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好性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人做事好性格-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5.要善于研究人
要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其实最重要的只有一点:你必须研究人。如果你真能理解别人——懂得他们怕什么,希望什么,梦想什么——你一定能与别人建立起良好关系。与别人交谈,听他们诉说心中的梦;观察别人,了解他们怎样思考问题。当然还要读书听录音带。尽量多汲取别人的智慧,但不要忽视亲自与人交往了解他们。这是你要养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学术研究。 



□ 成全别人的好胜心


学生对一位新来的老师感到有些好奇和畏惧。因此这位老师故意在课堂上说:“我的字写得不好看,板书更差,小学时我的书法都不及格。”以此博得学生一笑,为的是很快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他也会说:“如何,我的领带漂亮吗?”学生就会暗暗在心里想:“这老师真有趣,竟注意些小事,可见老师也是凡人。”学生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便产生了亲切感。
同样的,在人前演讲,在麦克风前打喷嚏,站不稳,故意表演些小失误,就能缓和原来紧张的气氛,听众们对有头衔的大教授都有戒备心,但是看到小的失误后,心里便会想:“同样都是人,难免做出些不雅的事。”于是一种亲切感就自然产生了。
与有自卑心理和戒备心的人初见面时的会谈是很困难的,尤其在社会地位有差距时,对方在居下的位置上心中会有胆怯感。此时对方心理上自然筑起一堵防御墙,首先让对方树立“自己不比别人差”的观念,这一点很重要。
华盛顿特区有一位名演员,他是出名的花花公子,一位曾经被他追求过的女性回忆说:“若是他触动了我的‘母性’本能,我就凡心大动。他往往会说:‘我真笨,连衬衫都穿不好。’”这位男演员就是利用母性本能,博得女人欢心的。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若要联络感情,应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因为要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必须抑制你自己的好胜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
比如对方与你有同性质的某种特长,对方与你比赛,你必须让他一步,即使对方的技术敌不过你,你也得让对方获得胜利。但是一味退让,便表现不出你的真实本领,也许会使对方误认你的技术不太高明,反而引起无足轻重的心理。
所以你与他比赛的时候,应该施展你的相当本领,先造成一个均势之局,使对方知道你不是一个弱者,进一步再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紧,使他神情紧张,才知道你是个能手,再一步,故意留个破绽,让他突围而出,从劣势转为均势,从均势转为优势,结果把最后的胜利让于对方。对方得到这个胜利,不但费过许多心力而且危而复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对你也有敬佩之心。
不过安排破绽,必须十分自然,千万不要让对方明白这是你故意使他胜利,否则便觉得你虚伪。所面临的难题,是起初你还能以理智自持,比赛到后来,感情一时冲动,好胜心勃发,不肯再作让步,也是常有的事。或者在有意无意之间,无论在神情上,在语气上,在举止上,不免流露出故意让步的意思,那就白费心机了。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一个活得叽叽喳喳,一个活得自然潇洒。有理,没理,饶人不饶人,一般都是在是非场上、论辩之中。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当不失原则地论个青红皂白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往往为一些非原则问题、鸡毛蒜皮的问题争得不亦乐乎,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越是这样的人越对甘拜下风的瞧不顺眼。
时下里流行一句话:“玩深沉。”其实这种场合玩点深沉正显示了大度绰约的风姿。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用说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根本不值得称雄。你若是有理,却表现得谦逊,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 学会欣赏别人


