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记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园记忆-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平的岁月湮没。如今,营盘山还能让者要寨子里的人们关注起来,是由于有人在山上的平地栽种了许多的桃树、李树和梨树。一到春天,营盘山上就开满了粉红的桃花和雪白的李花与梨花,让生活在寨子里的人们,能够从营盘山上美丽的景色中获得美的享受,从山上飘来的花香中获得愉快的心情。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升级,者要这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寨子,将会被有识之士发现并开发成为一个休闲旅游之地。到时,这座曾经弥漫着战火与硝烟的营盘山,也将会被开发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到时,曾经发生在营盘山上的那些陈年往事,又将在游人们好奇的目光中渐渐复苏!

  
  四

  现今居住在者要寨子的王姓人家,尽管都是先主王发昇的后世贤孙,但却有王素和王荤之分。王素即在大年正月初一必须吃素的王姓人家,而王荤则是在大年正月初一这天什么都可以吃而且要吃最好的肉食的王姓人家。王素人家在大年除夕之夜与正月初一交天际之前,就要用谷糠和柴灰拭擦家里的锅瓢碗盏等生活用具,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一旦天际进入新年正月初一,便忌食一切动物油荤之物,只能食用白菜、青菜、豆腐等之类的素菜,而吃食用之前不能用刀切,只能用手撕;祭供祖宗时只用姜片、干鱼虾、白菜、青菜、豆腐和素棕粑、素滋粑。者要寨子的王姓人家既然都是王发昇的后代,那为什么又会分为王素和王荤呢?者要王氏(素)族谱是这样记载的:

  明朝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五月十七日,王发

  昇的嫡亲曾孙王亨道考中进士。随后到山东省兖州府担任知府。远离故乡到外地做官,王亨道格外想念家中的父母。明朝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王亨道的父亲王再龙在者要寨子的老家去世。为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王亨道要求全家戒荤三日。之后,遵国法用儒教安葬父亲。从此,王亨道的嫡亲子孙每年大年正月初一都要吃素一日俸祀先祖并历代相传后世知晓和遵守。家训明确规定,大年正月初一食用和供奉祖先的物品主要是干鱼虾、茶叶、酒水、姜片、豆腐、糍粑、五色糯米饭、青菜、白菜,忌用一切动物油荤,并在天际进入正月初一前把锅瓢碗筷擦洗干净。王氏(素)族谱这一段关于王素起源的记载,体现了一个难得的“孝”字。

  其实,在春节过大年期间,者要寨子的很多年俗活动,处处都体现出人们对祖先的孝敬、对祖先的感激、对长辈的尊重,体现出浓郁的“忠孝”文化。

  大年除夕之夜,者要寨子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菜饭祭供祖先。富裕的人家,不但要杀鸡宰鸭和用猪头来祭供,还要炒七盘八碗的各类炒菜;家庭困难的,即使没有鸡鸭和猪头,也要准备三盘四碟炒菜。把菜肴准备好以后,当家人就要找来两段青色或蓝色的自家编织的土布,一段铺放在祭供祖宗的大八仙桌上,一段放在祭供家宅土地爷的小八仙桌上。然后,把洗干净的酒杯和竹筷摆放在土布上,再把猪头和鸡鸭摆放在大桌子的中间,把盘装碗盛的炒菜摆在桌子上的其他空隙地方。摆放好酒菜,当家人先点燃一对蜡烛插在家神供台上,再点燃一大把香,恭恭敬敬地在家神下作三个辑,然后分别插在祖宗和土地爷、其他先祖及门神、灶神等各位相关家神的供位香炉上。点完香烛,当家人就逐一点名邀请自家的祖先入席就坐吃年夜饭。请祖先入座后,当家人就逐一为供桌上的酒杯斟酒,共斟三巡,每巡间隔十分钟左右。斟过三巡酒,当家人就喊全家老幼跪到家神前的供桌下,为祖先烧纸钱和磕头。烧完纸钱,到院子里燃放一串长长的鞭炮,乒乒乓乓的炮竹声,寄托了一家老老幼幼对来年的祝福,也表达了一家老老幼幼对祖先保佑全家四季平安的感谢。放完鞭炮,全家老老幼幼就围坐在祭供祖先的供桌前,有说有笑地吃年夜饭。如果吃年夜饭的时候天气很冷,就要把酒菜都搬到堂屋里的火坑上,一家老小围着火坑吃火锅。一般来说,年夜饭都吃得很慢,能喝酒的要喝几碗酒,不能喝酒的也要倒上一两杯饮料当酒,跟家人互敬而饮。这样一顿年夜饭吃下来,少说也要花两三个小时。老人们说,只有这样慢慢地吃,祖先们才能吃到满意的年夜饭,因为祖先们年纪都很高,而且牙齿又不好,吃东西的速度慢,如果我们活着的人匆匆忙忙地吃完了,祖先们就不好意思再吃下去,只有我们慢慢地吃着,祖先们才会跟着慢慢地吃下去直到吃饱为止。

