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法国生活和哲理:在法国的外交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品味法国生活和哲理:在法国的外交生涯-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夫妇都安葬在那里。但巴斯德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求死后仍与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与自己的同事们在一起。人们尊重他的意愿,把他葬在故居的地下室里。 
  地下室庄严肃穆。一条长长的走廊通向巴斯德的灵柩,墙上挂着巴斯德研究所历届所长的肖像。他们都是为人类做出过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但是在他们的肖像下,只有简单的一行字,表明他们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 
  走廊地面由彩色瓷砖镶嵌的马赛克铺成,它以艺术形式总结了巴斯德一生的成就:上面有葡萄、小麦的图案,有疯狗、桑蚕的图案,也有他使用的仪器…… 
  巴斯德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法国的葡萄酒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葡萄酒经常变质。1863年,巴斯德应拿破仑三世的要求,研究了这一问题,发现葡萄酒酿酒过程中,由于接触了灰尘,灰尘带有细菌,影响了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他创造了以55℃低温消毒的方式消灭寄生的细菌。这一办法使法国葡萄酒业得到了大发展。 
  1865年,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及中亚一些国家的丝织业由于蚕卵遭受病虫害袭击,濒临破产,巴斯德潜心研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害病的蚕身上都有发亮的斑点,找到了侵入蚕卵的细菌——蚕孢子虫,拯救了欧洲的蚕丝工业。 
  欧洲人爱喝啤酒,但当时啤酒在酿制的过程中,经常变坏,使啤酒发苦。巴斯德发现这是一种细菌在作怪,就教会啤酒制造商对麦芽汁进行消毒,从而解决了啤酒变质的问题。 
  他还征服了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狂犬病,发明了狂犬病疫苗…… 
  巴斯德从研究发酵,发现了细菌的致病作用;为防止细菌侵入人体,他提出了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做法。他建立的细菌理论、消毒法、传染病的防治理论以及免疫学,成为以后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强有力的武器。 
  为什么一些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到了巴斯德的显微镜下就成为新的科学发现呢?我想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是巴斯德自己的话:“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的敬业、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使他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工作使许多人的生命得以延长,他的人生价值是无限的。尽管他的遗体没葬在先贤祠里,但他却是真正的贤哲。
  

参观干邑的故乡
法国是酿酒大国,波尔多和勃艮第的红葡萄酒、香槟省的香槟酒,以及轩尼诗XO干邑(即白兰地)、人头马等都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法国名牌酒。1999年法国的葡萄酒年产量是6293亿升,居世界第一,酒类产品出口达490亿法郎。法国人爱喝酒,酒文化是法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7月26日,应轩尼诗干邑公司总裁的邀请,我们搭乘该公司的“猎鹰”商务飞机从巴黎飞到法国西南部的干邑市(又译科尼亚克市)。这是一座安静、优美的小城市,夏朗德河贯穿其中,离大西洋很近。如果当年爱尔兰人理查德?轩尼诗选择别的国家或法国别的地方定居,干邑市就不会像今天这样闻名于世了。 
  理查德?轩尼诗是爱尔兰军队中的一名士兵,1757年退伍后来到法国干邑市做酒的生意,1765年创建了轩尼诗干邑公司。公司的资产只传儿子不传女儿,二百四十多年来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他的子孙继承他的经商之道,讲诚信,求质量,使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
  所谓干邑,就是白兰地,一种烈性酒。要酿制色、香、味俱上乘的干邑,一是用于酿制干邑的白葡萄酒质量要高;二是配方要好;三是存储的木桶必须是用橡木做的。 
  干邑用的原料是法国西南部产的白葡萄酒。这种葡萄生长在石灰岩、多碎石的土壤里,由于土壤缝隙多,葡萄根可扎到八米深。法国人说,受“磨难”越多,葡萄就长得越好。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多么相似!历尽磨难的人往往能成才,而养尊处优、一帆风顺者倒未必能成为有用之才。法国人利用葡萄的这一特性,在土壤贫瘠、光照较长的丘陵地带种葡萄,因地制宜地发展了酿酒业,也开发了这些不能种粮食的地区。 
