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蚕家女 作者:冬二月(晋江2014.7.17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妾本蚕家女 作者:冬二月(晋江2014.7.17完结)-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夫人,绝对错不了。吴州流言四起,是姑娘错不了,不日还要嫁给陶老爷。小的还去那处二进小院子看过了,虽没见着人,但里面的确是住了位易姑娘。附近好些人都是见过易姑娘的,听他们描述的样子,和大少爷所说的那位易姑娘一般无疑。”
  “嗯,梁妈妈,前些日子不是刚得了些小金马,给路栓两个带回去让孩子玩儿。” 杨老夫人轻轻靠回软榻上。
  路栓口中连道使不得,梁妈妈硬是往他手里赛了几个。路栓掂了掂,每个小金马足有二两重,心里高兴,脸上却不显,连声谢赏后退下了。
  “梁妈妈,你亲自跑一趟,告诉那老少去,让他们知道我老婆子也不是那起子没心肝的人,这些日子他们没少给我老婆子面色瞧。”杨老夫人面上不悦。
  “老夫人,瞧您说的,到底是……他们紧张也是自然。”梁妈妈随口安慰着,脸上笑开了花,一脸的菊花纹。
  梁妈妈是杨老夫人身边的老人了,自然知道老夫人虽然面上不悦,其实心中高兴得很,否则也不会一赏就是好几两银子。前些天一从大少爷处听到那些话儿,老夫人这些天都吃不好睡不着,让人守在吴州就为了知道小姐被带到哪里去了,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好的消息,这下老夫人总算是宽心了。
  幸好让人去打听了,别看两个州府离得挺近,但若不刻意打听,消息一时半刻的也传不了这么快。
  待梁妈妈出去,杨老夫人不悦沉着的脸微微含笑,自语,“我得亲自去趟吴州,也不知陶家那小子怎样,人品性子如何,总不能让那孩子嫁得太委屈。”
  杨丰和杨二老太爷一听到易为水没死的消息,也是惊喜交集,连声嚷着要去吴州看看。至于嫁人什么的都好说,只要人活着就好。
  望着熟悉的院子,院子里秋菊开得正盛。若不是白玲说她都不知道明儿就是重阳节了。回过头来看,重生后发生的事太多,竟无一个节日是在家中过的。七夕是在源县过的,中秋是在来往虞州的路上,而明儿的重阳不必说是在吴州了。
  心中有些怅然,不管人在做些什么,日子还是一天天的过去,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总要让自己过得好点,这是重生后她一直想要的,不管日后会如何,尽力了总不会有遗憾。
  收拾好思绪,心中的郁结渐消。缓步走到院中坐下,九月天已有些凉,易为水在薄绸外罩了件藕色绣兰花对襟褙子。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素手托腮,嘴角微含笑,面容沉静,偏头望着院子的菊花,静静享受这难得的清静。自重生后,她清静的日子并不多,待日后进了陶府怕是更不得静了。
  “喜欢吗?”陶佑静静走到她身后,低头黝黑的眸子盯在她脸上。刚才见到她仿如融入院中般,自然协调,极美,却仿佛透着一层纱般将他隔在重重纱外。所以他走近打破这种有距离的美,也不愿只能远观,只为不让她把他隔开。
  知道难得的清静没有了,易为水无奈的暗叹了口气,轻摇螓首,“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只是纯粹想看而已。陶老爷此时来有事?”据她所知二人正在商谈婚事,似乎不适宜这般频繁见面。但易为水转念一想,他们之间又何只这点不适宜,自嘲的暗道自己过于计较。
  “之前院中的人不适合留下,我另带了些人来,到时这些人会随你嫁到陶府。” 陶佑坐到另一张石凳中,微凉的石凳令他眉头微皱,“水生,找个垫子来。”
  水生应了声,走了开去。易为水看着水生的跑开去的背影,这会儿的水生只是个十五、六的大小伙子,远没有重生前那般得用,但也是贴身侍候的。
  “陶老爷费心了。”易为水站起微微欠身。她明白陶佑话中的嫁字之意,说的便是这些人全是她的陪嫁了。比起前世就那么独自进府,这样有陪嫁的好多了。到底是正室,不过事情会否真这么顺利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最后二人又会回归到路归路,桥归桥。
  虽然她不是为了正室之位才答应嫁陶佑的,但若还是个妾侍,她不会进陶府。不管是为父亲,林伯伯他们,还是为了自己,她都不会也不允许再次轻贱了自己。
  黑眸微闪,伸手一把将她拉坐在石凳上,握着她的手不放,也许是身体还没好全的原因,本来带些微温的手微凉。拇指轻轻摩擦过她手中因常干活留下的厚茧。
  易为水下意识的想抽回手,偏陶佑不放,有些尴尬左右看了看,还好院中没人,否则岂不是没脸见人了。转头望回陶佑,见他面色如常,但不知为何,易为水却觉得陶佑似乎在生气。
  一时间,院中静了下来,易为水低头望着自己的缎面鞋尖上的荷花绣,之间在路上陶佑便买了些新的绸缎衣裳给她。但比起到吴州后陶佑让人陆续让人送来的,便显出了粗劣来。此时院外传来脚步声,易为水知是水生回来了,被陶佑握着的手不由往回缩,竟轻松的就抽了出来。
  水生将垫子交给陶佑,陶佑沉默的把易为水拉起来,把缎面垫子往石凳上放,才把易为水按坐在垫子上面。
  直到坐在柔软的垫子上,易为水才醒悟这竟是为自己拿的,看了眼同样惊讶的水生,易为水也不知该做反应,只低头道了声谢。
  把水生打发开,陶佑才抬盯着她的脸,直看得易为水不自在的侧过脸,才温声道:“你我之间不必客气。”
  易为水沉默了会,才抿唇柔声笑道:“该有的礼节还是得守。陶老爷该回去了吧,留在这样太久没得惹人闲话。”
  陶佑沉默的望着易为水,见她唇角含笑坦然迎过来,再次见识到她的固执,暗叹了口气,“大夫说你身体还没好,不要在外面久坐,记得喝药。”
  “谢谢陶老爷关心。”易为水话声刚落,突觉唇上一阵温热。等她回过神来,陶大老爷已走远。
  轻轻抿了抿唇,唇上渐渐的气息提醒她男人刚才做了什么,这是陶佑表达不满的方式?
