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血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鲜血战-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前,向全连的官兵说明了一下上级的战斗命令:“团部考虑到我们尖刀连人数不足,但我们又有卡车代步,命令我尖刀连配合侦察连,负责沿途侦察敌情。如遇到小股敌人可以吃得下的就坚决消灭敌人,如遇到敌人的大不部队就设法拖延敌人的行动,等待我团的大部队前来阻击。”
“一句话,就是能打则打,不能打则扰乱敌人,决不能同敌人硬碰硬。”连场战斗过后尖刀连的志愿军士兵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人,牛长乐也不会什么大道理,以士兵们能听得明白的最显浅的说话,把作战的基本方案告诉大家。
“各班排登车出发!”简单的训话后,连长牛长乐就命令部队动身出发。一排和三排的战士乘坐卡车,轻伤员和后勤人员乘坐几辆马车和驴车,虽然不是全部机械化,但全连士兵最起码都有车代步,行军速度比起以前要快得多。不过为了达到全连能机动作战的目的,尖刀连不得不把部分缴获的物资和武器送给了团里的友军连队。
整编成机动分队后的尖刀连火力配置也算得上强悍,每辆卡车的车头上配置一挺M2勃朗宁12。7mm重机枪,车卡里承载三十二名志愿军士兵和81mm迫击炮一门,士兵们使用的武器中缴获得来的美式枪械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武器多人员少的原因,除了每个班配备一挺轻机枪外,几乎每个士兵都有两支长枪,最差的也是一支步枪一把手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手枪,那些在尖刀连阵地前被击毙或俘虏的美军坦克兵身上每个人都有一把手枪,十一辆美军坦克中一共有五十五名美军士兵,这些美军坦克兵都战死或被俘,他们的这些手枪被缴获后,能使用的手枪有五十把,后来全部分发给两个战斗排的志愿军士兵使用。
志愿军独立一师是按照四四制组建的主力师,直属志愿军司令部,这时独立一师的三个团有两个还留在温井城,防守志愿军的大型补给站,另外一个则在修筑铁路,只有加强团掩护志愿军炮兵部队在云山方向作战。
独立一师和三个志愿军炮兵团都是直属志愿军司令部的部队,他们不属于任何军兵团,但在实际战斗中,志愿军司令部往往会根据各个方向上的战斗需要,把这些直属部队临时划给某个军或者兵团指挥,参与重要的战斗。也就是说,这些志愿军司令部的直属部队,就是革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钉。
“大家都坐稳了,先同你们说清楚,这一路上肯定会很颠簸的。”连队里会驾驶汽车的人就那么两三个,李啸天当然是自己驾驶一排的卡车,排里的人都登上车卡后,李啸天提前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没坐过车又或者会晕车的同志,自己先有些心理准备,这卡车可不是那么好坐的,到时候别埋怨我的驾驶技术不好。”
“咱们都是穷苦工农子弟出身的,有车坐不用走路,这已经是很奢侈的了,我相信大家会承受得住颠簸的,李啸天你就大胆地开车吧。”一排长赵晓锋在排里的人都登车后,他也打开卡车车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有过上次坐卡车的经验,他嘴里一边说着话,一边伸手抓牢车上的扶手。
“嘟嘟”李啸天自己知道自己的驾驶技术也就是半桶水,坐上驾驶位置后按了两下卡车的喇叭,试了试喇叭的效果。行军中按喇叭是一种通讯的手段,相当于吹哨子,比吹哨子的效果还好,连队里的两辆卡车在行进中将主要以喇叭声来互相联系。
(昨天战友聚会,酒喝多了几杯,转眼退伍快十年了,难得聚一聚。今天更新慢了大家多谅解。)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一十二章 巧妙牵制敌人(二)
更新时间2009…10…7 23:50:48  字数:2646

 独立一师加强团的各个连队,按照上级的命令,在11月2日的黄昏,离开各自防御的阵地,离开志愿军两个炮兵团,从云山城动北郊外向云山以南地区增援。尖刀连与侦察连一起,在团大部队前面担负开路侦察的任务,侦察连在最前面开路,尖刀连在侦察连的侧翼,也就是志愿军云山包围圈的外侧沿途侦察敌情。
白天美军占据绝对的空中优势,对志愿军在云山城附近暴露出来的部队实施了多轮轰炸。美国的空军不愧是二战后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十分擅长空陆协同作战,在美国陆军的地面指引下,出动了四十多架战斗机轰炸机对包围美军骑兵第1师8团的多个志愿军步兵团实施了多番轰炸,给包围美军的多个志愿军连队与重创。与此同时,美军还出动了大批的运输机,向被包围的美军部队紧急空投了大量的弹药物资,让濒于崩溃的美军骑兵第1师8团的残余兵力终于撤出了云山城,向云山城以南龙城洞至龙头洞之间的美骑兵1师5团靠拢。
