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情绪密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解情绪密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那些对自己价值产生怀疑的人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


第一步,停止扮演受害者。很多时候,受害者的标签都是自己给自己贴上去的。当你向朋友们倾诉痛苦时,其实也是在向他们传递一个危险的信息:我很可怜,你看到了我的弱点,现在是我最虚弱的时刻,我需要你帮助我。

我从不怀疑别人的善意与同情,但我会质疑这种耐心存在的时间。如果总是向别人哭诉,短暂的同情过后可能引发的是一种被歪曲的思考:你是不是真的犯了什么错,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你不好?那种幼稚的对错观会不自觉地抬头,从而加深自己的孤独感。要想倾诉情绪,请选择那些绝对可以包容你的人。


父母、伴侣或者朋友,在最开始都可以包容你。但这种包容常常会因为时间而改变。所以,不要让原本可以包容你的人变得对你不耐烦。


如果你察觉到对方已经开始有些言语闪烁,那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对方不耐烦的前兆。换个人倾诉是个办法,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安慰。


第二步,就算内心再害怕,也要保持昂扬的心态。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才能真正摧毁一个人。所以不管是觉得被孤立还是真的被孤立,都要让自己充满斗志。第一步中所提到的发泄情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自己给自己鼓励。当孤立感出现时,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情绪。可以试着做张小纸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10个优点。每次感到沮丧的时候就念上几遍,会有不错的效果。


人在逆境中不外乎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振奋精神,第二种则是贬低自己。而且中国人通常讲究含蓄美,所以在害怕时,要找出自己的10个优点,其实难度是很高的。最开始的时候,可以先从外表入手,然后逐渐深入,直到最后通过这种描写来肯定内心。


比如说,最开始可以写“我身体健康”或者“我是长跑健将”这样的话来鼓励自己。在说服自己相信这些优点后,可以更深入一点,找出自己例如“我工作很有能力,写公文很快”,或是“我在朋友中口碑不错,他们都喜欢和我聊天”之类的。


最后的优点,当然要和自身的价值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值得别人去爱”,或是“我能够很清晰地分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此类的评价性话语。


第三步,找寻那些可以真正支持你的人。这些人可能平时与你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他们身上具有一种特质,可以让你在不安和彷徨的时候坚定起来。找到他们,善待他们,但不要过分烦扰他们。让他们明白你的情感,明白你是个值得信任的好朋友,这样你就会得到他们的支持。


心理学中有个说法,叫“交换好感”。指的是人们往往会对那些向自己主动示好的人回报善意。这并不是指两个人之间像做生意那样进行感情的交换,而是一种类似于磁铁相互吸引那样的心理原则。所谓的“将心比心”,正是这样。


人们心理的不良改变,往往都是从自我形象开始的。孤独感、对自己的怀疑与不信任,或是在众人压力前对自己的贬低,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本文开始时所说的那个女孩,她所面临的情况比较极端,平常人很难遇到。大家在日常生活里遇到的可能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事请,没有人教过该怎样处理,所以常常会导致行差走偏。人们常说,“要对自己好一点”。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正是“自己”,有时才是造成困境的最大压力源。
 
 
 
  芦 淼 告 诉 你


不要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受害者”,尤其是不要让自己有意变成这种“受害者”。伤害在生活里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个昂扬的心态,同那些能够支持自己的人一起,粉碎“受害者”的标签牌。


改变习惯的4个秘诀


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


——西班牙哲学家 乌纳穆诺


习惯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个人平时行为做事或考虑问题的一种模式。


那习惯究竟好不好改?这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说:习惯不好改。但也有人说:人的习惯从哪里来?还不是爹生娘养老师教出来的?又不是抽大烟,有什么难改的?


说到这里,就不由得想起我一个朋友:


他原来每顿饭无肉不欢,常常戏说自己上辈子是属狮子的。可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忽然得了一场重病,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


出院以后,他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之前的大鱼大肉,一下子变成了素食主义者。问他原因,他就感叹道:在医院的时候,每天靠输液维持生命,一个多月基本上什么也没吃过。病愈出院,忽然发现那些没油没盐的素食,味道还着实不坏。


一年以后,有次和他吃饭时,我们正准备照顾他一下,帮他点几道素菜,谁知他一张嘴就点了烤鸭和酱肘子等诸多荤菜。


我等大惊失色,急忙问他原委。他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工作关系,去内蒙古待了几个月。穷乡僻壤之地,青菜是稀罕物,倒是牛羊肉不缺。没奈何,他坚持了几个月的素食计划就此流产,又重新回归到以前的生活习惯。


那对于他,习惯是好改还是不好改呢?


