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少女纯真追梦之旅:非梧不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90后少女纯真追梦之旅:非梧不栖-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好评如潮;苦心人天不负,韵律操评比获得年级第三,校运会入场式更是取得全校第三的优秀成绩。入场式上,我们的黑枪队形,寓意高二(1)班整装待发,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艺术节上,亦少不了我们一班同学充满活力的身影。吕辰儒同学的相声《妙趣网生》,引得现场笑声不绝于耳,梁昊同学担任艺术节晚会主持,他举手投足尽显独到风采。由全班同学组成的合唱团表演的主题曲串演《百廿·青春》,同样赢得满堂喝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华附这片沃土,我们施展自己横溢的才华,张扬青春的活力。
四、 同学之间——平淡蕴真情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高二(1)班的同学,每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只是不愿言表,而选择把关爱默默传递,犹如平静的冰川下深藏着的澎湃激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班藏龙卧虎,人人可以为师。我们每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总能找到热心解答的高手,释疑答难。在教室里,人们总能听到同学们关于解题的思考、方法的探讨,教室里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比如学完导数后,非数学组会向数学组请教微积分基本定理的推导证明;学了洛仑兹力后,非物理组与物理组讨论霍尔效应;学了分子结构后非化学组向化学组询问杂化轨道理论的深层知识。在互相交流中,我们得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学习之余,同学们也互相关心、照顾。学农时,有车的同学会帮有需要的同###一运行李,家中农活少的会帮农活重的分担任务;有同学参加活动如小歌手比赛时,电脑高手帮忙截取片段,消除原声;日常生活里,阅读手机报方便的同学会适时提醒大家近期气温的变化……
缘由天定,份在人为。在这些貌似平淡无奇的小事中,却蕴涵着深深的同窗情。
龙潜游于四海兮,风雨兴焉;鹏奋飞于九天兮,前程万里;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我们将承蛟龙之豪情,怀鸿鹄之远志,秉凤凰之决心,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披荆斩棘,争创新的辉煌。
且看倚天抽宝剑,御风过海斩长鲸。
(后记:这个学期,我们班在程老师的关照、教导下,班级风貌有了很大变化。这是作为班长的我为我们班撰写的优秀班集体申报材料。)
华附是一所久负盛名的中学。
它雄立南粤,阅尽百年沧桑;它走过晚清的凄风苦雨,
见证民族的风雨飘摇;它与祖国一同新生,
而今又将拥抱民族的复兴。
奥班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我们因竞赛而相遇,相识,相知。
班上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不过,在与众多男生相处的过程中,
他们的豪爽大度、洒脱不羁、理智乐观的性情,
让我感受到另一种风格的独到之美。
在华附奥班,
我逐渐完成了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身份与心态的转变。华南师大附中的社团和活动数不胜数。除了传统的学生会、团委,还有模拟联合国、辩论社、学生公司以及为有志出国留学的学生创办的追梦文学社等等,俨然如同一所大学。当然,最有意义的是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志愿服务队,图书馆有一批敬业的志愿者,每当学校举办大型活动也会额外召集志愿者。这是学校优良的传统,它不仅让我们在活动中增进友谊,明白“生命的长度用时间计量,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衡量”的事理,还让我们在看到受助者发自内心的欢笑时,真切感受到乐于助人之后的满足与幸福。图为我们班志愿服务队在敬老院看望老人的合影。 
                  
 1班不一般
 一
有时会听到别人这样评论1班:“1班的学生不是人。”“不是人”,这三个字颇有点意味深长的感觉,我们不是人,那我们是什么?不学就会的天纵奇才吗?高分低能四肢简单的考试机器吗?自私冷漠只知自己埋头苦读却对他人不闻不问的冷血动物吗?让我们走近1班,去感受这个集体中那一个个朝气蓬勃、充满青春骄傲的灵魂。
数学课,我们正在学集合(当然数学组的早已被拉去奥校楼开始魔鬼式的竞赛专题特训)。
“谁来用描述法表示一下所有偶数的集合?”叶老师有意思地看了一眼骏。于是骏跳上讲台,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x|x mod 2=0}。台下立刻沸腾了:“哇噻,牛爆了!”诸如此类的声音此起彼伏。因为mod这个符号是从不在数学课本上出现的,唯有竞赛书才会提及它的用法。
然后是一个石破天惊般的声音:“这不是高考要的答案!”
叶老师不禁莞尔:“这样写确实是对的,但我们一般把它写成{x|x=2k;k∈Z}。”
我于是又想起第一天来报名填表时,有不少人在扯着嗓子喊:“仅是‘初中受过何种奖励’这一栏就写到笔没墨水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骄傲”,这为世俗传统所不容的情感,却深藏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也许,正是它才为我们提供了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动力。
因为骄傲,所以我们敢于挑战权威,突破桎梏。
“Nothing is impossible。”永远是我们青春之歌里最强劲的音符。

