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花烟月 by 简青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鉴花烟月 by 简青远-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右手,也练过,在左手练累的时候,可终是觉得没有左手使用起来灵活。
  就让一切从头开始吧。
  十多年的练字底子,即使现在用右手,我想,要写好这四字也不是太难的吧。
  只是,要模仿明于远的,将他的清遒之气写出来,得费些工夫。
  我写得专注而投入,明于远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我身边。
  “这是你第一次写字?”他脸上神色不显。
  “是。”
  后来,他拿出带来的书,翻开一页,教我认读。
  书是版印的。
  不知这儿有没有活字版的,我心中疑惑,却不再开口。
  文章内容并不艰深,记录的大约是昊昂国某处的山川风物,文笔倒也简练,十分优美就谈不上了。
  读两遍,也就会了。
  这文章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会有难度,可是对一个有十多年读书经历的我来说,就不是什么难为之事了。更何况,我也是应试教育下的一员,记诵一事原本就如家常便饭。
  人如果有回头路可走,百分九十都会成为天才。
  我又想起这句话,不禁心中苦笑一声。
  “怎么了?有问题?”许是听不到我的读书声,明于远的声音传来。
  “不,学生会了。”我笑着说,接着将它背出来,流利清晰,抑扬顿挫,一字不差。
  明于远脸上的表情这次没藏住,我笑出声。
  再后来,他教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越来越深,一本书,用不了两三天。
  他眼底的兴奋是掩饰不住的。
  字也没拉下,不过他有一次说:“简非,你的字可比不上你的记忆啊。”
  那是当然,我在心底小声加一句
  只是他不知道,我每天只用很少的时间右手练字,绝大多数是左手写。
  只要写好后,小心将字毁了,也就没有痕迹。
  “卟——”头上传来一阵疼痛,我吃一惊,抬头看见明于远站在身边,“叫你背书,你却坐那儿半天不出声,怎么?终于也有难倒简非的文章了?”
  他似笑非笑。
  近三年来,他大约对用背书之事来难倒我已不抱希望了吧。
  这次又令他失望了。
  他听完后,叹息一声,“简非,这两年你也读了不少、背了不少书了,只是如何化为己有,所谓活学活用,就只能看个人了。以后要看什么,为师尽量给你搜了来。你就自己看自己思考吧,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当然,”他又拖长了声音:“书中所写,你也基本明白的,对不?”
  我一愣,看向他。
  “呵呵,简非,你不简单哪——”他眼里光彩流动,宛如狐狸,“没有什么人初接触那些书会像你这么兴趣盎然的。”
  我有吗?原来我以为藏得住心思,却不想原来连表情也没有藏住。
  看来,在他的眼中我还真是个孩子了,这样也好,不是吗?
  “以后,我们就随便谈谈吧,”他提议,“如何?当然,字你得继续练。琴嘛,你也自己练着吧。”
  说罢,看我一眼,颇为意味深长。
  他又发现了什么?
  我曾师从广陵琴派名家,也是连学且练十多年。
  之所以选学古琴,因为家明说古琴轻、微、淡、远,令人绝俗。
  我当时听得莫名,家明笑敲我一下,“你什么都放心里,像个小大人,还是现在这个表情适合你。”
  “就学它吧,你性静,可能更适合。当然,学不好也无所谓,反正是玩,对不对?”家明朝我眨眨眼。
  我笑出声。
  第一次觉得身为孤儿也许并不是件多可怕的事,因为,我还有家明。
  年光与人事,东去一声声。
  如今,不知与他隔了多少山川、多少光阴,只留我一人,将往日种种一一拾取。
  古琴。
  那天简宁送来古琴,说是明国师亲自替我选的,因为他第二天开始授琴课。
  琴,色沉近黑,琴式似伏羲而琴体较薄,似与宋琴略类。
  轻轻拂拭,其音古朴透净,端是一张好琴。
  明于远授琴那天,设帷焚香,当窗而坐,素衣一袭,神情淡静。
  半晌,指下如秋山烟净,林表霁月,寒涧流响,孤松岩岩。
  这样的琴音,我再练十年怕也赶不上。
  想不到他的弹奏清妙如此,在我所知道的古琴演奏大师中,也罕有其比。
  我不禁对他生出诸多好奇,明于远,究竟还藏有多少面目?
  他一一细讲弹奏要点后,就开始要我自己练习。
  将琴弹好,不容易;但要弹得生涩,很简单。
  只在每天读书,练字累了的时候,身边无人,我会将琴取出来,练很久很久。
  还有晚上。
  这儿,长夜漫漫,我会在简宁来过之后,取了琴反反复复地弹。
  教我弹琴,明于远讲解精微,点到为止,并不多言语,但他有时看向我的眼神令我不安。
  在这样的人面前,你能藏住什么?