作者有话要说:  

  ☆、陶老夫人来访

  重阳节
  陶佑没来,不知是易为水的话真的听进去了,决定守礼,还是有事。总之不管什么原因,易为水无所谓,只要他好心的让她安安静静的过完婚前这段日子。但事与愿违,偏有人不愿她过得太安生。
  刚用了早饭,易为水正在房中看书,忽听人来报陶老夫人来了。怔忡了会,微叹了口气,该来的还是会来。离得远就罢了,现在不过近在咫尺,陶老夫人岂会不来看看自己这个有可能成为未来儿媳的村姑。
  赶到花厅时,陶老夫人端庄严肃的坐在主位上,俨然一副女主人的做派。果真是一个血脉相承,王家人的行事作风在此表露无遗。以前只听闻陶老夫人是个强硬的,传闻也并非当不得真。
  前世易为水见陶老夫人的面并不多,哪怕见到也只是远远望了眼。她一个小小的妾侍还没有重要到让陶老夫人费心记挂,此次算是正式见面。
  见到易为水进来,陶老夫人稍嫌凌厉的眼神上下打量。旁边钱妈妈接过丫头上的茶,手自然的轻轻在盖碗儿边上试了下才递到陶老夫人面前。
  易为水走到花厅时陶老夫人已收回视线轻呷了口茶,有了和陶佑的碰撞,不管易为水是平凡还是风华绝代都注定是得不到她的好感。
  微启唇道声万福,身子盈盈福下,屈膝低头每一个细微动作没一丝错处,自然浑然天成。
  陶老夫人瞳孔微缩,就连她身边的钱妈妈脸色惊讶一闪而过,担忧的望着陶老夫人。这次老夫人来本想着一个村姑能懂什么礼仪,正好可以借此教训教训她,没想到她每一个动作都完美无缺,全无丝毫的关错。
  “坐。”陶老夫人声音微冷地道。
  易为水道了声谢缓步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轻抬素腕接过丫头递来的茶水,螓首微垂轻抿了口。
  一次可是当是巧合,但这接而连三的毫无差错,举手投足间自然流畅。这礼仪不是一时半刻就会的,哪怕硬是学了,也决没有这般自然。陶老夫人瞳孔再缩,脸上依然一派端庄严肃。
  “易姑娘学过礼仪?”
  “家父自小教导,文朝乃礼仪之邦。女子礼仪不求精,却得会。”这倒是事实的,易父自小就教过易为水礼仪。但只是希望她懂得,并没有要求她学得多好。能有如今这般熟练,说起来这还要感谢王二小姐,当初没少让她们这些妾侍立规矩。
  说到立规矩,易为水可以说是最少到场的一个。也许是因为不详的身世,王静婉不待见她。不要就是少有的几次,她但凡有一丁点错处,便是一顿罚。美其名曰不能让客人见了丢陶府的脸,但还是因着身世的原因,她没有多少机会被王静婉摆在明处立规矩,所以王静婉其真正目的是否像她所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闻言,陶老夫人蓦然想起陶佑说的易父是教书先生,从明面上看眼前这个姑娘比他们这些人身份都尊贵。顿时呼吸一窒,呼吸微微不顺。
  钱妈妈不动声色的轻轻抚了抚陶老夫人的背。
  想要发火,想到这事传了出去又不知会传出什么样儿的话来,只得忍了这口气。陶老夫人想要往后靠,想起自己坐的只是张椅子,不是家中软榻,声音严肃又带了丝冷淡,“听说你家中母早逝,父失踪。须知女子婚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既然学过礼仪,也该懂这些才是。”没父母之命,只有媒妁之言,闺阁女子自主婚配,传出去也是不守妇道。
  知道陶老夫人此言何意,易为水柔和的声音轻道:“陶老夫人有所不知,小时候,家父曾经对村中长辈白爷爷林伯伯说过。若有一日……白爷爷就是为水的亲爷爷,林伯伯就是为水的亲伯伯。虽没父母,但为水的婚事也自有长辈关心。”
  花厅里静得针掉落地也听得到,周围的丫头偷偷打量着陶老夫人,见她脸色有些难看,个个大气也不敢喘。
  良久,陶老夫人严肃的声音再度响起,“一派胡言,你父亲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