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 _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作者: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 _完结-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奴才记住了。”

    文媛似乎是听傻了,就那么跪在那里,久久也不说话。反而是那名内侍笑着说道:“兆荣女官,高兴地傻了,还不领旨谢恩?”

    文媛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一个头就磕在地上,大声叫道:“多谢皇上天恩,多谢皇上天恩。”

    燕询也不做声,目光在那满地白纸上淡淡扫过,终于就这么的,转身而去。

    雪已经停了,天空那么蓝,蓝的如一汪碧水,风从远处吹来,卷起一张信笺,就那么轻飘飘的飞起,穿过火舌,信尾曲卷,微微烧了起来。那封信就那么飘荡在风中,向着那人远去的方向追去。

    很多年前,在一盏孤灯之下,垂死的将军用尽最后的心力,勉力提笔,写了这封信。这封信经过了很多人的手,然而却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妥。那不过是写给燕北大皇的一封普通信件,上面详述了怀宋在大夏边境的屯兵兵力,后方常驻军队,各位边境将军的脾气秉性和优点缺点。

    然而,当今世上,能看懂这封信的只有三个人,而其中的两个,都已经不在了。

    刚劲有力,笔走龙蛇,上书玄墨的大名和印玺,可是字迹,却绝不是那个与燕询写了很多年信的故人。

    风继续吹,那封信追在燕询的身后,盘旋着,飞舞着,火舌一点点的从后面蔓延上来,烧过了信头,烧过了问好,烧过了请安,烧过了一半……

    风突然猛了起来,那封信呼的一下高高的飞起来,眼看着就要越过前面那人的身影。然而这时,一棵梨树突兀的出现在眼前,信纸高高的挂在梨村之上,只差一个身位,就能赶到那人的前面。

    燕询却微微一愣,他静静的看着那棵衬。想起来小时候,他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玄墨,那时的他迷了路,傻乎乎的到处乱走,一张小脸急的通红,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皇上?”

    内侍轻轻的叫:“皇上?”

    燕询回过神,嗯了一声,转头就向着宫门而去。

    火舌一点点蔓延而上,在那株梨衬的阻拦下,将那封延迟了五年都没能送出去的书信,一点点的吞没。终于,只剩下一段软软的黑灰,挂在树梢之上,风过处,扑朔朔的零落成万千飞灰。

    极远处,仍旧在哭泣的小宫女拾起地上的其他信件,全都例进火盆里,大火呼啦一声烧的老高,扬起鲜红的火焰。

    纵然情深,奈何缘浅。

    曾经是这样,从来,都是这样。

    史料:

    开元六年,纳兰皇后寝陵竣工,坐落于燕北落日以南。

    二十三年后,燕太祖驾崩,葬入太极陵,太极陵位于落日山以北,与纳兰皇后陵寝遥遥相望。

    赤水支流铅华江流经此地,贯通两陵,因寒冬飘雪,落于江面之上,类似梨花,当地人又称此江为“梨花江”。

    本卷完

  本书下载于,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txt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txt/r4570184_u10345002/


保卫西蒙 逆鳞

 便是天塌下来,也不能离开,因为在他的肩膀下,有他爱的人。,

    冷冽的风吹过眉梢,年轻的斥候坐在马背上,背脊却已经弯曲,十多只利箭插在他的背上,可是他却并没有倒下,而是将长矛绑在马背上,矛尖刺入自己的胸膛,强撑着这具已然死去的尸体,端正的坐着。

    在他的胸前,铠甲被撕碎,暗白色的胸衣上以血写着几个大大的血字:东南方,三十里,轻骑兵,一万。

    诸葛玥默默的看着这个年轻的战士,他缓缓的低下头,很了计久,轻声的说:“辛苦你了。”

    “噗”的一声,负重许久的枪头突然刺穿了胸膛,暗红色的血沫从背后溢出,年轻的士兵猝下马背,战马哀鸣一声,低头舔着士兵的脸颊,徘徊着哀鸣着。

    “王!”

    身形彪悍的亲卫将军奔上前来,手抓着一个瘦小的老头,大声喊道:”找到他了!”

    老人已经六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能活到六十,都算是高寿的寿星。他很瘦,但是精神却饱满,纵然此刻狼狈不堪,仍旧没有颓败之色。诸葛玥上下看了他一眼,然后缓缓点了点头:“先生气色很好,看来足以应对长途跋涉的辛苦。”

    “你……青海乃蛮夷之地,教化不通,茹毛饮血,老夫乃读书人,怎能……”

    诸葛玥眼锋一转,细长的丹凤眼明亮慑人,他的声音不急不缓,可是却带着说不出的威慑力。

    “本王千里相迎,重兵开道,看来先生还是觉得本王诚意不够啊。”

    这句话说起来云淡风轻,可是里面蕴含着的杀气,却让高青竹顿时愣在当场。

    青海出兵翠微,这一路穿州过省,气势腾腾的杀过来,一路上抛下了多少条人命,如此“诚意”,谁还敢说他诚意不够?

