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汗手下,附离亲卫不过一千人,精锐骑兵不过一万,其余均为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部族牧民。如果能够在大食的帮助下,训练出五千全副大食武装的铁骑,应该足以和葛逻禄、沙陀等部抗衡了!”忽都鲁挥刀砍断了一杆长枪,然后挥刀杀死了那名长枪兵。

    “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招募散落各处的突骑施勇士。从此行汇集的信息看,葛逻禄、沙陀和黠戛斯人手里均有大量的突骑施人。黠戛斯太远,日后再说。葛逻禄和沙陀部那边,到时可以想想办法……”

    忽都鲁弯刀斜劈,却被刀盾兵挥牌挡住。对手挥起横刀,准备斩杀忽都鲁坐骑之时,一柄弯刀从旁而入,将刀盾兵直接斩杀。

    忽都鲁一看,不知何时,穆台阿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而唐军守门士兵的防线,也已经被完全杀穿了。

    庭州西门半闭的内城门却还留有巨大的缝隙,足以容纳骑兵通过,负责关门的唐军守兵已然倒在了血泊之中。

    穆台阿俯身倒挂,长臂一揽,从地上拾起了两面带血的大盾。他将一面盾牌递给了忽都鲁,仔细交待道:“特勤殿下,用盾遮掩好关键,前面肯定会有弓弩手。你小心跟在我马后,咱们一起杀出庭州城!”

    看着豪气干云的穆台阿,忽都鲁不禁热血上涌。此时,他觉得跟在穆台阿身后,简直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整队!”穆台阿弯刀向前一指,正在和残存的唐军长枪兵、刀盾兵厮杀的呼罗珊骑兵纷纷加快动作,和对手脱离了接触。死伤惨重、筋疲力尽的城门守军,望着开始整队的对手,毫无办法。

    汇集在一起的五六名呼罗珊骑兵,组成了骑兵最常用的楔形阵,准备在穆台阿带领下,一口气杀出西门瓮城。还有两个失去战马的呼罗珊骑兵,则紧紧跟在楔形阵后。

    “出发!”穆台阿命令刚下,忽都鲁听到背后忽然传来了惨叫声和急促的马蹄声!在最关键的时刻,唐军的追兵还是赶来了。

    “特勤殿下,不要管追兵,我们继续冲!”穆台阿冰冷地说道。

    忽都鲁心念一动,顿时明白,穆台阿是准备牺牲其余呼罗珊骑兵,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经历了一番厮杀之后,忽都鲁不再犹豫,策动战马,跟着穆台阿,冲出了庭州西门内城门。

    瓮城城墙之上,十余名弩手立刻扣动了悬刀,弩矢如急促的雨点一样,射向大食骑兵。

    距离西门数百步之遥的马车里,心神不宁的阿伊腾格娜缩在寂静的角落里,听着隐隐传来的厮杀声,痛苦不堪。因为连绵不绝的破空声和尖利的兵器撞击声让她再次忆起了梦魇般的碎叶大战。

    而马车之南,北庭牙兵还在大声驱离着从南市出来的行人,劝告他们远离危险。

    焦急疏散人群的牙兵们不曾留意到,有数十名粟特武士,正在悄悄逆着人流,向南市的北门汇集,他们的腰间也悬着长长的弯刀。

    (本章完)

 ;。。。 ; ;
第四十八章:变生肘腋论连弩(上)
    十余名大食探子向西门守兵的枪战发动冲锋之时,王霨站在赤炎骅上,远远观望了几眼。

    “守军弓弩手的人数偏少,弩的发射速度还是有些偏慢,如果是连弩就好了!顷刻之间,百箭齐发,一轮下去,十余名骑兵,肯定要死伤泰半了!”发现弓弩手只来得及射击一轮,就被大食探子杀入枪阵之中,王霨懊恼地说道。

    “霨弟,莫非你知道连弩的制法?”阿史那雯霞听到王霨的抱怨后,目若弯月微翘,兴奋地问道。

    “哦,略微思索过,前两日还和昂弟、赵大锤一起讨论连弩之事。”王霨淡淡说道:“诸葛武侯天纵英才,于数百年前创出元戎连弩,据史册记载,他‘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惜乎工艺失传,不为后人所知。”

    “文绉绉说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啊!”阿史那雯霞嘴角一撇,不满道。

    “连弩如何制作,目前尚不清楚,不过对其缺点,倒是理出了些头绪。”王霨笑了笑,对于阿史那雯霞的不满并不在意。

    “缺点?未知工艺,先思其弱点,小郎君的想法有点意思。”杜环在关注西门附近战况同时,尚有余力一心二用。

    王霨谦虚道:“其实主要是昂弟和赵大锤思索出来的,还是昂弟来讲吧。”

    望着天空发呆的阿史那霁昂不料王霨忽然把他推了出来,语无伦次地拒绝道:“我……我说不好,还是霨兄讲吧!”