军训时,钟老师正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
“明天,每个宿舍都要争取10分,知道吗?”
“不知道!”我们答得干脆利落。
“军训时,你们就是兵,必须服从教官的一切指令,明不明白?”
“不明白!”我们答得斩钉截铁。
“学校的要求是:到了高二,你们的解题能力要超过你们的教练,有没有信心?”
“没信心!”我们异口同声。
看来,钟老师是极有涵养甚至忍耐功夫已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否则,他早该暴跳如雷、七窍生烟了,但他只淡然一笑,便飘然而去了。
但是——
宿舍记分板上,1班宿舍一路飘红(唯有满分10分是用红笔写,其余皆是用黑笔),我们女生宿舍更是全线走红成为唯一。有一天,1班全体宿舍甚至实现“满江红”,并获得3个因搞公共卫生获额外15分的加分,故内务毫无风险地占据了第一的宝座。
军训排练场上,我们让汗水滋润面容,让阳光为笑容增色,让雨水洗濯躯体,每个人都认真地执行着教官的指令,以至于每次彩排,受表扬的总非1班莫属。
晚上自修课时,我们深深为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博大精深而沉醉——有人在钻研《不等式组与柯西不等式》,有人在推演奥林匹克物理题,有人在化学世界中遨游,有人取出China Daily紧跟时事新闻,顺便提高英语……
“阴奉阳违”,我想到了这个词。
我们“阳违”,因为16岁的青春里充满叛逆与不羁,我们“阴奉”,因为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当然,我们还有一颗不甘落后的心。

大扫除,我的任务是去清理尘封一两个月的壁柜。
毫米厚的灰尘,巴掌大的抹布,我不得不在教室和洗手间两点一线之间,来回擦洗无数次,才使壁柜恢复了光泽。
“该行了吧。”我抹着汗想,壁柜看起来很干净了,甚至,光亮如新。
但当生活指导轩前来验收时,我却目瞪口呆了。她把整个手掌按在瓷砖上,然后划了一个很美丽的弧线。当她将漆黑的手掌展示给我看时,我无言以对,只好洗了抹布,再次细致地擦了一次才算过关。
我注意到被分配到任务的每一个人都很专心致志,干得热火朝天,擦扶手的,在用抹布擦过后,还要用纸巾拭去污水的水痕。擦风扇的,在擦去扇页灰尘后,还要用纸巾弄去铁锈。
精益求精。当我们让它渗入我们的每一个细胞,融入我们生活的点滴,还有什么难题会挡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1班,一群热血少年的集合。我们志存高远;我们才华横溢;我们的骨子里深藏着不甘平庸的骨髓;我们的血管里奔流着追求卓越的血液;我们告别普通,与优秀为友,与未来同在。 
                  
 别离
 9月3日,要回湛江的妈妈在地铁站与我道别。当她背着行李的身影消失于茫茫人海时,我转过身却已忍不住潸然泪下。16年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温馨,就这样深藏于记忆深处。而我,将要在广州这个陌生的城市孤独求学,以求能企及我心湖中的那个远方。
地铁站的人群熙熙攘攘,踵接踵,肩擦肩,生理的距离短得不能再短,心理的距离长得不能再长。带着几分恐惧,几分期许,我走出了地铁站。
广州城的夜,仿佛沉默而又汹涌的海,栋栋高楼是钢筋水泥构筑的珊瑚丛。炫目的霓虹灯在夜幕下闪烁着缤纷的色彩,令漫天星辰黯然失色,然而绚烂却没有体温。
见证了我初中3年成长的恩师班主任陈老师的笑容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依然记得华附成绩出来的那天她与我的促膝长谈。“决定要去广州了吗?孤身一人在外漂泊的生活,会不会给你的学习添加阻力?一个陌生城市、全新的学校以及不相识的面孔,会不会令你无所适从?一中亦是名校,只要你勤奋,北大、清华同样可以留下你的足迹……”
她微笑着对我说:“出门在外,你便会失去家近的很多便利,还有你妈妈的照顾,突然的别离,会不会让你和她茫然若失?”
是的,种种的这些问题我都想过,我知道孤身在外必然会被很多的琐事缠绕,也许导致难以更加专注于学习;我知道陌生会带给我怎样的压力;我知道华附高手如云,也许我不再有闪光的机会;我亦知道妈妈时常将会因担心我而彻夜难眠……
但是,当梦想在心底燃烧时,激情也随之腾空而起。我选择离开,只是希望华附可以帮助我到达梦里的远方,它真的不止考一个好大学那么简单。我的远方,包含和承载着太多。
我想妈妈是理解我、支持我的,从小她就那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甚至省吃俭用地为我买书、买DVD。她的付出让我感到无法承载,让我回报得力不从心。我有时深夜辗转难眠,忍不住责问自己做事有没有竭尽全力,是否对得起妈妈的付出与殷切的希望。
我爱妈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