  “又出神,”头上被他轻轻一敲,“如何?你还没回答为师……”
  什么?我抚了抚头,看向他。
  “简非,你这习惯可要不得啊——”他凤眼流转,斜飞我一下,“动不动就将人当作不存在,唉,为师很伤心哪。再问你一遍,从明天起,我们改读书为闲谈,好不好?”
  我被他逗笑出声。
  我能说不好吗?
  他可是狐狸一只。
  但是,随便谈谈?谈什么?
  
                  人海身藏之二
  安居流景任相催。
  和风微拂,竹子摇曳,沙沙轻响。案简无尘。
  站在书桌前,以明于远的字为帖,在临摩。
  字,写得再好又如何?
  这突然的念头袭来,不禁停下笔。
  来到这儿竟然也已三年。
  院中不知名的小鸟在花树里欢快啼鸣。
  我依窗而立,神思游走。
  不知何处声响,抬头看时,这些小鸟已“忽”地飞散。
  我笑着摇摇头,转身援笔在纸上写下一行:
  晨雀藏园树,鸣声相与闻。枝头忽飞散,花落自纷纷。
  刚写完,纸已被一只修长的手抽走。
  我一惊,抬头就见明于远站在身侧。
  他低声念一遍,就很自然地将它折叠了,袖入袖中。
  “你——”我一急,连“老师”也忘了称,上前抓住他的衣袖。
  “我,我怎么?”明于远凤眼笑睨,“哦,原来简非也有急起来的时候哪。嗯嗯,不错不错。”
  他一脸兴味,顺势牵过我的手,“大好春光啊,简非,我们院中走走吧,如何?”
  见他并没追究什么,我心微安。
  读了三年昊昂国的书,我也知道这儿文章虽不算很贫乏,但大多质胜于文,兼美篇章并不算多。
  诗风,近年来颇有兴盛之势。
  但诗,明于远并没有对我讲授过。
  只是偶然听他提及过昊昂国争相流传的一首诗作,却又哪比得上唐诗?
  我自己这个随手涂抹之作,自知距唐诗甚远,但对于一个不曾学过诗的孩子来说,突然能写出这个,是不是有些说不通?
  明于远:“……”
  正自胡思乱想,明于远对我说了什么,也没有听清。
  忙回过神,发现我们正停在院子东南角的取水管前。
  这儿本来僻静,我们什么时候跑这儿来了?他刚刚又问了什么?
  明于远正兴致浓浓地研究着这个取水装置,“它叫什么?”他突然问。
  “唧筒。”我不假思索,说完,呆住。
  生活在其中,偶然知道府中饮用水多是家仆清晨自城外山上取来,路途遥远;生活用水多是去城中水井边,也很不方便。
  于是想到了这个取水装置。
  当初为了做这个类似虹吸管的铁管,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不满意,以至于最后,城中最好的铁匠铺子里那位老工匠一看到我就打哆嗦。
  选了家中几个较隐蔽的位置,装上后真是方便多了。
  几滴冰凉落在我脸上,我一颤,回头见明于远正将压上的水花轻弹向我的脸。
  “嗯嗯,不错,终于醒了。唧筒,”明于远凤眼微眯,“这个东西怎么来的,你肯定是不知道了?”
  他话是问的,但语气却肯定。
  这只狐狸。
  我笑着说:“学生确不知道。不过,这个应当哪儿都有吧?”
  “哦,你觉得为师会对一个随处可见的东西感兴趣吗?”说完,笑着斜睨我一眼。
  我一愣,暗暗懊恼后一句问得画蛇添足,越描越黑。
  “最近几年,简相府中新鲜物儿不少,连带着我们昊昂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当然,这些你肯定也是不知道的了?”
  他继续向前走,我伴行在侧,却不知道如何说话。
  他想说什么?亦或说他在怀疑什么?
  这几年,我也只是为了生活的简便,略做了些变动,比如这个取水装置,比如磨面粉用的水磨,比如我的简易淋浴房,比如我的羽绒服,比如……
  正出神,就听见“花落自纷纷——是你写的吧”,声音漫不经心。
  “是的。”
  瞧我都说了些什么?
  我张口结舌,站住了,不自觉地抬头看明于远。
  他素衣临风,狭目流光,也正一脸笑地看我。
  “非儿——”身后传来简宁的轻喊,我一听,松口气。
  转身跑过去,抓住简宁的手。简宁掌心的温暖令我一阵心安。略定了神,回头暗瞪明于远一眼,不想他仍在看我,我的目光已来不及收回,突然就觉得委屈,慢慢红了眼。
  却见明于远已是目光一转,自然地看向简宁,笑得十分愉快,“简兄,这院中风景不错,晴和天气,令人神清气爽啊。”
  “呵呵,国师见笑,”简宁握握我的手,“非儿这段时间真令国师费心了。”
  “哪里哪里,这个学生,”他话音略停,笑看我一眼,“我很满意,哈哈。”
  我暗地里扁扁嘴。
  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明于远似乎总有本事令我情绪失制,他,似乎也很以此为乐。
  而我在他面前似乎也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