟到,要飞机等一会儿。

梅志宏的秘书小鲁,早就提前回到酒店,收拾东西,准备行李。送行的还是秦大龙,他要亲自把梅志宏送到机场,上了飞机,才算完成任务。

在常委休息室里,大家和梅志宏挨个握了手,梅志宏步履匆匆,就在秦大龙的陪同下,上了汽车,前面早已经安排好了一辆警车,呼啸着开出大院,向西江宾馆开去。到了地方,小鲁早已经准备好行李。放上汽车,然后加大马力,一路狂奔,因为前面有警察开道,什么红绿灯都可以完全不顾,一路畅通无阻,终于在飞机起飞前十几分钟,赶到了机场。迅速通过了安检,上了飞机。刚刚坐稳,喘了一口气,飞机就轰鸣着起飞了。

像梅志宏这一级的领导,每天的日程都是安排得满满的,非常紧凑,几点到哪里,会见什么人,参加什么活动,都是由秘书来安排,他们就像是一个木偶,没有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他们也习惯了,要是一天没有事情,还闲得发慌,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一年下来,也是不知道要把地球转上几圈,基本上也是空中飞人。

送走了梅志宏,常委们就回到了常委楼,进行下一个环节,开常委会。两次会议之间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常委们有的忙着上厕所,有的忙着抽烟,有的坐在会议室里聊天。有的抓紧时间,见缝插针,向杨春风作着汇报。有的看刘放明坐在那里,四面围上去,谈着自己的事情。

高天民领着王一鸣,后面跟着小龚和副秘书长游金平,进了王一鸣的新办公室,看看情况。

常委会议室在二楼,王一鸣的新办公室,就安排在二楼最东头的那三间,朝阳,采光很好,大大的窗户,双层玻璃,隔音效果特别好,外面是婆娑的树木,推开窗户,外面的假山、盆景,尽收眼底,视觉上很是舒服。

最里面的一间是卧室,有专用的卫生间,有沙发、席梦思,小型的写字台,里面的设施,一点也不比四星级宾馆差,办公累的时候,完全可以在里面休息。被子、枕巾、床单都是崭新的,雪白。

外面两间是打通的大办公室,面积有60个平方米左右,宽敞明亮,木地板,显得很上档次。里面的办公桌椅、沙发茶几、书柜文件柜,都是新换的,进到屋子里,还能闻到一股轻微的家具的味道。

窗户开着,高天民解释说,已经通风几天了,现在还有些味道,但已经不明显了,看王书记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王一鸣说:“很好,很好,没有什么了,办公嘛,有个地方就行了,这个条件,比我在北京的时候还要好。”

第六章(48)

高天民一听才放下心来,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为了给王一鸣安排好办公的地方,他费了老鼻子的劲了。先是和刘放明沟通,征得了他的同意,把办公室给让了出来。又安排人打扫,有的掉漆、老化的地方,重新装修了一下,直到完全没有瑕疵了,又是换窗帘,又是添置新的家具。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新买的,高档、气派,和省委书记杨春风的办公室,连办公桌椅都是一个牌子的,整个屋子,看着让人耳目一新。

高天民是个细心的人,知道每个领导都有每个领导的脾气,都有每个领导的忌讳,前任领导用过的东西,后任领导一般都不用。做秘书长的,要是不考虑这个问题,从节约的角度出发,省了一笔装修钱和买办公用具的钱,最多也就节省了十几万,但这些钱对于这么大的一个省委办公厅,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有它没它都一样。最关键的是,新任领导来了,一打听你给他用的都是前任领导的东西,人家就认为你不懂事,小家子气,再穷也不能穷领导嘛!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还能干什么上档次的事情啊!所以这些事情,搁在谁身上,都是大事。千万马虎不得。

高天民看王一鸣非常满意,心里自然一颗石头落在了地上。这三间办公室的隔壁,还给秘书特别准备了一间办公室。里面的家具也是全新的,特别是桌子上配的电脑、打印机,都是崭新的,名牌。管理办公室的服务员把钥匙给了小龚两套。小龚留下一套在自己包里,另外一套,放进了王一鸣包里。

简单地看了看,就到了开会的时间了。

王一鸣进去的时候,看到大家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各个常委按照自己的排名顺序,围绕着杨春风,都坐好了。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个牌,上面写有自己的名字,这次会议,没有邀请记者们参加摄像。旁听的也就是几个副秘书长和秘书处的秘书们,他们有的做着记录,准备出会议纪要或者简报。

会议的内容主要是由杨春风宣布调整几个副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