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拆了。”俞飞白叫了一声,也没有什么顾虑,直接把封条撕开了,然后快手的解开绳子,再把帆布扯了下来。
    一瞬间,又高又大,锈迹斑斑的大香炉,立即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大家过来搭把手,把东西挪出去。”
    此时,俞飞白招呼一声,连同其他人把斗车拖到外面院中,再将大香炉放下来。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近距离的观察研究。
    “嘿,看起来不怎么样啊。”乍看之下,俞飞白摇了摇头,然后踢踢炉子,刮刮炉壁的锈痕,也没觉得有什么异常。
    “好大的炉子。”这个时候,钱老也走了过来,看了两眼就点头道:“这是类似于冲天耳炉的形制,不过规格却大了好几倍。”
    “大概有一米高。”王观比划了下,笑着说道:“就是古代的三尺。”
    “再高再大,制作工艺不好,也是破铜烂铁。”俞飞白撇嘴道,这也是大实话。
    就好比现代的一些铜炉,表面看起来光鲜而已,实际上是偷工减料的产品。一般是以黄杂铜翻砂铸成,粗劣至极,炉身不加纹饰,双耳上翘如桥形,体轻薄而多砂眼。这种东西,稍微一摔,或者一踩,估计就扁了。
    另外还有一种铜炉稍微好点,采用现代的失蜡法浇铸技术铸成。这种东西的造型、重量还行,但是细看铜的质地、皮壳、包浆、打磨的光洁度等,与古代铜炉相比就差多了。
    要知道现代的铜炉,大多数是用电解铜。色紫红,没有细腻的手感,十分的生涩浅薄,就算制作精良,看起来漂亮,却缺少了古拙的韵味。
    小的炉子都是这样,更何况一米高的大香炉,说不定直接直接掺杂铁、铅金属合成的。再说了,眼前这个大香炉,通体布满了坚硬的锈斑,没有明显的标识,很难分辨这是现代的作品,还是古代的东西。
    现代的东西就不用多说了,可以直接运到垃圾收购站当废铁卖了。如果说是古物,却锈成这个模样,价值肯定也不高,也没有收藏的必要。
    “挲挲……”
    不过,俞飞白也吸取了教训,先是拿了一块抹布在炉壁上使劲的搓,看到搓不动那些锈斑之后,更加确认道:“这是真锈,不是作伪的。”
    “没错,确实是真锈。”
    唐清华和皮求是研究之后,也认同俞飞白的判断。
    对此,王观也没有什么怀疑。毕竟这个大香炉壁上的锈斑,并没有剥落的痕迹,反而是紧紧的依附在壁上,形成了一层坚硬的皮壳。
    当然,有些人很欣赏年代久远的锈斑,觉得那是“青莹霞翠”,颜色很好看,充满了古拙的意味。器物上没有这种锈,反而不美观了。可惜,这个大香炉身上的锈,不是那种青绿的颜色,而是黑乎乎的,又带着坑坑洼洼的棕眼,非常的难看。
    “王观,看来你这次的直觉不准。”俞飞白笑道。
    “是吗。”
    王观沉吟了下,在院子角落抽了根木棍过来,轻轻的敲打炉身。
    “咚咚!”
    声音沉闷,但是那层锈斑还是紧密帖在炉子壁上,完全没有脱落下来的痕迹,只有一些灰尘碎屑簌簌的飘落。
    见此情形,王观眉头一皱,也觉得有些意外。
    “没错吧,这是真锈,就算用刀刮,估计也刮不下来。”俞飞白说道:“你不死心的话,倒是可以买些除锈剂来试试看。”
    王观点了点头,开始沉思起来。他在犹豫,要不要直接使用特殊能力窥视天机。
    就在这时,钱老开口道:“东西有问题。”
    “咦?”
    众人一惊,连忙看了过去,只见钱老沉吟道:“声音不对。”
    “钱老,声音有什么不对?”俞飞白急忙问道:“我觉得很正常啊,敲打的时候声音又低沉又沙哑,不像精品炉子那样悠扬洪亮。”
    “你说得很对,一般情况下肯定是这样。”钱老微笑道:“不过,你的经验还不够,等你的积累多了,就会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
    “细微差别?”俞飞白莫名其妙道:“那是什么差别?”