    “唉,弟弟,让你说你就说啊,别整天呆呆傻傻的。”阿史那霄云很希望弟弟能够大方和阳光一些。

    “哦,我们从史书记载中元戎连弩的特性入手,推断出它有三个方面的缺点。”阿史那霁昂对性格爽朗的大姐甚是畏惧,尽量用清晰的语句说道:“一是为追求快速连发,每支箭的力道必绵,杀伤力有限;二是结构精巧,制作工艺必难,不利推广;三是以铁为矢,尾部无羽,飞行不稳、射程不远。”

    说起匠作之事,阿史那霁昂的言辞要比往常流利许多。杜环、王勇和李定邦听后皆连连点头。

    “如此说来,这连弩中看不中用啊!”阿史那雯霞若有所思道。

    王霨听后,轻轻摇了摇头:“雯霞姐姐,连弩虽有缺陷,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不然以诸葛武侯之聪颖,也就不会耗费心力去改进和完善了。平地远射,连弩威力确实有限。但若是居高临下、伏击敌人,或是街头巷尾、五步搏命,这连弩可是制胜利器。当年三国鼎立,蜀缺骑兵,武侯北伐,多在祁山一带以步兵与曹魏铁骑争雄,连弩之威则可全力施展。方才守军若有十把连弩,高踞城墙之上俯射,必可多有斩获。”

    “街头巷尾、五步搏命!”对于王霨后面的长篇大论,阿史那雯霞浑不在意,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五步搏命”之上。

    “霨弟,可否委托你的素叶居为师父和我各定制一把连弩啊!”阿史那雯霞想起王霨开店之事,兴奋地说道。

    巧笑倩兮的阿史那霄云打趣道:“霨弟的店铺尚未开张,生意倒是先上门了啊!”

    阿史那雯霞冰目瞥了一眼姐姐,然后将朱唇凑到王霨耳边,调皮地说道:“霨弟,你报个价吧。”

    阿史那霄云淡淡一笑,对妹妹敏感的护食之举恍若未见,扭头和王绯聊了起来。

    王霨稍稍侧了侧脑袋,一本正经地回道:“雯霞姐姐说笑了。若是素叶居能够摸索出元戎连弩的制作工艺,肯定会优先为姐姐量身定制一把。姐

    (本章未完,请翻页)姐的救命之恩,吾没齿难忘,常恨无以为报,还说什么价钱啊!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研制出来啊!”

    “无妨,我等得起!”阿史那雯霞语出双关,笑颜如花,玉臂伸出,轻拍王霨的肩膀。

    王霨试图闪避之时,忽然听王勇惊呼:“不好!西门守军要被突破了!”

    王霨急忙揉身如猿,立在了马鞍之上,向西观望。

    方才大食探子发动冲锋之时,王霨见西门守军应对有序、临危不乱,心里甚是踏实,故而有心情和小伙伴们探讨连弩的优缺点。

    此时遥望,只见七八个粟特武士装扮的大食探子,如同扑入鹿群的饿狼,在西门守军七零八散的长枪阵中大砍大杀。

    其中有位身形壮实的大食探子,骑着身高腿长的大食马,左劈右砍、挥刀如风。在他身侧,还有位英武的青年武士,刀法也甚是不凡。

    “马校尉和牙兵们呢?”王霨焦急地问道:“如果此刻能够及时从后突袭,大食探子必将束手就擒。如果稍晚片刻,他们就有可能逃之夭夭了!”

    王勇赞许地点了点头:“小郎君所言甚是。快看!马校尉已经发动了!碎叶大战时某就发现,短距冲刺,咱们的战马还是稍逊大食马,不然怎么可能让这十余名大食探子冲到西门守军的阵列中。”

    庭州西门,忽都鲁左臂吃力地扛着唐军的步战巨盾,严严实实遮住身体的要害之处。他跟随在穆台阿马后,冲过了西门的内城门。

    忽都鲁身后,十名北庭牙兵在用骑弓射了一轮之后,就弃弓挺槊,直冲呼罗珊骑兵的后背。

    本已浑身无力的长枪兵和刀盾兵,见援军抵达之后,纷纷咬牙怒吼,挣扎着站了起来,枪。刺刀砍,朝大食探子的坐骑杀去。

    腹背受敌的呼罗珊骑兵,不待穆台阿下令,就停止了冲锋,就地展开搏杀,以掩护忽都鲁和穆台阿逃脱。

    北庭牙兵以逸待劳,又背冲得手,更得守军残兵的帮助,气势如虹。而呼罗珊骑兵则是血战之后,杀性大起,明知身处十死无生的危境,却死战不休、决不放弃!

    北庭牙兵马槊如林,忽吐忽收,槊槊见血。呼罗珊骑兵的大食马首当其冲,几乎匹匹带伤。

    呼罗珊骑兵或弃马步战、或以命换命,在死伤过半之际,竟然暂时顶住了牙兵们的冲击。

    当然,代价是惨重的,拼死挣扎的呼罗珊骑兵人人带伤、血流不止,很快就要丧失战斗力了。

    血战过后,忽都鲁顿觉心肠硬了许多。他咬了咬牙,不再理会身后此起彼伏的嘶吼声和惨叫声,毫不犹豫拍马向前。

    刚刚越过城门,就再次听到“嗖嗖嗖”密集的破空声。忽都鲁蜷缩在巨盾之后,听着弩箭射在盾牌之上咚咚作响,感慨穆台阿果然料事如神。

    躲避弩箭之时,忽都鲁惊觉头上城墙上响起了急若雨点的马蹄声。他缩在巨盾之后,不知发生何事之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