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就是奋斗-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歌德老人早就说过。“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 
奴隶。”一个尊重人生价值,从而也尊重自己对社会承担义务的人,从来都否定上述种种回答。他 
必须从真正的意义上,力求弄清生活的本质,他要做生活的主人。 
      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生活是严肃的。虽然不同的人们过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如果就我 
们的生活作一个粗浅的剖析,基本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 
      物质——一个人的生活,总是以消耗一定量的物质为前提的。衣、食、住、行、用,这是人们 
脱离母体来到世界上就须要不可缺少的。为了生存,人们就不能不首先为起码的物质条件去奋斗。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的祖先从一开始就为维持生存的需要而艰苦劳作。有人说,人类要是 
一天不生产,世界就要毁灭,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以说明人类生存和物质生产的关系。自从有 
了人类以来,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就注定要与物质生活结下姻缘。 
      精神——除了物质生活,人们还必然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一定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生活,指 
的是人的理想、情操、志趣、信念、道德、友谊、交往、爱情,以及各种丰富多样、必不可少的文 
化娱乐享受等。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每个时代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的同时,并不 
安于纯粹的衣食住行的享受,而总要去追求符合他们那个时代经济基础的精神生活,以满足自身发 
展的需要。从这一点上说,精神生活有着远远高过物质生活的意义。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人们的物 


                                            2 

  。d18。                                                        人生就是奋斗 


质生活越丰富,相应的精神生活也就越充实。 
      创造——与此同时,人们还需要创造。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创造。没有创 
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一切。创造对于个人来说,包含着两个涵义:一是人们为了从社会上取得一 
定量的生活资料,就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为社会付出一定量的劳动,创造相应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了的社会,又进一步为人们丰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生活, 
不断提供新的源泉。二是人们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进而求得自身在知识、才能、情感乃至个性上的 
完美发展。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创造生活,这一切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有机整体。这中间,物质生活提供 
了人们生存的基础,精神生活则决定了生存的方向和意义,创造生活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否定物 
质生活,人类就等于自取灭亡;取消精神生活,人生就无异于酒囊饭袋;抹杀创造生活,社会就会 
停滞不前。 
      物质、精神、创造,三位一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不管你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这 
一点,生活本身就按照这个内在的逻辑在发展着。历朝盛衰,世代交替,千百年来,人类就是这样 
把生活推向前进,不断攀登物质、精神和创造的高峰。我们谈论艰苦奋斗,不能不从上述三个方面 
来研究问题。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也就是要从上述三个方面来考察人们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 


一个真实的存在 


     生活既然是物质、精神、创造三者结合的统一体,要在这三方面获得成功,艰苦奋斗就是人生 
旅途中的应有之义。如果说,幼芽出土要顶住泥土的压力,雏鸡问世要冲破坚硬的蛋壳,自然界的 
一切生物,要在大千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角逐,那末,人 
生在世就更其如此。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象涅瓦大道那样笔直平坦,它总是坎坷不平,充满艰辛,即便是在最顺利的 
情况下,个人的成长也常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波折。 
     首先,人要能健康地生存下来,就不那么容易。对新生儿来说,从呱呱坠地开始,就面临着气 
候变化、病菌侵入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威胁。稍大一点,他又要学会饮食、起居、说话、走路,适应 
不断变化着的周围世界,这中间每前进一步,都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只有那些能够抵御疾病、经受 
住考验的孩子,才能体魄健壮地成长壮大。而凡是弱不禁风者,就赢弱无力、多病多灾,甚至中途 
夭折。 
     到了读书求学的年龄,困难更是接踵而来。从一字不识到能读会写,从幼稚懵懂到涉足书海, 
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靠的全是年年月月的耕耘,一点一滴的积累。自居易读书,二十年间, 
“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口舌成疱,手肘成胝”,实在是一件苦事。在科学 
文化技术一日千里发展的今天,新知识的巨流排山倒海般涌来,“知识陈旧周期”在加速,“知识在 
爆炸”,人们求知的负荷就更重。如果说如今的小学生已经开始跨入初等代数的门槛,那末,一个 
普通的中学生就已面临着世界最新科学知识的挑战。要如期完成学业,别说上课、听讲、做作业不 
可稍有懈怠,否则就难以掌握必要的知识。一到测验、考试,就更是负担累累,忧虑重重。又是担 
心成绩不好,又是顾虑补考留级,又是害怕父母师长不满,社会各方议论,不下一点苦功,没有一 
点毅力,要坚持下去,又谈何容易?虽说撷取知识之果乐趣无穷,但那只能是在遍尝百草之后。处 
在科学文化高峰上攀山越岭之时,山重水复,峰回路转,饥渴、困顿、失败、曲折,是难以避免 
的。 
     告别学校,开始踏上独立的人生旅途。生活的海洋波涛汹涌,几乎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纷繁 
复杂的思想潮流蜂拥而来,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突兀眼前,闻所未闻的难题有待抉择。孰是孰非? 
是真是假?赞同还是反对?有利还是不利?涉世未深的青年,由于年纪轻,阅历浅,缺少必要的生 
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不免会感到焦虑、痛苦、苦闷、迷惘。于是,或因急于求成而碰壁,或因过于 
乐观雨失望,或因善良轻信而失足,或因得而复失而彷徨。于是,有人就因此而怀疑人生的意义和 


