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月长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碎月长壑-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我说,是湖里没大鱼,以前我们去甲山的时候收获多大啊。”

“甲山就不用再想了,大鱼早都被我们钓光了,而且现在那里钓鱼的人比鱼还多。”

“就是,甲山的路不好走,还是得挖掘新地点。”

“哦,原来你们早都开始钓鱼啦。那怎么不去河上掉呢?旁边就是鸭绿江啊。”

“河上不行,冰下面的水是流动的,上游又有饲料场又有网的,这里不容易钓到鱼。”

“是啊,鸭绿江我们试过了,效果不理想。”

“谁说的,那是你们水平不行,在鸭绿江上我的收获就不小,起码比今天强多了。”

“查查地图,看周围还有什么湖。”

“早上不是查过了么,没了。”

“不可能啊,第九区这么大,连个湖都找不着?”

“有是有,都太远了,要不管你爸爸借个飞机?”

“我开不了口,要借也得小华去借,小华,是吧?你跟咱爸关系好啊。”

“咱爸对咱俩不都一样么?谁借不一样啊?唉~不是,我说,至于么?钓个鱼还得借飞机。这不给咱爸添乱么?

“要不去天池怎样?没准还能钓到水怪。”

“天池只有虹鳟鱼,没有其它品种啊。”

“虹鳟鱼好啊,虹鳟鱼好吃啊。”

“不过天池天气不好啊,经常暴风雪,而且你的大脚怪能上山么?”

“大脚怪没问题,绝对能上山,以前我朋友曾开上去过。不过太远了,一天回不来啊。”

“暴风雪、回不来都不是问题,咱们去搭帐篷,好好玩几天。”

“这主意不错,很久很久没去天池了,还能顺便玩玩滑雪。”

“带你们家胜胜去,拉雪橇玩。”

“别逗了,胜胜是圣柏纳,不是哈奇士。再说了,你见过只有孤零零一条狗拉雪橇的么?”

……

“你们要去天池啊,带我去行不行?”

“我也要去,我要去玩滑雪。”

“好啊好啊,我们三个报名啊。”

“你别扯了,你大着个肚子去什么啊去。”

“大肚子怎么了,我又不是去滑雪,我去散散心,对胎儿也好啊。”

“去,姥姥支持,姥姥也去。”

“姥姥,您就别添乱了,哪儿有那么多大脚车啊。”

……叽叽……喳喳……

本来四个人的饭后的闲话,却变成了四十个人参与的茶话会。最后全家决定,除了有事有工作的,剩下二十二个闲人坐飞机去天池。而飞机呢,由我去向父亲借。

第十八章 天池之旅

 准备工作做了一整天,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帐篷、被子、毯子,各种工具、发电机什么的,装了6个大箱子和若干小箱子,这还不算每个人各自携带的背包。当天晚餐所有人都很兴奋,好像过年一样。呃,确实还在过年,这天是2月5号大年初七。

大年初八,早上9点,天气晴朗、万里,那个~多云。门口一架双旋翼运输直升机静静的停在广场上,20个人(因事请假一人,开大脚车上山的一人)七手八脚的把所有家伙什和人抬上飞机(外婆是被我们抬上的飞机)。一切挺当后,关门起飞。

不到半小时,飞机已经出现在天池上空。从空中望下去,黑色的土地上突然拱起深绿色的山脊,顶上冠着白色的山峰,整座山看起来像是尖尖顶凹了下去的乌兰巴托大帐篷。对了,像极警察查车用的“雪糕筒”。飞机缓缓下降,我感觉到了飞机略有颠簸,舷窗外的景色略有模糊,远处似乎在下雪。随着飞机的降落,外面能见度越来越低,无数雪花越明显在飞舞,遮住了视线。本来还以为是直升机的旋翼吹起来的雪花,可是飞机停下来我打开门的时候,我才知道我错了。门才打开了一条20厘米的小缝,狂风夹着雪花就已经呼啸着钻进了机舱,呜呜的风声好像鬼哭狼嚎,彻骨的寒风驱动着冰冷的雪花,好像无数锋利的小刀切割的脸和脖子。机舱内一片惊叫连连,我急忙把门又关上了。

“这么大的暴风雪,怎么出去啊?”

“情报工作没做好,耀祖你失职啊。”

“没关系的,可能一会就没风了。我以前来过多次了,这地方经常一阵风雪一阵晴的。”

……叽叽……喳喳……

一行人闷在机舱里面闷了三个小时,连午饭都是在机舱里解决的。中午一点半,暴风雪停了,我和哥哥、舅舅先来到外面探风。暴风雪说停就停,一个小时前还像世界末日一样,这会却一丝风都没有。天气依然寒冷,但天空蔚蓝蔚蓝的,太阳照在脸上稍有温暖。脚下是滑雪场的休息厅,我们就降落在休息厅房顶的停机坪上,站在房顶俯望周围,一片雪白,天地间除了白色,就是蓝色,真是心旷神怡。天是那么的低,雪是那么的白,一瞬间,感觉整个天地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那种感觉,简直没法用语言来形容。西边是天池,天池中并不平整,很明显的看到天池中的雪高低起伏,有无数的小雪包组成。东南边的滑雪场依然平整,东北边是陡峭的悬崖。