  勾兑是酿制干邑最重要的一部分。干邑公司有专职调酒师。自1800年聘用了约翰?费尤当调酒师以来,二百多年过去了,今天还是他的后代在当调酒师,而且调酒技术也是只传儿子,不传女儿。法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但是在有些领域,例如酿酒、箱包及高级礼服,仍袭用传统的手工技艺,而且能保证质量。 
  调酒师的任务首先是挑选、采购白葡萄酒,葡萄酒买来后,存储一段时间,然后根据不同的酒质、香味进行比较,少量的勾兑,再调整配方,进行第一批勾兑,蒸馏十二小时后的酒精浓度为25%—30%。这批酒要在地窖里存放一定的时候,再与其他勾兑过的酒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第二次勾兑,再蒸馏十二小时,这时酒精浓度达到70%,据说,八升的葡萄酒经过两次蒸馏后,只剩一升的干邑。1996年轩尼诗公司推出了一个新品种,牌子就叫理查德,是纪念其创始人的。理查德干邑是用一百多种葡萄酒勾兑而成的,年份最长的是19世纪初的酒,售价1500美元一瓶。我看只有大富翁才会去买。 
  第二次蒸馏后,酒要放在橡木桶里,存在酒窖里,让它“老化”。在这个过程中,每年要蒸发掉2%的酒,法国人谑称“天使的份额”,也就是说,这2%的酒被天使喝掉了。 
  盛酒的木桶也很讲究,必须是生长一百年以上的橡树。砍下后要在露天至少放三年。锯成的木板经过加热,弯成弧形,然后用铁条把它箍起来。每只桶都有编号。新酒放在新桶里,因为新桶的橡木有一股香味,酒存放一、二年后,也有了香味。这是轩尼诗干邑与威士忌的一个区别,另一区别是威士忌的原料是粮食。把酒逐渐换到老桶的原因是新橡木还会释放一些其他物质,使酒变苦,换老桶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1870年,干邑公司推出了一个新品种,老板给它起名为XO,即陈年老酒。两年后,这种酒出口到上海,从此中国人开始知道XO白兰地。改革开放后,XO大量进入中国,中国人把它当做餐桌上的酒,从开始吃饭,就不断干杯,一直喝到一顿饭结束。一次酒席可以消耗掉好几瓶。而在欧洲,干邑是饭后酒。饭后,喝完咖啡,男人们手托着一只大酒杯,杯子里只盛浅浅的一层干邑,摇晃摇晃,喝一小口,聊聊天,再喝一口。开一瓶酒可以请好几批客人。干邑的总裁看到中国人这么豪饮,十分高兴,因为这十分有利于他们对中国的出口。法国的酒文化与中国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参观了干邑后,我对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钦佩不已,实际上,对产品有如此高的要求的不只是轩尼诗一家,一批法国名牌都对自己的产品制订了近乎苛刻的标准,几百年不变。创造世界级的名牌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几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出席希拉克总统的晚宴(1)
1999年7月下旬,总统的外事顾问勒维特打电话告诉我,希拉克夫妇准备在休假前,即8月2日晚上8:30请我俩吃晚饭,谈一下江主席访法的事。不久,总统秘书派人送来了晚宴的请帖。她还来电话询问:大使夫妇有无忌口?可见总统夫妇之细心。 
  就我们所知,世界上大国的领导人一般不单独宴请外国大使,因为驻大国的大使很多,请了一个,引起其他大使的攀比,“摆不平”。希拉克为江主席访问事,专门设宴请我们,而且是晚宴(按国际惯例,晚宴都要请夫人),足以说明他对中国的友好、重视。 
  巴黎的夏天一般是比较凉爽的,可1999年夏天有点特别。进入7月下旬后,天气变得十分闷热。法国国家机关大都在19世纪中期建筑的老房子里办公,古色古香,很有文化气息。天花板也很高,通风很好,在正常的天气下,夏天在里面办公仍很凉爽。况且一到8月份,政府机关上班的人就很少了,大部分人都去度假了,所以这些办公楼都不装空调。设想巴黎的楼房外墙都挂上空调机,该多煞风景! 
  8月2日,我们准时来到总统府。我们的车接近总统府时,总统府的大门就开了,院子里的警卫很客气地敬了礼,把车子引到楼前停下,立即有两位穿着红色制服的礼兵上前为我们分别打开车门,总统府的礼宾官在台阶前迎候……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希拉克夫妇在卫士厅迎候我们。对施燕华来说,这是第一次见到希拉克。希拉克穿着深藏青的西服,19米多的个子,微微向前倾,握着施的手说:“很高兴见到您。”希拉克的夫人穿着一身黑色套裙。他们的女儿克劳德也是一身黑,不过更“新潮”,她穿的是裤子。这几年法国妇女服装流行的是黑色,人们认为黑色比较深沉、稳重,也比较容易显出身材的苗条。像今天这样的宴会,穿深色服装肯定是合适的。 
  希拉克的小女儿克劳德是希拉克的“新闻顾问”,实际上是他的公关顾问,希拉克竞选总统的形象顾问。过去,希拉克总戴一副当时也很时新的宽大的黑边眼镜,照相和上电视的效果都不佳。克劳德就对他说:“爸爸,你戴这副眼镜很难看,换一副隐形眼镜怎么样?”亲生女儿的建议肯定是为父亲着想的,希拉克欣然同意,换了一副隐形眼镜,果然效果不错,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那副又宽又大的黑边眼镜转移到希拉克与生俱来的自然、热情的微笑上来,产生了亲民印象。过去,希拉克喜欢一根接一根地吸烟,坐着时两腿抖动,这些习惯都有损形象。也是在女儿的监督下,他戒掉了这些坏习惯。类似这样的事,哪怕是最亲密的朋友也难以启齿。只有他宠爱的女儿才会直言相告,渐渐地,希拉克越来越依赖他女儿了,克劳德成了他的政治顾问。 
  1997年希拉克当选为总统,按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