我们常常会说“你要改掉这个坏习惯”,或者“我帮你改掉这个坏习惯”。其实,一个习惯怎样养成和改变,作为当事人的我们通常是没意识的,甚至那些天天见面的亲朋好友也意识不到。所谓“改掉”,其实只是新旧习惯的一种交替而已。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重复25~30次,哪怕是无意识重复,就足以养成一个新习惯。对于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家长培养他好好吃饭的习惯,其实也是一次又一次言传身教,然后他才逐渐学会的一种本能——不然孩子饿了就哭,吃了就睡,他们怎么会知道一天该在什么时候吃饭呢?


同样道理,成年人也如此。每天上班走什么路?最爱吃的饭菜是什么?这些都是习惯。再往深里说,一个人在面对陌生人时,是小心翼翼还是大大咧咧,是与人为善还是提心吊胆?这些也都是习惯。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由过去的一点一滴所组成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指的就是从一个人的种种习惯(生活习惯和思想习惯)上,看他日后的发展。
 
 
 
  
 但习惯不是凭空而成的。就像盖房子总要有地基,要想养成习惯,总要有基础。那么养成习惯的基础是什么呢?


◇ 能改变习惯的只有自己


没人能替别人下决定,也没人能替别人改习惯。尽管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对其他人负有责任,对那些我们的朋友、亲人或者爱人,总希望能改变他们身上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东西,但事实证明,这样企图通过自身施加影响去改变他人的努力总是白费——说不定还会让两人反目成仇。


就算是负有养育之责的家长,对孩子习惯的改变也不是无止境的。当孩子尚小的时候,家长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去培养塑造他。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家长的影响就仅限于“潜移默化”了,因此也才会产生诸如“心理断乳期”之类的问题。


而对那些同辈或者长辈,我们常常自以为对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足以让他们改变某些习惯,但实际上这只是错觉。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鼓励或影响。凡是想改变的,必是从心里自愿改变的。


◇ 旧习惯不会自动消亡,只是被新习惯替代了


除了你培养新的习惯,旧有的习惯从来不会自己消亡。你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培养一种新习惯来替代它。期待随着个体心理不断成熟,某种习惯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就像刷牙时的刷法,从小到大几十年培养出来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短短几个教育片或宣传海报就能完全“下岗”。新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很多时候,它需要的时间同培养旧习惯时花费的时间成正比。


思维方式也正是如此。谈及心理,必涉及思维。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人,就像鼻子上的眼镜一样。外在世界是美是丑,是真是假,全要经过眼镜的把关。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结论,也正是因为眼镜在其中起作用。


而这个眼镜是不是能如实地反映客观?这就要看这个人的思维习惯如何了。我们常说:某人是负面思维,指的就是他在看到任何事物时的第一反应都是负面的。在面对工作或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他的反应常常是“逃避”或者“挑刺”。这种习惯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普通的说教等等完全不起作用。


是真的不起作用吗?并非如此。新习惯取代旧习惯,是一个主动而漫长的过程。


◇ 不断地重复是培养习惯的唯一方法


你知道电视里经常放的广告意味着什么吗?重复!广告人每天都在研究,用何种频率进行重复,最能调动人的购买欲,最能培养人们的消费习惯。


同样道理,人要是想培养个好习惯,也必须不断重复。想培养把桌子收拾干净的习惯,就要在每次看到桌面上有杂物时就去收拾。当你重复足够多次以后,这种习惯就会深深地植入你的性格当中。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轮到自己做决定时,就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了。人可能因为与他人比较而自惭形秽,然后决定培养某种习惯。但这种“见贤思齐”的激情,很难持久。所以必须在主观上确定,“不断地重复是培养习惯的唯一方法”这个观点。


同样,人也要注意不能重复那些准备抛弃的旧习惯。如果你想抛弃每天晚上不洗脚的习惯,就要牢牢记住,哪怕你已经快沉入梦乡,只要想到自己还没洗脚,就要爬起来把脚洗干净。


◇ 远离那些充满诱惑的环境


环境总是充满着诱惑。戒烟者之所以重新开始吸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