早上把东西搬上飞机花了半个多小时,现在把东西从飞机上搬下来只花了不到十分钟。所有人集合后,飞机飞走了,大家决定除了几个壮丁前往天池搭帐篷,其它人暂时在休息厅休息。

我和外公、哥哥、二公家的几个男丁一起抗着帐篷的零件往天池方向“走”去。说是走,实际上比走困难的多,一脚踩下去,整条腿就只能看到膝盖以上了,稍不主意踩到个坑,雪能一直没到大腿根,深一脚浅一脚的伴随着单调的咯吱咯吱声,走的比爬的还慢。走到天池边已经两点多了,一眼望去,原来当时看到高低起伏的雪包其实都是帐篷,起码有几千个大大小小的帐篷淹没了我的视线,每一个帐篷都埋在雪下面至少一半,只拱出一个压满了雪的帐篷顶,远处看去就是一片高低起伏的雪包。

“怎么会这样?这么多人?”

“哪有人啊,一个人影都没有,尽是帐篷。”

“帐篷里面肯定都住着人啊!”

“说不定帐篷都是历史遗留,都是空的呢。”

“现在中午,人家都睡觉呢,看那边,不是有人出来了么?还插个小红旗干嘛呢?”

“你看那边,那边,帐篷顶上都插小红旗,哦,人都出来了,都睡醒了?”

“先别管别的,咱们找个地方搭帐篷。”

“密密麻麻的帐篷,哪儿还有地方啊,跟春运挤飞机似的,连个脚都塞不进去。”

“别着急,你看着没?人家都往帐篷上插红旗,等会哪边没红旗,咱们去哪边。”

“对,这主意好,走,咱们去那个山包上看去,那个地方高一点。”

等我们走过去才发现,这不是个山包,是个大帐篷。来来回回绕了N个圈,也没找到个能搭帐篷的地方。于是我们决定先回休息厅,在休息厅房顶上再看看哪里空场点。

等我们回到滑雪场,被当前的景象吓了一跳,整个滑雪场怕是有上万人,密密麻麻的人群,都在准备着滑雪。雪道上跟下饺子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往下跳,到处都有“撞车”的,一撞就是一大堆人。

好不容易逆着人流挤进了休息厅,才发现我们的一行人只剩下六七个看行李的,其它人都跑出去滑雪去了。翻出个望远镜,我和哥哥跑上楼顶,往天池方向望去。整个天池一片红,基本上没有没红色的地方,而且越靠滑雪场这边越密集。每个帐篷都有人在进进出出,把帐篷外面的雪搬进帐篷里面,或者是堆到帐篷之间,帐篷门对门的地方已经基本清理出了路面,看起来像战壕一样。整个天池只要不是悬崖山涧的地方就一定有红旗,我和哥哥轮流观察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搭帐篷的地方。十平方公里的天池,那可是一亿平方米啊,竟然找不到一个二百平方米的空地,至少我和哥哥是没找到。我和哥哥下楼报告了这个情况后,外公不死心拿着望远镜上楼,最后终于被外公找到一个据此至少两公里远,靠近湖中心的一块空地没有插旗。为了保险起见,大家派哥哥和舅舅前往探查,看看是真的没帐篷,还是有帐篷没有插旗。一个小时后舅舅来了,说外公找到的地方真的是空地,至少四五百平米,哥哥正在那边清理雪,舅舅的大脚车停在湖边,但是开不过去(其实能开过去,但是怕会被压烂帐篷的人追杀)。

下午四点半,再次举行了天池旅游团全体会议。鉴于人太多,大部分人失去了兴致,表示不如回家打牌打麻将。少数人表示天寒地冻的难以忍受,希望回家烤火(包括琳琳)。最后竟然只剩下外公、舅舅和我(哥哥正在天池中心劳动改造搭帐篷,暂不征求他的意见)愿意留下玩几天。于是叫飞机,送走众人之后,我和外公、舅舅向天池中心赶去。

到了地方,哥哥早已经把积雪清理干净了,正在闲得无聊堆雪人,旁边一条长得很憨很笨的长毛大狗趴在那里晒太阳,那狗的眼袋和嘴都快垂到了地上,嘴里还直流哈喇子。我们迅速搭好了帐篷、布置好了行军床等,却发现没有红旗,最后不得已,只好在帐篷顶上堆了24罐王老吉。一切收拾好后,外公开始搭锅做饭,我和舅舅开始在帐篷里面凿冰洞。哥哥则认真计算了帐篷到大脚车的路线后,打算在不压到任何帐篷的情况下把大脚车开进来阻挡暴风雪,而舅舅的那条长得像大熊猫、脖子上还挂个破竹筒的臃肥笨狗跟着哥哥走了。

这次我们采用了新的凿冰方法。前面是一样的,先在要开凿冰洞的地方用短的电凿打五个拳头粗细、深50厘米的洞,把冰凿机底座下面的五只脚下到洞里面,使底座稳固。然后将冰凿的钻头一节节组装起来,我们组装了4节共8米,一直伸到帐篷外面。我们估计冰层有4到6米厚,保险起见,多装一截钻头。把钻头斜插进冰凿底座的入口,柔韧的钻头顺着底座的滑槽弯了60度的角度,垂直插在冰面上,开动冰凿,拳头粗的钻头哒哒哒的旋转起来,碎冰渣带着一点水不断的从钻头入冰的地方冒出来。我和舅舅用力拖住钻头末端的小车,防止钻头到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