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檀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檀记-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雅坐直了身,开口说话时,语气少有的严肃,“你这小妹啊,在你身边真是实打实的享了十年的福,这十年里,她吃的牛排是切好的,螃蟹是没壳的,地瓜是去皮的,就连糖炒栗子都是剥好了摆到手边的!我记得那年她怀着囡囡的时候,我俩聊着天,你却在一边用筷子头帮她把西瓜籽都点掉了,我当时吓了一跳,你这拿枪玩命的手,还能干得了这个?”

    话说到这儿,方雅越的肃然起来,“所以庆堂,同是女人,我敢打包票,你的小妹这一辈子都忘不掉你,除非她以后再不吃这些东西,不然,吃一次心中便难过一次、失落一次,即便同样的事另一个人也会为她做,可同样的东西吃到嘴里,滋味却是不一样的!”

    听方雅的话,毕庆堂停下了手,了好久的呆,才哑着嗓子说,“方雅姐,谢谢你,谢谢你的话。”

    天蟾舞台,楼上楼下人声鼎沸,一派热闹,东瞅西望的方雅忽然幽幽的来了句,“他怎么也来了?”毕庆堂放下手里的栗子,抬头望去,就看见离他们不远的转角处的雅间里,徐治中抱着臂膀笑着向下看。

    这时候,李副官吃力的挤进谭央那排,在谭央身边站定,殷殷勤勤的笑道,“谭小姐,参谋长在上面订了雅间,咱们上去看吧!”对于李副官的出现,谭央很是意外,她抬头匆匆扫了一眼楼上,开戏前灯渐次熄了,一片昏黑里看不到雅间。她却想起了这些年,每当天蟾舞台来了名角,她就会在雅间里抱着他的胳膊,聚精会神的听戏,这一瞬间的回忆叫谭央心中恹恹的,她看了一眼李副官,微笑着说,“不了,我在这里看戏就好,雅间里太憋闷了。”

    李副官听了谭央的话只得气馁的上楼交差,片刻后,他又带了两个士兵下来,谭央左右的七八个人全被请上了楼上的雅间。没过一会儿,徐治中就下了楼,笑着在谭央身边稳稳的坐下。他们两边,徐治中带来的副官和卫兵也都端着枪依次就坐。

    “你怎么来了?”

    “法祖兄说前天看你给一位常在你们医院看病的太太挂电话,问她能不能帮你弄到马连良在天蟾舞台演戏的票,还说多花些钱都不打紧!”

    “他这人,也干起了倒卖情报的营生了?”

    “你想弄这里的票,怎么不对我说?”

    “你又不爱看京戏。”

    “以前是不大看,也没个好先生领着入门,不过以后,可能就要看了。”

    徐治中见谭央笑而不语,便低下头虚心向她求教起来。他从不看京戏,可是《牡丹亭》《西厢记》这样出名的名家戏本,因其辞藻华美,早在少年时就能通背下来。所以虽不看戏,他问的问题也不算太离谱。

    谭央知他是文人看戏,唱腔身段都是其次,他要看戏词的,就把马连良这次要演的《青风亭》里写得妙的词拣出来背与他听。戏院第一层,看戏的人极多,人声嘈杂,谭央说的话徐治中听不真切,他便笑着低下头侧耳听谭央说,时不时兴味浓厚的插嘴问一句,倒真叫谭央这个戏迷打开了话匣子。

    虽说毕庆堂知道他们这段日子常在一起,可是,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看到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情形。做了这么久的夫妇,他竟不知他的太太是一个这样健谈的人。从前总是他与她说话、逗她笑,她便文文静静的听着、笑着。毕庆堂的心里越的不是滋味,他紧攥了拳头。

    这时候,徐治中不知又说了句什么,谭央连连笑着摇头,还拿出了包里的笔在戏票的背面写了句话,徐治中看了看,也从李副官的手里拿过了笔,只写了两个字。谭央看了他写的字,稍一顿,两个人相视而笑。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欢欣,竟全是做不得伪的。

    哐的一声,毕庆堂狠狠的用拳头砸向了桌子,桌上碟子里的栗子糖果全都跟着不知所措的蹦了一蹦,他霍的站起身便往外走。方雅见状忙忙拉住他,“你要干什么?”毕庆堂不由分说扒开方雅的手,气急败坏的吼道,“混账东西,这样明目张胆的诱引我太太,当我死了?不给他点儿颜色看看,倒不知道这上海滩是谁的地盘了!”

    方雅听他一口一个太太,一口一个诱引,便知他是钻了牛角尖,一时回转不过来。也不敢点醒他,只有拽住他,顺着他说,“看你说的,咱家小妹是怎样机灵的一个人,哪儿就这么容易被他糊弄住了,”想了想,方雅又连忙补了一句,“你若是现在下去跟他闹开了,倒称了那小瘪三的心了!”

    见毕庆堂拧着眉头略有犹疑的看着方雅,方雅忙说,“人家不就是看个戏吗,还在下面的大厅里看,那咱们俩还在雅间里看戏呢?你就因为这个和他在大庭广众下闹开了,两个男人比比划划的,丢人的是央央,你那个小妹什么性子你不知道啊?你与央央这次闹僵了,以后还要不要见面了?你可要拎拎清,不要叫人渔翁得利了呀!”说着,方雅又摆出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数落他,“你说我就纳闷了,你总也算个有城府、行事精明的人,怎么一吃起味儿来就犯浑呢?”

