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申请成为汉族的条件,就是一、家庭必须有一个人会说汉族语言。二、必须从游牧转为农耕。三、所分土地,所分住房要我们政府官员安排。就是分散地与汉族人住在一起。”

“他们穿汉族衣服,说汉族话,与汉族一样农耕。还不都是汉族人了。只要愿意成为汉族人,我们对他们的优惠比汉族还多。”

“如果有人想成为汉族人,又不会汉族话,我们在边疆地区派人去教他们说汉话,教他们干农活。来学汉族语言的人,我们给他们饭吃,还按天数发工钱。农闲、冬天,平白找工钱。这样的好事,我们就给他们。”

“要不了好多年,边疆的人就都是汉族人了。民族就归于一了。”

那些官员都笑起来。有个大臣说:“皇上这样做,不知要多少银子?我们的财政能够负担得起吗?”

小赵皇帝说:“我们从金国、西夏缴获了那么多金银,这是他们地区的钱,我们还给当地的老百姓,让他们尽快富裕起来。不能钱进了我们的腰包就舍不得用到他们身上。”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再议统一

小赵皇帝将民族归于一的理论,被大宋朝廷大多数大臣们所接受。最后,大臣们要求小赵皇帝拟订一个诏书,作为大宋的国家政策。

小赵皇帝等早朝一结束,就到崇政殿的皇帝书房拟诏书。

大宋皇帝诏书:

为了各边疆的老百姓迅速走向富裕的道路,改变游牧的状态,使汉族愿意移居边疆地区,使边疆地区老百姓可以向汉族学习农耕技术,使边疆老百姓过上大宋老百姓一样的富裕生活,特下诏书如下:

一、维持原来的诏书的规定,长城外比大宋内地税收减少三成。“长城外”现扩展为“边疆地区”。边疆地区比内地税收减少三成。

二、在边疆地区,汉族人愿意耕种土地,每户分给土地五十亩,房屋一套,提供耕牛、农具。免税三年,七年税收减半。

三、边疆老百姓申请成为汉族,愿意从事农业耕种,每户分给土地五十亩,房屋一套,提供耕牛、农具。每人发汉族服装两套。免税五年,五年税收减半。

成为汉族的条件,每户必须有一人会汉语。

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可到县的汉语学习班学习汉语和耕种技术,官府按日发给工资,提供食宿。

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汉族的家庭,必须服从官府的安排,到指定的村庄分配房屋土地。或者拈号定村庄、房屋、土地。

五、内地无地的汉人,边疆的老百姓要利用这个机会,改变贫穷的生活。各地的官府要支持不要阻扰老百姓到边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申请。

写完诏书,小赵皇帝叫李德全,王文去把李纲、种师道叫来议事。

李纲、种师道来了。他们几乎是一齐来的。对小赵皇帝行叩拜之礼。说:“叩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赵皇帝说:“两位爱卿,平身吧!”

小赵皇帝说:“朕把两位爱卿叫来,首先要感谢两位爱卿平定赵构篡位的历史功绩。这个赵构,完全不顾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灭亡金国的关键时刻,他竟在京城发动政变。朕当时就决定,哪怕不当皇帝,也要灭亡金国,为我们大宋统一天下创造条件,所以决定不回京。两位爱卿一举平定赵构的政变,为大宋的安宁做了大贡献。”

“朕准备给有关人员封赏,这次又有歼灭金兵东路军、西路军,恢复国土,灭亡金国、灭亡西夏等等有功之臣。李纲爱卿可以安排一些人先研究一下怎么封偿。”

“我们现在还面临着统一大理、吐蕃、西域的辽国。在西夏,吴革将军曾经问朕是否趁统一了西夏顺势统一西辽。朕叫不要忙。西域马上就进入盛夏,不利于进行战争。大理也一样。可是吐蕃的气候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军队还在宁夏地区。就挨着吐蕃。吐蕃是高原,我们这些地方是酷暑,他们那里就是最好的天气了。朕准备进军吐蕃,两位爱卿认为如何?”

李纲说:“臣赞成。吐蕃现在四分五裂,我们统一阻力很小,正是时候。”

种师道说:“臣也赞成。皇上对天气十分重视,对前方将士考虑得很仔细,我这里替前线将士谢谢圣上。”

小赵皇帝说:“既然出兵吐蕃都没有意见,只是朕对走那一条路还不清楚。”

李纲说:“既然我们这里不知道道路,吴革、吕好问他们只要到了西宁,就可以找当地官府派熟悉道路的带路。”

小赵皇帝说:“对,就这么办!对今后的行政区,朕是这样划的,现在的黄头回纥阿柴脱思麻都在青海周围,把西宁府划出来,建立青海路。西宁做首府。靠成都府路的划到成都府路。吐蕃那里许多地方都是无人区。在藏布江的河谷地带人口比较多一些,建立藏布路。以逻些府为首府。在中江河谷,找一个地方建立中江州。”

李纲说:“行政划分,总之划路、州、县,一要有人口密集,二要近。脱思麻与逻些太远,与西宁近,各自单独划一个路是应该的。成都府附近的吐蕃人口,划到成都管,也很好。臣看,行政区这样划不错。”

