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 _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作者:潇湘冬儿11处特工皇妃 _完结-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角又有湿热的液休顺着脸颊流下来,风吹过来,那么冷那么冷,红艳艳的海掌花瓣落下来,漫天飘洒,好似下了一场花雨,风萧萧穿城而过,于苍穹之下,扬起一地泣血般的残红。


青海长空 第176章:大唐荣极

    宫中的黑幔被换下,挂起了白色的棉纱,一夕之间,皇帝驾崩,皇太后殁,一连七七四十九日,宫中丧钟长鸣,天下举哀。

    李策入葬皇陵之日,楚乔撤出了金吾宫秋叶寂寂,一片苍茫。她穿了一身棉白色的软裙,站在西兰门高高的城楼土,目视着绵长迤逦的送葬队伍渐渐消失在驿道的尽头。

    夕阳洒下了一地的金黄,唐京外的荒原马场上长着高高的莴莘,随着萧瑟的秋风来回摇动,像是一片金子般的海浪。暮色四合,鸟雀南飞,天边燃起了如火的云彩,她的身影被拖的老长,细细的一条,倒映在百年风雨的唐京城楼上。

    李策,原谅我不能去送你了,此去路遥,你一路保重。

    太阳渐渐落下山去,一轮远月爬上山巅,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衣襟之上,空蒙如许,一星星的攀上苍白的脸颊,背霜披雪。秋夜的空气吸入鼻中如细细的刀锋般凌厉,一丝酸楚由心底升起,一弯弯的爬上背稍,心里如同下了一场白苍苍的大雪,无休无止的清冷茫然。

    梅香走上前来,轻声道:“小姐,咱们走吧。”她最后望了一眼尘土迷茫的驿道,终于一寸寸的转过身去,城楼暗影狰狞,像是一座盘踞着的猛虎野兽,张开嗜人的巨口”将要将她仅剩的自由掠去。

    尘土在脚下轻轻翻飞,天空中有大鸟张开黑色的翅膀,她就这样一步步的走下去恍若走进幽深的泥潭洞穴。在她的背后,是一片荒芜的旷野,更远处,是卞唐巍峨的群山、繁华的市井,然后是连绵的边关城池,那一头,便是大夏的土地。

    山,万里,家国锦绣,她终究逃不出世事的樊篱,如殍蜡般随波逐流。

    一辆马车静静的停在城下,孙棣一身青衫,俊朗出尘,恭顺的站在一旁。见她过来,小声说道:“姑娘请上车。”

    我想一个人走走。”

    楚乔静静的说道,表情很平静,看不出有半点颓靡的波澜。

    梅香正要说话,孙棣却拿着一只灯笼递到她的手里,沉声说道“夜路难行,姑娘早些回去。”

    上好的宫制白纸将灯笼包裹住,发出白惨惨的光,楚乔淡淡的点了点头,提着灯笼转身就走。梅香着急的要跟上去,却被孙棣一把拉住,年轻的男人微微摇了摇头,天上一弯圆月,静静的照在远去女子的身上,好似拢上了一层烟雾,就要化在夜色中了。

    今日李策出殡,路上没有一个人,唯有路两旁的海棠随风摇曳,不时的洒下一片清淡的花瓣。

    乔乔,乔乔””

    依稀间,她似乎又听到一连串的呼声,男子挑着眉,一双眼睛像是狡黠的狐狸,笑吟吟的瞅着她。

    水镜如幻,波光粼粼,云雾笼罩了男子的眉眼,渐渐变得苍白清寂,终于,他依靠在藤椅上对着她虚弱的笑,张开双臂轻轻的唤:

    乔乔,让我抱抱你。”

    一滴眼泪从女子的眼里涌出,她也不去擦拭,只是静静的继续走着。灯笼里发出惨白的光,像是天上的月亮。

    十多年生死冷暖,半生坎坷飘零,她便如雨中浮萍一路跌撞,终究还是走到了今日的末路穷途。曾经的她为情所困,几多羁绊,被动无奈,固执,脆弱,黯然神伤,而如今,那个颓靡无能的女人终于还是随着这多葛的命运一同死去了。

    眼泪落进灯笼里,一阵风吹来,那烛火噗的一声熄灭,只有袅袅青烟一路盘旋而上。她深吸一口气,将灯笼抛诸于地,挺直了背脊向前走去。她发誓,这是她此生的最后一滴眼泪,从此以后,即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会再无能饮泣。

    前方光线蓦然大盛,远远望去,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坐落在花红柳绿之中,灯火辉煌,一派锦绣。

    孙棣轻袍磊落,站在门前,手拿一只宫灯,正在静候她归来。

    姑娘可想清楚了?”

    楚乔看着他,月尖如银倾泻洒地银白,她默默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再清楚不过。

    孙棣一笑,将手中的灯笼递过来,含笑说道:,夜路难行,这盏灯笼就给姑娘照明吧。”

    烛火能被风熄灭,心却不能。”

    楚乔越过他径直走进那座巍峨的府邸,沉声说道:“从此以后,我的眼睛就是我的灯笼,我的心就是灯里的烛火。”

    乍一踏进朱门,迎面而来的们火那么猛烈,刮那间几乎灼伤了她的眼睛,正门到前厅之前以一条汉自王道相连,两侧开凿的池水清明如镜,楼阁数栋,刻画雕彩,居香涂壁,锦幔珠帘,暖玉辅地,金镶为栏,浓浓香意似三月清风,迎面龚来几欲让人迷醉。