    毕庆堂喘着粗气一脸不甘的看向楼下,恰在其时,观众席上的灯全都灭了,他们再也看不到谭央了,方雅暗自松了口气。这时戏台灯光大亮、幕布拉开,呤呛呤呛的锣声鼓声,台上的那出戏,才刚刚开始……

    黑暗里,徐治中看见谭央望着戏台那副期待连带着紧张的模样,轻声笑了,他凑近谭央的耳边说,“其实,这个马连良……”他的话刚出口,谭央就推了他一下,急急的说,“听戏,等等再说!”徐治中忙点头,乖乖应承,“好好好。”

    毕庆堂站在雅间里,直勾勾的看着戏台,那武生刚开口唱了两句,他便不胜其烦的扭头走了,方雅不知所措的问,“你这又要干什么啊?”“回家!”“啊?你这个大戏迷不要看戏了?”

    唱完一出戏,正休息时,谭央忽然记起了刚刚的事,便很不好意思的问徐治中,“对了,你刚才要对我说什么?”徐治中笑了笑,温言道,“等下演完戏,咱们去后台见见马连良马老板,我与他打好招呼了。”“什么?”谭央一脸的难以置信。“噢,我与马老板认识,在北平时,我叔父家唱堂会,有时会请来马老板。”看到谭央高兴得眼睛都跟着亮起来了,徐治中心满意足的转过头望向戏台,轻声自语,“只要你高兴。”

    谭央听到了他的话,欣喜若狂的那颗心便一点点的沉下去,压抑得动弹不得,她微微叹了口气,“你这人呢,真是会投其所好。”徐治中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忙笑着凑趣,“那是自然,所以我军衔升得快啊!”谭央瞪了他一眼,紧张的看了看他带来的坐在两边的下属,埋怨道,“你什么都要拿来开玩笑,也不怕落人口实!”徐治中豁达一笑,朗声道,“怕什么,我又不是为了做官才去当兵的,日寇除尽之日,便是我徐治中脱下这身军装之时!”

    晚间,戏院散场之后,他们坐在汽车里,徐治中笑着指了指谭央手里的牛皮纸袋,“什么东西啊?拿了一路!”谭央将纸袋打开,“糖炒栗子,进戏院前在外面买的!”徐治中瞄了一眼,纳闷道,“你也没怎么吃啊!”“我呀,就顾着看戏了,哪儿还想得起来吃!”徐治中无可奈何的摇头说,“央央啊,你居然戏迷到这个程度了!”谭央很不好意思的笑着微微点头,随即从袋子里取出一枚已经凉透的板栗,慢条斯理的剥起来。末了,她将剥好的板栗放入口中细细嚼起来,车窗外,路灯一道道的光划过她的脸庞,仿若光阴扫过寂静漫长的人生路。

    悠悠尘世间,脉脉不得语。


☆、71。(69)对峙


    秋末冬初;这一季于谭央而言;尤其难过些。带着潮气的寒凉天气使性子般在沪上兜兜转转,很多人都病倒了;医院挤挤插插塞满了床位;那些惨白的病床从病房一路延伸到狭长的过道,仿佛小贩提筐里摆着的密密匝匝的梨子;透不得一丝新鲜空气;晃得人眼前一片昏花。

    就在谭央在医院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毕庆堂却屡屡打来电话,都是些打着正事幌子的细枝末节,因有病人催着,谭央总是两三句话答对下来;便匆匆挂了线。甚至由于忙;那个周六去接言覃都比平日晚了大半个钟头。

    这一日,正是刘法祖的生日,章湘凝早早嚷着为男友做寿,便邀了谭央、徐治中以及林稚菊夫妇下了班一起出去吃饭。而这天下午,毕庆堂又打来了电话。

    “小妹啊,”他隔着电话线轻声唤着,“又有事情要你帮忙喽!”

    “什么事,你直说就好。”

    “我有个朋友想找你看病,看完病后一起用个饭,他家那位小公子啊,身体一向不大好,他想与你拉拉关系,以后找你帮忙也便宜些。”

    “看病尽管来就好,吃饭就免了。”

    “小妹呀,在外面做事,开店立铺的,是要多交几个朋友的,你若是怕应酬不来,我陪你一道。”他谆谆教导,做起了热心人。

    “不用,”她心烦意乱的简短拒绝,“他什么时候来看病,提你名,直接找我就好!”

    毕庆堂微微叹口气,无奈道,“今晚,你下了班,我叫他带着小孩去医院找你。”

    “那孩子什么病?”

    “唔,大略是个子总长不高吧,我这朋友和他太太都是五短身材,孩子能长多高?可他自己不这么想,偏要与别人比,那天看见咱们囡囡比他儿子小两岁还比他家孩子略高些,问我怎么养的孩子,我对他说,我太太是留洋的小儿科医生,自然是有办法的……”

    谭央听到这里,忽的气恼起来,他一向无法无天惯了,白纸黑字的离婚文书也不当回事,每每有意无意的说自己是他太太,最近几天尤甚。她冲口而出,“够了,我不再是你的太太了,你不要总让我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你!你那朋友的孩子不算什么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