    “送青竹先生上车。”

    “是。”

    茂陵城城门完好,官兵们几乎未作什么抵抗,就开门放了青海军进门口如今西蒙动乱,红!高原厮杀不休,大夏皇族退居北地,燕北骑兵进驻帝国国土,占领京城。只是,各地的守军虽然名义上已经投降燕北,但是一些小地方的守卫还是以前的夏官,所以,相对于侵略者的旨意,诸葛玥这个曾经的大夏兵部司马,怎么看怎么更亲切些。

    青海军进入茂陵城的时候,当地的百姓还以为帝国军队开始反扑了,很多男人举着刀子和斧头来从军,百姓们更是拿出家中的大米白面来犒劳军队,大街小巷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座被攻陷的城池。

    “王”,

    郭准背着一柄厚重的大刀,跑上前来,抹了一把脸上的灰尘,大声说道:“燕军快到了,我们怎么办?”

    诸葛玥眼望着东南方,面色不变,语调低沉的说道:“战。”

    一时间,全军之中都传出了一阵欢呼声。这群彪悍的青海精锐,从翠微关出发当日,就一直小心潜行,逢战必退,一路疾驰赶路,也实在将他们憋坏了。此刻听到终于有仗可打,人人兴高采烈,大声欢呼了起来。

    然而,傍晚时分,燕军终于赶来,可是却没有发动进攻,反而将城池围起来,不发一兵一卒。

    诸葛玥知道他们必是在等待援军,一旦援军赶到,对他将会非常不利。当天晚上,还不待燕军排好阵型,青海军就冲出茂陵,三次冲击之后,青海军依靠自身超强的灵活性硬是在燕军的右后方撕开了一个口子,杀出重围。燕军这一万人并不是正规军队,而是听闻茂陵告急,从附近的几个后备军营抽调来的后备军,突然遭遇青海精锐,自然不敌。

    一时间,大燕境内西南三线烽火高燃,各处守军如刀尖般精锐尽出,奈何青海军战马脚程极快,很多军队匆忙赶来,却只来得及看一眼青海大军所过之处扬起的漫天烟尘。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最后一道关卡沧溟山,过了此山,就是青海翠微关的领地。前一天晚上,青海军的战士们全都将刀枪擦亮,等待着最后一场硬仗。

    诸葛玥穿着一身森冷的铠甲,站在苍茫的月地,高高的举起手腕,一只雪白的鹰落在腕上,乖巧的伸出一只带着信筒的脚。

    展开信纸,某人那罗嗦的令人发指的书信就洋洋洒洒的跃入眼底,好在,通篇读下来,也有他想要知道的消息。他将书信反复看了两遍,然后放在怀里,感受着那几个字上带着的温暖的触感,像是寒冷的冰雪天抱着一只银色的暖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逆鳞,有的是金银,有的人是权势,而他的,却只是一个人。

    他从不是个善良的人,只是为了她,才甘愿收起锋芒,但是这并不表示,他已经忘记了怎样去杀人。

    他缓缓的仰起头,漆黑的苍穹那么低,星子寥落,似乎伸手可触口风从极远处吹来,隐隐带着青海的味道,他的心很安静,像是青海的草浪,一层一匿耘苁披占粪

    第二日,沧溟山下陈兵八千,不同于之前遇到的大夏遗兵和新招募的预备役,这些都是燕北的本土士兵,是在刀锋和血雨中历练而出的钢铁之军。

    边寨的风总是冷硬的,吹过苍茫的大地,掀起一片飘蒙的皋萃。青海的战士们绑紧了手腕的黑缎,握紧狼刀,冷冷的望着对面的敌人,浓烈的战意在战场上升腾起来,连经过的风,都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铿锵声。

    然而,就在这时,沧溟山的守军突然传来一阵有些慌乱的波动。马背上的诸葛胴缓缓皱起眉来,只见不一会,沧溟山的守军缓缓向两侧退去,沉重的关。大门缓慢的打开,一条宽敞的大道,摆在了青海军的面前。

    “他们干什么?”

    军队中有人小声的说道。

    “一定是陷阱,燕北狗在使诈。”

    人群纷乱,所有嘈杂的声音像是沸腾的水,一波波的涌起。

    诸葛玥望着对面一言不发的燕军,默默的皱着眉,也不说话。时间在这样诡异的环境下缓缓流逝,燕军方面悄无声息,青海军也默不作声。高至膝盖的青草缓缓摇曳,随着风,一波浮动着一波。

    诸葛玥的马蹄缓慢的,但却坚定的上前一步。

    郭准紧张的拦在前面,急切的说道:“王,小心有诈。”

    “他们敢在本王面前打开城门,难道本王连走过去的勇气都没有?”

    诸葛玥的声音极低,并不如何振奋人心,可是一瞬间,所有人的斗志都似乎被点燃了。他昂首轻笑,剑鞘横指,淡淡的看着所有青海战士,朗朗说道:“谁敢随本王走过去?”

    “末将愿往!”

    一时间,所有的青海军齐声高呼,声音如雷,震得大地一阵微颤。

    三千名青海军跟在诸葛玥的身后,马蹄如飞,就这么飞驰向那座巍峨的城门。

    一千丈,五百丈,三百丈,近了,越发近了。近的甚至能看到燕北军人的眉眼刀枪,看得到他们眼底的战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