                                            3 

。d18。                                                          人生就是奋斗 


价值,失去进取的信心和力量。 
   然而,这是不能苛求于青年的。“事非经过不知难”,他们太年轻。何况,在现代迷信的思想束 
缚下,我们习惯于粉饰太平,美化现实。是啊,生活本来是一本教科书,可是要领悟其中的奥秘, 
是何等艰难;人生本来处处充满着真理,可是探求真理的要义,是多么不易。经过十年动乱,嚼尽 
苦果,痛定思痛,哪一个青年再会把生活看成是理想的伊甸园?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每前进一 
步,几乎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求学、就业、渴望成才,恋爱、婚姻、组织家庭,工作、创业、变 
革社会,每一件,每一桩,那怕要取得些微的成效,都不能不有勇往直前的决心,百折不挠的毅 
力。这难道不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吗?显然,现实是个严峻的老师。幻想破灭虽然痛苦,但它却可 
以使人以更冷静的观察、更深沉的思索、更成熟的头职脑来重新认识人生,这对于青年自身的成 
长,又是一件幸事。今天,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青年,即便是刚刚懂事的中学生,都会深切地体会 
到,人生在世要艰苦奋斗,这并非空洞抽象的说教,而完全是一个非常真实,几乎每日每时都会碰 
到的存在。“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认为人间的险恶,有过于江上的风波。这 
虽是一个古代诗人的感慨之词,未必适用于今天的社会。但谁要是把人生设想得如同游公园、逛大 
街那样轻松自在,就只能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用奋斗奏响生活的琴弦 


   然而,体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并不等于能自觉地认识并奋力去战胜艰难。人们虽然每天都要 
吃、穿,都在为自认为是合理的人生目标奔波,这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处世行为、生 
活态度,都是正确的。当我们在探求生活的本质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在探求人们对生活的基本态 
度。这样,打开生活的画卷,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生旅途中的过客,我们就会反复地看到两个迥然相 
反的形象: 
   一种人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他们从不埋怨生活的坎坷,哀叹个人的不幸,在前进的道路 
上,遇有困难就攻克它,碰到挫折就战胜它,小有成功则加倍努力,大有作为则更其发奋,在物质 
生活上以俭朴为乐,在精神生活上以高尚为荣,在创造生活上以进取为贵。他们时时渴望为社会作 
出贡献,愿意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求得自身的完美发展。他们总是那么顽强,那么坚韧,那么自强 
不息,认定了正确的方向,就执拗地,百折不挠地勇往直前,不到生命的尽头,决不停止辛勤的耕 
耘。 
   另一种人则无所作为,墨守陈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图享受而求安逸,慕虚荣而尚清 
闲,顺利时得意忘形,遇逆境垂头丧气,在挫折面前畏缩不前,在成就面前踌躇满志。他们很少想 
到要去正视困难,战胜困难,更不懂得困难中孕育着胜利和成功的希望。他们既无吃苦的准备,又 
无奋斗的热情,更无创造的雄心。他们所企求的,是舒适的小家庭,温柔的爱人,美丽的孩子,只 
此足矣,别无他求。他们虽然还年轻,可是思想却提前衰老了,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