小赵皇帝又说:“朕是这样安排的,西宁附近,就由吴革、吕好问负责。到逻些,由王勇的洛阳兵去,再在里面选三万人,由王勇带领,要多带雇用会汉语、吐蕃语的翻译,直接向逻些开三万人马,到逻些后,可以先建立地方官府,再解除了地方武装,建立了官府解决了地方武装后,再回过头来,派人修路。”

种师道说:“这样安排好,最近的消息来看,王勇的洛阳兵比较打得。还有,臣听说吐蕃山高缺氧,是应该选一些身强力壮的人才行。”

小赵皇帝说:“吐蕃就这样安排。还有大理、西辽,我们现在不适合派大部队去。可以派使臣去。一方面,我们打下了金国、西夏与他们通一个消息。另一方面,我们要去做工作,争取和平统一。这里有朕给西夏皇帝的信,也带上。让他们以西夏皇帝为鉴。这就是朕给西夏皇帝的一封信的底稿,你们可以看一下,看可以不可以带给大理西辽给他们看一看。”

李纲与种师道看小赵皇帝给西夏皇帝的一封信

“夏国皇帝陛下:”

“夏国与大宋本是友好邻邦。可是在我们大宋反击金国的侵犯,惩罚他们打到我大宋东京开封的罪行时候。你们却派兵五万,对我大宋军队进行攻击。我大宋出于对邻邦友好的态度,将贵国的伤兵如数送回。当我大宋军队东进惩罚金国的时候,你们更是以举国之兵十万侵入已经属于我大宋土地的云内州、奉圣州。使夏国与大宋的友好关系荡然无存。”

“从来侵犯别人就是要别人侵犯自己。现在大宋惩罚夏国的战争已经开始,不要怪大宋无情。”

亚圣孟子说:“天下终究要归于一。”

韩非子也说:“天下终究要统一。”

“天下靠谁来统一?不能靠野蛮民族的血腥屠杀来统一。分裂意味着不休的战争。环顾天下,有那一个国家,那一个民族,有汉族这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明积淀。有那一个国家有大宋这样具有先进的国家制度,先进的科学、先进的技术,发达的经济,众多的勤劳富裕的人民。统一天下,实现和平,造福人民的重担,天然地落在我大宋皇帝的身上。”

“为了减少战争损失,朕建议陛下认清形势。号称:“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金国的数十万大军,在朕的大宋军面前,简直就是摧枯拉朽,所向无敌。”

“只要陛下交出土地,为天下统一做了贡献,我们朝廷可以予以陛下封候封公。让陛下及其子孙安享幸福富贵。”

“大军已至,时不我待。有言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望君识之。”

“大宋皇帝:赵桓”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日”

李纲看完小赵皇帝给西夏皇帝的信,说:“这一封信让他们看一看很好,西夏皇帝由于没有认清形势,最后还是灭国了。交出土地,还可以获得优待,和平统一更好。大理、西辽如果和平统一,我们今后工作更好做。”

种师道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明的战争,如果能够和平统一,对我们、对他们都是有利的。”

小赵皇帝说:“那好,今天晚上,朕就下达向吐蕃进军的命令。明天早朝就确定到大理、西辽的使臣。最近朕下达了在边疆解放奴隶的命令,朝廷又确定了在边疆区不搞土司,建立州县的决定。我们又确定了实行民族统一的政策。今后的大宋,必将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

李纲种师道告辞,小赵皇帝就去用午膳。吏部在皇宫演出正加紧准备。

下午,在皇宫几个大殿旁边的广场上,举行戏剧首演。戏台就利用检阅的检阅台。

小赵皇帝往后宫走的时候,看见正在搭椅子。皇帝、皇后自然坐大的太师椅。大臣们不太讲究,统一用小一些的太师椅。宫女宦官们,就在后面坐大板凳。

哎呀,为了显示皇帝皇后的威严,就把皇帝皇后的大太师椅搭在戏台下面。

小赵皇帝问:“那两个大太师椅给谁坐?”

有一个宦官说:“回皇上话,大的太师椅谁敢坐,就是给圣上和皇后坐的。”

小赵皇帝知道,靠近戏台,一会台上打斗起来,灰尘扬起来,还不是要吃灰?这是明好看暗吃亏。

小赵皇帝说:“听朕的话,把朕的太师椅往后放十排。”

宦官说:“皇上,这样安排,大臣们谁敢坐到圣上的前面去?”

小赵皇帝想,这个该死的封建礼数,自己选一个好位置,还因为于礼不合,大臣们还不敢坐。

这也难不到小赵皇帝,小赵皇帝说:“这样吧,把大家的椅子都向后移两丈,你们想一想,刚才哪个地方,朕和皇后坐在那里,戏台上跳起来,或者打斗,让我们吃灰嘛!”

那些宦官们,可不敢与皇帝斗嘴,就按皇帝安排的,向后拖了两丈。

用了午膳,小赵皇帝就带着皇后到前面的大殿旁边的广场去看戏。

太阳已经偏西,皇宫的大殿的房屋刚好遮住了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