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丈夫!还我们的皇帝,还我的丈夫!’”

小赵皇帝说:“各位,朕需要在这里辩解一下!金国、西夏、大宋在这次战争发生前,都是友好国家。可是金国却去进攻大宋,十几万精锐的金兵,已经打到大宋的京城开封府。当然我们大宋也是不好惹的。朕带领大宋军队消灭了十几万金兵,还消灭了十几万大宋投降金国的军队,恢复了大宋失地。难道只准他们打大宋,不准大宋还击。在我们刚攻下云内城的时候,你们西夏兵就到了。我们打退了你们的进攻,还还了你们的伤兵。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我们大军一走,又派兵十万军队进攻已经属于大宋的云内州、奉圣州

,这就不怪大宋了。当我们打下黑山城,朕亲笔个乾顺皇帝写了信。你们还是不理睬。这根本不能怪大宋。”

小赵皇帝有转了一个话题:“请在这里的各位放心,我们大宋既不会砍诸位的头,也不会让你们坐牢。实现天下统一,实现和平,让人民过幸福富裕的生活,是人心所向。现在西夏已经灭国,我们要做的是善后工作。请问乾顺皇帝修有陵墓吗?”

有几个大臣说:“有!有!”

小赵皇帝说:“好!你们有修过陵墓的大臣,帮助我们一下。人死不能复生,入土为安!”

小赵皇帝对宦官说:“去把外面那军队的将军叫来!”

外面的将军进来了。小赵皇帝说:“西夏皇帝乾顺,你们就负责安埋。”

他又对西夏的大臣们说:“你们里面有哪些修过陵墓的,来帮助一下,让我们的将士安葬乾顺皇帝方便一些。”

有几个大臣出来回答,愿意帮助安葬乾顺皇帝。

小赵皇帝见安葬的事情也解决了,想趁热打铁。又说:“西夏已经灭亡,朕准备安排西夏有上朝资格的大臣,到开封府,我们每月发薪俸。你们去写西夏历史。对我们大宋的政策法规,你们认为不恰当的,可以与我们提,让政策对老百姓更有利。”

“还有,西夏既然已经灭亡,还有原来属于西夏的土地没有被大宋收复,为了减少死亡和牺牲,你们那些大臣愿意去随大宋军队去招降。实现和平地回归大宋。”

有这个大臣站出来,说:“我是西夏的兵部尚书,我愿意随大宋军队去招降那些还没有收复的的地方。我听过大宋皇帝的信,我认为,天下终究要统一,实现统一,才没有战争。我已经不计较名誉的损失,愿意为统一出力。”

小赵皇帝说:“好!谢谢您!”

这时一个乾顺皇帝的妃子说:“大宋皇帝,快把西夏丞相国舅爷去抓了,两次派兵,不与大宋谈判,都是他的主意。”

小赵皇帝说:“朕已经说过不抓人,就不必抓人了。”

那些西夏的大臣虽然不高兴,但是,大宋皇帝讲信誉是一定的了。心里反而放心了。

小赵皇帝见西夏皇帝的安葬、西夏的大臣们的处理已经宣布;还有西夏的兵部尚书愿意去招降;事情都很顺利,就走出皇宫,把负责安葬西夏皇帝乾顺的将军叫到一边,悄悄地对这个将军说:“安葬西夏皇帝,他还是让他穿皇帝的龙袍,棺椁还是按皇帝的规格。只是陪葬物品不能太多。贵重的东西不能下葬。死人埋得再多,后来都有盗墓的人光顾。”那个将军点点头,表示坚决照办。

小赵皇帝又派人通知吕好问、吴革来接受皇宫,接受西夏的银库,清点西夏的粮食草料,核对账目实物等等。

吕好问吴革以及一些文官都来了。西夏的大臣们,已经知道了小赵皇帝今后对他们的安排,对以后的前途也算满意。对大宋的接管十分配合。

小赵皇帝见西夏士兵的整编、接收西夏皇宫、接受西夏的金库等工作已经有人在做。自己不需要亲自去操办,又没有事情可做,就带领自己的侍卫宫女宦官一同到野外去郊游。

他不必害怕西夏的人对大宋还没有心服的人来攻击。城外驻扎了大量的大宋士兵。他看见野外有农民在收割小麦,感到很兴奋。自己就当过农民,对庄稼,对农民天然有一种亲切感。骑马走了一段路,他看离割小麦的农民比较近了。农田里也不适合骑马,就下了马。带了两个侍卫,到农民的农田里。那可能就是一家做活的农民,见有人走来,跑也不是,不跑也不是。

小赵皇帝与他搭话:“老乡,今年收成好哇?”

那家的农民,还懂得汉语,只得答到:“好!好!”

“你们的麦子大多已经黄了,怎么没有多少人出来收割呢?”

哪个农民说:“长官,你不是没有看见现在在打仗吗?”

小赵皇帝又问:“你怎么又来收割呢?”

这个农民说:“小麦已经黄了,我还不是麻起胆子出来收割。没有办法,如果不即时收割,又害怕影响水稻栽插。如果水稻收成受到影响,今年我一家吃什么?再说,我也是汉族人,如果抓到大宋军营我也要辩解辩解。”

小赵皇帝说:“是呀,水稻栽插这一季,又要收,又要栽,辛苦啊!”