    秋穗走上前来,恭敬的沉声说道“当年姑娘离开之后,陛下就着手修葺这座府邸,一连修了两年多,如今终于大好了。”

    二两多名仆从跪在地上,见楚乔走来齐齐磕头,高声请安。

    楚乔一路走进,只见殿内檀木为顶,水晶为灯,王璧沉香,俏幔若海,一颗颗巨大的夜明珠镶嵌于灯座上,闪闪发光,好似明月一般。殿柱上雕刻着五彩鸾鸟,以金粉为饰,在烛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鎏金镂空的红笺之上,画著几只清瘦的玉兰花,香气袭来,依稀间又是多年前的那个晚上,他孩子气的抢了宫女的头饰,和一只亚兰一起插在她浓浓的鬓发上。

    咨尔楚氏,秀毓名门,祥钟世德,知书晓理,恭顺谦和。秉德佑而温恭疏,知古今而性喜善,特下此喻,晋锡荣封(),后缕永福。”

    下面,则是李策的印玺,只是荣封后面的封号却并未填上。

    孙棣走上前来,沉声说道:“陛下当日还未想好给郡主进封的封号,和左右商议许久,司礼院也拟了几个称谓,只是陛下都不满意,所以就一直空了下来。原本想等到日后再慢慢商议的,不想一耽搁,就再无机会。”

    楚乔静静默立,灯火如魅,淡淡洒在她苍白的脸颊上,唇角殷红,手指用力捏着那张圣旨,死死的用力,指节泛白。

    只见里间一片金碧辉煌,各种珍稀瑰宝应有尽有,那都是他为她准备的嫁妆,已放在此地多年了。

    她的眼眶有些发烫,眉心忍不住紧紧的皱起,声音如碧湖幽深,淡淡说道

    既然还未下诏,郡主之称,也不必再提了。”

    孙棣点了点头:“姑娘所言极是,夜深了,姑娘先休息,在下告辞。”

    说罢,转身而去。

    朱门缓缓关阗,沉重的声音如同一棒闷雷,暗暗的滚过地面。

    梅香拿着一封书信走过来,眉心微蹙,轻声说道:“小姐,诸葛少爷又来信了。”

    楚乔眼底的神色微微一动,她接过信笺拿在手中,却并不拆开,手心的汗水一丝丝的沁入信纸,微微有些潮。

    梅香皱眉说道:“小姐,这已经是第九封了,你再不回信,诸葛少爷要着急的。”

    楚乔默默的坐着,也不说话,眼睛定定的望着窗前的烛火,久久回不过神赫

    燕北和大夏又开战了,雁呜关下已经打了四场,战线扩大绵延至巴图哈领地的南端。赵飏和岭南沐氏、景小王爷景邯串通一气,全权掌握了西南兵马,与诸葛玥和赵彻的北方雅兵对持于凤凰台,危机四伏,一触即发。

    皇帝久病,已有一年不上早朝,魏光称病,也不掌政事,谁也不知道这只老狐狸在打什么主意。大夏的局势已然成了一锅将沸之水,只要一捧薪碳投进去,立刻就会沸腾而起。这个时候,谁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轻举妄动

    这一点,她明白,而他又怎会不明白?

    梅香忍不住问道:小姐,我们现在到底在做什么?”

    楚乔的眼光缓缓看过来,眉眼寒霜,静默冷垂,声音低沉的缓缓说道‘等。”

    新帝登基于第二日举行。

    国子大殿,金碧辉煌的巨大龙椅上端坐着一名年幼的孩童,座后吊起垂帘,两名身着锦绣深衣的女子端坐其后,分别是皇长子的母妃袁太后和皇太妃詹氏。

    宽敝的大殿上,詹手瑜以太博摄政王之尊,安静的坐在殿下,一身玄黑色朝服赫然绣着六莽盘龙,巍峨高冠,唇边含着一丝淡静的笑,犹如冷月照水,波澜不惊。

    李策后宫后位悬空多年,本身也无姐妹兄弟,如今猝然驾崩,太后也已不在,一时间朝中大臣只能遵照李策的遗诏奉皇长子李修仪为帝,然而皇长子的母妃袁氏乃是宫廷末等浣衣女出身,不够资格垂帘听政,于是后宫中份位最高的茗太贵妃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帝的养母,随同辅政。

    皇帝才仅仅六岁,太后太妃垂帘听政,皇权自然旁落。然而袁氏少时籍没八宫,乃是宫人出身,并无家眷亲族,是以一时间卞唐皇朝大权,顿时掌控在了曾经被逐出卡唐的詹氏兄妹之手。

    朝野上的风云变动,便如同冰湖下流动的暗涌,看不见丝毫锋芒,但却激涌如潮,呼吸间便可杀人于无形。

    以孙棣为首的前朝宠臣无不遭到打压,一律被扣上洛王党羽的称号被投入尚理院查办,当日李策大去时身边随侍的宫人全部斩首,所有的夫人舞姬低等嫔妃一律赶出皇宫,被发往佛山安化寺出家。

    新皇的新政雷厉风行,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横扫整个卞唐朝野,冰冷的长刻悬于整个大唐之上,任何不廿的声音都将受到无情的铲除。

    而在这样的高压政治之下,原本犹豫彷徨的老臣们也纷纷倒戈,每日早朝之后聚拢在摄政王詹子瑜的府门前,蝇营狗芶,如同一群食腐的柴狗。

    然而出乎楚乔意料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却是那个曾经屡屡和李策的作对的柳阁老。

    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