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少女纯真追梦之旅:非梧不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90后少女纯真追梦之旅:非梧不栖-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有时深夜辗转难眠,忍不住责问自己做事有没有竭尽全力,是否对得起妈妈的付出与殷切的希望。
我爱妈妈,我深深地感念她对我倾注的心血,但我依然选择离开。因为,我知道我的梦在何方,我知道鹰为了磨练出翱翔蓝天的羽翼,绝不能依恋一时的柔情。
为追梦而作的别离,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走出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走出了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的孤寂。它怀着对往昔的追忆,它举着对明天的期冀。
流动奔涌的,才是生活。
我向往远方,所以留给世界的只有背影。
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爱却永久站着,与灞桥青青的柳色一起,挥手——相送。 
                  
 中国结
 ——与美国友人Brenda的跨国之谊
墙上那个鲜红的中国结,在轻风中微微颤动,它的千缠百绕,也许正印证了晏殊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那句诗吧!它承载着我与Brenda那段跨国之谊,忘年之交。
来自拥有椰林沙滩的美国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的Brenda,拥有着阳光般明媚的性格,她的栗色卷发下那一双水蓝色的眼睛,总是荡漾着和善的温情。
是她,把我带入了以英语为载体的异国文化与风情;是她,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太平洋彼岸那个国度的向往与热情;也是她,教会我去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面对风雨兼程。
记忆最深的是我们之间关于《The Dead Poets Society》(《春风化雨》)的探讨。那是一部令人伤感的影片。是一位新到美国一所赫赫有名的预科学校教文学的老师。他思想新锐,富于时代气息,敢于挑战陈规旧俗。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建立了一个诗社,为热爱文学的学生们提供一个梦想的栖息之所。学生Neil在他的鼓励下,大胆追求自己成为演员的梦想。然而,Neil却因此被父亲严惩。万念俱灰的Neil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学校因此事开除了。走的那天,所有学生都留下了叹惋的眼泪。
影片最后的送别场景是:噙着泪的学生高喊着《O Captain; my captain》向致意。Brenda告诉我,那是一首在美国流传甚广的诗的题目,它是美国杰出诗人Walt Whitman为悼念林肯总统而作的挽歌。诗中将南北战争比作艰辛的航行,将美国比作一艘战胜惊涛骇浪的航船,将林肯喻为即将胜利之际却倒下的伟大船长(Captain),诗人以此表达对林肯的崇敬与赞颂。很显然,这部电影中化用了这首诗的意境,学生们借此表达了对的无限热爱与不舍。
那时的我,正为要不要来考华附烦恼不已。Brenda知道后对我说:“You never lose by trying; you always lose by holding back。”她鼓励我去大胆追寻自己的梦。她说,人生在世就不要总为别人而活,就应该活出自我的风采,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生命因独特而超凡。
如今,我听从了她的劝导,也遵从了心之召唤,我来到了广州,来到了华附,而她也回到了太平洋彼岸的那个国度,空余下我俩因草率分别而没能送出去的中国结,在怀念着我们昔日的情谊。
但纵使万水千山,只要两心相印,就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唯愿有一天,我们能相逢在加州灿烂的阳光里。 
                  
 灯因有情灯长明
 一年前那个夜凉如水的夜晚,我步出灯火通明的教学大楼后,拐入了一条幽深的小巷,朝那间我租住的小屋走去。
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歉疚、不安,还有一丝恐惧。我想,妈妈今晚大概是不会从单位千里迢迢开车过来等我了吧。都是我的错……今天早上,她只不过多啰嗦了几句,心浮气躁的我就忍不住顶了一句。于是,战火一触即发。莫名其妙地,我突然冷冷道:“你看我不顺眼就走吧,眼不见心不烦。”我这句话使得气温骤然降至冰点。在几秒钟令人窒息的沉寂过后,她望向我,眼中流露着受伤的落寞。她赌气地说:“好,我走,今后我不会再踏入这屋门一步!”言毕,她愤然起身,摔门而去。空余下我,茕茕孑立,悔之莫及。
昏暗橙黄的路灯,在路面上投射一片片模糊的光晕。我低头看着我的影子如黑莲花般在路灯下集结,盛放,然后涣散,形影相吊。
路再一转,就是一条黝黑的连路灯也没有的小径,路的尽头便是那间小屋。路边,一排排树的黑影如鬼似魅,投影在我心湖,挥之不去。
我长长叹了口气,犹豫着向小屋走去。我怕,怕看见那漆黑幽深的窗洞,仿佛张牙舞爪地要把人一口吞下。
但是,当碎步轻移,我看见了,看见那窗里透射出了灯光,亮如白昼。窗前面的路也因此而变得有了生气。灯光像在召唤我,如此轻柔,温暖,我心头的阴霾风流云散。
灯光,妈妈的等待,在我以为它已离我而去时,却又那么真切地出现在我眼前。
“妈——!”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我直冲到家门前,迎着那爱的灯光。
门轻轻开了,妈妈笑盈盈地立在阶前。“冷吗?”依旧是那熟悉的关切的声音,“早上忘了叫你加件衣服,今天会降温的……”
“一点都不!”是啊,沐浴着充满妈妈的等待与深情的灯光,纵然是冰冻三尺,却也暖若阳春。
灯光是母亲的等待,饱含着对我的期许和关爱。每当人生路上长夜漫漫,母亲的等待就如那盏长明不灭的灯,带我走向黎明。
灯因有情灯长明。 
                  