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被人欣赏,欣赏就是发现价值或提高价值,我们每个人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发现和提高我们价值的人。
一家成功的保险公司经理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欣赏我们的代理人。”
欣赏能给人以信心,能让对方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爱情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就是因为两个人互相欣赏对方,欣赏对方的优点,甚至欣赏对方的缺点。在爱人眼里,对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一个人被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可以想象他是何等兴奋,所以心中有爱情的人对待生活总是积极、乐观的,充满自信的。许多大企业家告诉我们,他们在提升一个人之前,喜欢了解有关这个人妻子的情况,他们感兴趣的当然不是她的长相、她的贤惠,而主要在于她是否对丈夫有一种信任感。如果一个妻子认可其丈夫并给他一种感觉:她和丈夫在一起是愉快的,那么,每当丈夫回家时,他就能在她的臂膀中得到一种自信和激励,第二天,他能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
欣赏能使对方感到满足,使对方兴奋,而且会有一种做得更好以讨对方欢心的心理。如果一个员工得到经理的欣赏,他肯定会尽力表现得更好,而如果是一个小孩得到别人的欣赏,那他的表现会令人大吃一惊。有一个小孩总因喜欢在家具上刻画而遭惩罚,心理学家为他买来雕刻工具,并且教他如何使用,如何设计,还赞赏他:“你雕刻的东西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个人雕得都好。”一天,小孩使人大吃一惊:没任何人要求他,他把自己房间打扫一新,当问他为什么时,他的回答是“我想你会喜欢的”。
欣赏别人也得懂得一些技巧。首先要尽量去欣赏别人一些他自己不很自信或不被众人所知的优点,如果一个国家级运动员和你第一次见面,你表示欣赏他的运动成绩,除了让他一笑以外,不会产生什么特别的感觉,而如果你表示欣赏他的风度和气质,他会非常高兴。
欣赏别人也不能无中生有,对方根本没有的优点甚至是缺点,而你还大加赞赏,他会怀疑你是否在讽刺他,要么会认为你这人是个善于说假话、奉承拍马的人。
另外,单独对待每个人总能让人有种被欣赏的感觉。当你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向你介绍了他的三个孩子后,你不是点头微笑而是走过去一一握手并问好,他们马上会对你产生好感。 



□ 不要处处当主角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在此中要想立于不败,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的,但同时也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韧劲和智谋。人在竞争过程中,一方面是和事进行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和人进行协作或挑战,做事容易,但处人就比较难,这需要我们能屈能伸,需要我们清楚何时屈何时伸。
一个处处争当主角的人,会让人感觉挺有时代气息,但同时也会让人感觉不够老练,有勇无谋。其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要求我们甘当配角。当你刚从事一次工作时,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做好配角,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一种合作的态度。只有当好配角,才能从主角那边学到许多东西,也才能让主角尽心地传授知识。而如果你一上来就猛打猛冲,凡事都抢着干,别人就会抱有戒心,谁都怕这种人来抢饭碗。
作为一个新手,我们要甘当配角,以求充实自己;而作为一个老手,也要乐于当配角,让新手们有机会得到锻炼。
另外,在工作中遇到大家都能做的事,不要抢着去表现。即使你做成了,别人也不会夸奖你,而且和别人争做这样的事,容易引起矛盾。而当有些事别人做不了时,你可以勇敢地争做主角,好好地表现一下,这才能显你英雄本色。处处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那种平时踏实耐劳,在关键时候一鸣惊人的人才是最具竞争力的。所以在生活中要学着做“黑马”,而不要抢做“出头鸟”。
再则,有些名利之争,少去涉及为妙,以免落得个虽有能耐,但是个势利之人的名声。因为太多的人喜欢这玩意儿,而且争这玩意儿都会惹得不干不净。能在名利问题上甘当配角,此种人必有远见,必能成大事。钱钟书先生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声望,一方面是因为学识渊博,再一方面是因为他清淡名利。用他的话来讲:一辈子姓了钱,还在乎钱吗?
关键时候要争做主角,但争主角不是凭一时的冲动,而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要估计自己的能力,要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当然这种自信不能是盲目的。此外要能处理好各种因当主角带来的复杂矛盾,也就是各种人际关系,当然还要考虑到各种不测和意外,做好担当相应责任的准备。 



□ 悄悄地为他人做点好事


许多人经常为他人做好事、行方便的时候,总会顺便告诉对方自己对别的人也很好,心里悄悄地企盼着对方对自己有所肯定。
我们要求自己健全人格,希望自己成为某种有思想的人,所以我们加强自身修养,经常做些好事,对别人施以仁爱。这样做可以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善良的品质和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我们为他人做好事的行为本质上是很好的,但是记住:我们只是为了通过自己善良的行动为他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有恩于你”。实际上,你做好事的同时,你善良的本性已经使你感觉愉快——你仁爱的意义即在于此,所以千万别图回报。
既然要付出,就单纯地付出,不要图回报,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倡“悄悄地为他人做点好事”的初衷。别人的感激与表扬并不是你最需要的,你真正得到的有意义的回报是你无私奉献的热情——只要你有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