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檀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檀记-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庆堂龙飞凤舞的写了地址,末了,还热心肠的说,“我再把我公司的电话留给你吧,在课堂上你们好好读书,私下里有事找谭央就打我的电话,我代为转告舍妹!”两个男生拿过纸,千恩万谢的走了,尤其那个讨地址的,更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看他们走远了,毕庆堂轻哼一声,“嘁,毛还没长全呢!”

    谭央最后买了精装的列夫托尔斯泰小说集,因为赵绫和李赫都喜欢俄国的文学作品。他们上了车后,谭央歪着脑袋,伸出了手。“干什么?”“看看大哥买的书!”毕庆堂坐直了身子,夹紧自己腋下的书,置若罔闻。谭央笑着去抢,两手使力,嘻嘻哈哈的,再靠近些便能倒在毕庆堂的怀里了,毕庆堂低头看着她,极为熨帖的笑着,好半天才松了胳膊。谭央拿书来看,竟是一本《京剧名段词钞》,有些愣。毕庆堂若无其事的翘起二郎腿,“这玩意儿,顶庸俗无聊了吧?”

    谭央将书放在膝上,左手抚了抚喉咙,右手拿势,开口便来,“师爷说话言太差,不由黄忠怒气……”唱的竟是《定军山》里老生的段子,透亮清澈的女孩声音,压得极低极沉,将老生的浑厚里唱出了清灵,偏偏有了乌云遮月的味道。毕庆堂惊诧不已,一段唱完,谭央将手一画弧,像模像样的收势。毕庆堂手扶在腰间,清了清喉咙,开口接道,“铁胎宝弓手中拿,满满搭上朱红扣……”毕庆堂字正腔圆,中气十足,唱出来的,是豪迈里透出的,中国式的风情万种。陈叔眼中一亮,回过头看着他们,边听边打着拍子,这拍子打得也极为专业。

    毕庆堂和谭央,你来我往,没一会儿,一段《定军山》竟唱完了。陈叔摇头晃脑的品咂着,意犹未尽。谭央和毕庆堂倒是四目相望,谁都没开口说话,那默契,是从千山万水,千年万载外带来的,不用言语,言语都成了累赘。许久,回过神儿来的陈叔,颇为怅惘的说,“想当年,老爷和谭爷的玩票,那真是一绝啊!闲暇时,两个人在院子正中这么一开腔,不出二十句,你再看,满院子的喽啰啊!热闹的和过年没什么分别!”说着他叹了口气,物是人非的无奈,“那时,他们最拿手的,就是这个《定军山》!”

    谭央低下头,按住膝头的那本京剧书,轻声说,“打我记事儿起,父亲就喜欢每天早上在院子里吊嗓子,后来,他教我和他唱《定军山》,现在看来,我唱的就应该是毕伯伯唱惯了的段子吧?”毕庆堂听罢,笑道,“那我唱的一定是谭叔叔唱惯了的段子,我父亲还总说我唱得糟糕透了,辱没他了!哎。”说到这儿,车里的氛围一滞,大家都陷入了各自的追思之中。

    过了一会儿,毕庆堂开口,“小妹,下个月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在天蟾舞台公演,和我去看吧!”谭央一听,瞪着大眼睛,“真的呀?那票多难弄啊!我和表叔说,他还说我想都不要去想!”“我包了个雅间,原本只打算和陈叔去看的,我是真没想到啊,你也喜欢!”“是啊,我都不敢和同学们说呢,他们会笑我土气的。”毕庆堂开怀大笑,“那咱俩是土气到一块儿了,谁都别嫌弃谁!”说罢,意味深长的看了谭央一眼,谭央将头压得很低,也不知脸上是个什么表情。毕庆堂笑呵呵的去拿烟,竟然掏错了兜,好在这样的失态,除了他自己,别人察觉不到。

    转眼到了三月十六日,大清早谭央就对表叔说,自己的一个女老师要结婚,她要去参加婚礼。“你空着手去啊?”谭央扬了扬手里的东西,“给老师打了件毛衫,还买了书!”冯康在桌角磕了磕烟枪,冷哼了一声,“也老大不小的了,要是放在乡下,不读书,都该成亲了,怎么连这点儿人情世故都不懂!你等等!”说着,他站起身回了自己屋,过了一会儿,拿了个封好的红包说,“给你老师送去!记着,嘴甜些,人家也好以后多关照你些!”谭央双手接过红包,一摸,很厚,她撒娇道,“表叔,哪要这些啊?”冯康再次拿起烟枪,一本正经的说,“要的!”谭央有些手足无措的站在原地,冯康举起烟枪,作势要打谭央,“还不快走?人家办喜事的良辰吉日还等你?”谭央顽皮的拍了一拍烟枪杆,转身蹦蹦跳跳的走了,冯康看着侄女的背影,摇头笑道,“这孩子!”