云山城的战斗进行到11月2日傍晚,交战双方都知道11月2日晚将是决定这场会战的重要夜晚。不仅习惯于夜间作战的志愿军部队派出了云山会战的预备队,美军也一反常态地在连夜向云山城方向增兵,作为预备队的美骑兵第一师七团派出一个营再次增援,企图解救出正在被中国军队逐渐吃掉的骑兵第一师八团。
历史上无数战例都证明,一场战役战斗的最终胜负,关键不是看双方的主力部队的较量,而是看双方的预备部队的较量。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交战的双方无论战前作了多少情报工作,总不可能把对方的真实情况都了解,也就是说战斗一打响,往往会发生作战计划预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就必须用手中的预备队来弥补,用预备队来作最后的决战。
“这朝鲜的雪景也挺美的,要是这个时候不是来打仗,而是来旅游观光,这该多好。”李啸天驾驶着搭载一排志愿军士兵的开车,颠颠簸簸地在朝鲜的崎岖道路上行进,一路上驾驶卡车的技术也不断熟练。经过几天的大雪,朝鲜北部地区成了千里冰封的国度,山林之上覆盖了厚厚的冰雪,李啸天透过卡车的玻璃,颇为兴致地欣赏着日落时迷人的野外雪境。
“这个时候你还有心思看雪景,你的精神境界是不是太高了些。”赵晓锋这时的心思都放在了摊开在车中的军事地图上,不时看看地图又看看车外道路两旁的景物,互相对照一下,他的这个副驾驶位置可不是白坐的,肩负着指路的责任。
“用得着整天紧张兮兮的吗,这里离火线还远着,该放松时就放松。”李啸天经过这十来天的行军战斗,对这个世界也多了一份感悟,“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把握眼前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不好好看看这个世界,说不定等会赶到战场火线上,敌人的一发炮弹打过来,就没机会看了。”
“你这到底是乐观主义还是享乐主义?”赵晓锋把目光从军事地图上收回来,他对于李啸天的言论并不完全赞同:“我也是干革命过来的人,这张驰有度的道理我比你懂,放松不是不可以,但要看时候。”连续作战十多天,赵晓锋的面上也瘦了一圈,“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松懈,你还是认真开好卡车,你这领头车可出不得乱子。”
“排长你真没有幽默,我这是故意和你聊聊天,免得自己产生驾驶疲劳。”李啸天这话可不假,长时间在雪地里行车,由于周围的色调都差不多,再加上雪地反射阳光的耀眼,驾驶员的眼睛很容易疲劳。
太阳的光芒逐渐黯淡,在苍茫暮色之中躲到了冰雪覆盖的群山后面。夜幕再次笼罩在战场之上,狂轰滥炸了一天的美军飞机十分不舍地全部飞返朝鲜南部的空军基地。云山会战各条战线的志愿军部队得以从美军强大的空中火力下重新聚集各个部队的兵力,而美军的地面部队也由进攻改为防守。黑夜的到来将使战场上攻防的双方互换,朝鲜战场上夜晚是属于志愿军的天下。
黑夜之中,志愿军和美军的预备队都在连夜行军,而他们推进的方向竟然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在白天时候志愿军三四三团顽强阻击美骑兵1师5团的龙头洞以东的一处无名高地。本来这个无名高地并没有太大的战术价值,不过由于美骑兵1师5团受阻,而美骑兵1师8团残部成功撤出云山城,这个无名高地就成了美军是否能突破重围的唯一一条退路。
美军第二拨增援兵力,美骑兵第一师七团的一个营,是一支纯粹的机械化步兵,整支部队全部由卡车、步兵装甲战车和吉普车组成,机动能力极强,远非志愿军独立一师加强团可比。在抢占这个无名高地的奔跑比赛中,如无意外美军肯定要比志愿军先一步到达。
但是,无论是美军还是志愿军的指挥官都没有料到,在这场抢占高地的行军比赛中,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变数,那就是因为大幅减员而内部整编为机动作战分队的尖刀连。
尖刀连两个战斗排六十四名志愿军战士,在连长牛长乐的带领下,乘坐两辆缴获的卡车,以较快的速度在前面挺进,而指导员郭立军带领着轻伤员和后勤人员赶着几辆马车尽量赶路。在经过三个小时的雪地行军后,不知不觉间,尖刀连已经抛离了加强团的大部队,比其他连队早一步赶到了指定的预定地区。
“全连下车,各班排整队集合!”尖刀连的两个战斗排无惊无险地到达了无名高地的北侧,坐在三排卡车上的连长牛长乐指示两辆卡车在路边停车后,就命令尖刀连的战士下车准备登上高地。
这是尖刀连的士兵第一次长距离乘卡车行军,大多数的士兵都不太习惯,乘坐在卡车的车卡中颠簸几个小时,士兵们有一种骨头都颠簸散了的错觉,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舒展四肢,让手脚的血液循环较快,消除身上的麻木感。
“一排在前,三排在后,以班为单位,登上山顶,随时准备战斗!”连长牛长乐深知尽快占领高地的重要性,士兵们略为整队后,就下达了上山的命令。
“李啸天,你带二班的人在前面探路,机警一点,全连的人可都跟在你屁股后面上山。”为了保险起见,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