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成长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局长成长史-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圆也觉得很累,自己一边培训,一边做好180人的临时班级的服务工作,其工作量可想而知。省语委办的老师、上课的教授有了问题、有了要求,不再找李国强,而是直接找方圆,逼得方圆没办法额外再带了一个笔记本,专门记管理、服务的事情,生怕可能遗忘而误了事。

    方圆没有主动跟李国强说自己是哪个城市、哪所学校的。他心里想:工作是没有白做的,不用自己问,李国强一定会主动问的。

    果然,在培训结束的前一天中午,李国强主动招呼方圆和他一起陪省语委办的领导和教授们吃饭。在去饭店的路上,李国强知道了眼前这个能干的小伙子是68中学的语文老师,恰好是自己分管的初中语文教学。李国强打定主义要在适当的时候给方圆一个机会。

    再后来,李国强每当遇到一些很繁琐的工作时,只要不是上班时间,他都会给方圆打电话叫过来帮忙。方圆家在吉林,不在滨海,在2004年的中秋节,方圆第一次去了李国强家,与李国强的家人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第一卷 校长之路 10、金榜题名

    这一切方圆都埋在心里,从来没有对任何讲。他清楚,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让周围的人知道了他与李国强的关系,那么他以后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任何的成绩,别人都会用他与李国强关系亲密这个把柄来攻击、抹黑,而不管自己是不是真正靠自己的本事。

    2005年10月,在滨海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现场,李国强见到了代表68中学参赛的方圆。方圆经过李国强身边的时候,恭敬地顺喊了声:“李老师好。”

    李国强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方圆,好好上课,一定会有好成绩。”

    周围的评委都不是傻子,这么多参赛教师,独了方圆有滨海市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最高“领导者”拍肩的待遇。而教师上课后,总有一位评委进行3分钟点评,方圆的课恰恰是由李国强亲自点评。在周围人听来,李国强的点评恰如其分,每一处闪光点都充分体现着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李国强不仅展示着自己语文教研功底的扎实深厚,也让7位评委听得心知肚明。

    扪心自问,方圆感觉自己那天发挥的确不错,但在之前研究教材的时候,在比赛现在执教的时候,他哪里想到这么多,只是随机应变,想到这样教学生更容易学会,自己的教学环节会更紧凑,根本就没有考虑符合什么教育思想、什么教育理念。但此刻听李国强在给自己评课时,才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上的课原来是一节最能体现新时期素质教育新内涵的好课!

    方圆的课当之无愧的成了这一次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的一等奖的第一名。当天晚上,方圆就赶到了李国强家……

    这个成绩,对于地处市区相对偏远的68中来说,无疑是杨芳任校长以来的最好成绩。比赛结束后,杨芳就让总务处在滨海市的五星大酒店摆了一桌酒席,请了李国强,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作陪,方圆也参加。在席上,李国强以方圆能在市拿一等奖为例,充分地肯定了68中语文教学近几年来的显著进步,这与68中领导抓教学、抓教研、抓课改是分不开的。李国强也不忘夸方圆几句,说他有灵气、很虚心,是个好苗子。

    杨芳原来在滨海市最著名的5中任副校长,6年前调到68中任校长时她是非常不情愿的,虽然到68中来担任一把手。后来,也有不少的朋友在酒桌上跟她开玩笑,说杨芳是从大上海调到了西伯利亚,让杨芳感觉有时很没有面子。今天,杨芳心情之畅快,不是学校其他领导的开心所相提并论的,杨芳真是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方圆在酒桌上说话很少。都是学校的领导,说多了领导不高兴,说不得当了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他只是诚恳地感谢李国强老师对他的肯定,表示今后会更努力,同时,他还把这一次优质课比赛之前校长、主任们是如何与他一起准备课的辛苦作了重墨描述,因为说得真切,酒桌上的每一位学校的干部,都觉得方圆的课能拿一等奖,自己的确有很大的功劳。

    第二天,杨芳在开全体教师会的时候,当场宣布奖励方圆奖金1000元,并鼓励全校老师:只要谁能在市级学科教学比赛中拿一等奖,都奖1000,在省学科教学比赛中拿一等奖,奖2000,在全国学科教学比赛中拿一等奖,奖3000,二等奖奖2000。

    虽然杨芳公布了奖励决定,让许多老师憧憬到了美好的“钱”景,但方圆的1000元还是让不少老师心怀嫉妒,特别是教务处副主任耿志敏,她觉得自己为了方圆这一堂课付出的心血比方圆本人都多,但自己却没有一分钱的奖励。

    方圆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情况的出现。他感觉,虽然这个一等奖提高了自己在老师们中的威信,也让学校主要领导特别是杨校长更加欣赏和器重自己,但枪打出头鸟,恐怕后面自己的日子在一定程度上比现在更难过,谣言、抹黑很快就会到来——这一千元不能自己一个人拿。