那个农民高兴地说:“长官也知道这些道理啊!”

小赵皇帝说:“我也当过农民,怎么不知道这些道理。”

那两个侍卫反而吃了一惊!皇帝还当过农民?不过他们马上就想通了,皇帝为了拉拢与这个农民的距离,有意编的。不过也难为皇上了。

小赵皇帝又继续跟那一家农民说话:“老乡,现在仗已经打完了,叫乡亲们不要怕,季节不等人。”

小赵皇帝又问:“老乡,现在大宋打赢了,你高兴吗?”

这个老乡说:“我是一个汉族人,大宋打赢了,我还不高兴?如果不是我有几亩薄田,我早就跑到大宋去了。”

小赵皇帝又说:“老乡,你听到大宋皇帝的诏书了吗?”

老乡问:“长官,大宋皇帝怎么说?”

小赵皇帝说:“长城外,要比原来减少三成的税。”

老乡说:“真的?太好了。”

正文 第五十四章 班师回朝

第五十四章班师回朝

小赵皇帝说:“老乡,你们有没有多的镰刀?”

这个老乡说:“我们出门的时候,多磨了一把镰刀,有!”

小赵皇帝说:“让我来帮你割一点,行吗?”

老乡说:“你想割就割吧!”

小赵皇帝拿起镰刀看了看。与四川的镰刀不同。四川叫镰子。与共产党的党旗上的镰刀一样。这里的镰刀,口子是直的,在石头上磨过的。四川的镰刀用钝了,是铁匠再重新崭成锯齿一样的口。

反正都是割小麦,应该技术是一样的。小赵皇帝开始小心地割,算来也有三十年没有割过小麦了,今天割小麦算是一个享受。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小麦割得又快又整齐,后面很快就放了一把又一把的一大溜。

这个老乡开始埋怨自己的儿子了:“你看,你还是个农民。人家长官割得多好。”

那两个侍卫,见皇帝亲自割小麦,真是新奇。看皇帝割小麦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不由得佩服起来。见小赵皇帝用袖子擦着汗水,就跑过来,说:“皇上,你歇一会,让我们这些侍卫来干!”

“啊!您是大宋皇帝?”这个老乡惊呆了。忙跪下,说:“小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一家人都来跪着。

小赵皇帝说:“哎呀!干得好好的,又叫你破坏了。”说完又把老乡扶起来。说:“老乡,现在在田里,礼节就免了。”

小赵皇帝手里的镰刀被侍卫夺过去了。小赵皇帝也没有办法,干脆叫另一个侍卫:“去,叫那些侍卫来帮忙割小麦,让他们休息一下。”

那一群侍卫来了,割小麦的割小麦,帮忙捆小麦的捆小麦。工作进度一下就加快了。

侍卫们在干,小赵皇帝对这个老乡说:“老乡啊!回去告诉大家,要即时收割小麦栽插庄稼,不能误了季节。如果今后这里官员不按朕说的办,没有减税三成,还可以到京城开封来向朕告状。朕认得你。”

可惜这个农民没有多少田地,这个农民家在他们来之前先就割了一些。小赵皇帝来继续又割了一些,侍卫们来又割,最后割完了。农民要请他们去吃饭,小赵皇帝说:“你看看,这么多人,怎么能行?”

“我又问一下,”小赵皇帝说:“你们怎么这么一点土地?”

那个农民说:“我家据说祖辈还不止这些土地,后来党项族来就给我们占去了,仅仅剩这么一点。”

“你们不去开垦田地,我看见大片大片的土地?”小赵皇帝说

“党项人要畜牧,你敢去开垦?即使开垦了,也不属于我们。”

小赵皇帝说:“如果朕以后给你们分五十亩田地,你们家够不够。”

老乡说:“够了,我们吃不完了。”

小赵皇帝问:“吃不完不要紧,还可以卖,关键你们种不种得完?”

老乡说:“如果有耕牛犁头,五十亩田地哪有种不完的?”

小赵皇帝说:“好,每丁分五十亩土地。可以先分二十亩,再自己开垦三十亩。”

“二十亩产的粮食你们家够吃了吗?”

“够了。够了。”

“嗯。”小赵皇帝点点头。

小赵皇帝挥挥手,说:“老乡,再见。”

告别了割小麦的老乡,小赵皇帝的游兴未尽。站在路边一个高一点的地方用望远镜看风景。小赵皇帝用望远镜四下观看,还真看见一处风景。就是在十几里外的地方,看见许多塔子。样子很好看。如果是一个塔子倒没有多少景致,这么多塔子,肯定好看。

这是个什么地方?小赵皇帝问自己随行的侍卫、宦官、宫女,“你们谁知道十几里外的地方那么多塔子,是什么塔子?”

大家都面面相觑,互相看着,互相摇着头。

正在这个时候,有几个当地的老百姓过路。一个侍卫拦住他们问:“老乡,十几里外的许多塔子是什么地方?”

有一个老乡说奇怪地说:“你们怎么看见的,还远着呢!”

小赵皇帝说:“用这个东西看见的。”指了指望远镜。

一个老乡说:“我只知道皇陵在那边,还没有看见,这里怎么看得见?”

一个年轻一点的人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