    赵绫的婚礼在上海近郊的一处基督教堂举行,谭央也没参加过西式的婚礼,心里还满是好奇。婚礼仪式定在中午举行,早到的宾客们站在教堂外面的场地上,三五成群的闲聊。三月中旬的上海,天已经有些热了,近午的时候,太阳释放着晚春的光与热,人心里的喜悦也因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汗,显得更有生气了!毕庆堂和谭央到的时候已经不算早了,下车时,毕庆堂觉得外面热,便将风衣脱下放在了车里。

    毕庆堂和谭央刚在教堂前站定,就听见有人在后面高声叫着,“庆堂啊!你怎么才来呀?”俩人一回头,就见一个穿着中式长褂,精神矍铄、头花白的老者走了过来。毕庆堂上前几步,颇为热络的主动和老人握了握手,“我的老先生,比您来得晚,是我不应该了!”老人往毕庆堂身后扫了一眼,颇有深意的说,“晚的好,晚的好!”毕庆堂也没避讳,闪过身叫谭央过来,“邹老先生,这位是谭小姐,我们两家是世交!”接着又回过头对谭央说,“邹老先生是上海滩有名的实业家,李赫就是在邹老先生手下做事的。”谭央经常听李赫说他有个很值得人尊敬的老板,便连忙很有礼貌的和邹老先生问好。

    毕庆堂和邹老先生在一起说话,生意啊,局势啊,这些话题,谭央不是插不上嘴的,就是不好插嘴的,于是便静静的站在毕庆堂身后听着,她自己不觉着没意思,倒是毕庆堂担心她无聊,邹老先生谈兴正浓,也不好就这样抽身离开。面子上几近热情的应付着,脑子里却琢磨着旁的事情。谈话的间隙,他忽然转过身对谭央说,“也不知几点了,仪式还有多久开始,你去帮我看看时间,揣表的衣服,放在车子里了!”

    谭央应声去车子里看表,从风衣的口袋里摸出怀表,学着毕庆堂平时的样子,信手一按,表盖弹开,她表情轻松的定睛去看,一瞬间,轻松的表情便定了格,打开的怀表,让时间停了下来。这偷停的时间是上苍的恩赐,照片里的人要理清这突如其来的喜悦和满溢心间的幸福。

    她想,他的决定,她应该是明白了,那是诸多猜测里,她最深埋心底的期待。

    过了好些时候,一脸绯红的谭央再次静悄悄的站到毕庆堂的身后,她想尽量收敛自己的情绪,可是嘴角却不由自主的向上翘着。毕庆堂还在和邹老先生说话,时而点头,时而轻笑,时而高谈阔论,他那挺拔的背影笼在春日的暖阳里,让人觉得,站在后面,你便拥着整个春天。

    聊得正开心的邹老先生扫了一眼谭央,随口问,“谭小姐,几点了?我今天出来忘带表了!”谭央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一声惊呼,“哎呀!我忘记看了!”说罢急急的转过身,向毕庆堂的车跑去。邹老先生大惑不解的瞪着眼说,“那她刚刚去车里那么久,是干什么去了?”毕庆堂笑着回过头去看谭央有些狼狈的身影,他脸上的笑和刚刚谭央脸上的,如出一辙。

作者有话要说:
背景音乐——《红颜知己》周慧敏
歌词:
独白……
同台做你对手心连戏
浪漫台上另一片天地
缠绵动作会看的心中都欢喜
一点一丝未忘记
台前热吻我更加入戏
愿令台下也感觉滋味
红颜遇上戏中关心他的知己
短短一生亦完美
唱腔:天安门
紫禁城
永乐大钟
千古鸣
扬眉谈笑叫人回味
唱腔:我的北京梦
一生转折极神秘
戏里对白凄又美
愿意这样拥着你
借醉易开心
不希望惊喜
啊~我一生
只希望痴心一片演我自己
是我美梦都是戏
后世美丽的传记
你会是痴心
偏不是知己
啊~我一生
只想可演出一场好戏
唱腔:十三陵
大前门
香山红透
枫叶林


☆、15。(13)教堂


    “真诚的恳求上帝让我不要离开你,让我跟随在你身后 。

    因为你到哪里我就会去到哪里,

    因为你的停留所以我停留。

    你爱的人将成为我爱的人,

    你的主也会成为我的主。

    你在哪里死去,我也将和你一起在那里被埋葬,

    也许主要求我做的更多,但是不论生任何事情,都会有你在身边生死相随。”

    洁白的婚纱像清晨的薄薄暮霭,繁复的蕾丝边是雾里的花瓣,新娘站在新郎的身边,彩色玻璃的光影投射在长长的过道上,像是雨过天晴后的虹,白胡子的神父站在十字架下,脸上的笑也散着金灿灿的光,一对新人在他的引领下诵读着誓言,教堂高高的穹窿下,誓言像是从天际传来的,带着远离尘世的神圣与美好。

    中式的婚礼是世俗的庆典,西式的婚礼却是对信仰的朝拜。古老的中国,家族便是信仰,连佛啊、道啊都是为家服务的,保的是家的平安与兴盛。在西方,信仰是中心,权利呀、婚姻呀全成了它的恩赐。其实出点不同而已,总是殊途同归。只是由于新奇的体验和今日的境遇,在谭央眼里,这个婚礼倒像是将俗世夫妻的恩爱直接拖曳到了天上,沐着圣洁与玄机,是令人神往的。

    典礼完毕,大家纷纷起身离开,谭央还坠在那神的庄严与俗的甜蜜里,拔也拔不出来。毕庆堂向前倾了倾身,笑了半晌才开口问,“洋人的结婚仪式,觉得怎么样?”如梦方醒,谭央飞快的看了毕庆堂一眼,随即低下头,看着辫末梢黄色的蝴蝶结,皱着鼻子笑笑,“恩,挺有意思的!”这是婚礼,一个女孩子,喜欢也不好说。毕庆堂开怀而笑,随即将礼帽往头上一扣,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说,“好!我知道了!”说罢起身便走,谭央微微一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