    (未完待续)


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炼
    “这个不好说。”
    此时,钱老笑着说道:“有些东西,只可意会,就算告诉你,你也是听不明白。你慢慢的学吧,总有一天会领悟的。”
    “唉……”俞飞白长长叹气起来。
    “飞白,不要觉得我是在糊弄你。”钱老解释起来,表情多了几分缅怀之色,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往事:“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遇见过一位奇人。他非常厉害,鉴定书画的时候,根本不用眼睛看,而是用手去摸,一摸就知道东西的真假。”
    “我想,不可能啊,这不是胡诌吗?因为绘画是个平面的东西,不是立体造型,可以摸出不同的轮廓来。可是人家真有这个本事,我特意拿了幅画去请教,他真是顺手一摸,就明确的说出具体的年代来。”
    说到这里,钱老也有几分感慨:“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人真是神了,所以诚心诚意的向他请教其中的秘诀。然后,他也是给了我一句,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也是让我多摸多练,反复的研究,时间长了就懂了。”
    “当时我年轻气盛,自然是觉得这人藏私。可是后来慢慢的琢磨,才算是慢慢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这个摸,主要是在感受书画的包浆,尤其是绢本和纸张的纹理不同,反复摩擦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钱老微笑道:“只要用心的去感受,牢牢的记住每个朝代、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绢纸的细微差别,自然可以做到这种神乎其技的本事。无他,手熟尔。”
    “那该要练多久,才到那种程度啊。”俞飞白忍不住咋舌。
    “所以才要你多学,多研究。”
    钱老笑道:“当然,也不是建议你向那位奇人学习。毕竟这个也不能作为科学的标准,最终确定书画的真伪,还要将裱工,纸张,题款,印鉴,绘画风格等综合起来看。”
    “算了,您老让我学,恐怕我也学不来。”俞飞白苦笑道,很有自知之明。让他待在一个房间之中,面对数以万计的书画,不断的摸索研究……枯燥无味的过程,简直就是酷刑,不如杀了他算了。
    “就是知道你们年轻人,姓子浮躁,根本不可能沉下心来学。”钱老摇了摇头,多少有些失望。要知道这个方法尽管笨拙,却很有借鉴的意义。不指望能够做到一摸辨真伪的地步,至少对书画的材质更加了解,也是很大的收获。
    也害怕钱老心血来潮,真让自己学习这门技术,俞飞白急忙转移话题道:“钱老,您刚才是不是在声音里听出特别的东西了?”
    “没错。”钱老点头道:“在你耳中,声音是沙哑低沉,但是我却在沙哑低沉之外,听到了一缕悠扬悦耳的余音。”
    “悠扬余音?”
    俞飞白一脸茫然,其实不仅是他,旁边的王观等人,也是很迷糊。
    钱老见状,自然轻笑道:“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不说了吧,说了你们也不明白,甚至在怀疑我是忽悠你们。”
    “呵呵……”俞飞白尴尬笑道:“钱老,我我可没怀疑……”
    “听了钱老的话,我却是想起了一个典故。”与此同时,皮求是呵呵一笑,脸上若有所思道:“也是关于香炉的。”
    “什么典故?”王观好奇问道。
    “话说当年乾隆皇帝,他到东陵谒陵,一行人马走到一个叫燕郊镇的地方,还有几里路就要到镇上了。然而天却突然下起雨来,自然要找避雨的地方。大家左右环顾,只见路旁矗立着一座荒废的寺庙,就走了进去。”
    皮求是徐徐说道:“进入寺中之后,众人发现整个大殿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个用铁铸成的八尺高的香炉与两个一丈多高的烛台。因为东西太笨重,无法轻易挪动,被扔在荒草中。”
    “大殿没了,没有办法,乾隆只得进入寺内残存的偏房中暂避躲雨。但是在走过香炉的时候,他的马鞭偶然打在了香炉上,发出铿锵响亮的声音。”
    皮求是笑道:“乾隆一听到声音,就感觉不对。于是命令御前侍卫用利锥把香炉锥开一个孔,仔细一看,原来全部是用黄金铸成的,只不过外面涂了一层火漆,所以像铁铸的而已。再看那两个烛台,竟然与香炉一样,也是黄金制品。”
    “不是吧,八尺高的黄金香炉,还有两个一丈多高的烛台也是金子。”俞飞白一脸的神往,也有几分怀疑道:“真的假的?”
    “那就不知道了。”皮求是轻笑道:“反正,据说乾隆把香炉和烛台带回宫中,再派人在荒庙中仔细搜索,找到了一块石碑。根据碑文记述,才知道这是明代嘉靖年间,一个大太监的家庙。反正就是一个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也不太清楚。”
    “不过,就算这是杜撰的故事,但是也应该有一个原型。”皮求是笑着说道:“和钱老差不多,听到声音,就能鉴别其中的异常,肯定不是虚构出来的。”
    “那是,乾隆算什么,号称十全老人,还不是经常打眼,错把赝品当成真东西珍藏。”俞飞白笑嘻嘻道:“他哪里有资格和钱老相提并论。”
    “不要胡说八道。”
    钱老摇头道:“谁都有打眼的时候,乾隆皇帝自然也不例外。然而,你们却偏偏揪住他打眼的事情不放,却无视人家慧眼识珠的情况。这是很片面,有失偏颇的做法。”
    “是是是,我错了……”
    俞飞白很没诚意的点头,然后回头盯住大香炉,摩拳擦掌道:“清华,去拿个锥子来,或者锯子也行。”
    “别闹。”王观无奈一笑,提醒道:“里面未必是黄金。而且,只是涂火漆的话,应该可以刮下来的,而不是形成一层坚硬的锈斑皮壳。”
    “哦,也对。”
    俞飞白觉得有理,但是想一想,又摆手道:“那更要弄开锈斑看看里面是什么状况了。说不定真是黄金,那你就发了。”
    “不急,让我再看看。”说话之间,钱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