    方圆领了1000元奖金后,立刻列出一张在准备这一节课时给自己帮助的每一个老师,按照帮助程度的大小,将1000元全部花掉买来价值不等的物品,逐一地分给了与这节课有关的人。他没有忘记杨校长、齐校长的重要分量,在周三、周四晚上下班后分别去两位校长家拜访和感谢。

    应该说,方圆考虑得很细致,但唯一没有想到的,学校里有3位年龄相当的女老师已经看好了26岁的他。

第一卷 校长之路 11、冷静面对

    从李国强处回来,齐秀云和方圆立刻向校长杨芳作了汇报。

    杨返:“下午两节课,学校所有干部,初中二年级所有学科教师,一起到学校小会议室开会,有些事情我们统一说一说。”

    方圆从校长室出来,喜悦的心情已荡然无存。他想到詹小波,如果在自己准备课、出公开课期间出了什么麻烦,那必然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影响自己的情绪,还会给其他老师中伤自己提供了素材。夜长梦多啊,一定要在全力准备课之前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我该怎样跟张教授说这件事呢?”方圆的心里有些焦虑。

    他一边低着头走路一边想着詹小波的事儿,没注意耿志敏从自己身边走过。但耿志敏的话却唤醒了方圆:“哟,这是谁,架子这么大,打个照面连个招呼都没有?”

    方圆听着这话很别扭,但赶紧回过身,脸上挂着笑:“巩主任,瞧您说的,刚才我是在想点班级里的事儿,脑子和眼睛都走神了,巩主任请多原谅啊。”

    “没事儿,没事儿。跟你开个玩笑。”耿志敏说完,扭身走了。

    方圆心里话:这叫没事儿,都吃滋味了。方圆清楚,自从上次自己在市里拿了个一等奖回来,这耿志敏对自己就不咸不淡,时常说话阴阳怪气的。虽然用奖金买来送给她的礼品与校长完全一样,暂时堵住了她的嘴,但或多或少,方圆还是从同事的口中得知了一点风言风语。有一次,当一个同事跟方圆讲了听到的耿志敏说方圆与齐秀云有暧昧关系的事后,方圆差一点忍不住想要找她理论一番。但方圆忍住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因为耿志敏而影响了自己进步的计划。

    方圆诚恳地对这个同事说:“我才26岁,齐校长已经40多,从各方面说都不可能,只听说大男人找个小妹妹,很少听说阿姨找个小弟弟。我下了班就回单身宿舍,哪里知道齐校长下班后去了哪里。如果说去年9月份齐校长好多天都在学校帮我准备公开课,那也是工作的需要,毕竟齐校长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教学中出了成绩,也是齐校长的成绩,也是齐校长的光荣。同时,一起陪我备课的不仅有齐校长,苏主任、巩主任也都在,有时杨校长也会陪着忙活到深夜。我相信绝大多数同事都是很明智的,能够判断出谁是谁非。也麻烦您以后听到这样的传言,也能给解释和澄清一下。”

    同事愉快地答应着:“就是就是,谁会相信这样的事。以后有人跟我说,我就替你说叨说叨。”

    “谢谢。”方圆清楚同事这样的答复不一定会真做,但至少会让这个同事不再相信耿志敏的造谣和中伤。

第一卷 校长之路 12、计上心来

    方圆在中午放学的时候,进了教室,詹小波还在。方圆的心里舒了一口气。他把班长葛峰叫到跟前。

    “葛峰,班里的情况都好吧。”

    “还好,只是陈波下课在校园里追逐打闹,被纪律检查的扣了1分。”陈波是班级里比较顽皮的男生,学习一般,但平常也很爱这个班集体,为人也很义气,对于他的教育,方圆主要采取“小事不计较,原则要坚持,肯定其义气和爱班,提醒他有时会疏忽的问题”这样的策略,效果不错。陈波的父母很感激方圆,说这小子原来在小学,老师根本管不了,家长的话也是不听,进了初一、四班一年后,这小子竟然也说人话办人事儿了,还经常在家长面前谈起方老师的好。

    “嗯。班长,这件事就由你和团支书两个人都跟陈波交流交流,少批评,多沟通,用爱班和义气这两方面去点拨他。相信这样的小事你们会处理得很好,这也是一种工作能力的锻炼,你知道它对你成长的好处。”葛峰在方圆的熏陶下,管理方面进步很大,方圆不在的时候,不需要其他老师在场,初二、四班也能平稳地运转。

    葛峰点点头,回座位去了。方圆望着詹小波,觉得自己真是应该全面了解一下每一个学生的动态了,课间操时那个可怕的情景又一次浮现在方圆的脑海。

    “同学们,你们的功课都很忙,有时方老师会忽视大家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这是方老师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方老师也是人,也会犯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