 化之玄(1)
 (一)实验预习
2008年1月11日星期五
钟老师刚刚教完了必修1和必修2,本打算开讲选修4,但已经临近期末需要复习备考,何况剩的时间也不多,钟老师就让我们做一些探究实验,以便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元素的性质及相关物质转化的理解和记忆。今天,我在做明天的实验预习时,翻阅了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的关于Pb、Cr的性质,其中有不少特殊的性质,诱发了我的好奇,我不禁开始浮想联翩:比如,Pb(NO3)2+NaOH—Pb(OH)2↓;加热该溶液Pb(OH)2会不会分解?如果会,是分解成红色的四方晶体还是黄色的正交晶体?(PbO的两种变体),根据Pb(OH)2是两性氢氧化物的描述,再加过量NaOH会不会有[Pb(OH)4]2…配离子生成?书上说“在碱性溶液中用氧化剂氧化PbO或铅(II)盐可制PbO2”,如:2PbAc2+Ca(ClO)2+4NaOH→2PbO2+CaCl2+4NaAc+2H2O。实验室未提供Ca(ClO)2这种氧化剂,而只有KMnO4、浓H2SO4、FeCl3、H2O2以及K2Cr2O7这5种氧化剂。我想,KMnO4、K2Cr2O7都是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而氧化PbO或Pb(II)盐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排除,浓H2SO4更不可能,FeCl3氧化性不够强且在碱性条件下生成Fe(OH)3↓,故可供选择的只有H2O2。那么,H2O2能否将Pb(NO3)2在NaOH的碱性环境条件下氧化为PbO2呢?又根据“PbO2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的描述,那它是否可以溶在过量NaOH中生成铅酸盐?诸如此类的设想,在我的脑海中如潮水涌来,颇有钱塘江潮“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的“吞天沃日”之势了。
我又综合了书上关于Cr的介绍:“Cr3+中加氨水,可得蓝灰色Cr(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亚铬酸在碱性溶液中易被H2O2、Na2O2,NaClO或Cl2等氧化为铬酸盐”“酸化黄色CrO2…2溶液可得橙色Cr2O2…7溶液”“向浓K2Cr2O7中加过量浓H2SO4有橙红色三氧化铬晶体析出”,我设想了一串连锁反应:
若一切设想正确,那么颜色变化如下:绿色(Cr3+)蓝灰色 Cr(OH)3亮绿色(CrO2…)黄(CrO42…)橙(Cr2O72…)橙红色晶体(CrO3)。实验现象真的会如预期的这样进行吗?还是会有我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致使实际操作起来并非如此?一串串的问号弄得我坐立不安。
我简直恨不得马上就可以在实验室证明我的设想。但是不行,现在是晚上10点,我正在牺牲我宝贵的复习时间,进行我疯狂的设想。
我想周一下午放学后去实验室,但又担心会被锁在生化楼。于是,我想我可以周一上午放学后去,在实验室呆一个中午,不睡午觉也在所不惜。
当我拿起试管准备做实验时,忽然想起之前的实验现象还有一点没记上,于是躬身加上了遗漏的细节。(二)乐而忘归
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
手里捧着已被酸化了的青色Cr(NO3)3溶液的试管,我小心地向内注入了约1ml的KMnO4,振荡,我专注地观察着试管,期待着它颜色能有所改变,然而预期中的一切没有发生,溶液依然是显着KMnO4固有的紫红色。
“你在干什么?”一个轻柔的声音响起。
我一惊,目光在身旁游走一圈,发现实验室竟已人去楼空,唯留下我和烨。是我太专注了吧。
“制Cr2O2…7,按大学无机化学书中的说法,Cr3+在酸性条件下会被KMnO4 氧化成Cr2O2…7。”我叹了口气,“但溶液并没有显橙色。”
“是KMnO4太浓了,没反应完遮盖了应有的颜色变化么?”他猜想道。  
                  
 化之玄(2)
 “不会吧?”我皱着眉想了想,橙色+紫色那也该显黑色才对。我在实验记录本上,迅速地写下了实验的现象以及烨的解释和我的疑惑。
“对了,我给你看点好玩的。”烨忽然想起了什么,直奔实验室通风橱下的储物柜,拿出一瓶贴着“分析纯”标签的30%的H2O2。他随后拿来一个小烧杯,注入约10ml的K2Cr2O7,再将30%的H2O2倒下去,然后闪到一边。
烧杯中颜色先是变成深蓝色,然后有大量气泡冒出,气泡冒得越来越剧烈,以至于有少部分液体已溢出烧杯,接着,蓝色褪去,溶液逐渐恢复了K2Cr2O7的橙色。
“那蓝色……”我惊疑道,“是我们用H2O2氧化CrO…2 时看到的物质的颜色吧?”
“我觉得是过氧化铬,否则为何会一开始无气泡,然后有大量气泡呢?明显是生成中间体CrO5,然后CrO5分解。”烨说。
“等等……”我感到有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