  吃过年夜饭,当家人要马上点燃一把香分插到祖先们的香炉里,而且要不停地把香点下去,直到大年初一晚上祭供完祖先的晚饭后才能停歇。点完晚饭后的第一次香,当家人就马上在堂屋里升起一堆柴火,而且用木疙蔸把柴火烧得旺旺的。老人们说,祖先过三十夜都不休息,要坐在火边陪他们的长辈熬夜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因此,必须把堂屋里的火烧得旺旺的,熬夜守岁的祖先们才会不被冻着,而且当家人还要在火边坐到天亮,一方面是要陪祖先们熬夜守岁,另一方面还要为熬夜守岁的祖先们搞好服务。坐在火边陪祖先们熬夜的当家人,不能打瞌睡,要记得随时往火堆里添柴和增加木疙蔸,让堂屋的火堆一直燃烧得旺旺的;当天际进入大年正月初一的子时以后,要煨姜汤祭供祖宗,让熬夜守岁的祖先们喝姜汤解渴;发现祖先香炉里的香燃尽了,要立即点燃一把香及时补插上去,让香炉里总是香火闪烁、青烟袅袅。同时,熬夜陪祖先们守岁的当家人,还要负责煮好过年用来祭供祖先的棕粑。不过,由于煮棕粑要花很长时间,所以煮棕粑时当家人一般都不会坐在厨房的灶门前苦苦守候。把棕粑放到大铁锅里,掺满水,当家人就把灶堂里的火点燃,然后把一大堆半干半生的柴块子堆放在灶堂里,让火不大不小地燃着,随后来到堂屋里,一边烤着木疙蔸火,一边喝着水烟筒,悠然地陪着祖先们熬夜守岁。每过四五十分钟,当家人便到厨房里转一趟,一来是为了驱散瞌睡,二来是往灶堂里添几块柴块子,继续让煮棕粑的火不大不小地燃着。等把棕粑煮熟,天也快亮了。当家人把煮熟了的棕粑捞起来,拿到供桌上摆放,然后恭请祖先们来吃过大年的棕粑。之后,当家人在堂屋的火堆里添加几砣木疙蔸,在祖宗的香炉里再插一次香,喝一阵水烟筒后便上床休息。

  正月初一早上,当家人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屋后的菜园里摘采一把名为“糯米香”的滕蔓叶子回来煨水,用脸盆装盛后摆放在祖先的供桌上,让祖先们用来洗脸。在大年正月初一早上用“糯米香”滕蔓的叶子煨水给祖先洗脸,这是者要寨子流传了多年的习俗。因为“糯米香”叶子煨出来的水是紫色的,大年正月初一早上端着热气腾腾的紫色水请祖先洗脸,有一年之始便是紫气盈门的意思,充满了美好的祝福。据说,用这种水洗脸,既可以让人随时都芳香袭人,还有避邪祛病的功效,含有祝愿全家老幼快乐、平安、吉祥的意思。请祖先们洗脸以后,就要蒸糯米饭打糍粑。打糍粑都在堂屋里进行,一般都要由家里的壮年小伙仔来打,家里没有壮年小伙仔的,就要到邻居家请。正月初一早上用壮年小伙仔打糍粑,预示着全家老幼一年到头都壮壮实实,充满生机和活力。打完糍粑,当家人就把糍粑平铺到供桌上的棕粑上面,然后恭请祖先们来享用新年的糍粑,保佑全家老幼一年到头做事都像做好的糍粑一样圆圆满满。摆好糍粑,当家人就要马上准备早饭。做好早饭,要先祭供祖先后才能食用。早饭时祭供祖先比较简单,只须各舀一碗菜饭摆到供桌上,然后点名恭请祖宗来食用就行。既不需斟酒,也不需烧纸钱和燃放鞭炮。吃过早饭后,当家人要为祖先点长香,每柱长香有一米多长,可燃三四个小时,每次可点一支,也可同时点三支。点燃长香,当家人就可以出门玩耍去了,直到傍晚才回家做晚饭。正月初一的晚饭跟除夕年夜饭一样丰盛,祭供祖先的程序和仪式也依然跟除夕年夜饭一样庄重。即使是王素人家不吃动物油荤,但也要用菜油炸豆腐、白山药、鸡蛋酥等美味食品,并炒鱼虾、炸花生米、糍粑丁等,做五六盘色香味俱全的布依家常炒菜供祖先食用。

  正月初二早晨,当家人一大早就要炒几盘菜,把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的剩菜炒热一部分,然后点香斟酒恭请祖先们出来食用。酒过三巡,当家人就把棕粑、糍粑、腊肉和酒坛打成挑子,摆放在祖先的供桌前。全家在供桌前磕头烧纸钱时,当家人就把打好的挑子担起来在纸钱火焰上绕三圈,对祖先们说:“各位先祖,你们去拜年的东西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吃过早饭你们就可以出门上路!”说完,到院子里点燃一串鞭炮,欢送祖先们出门拜年。

  细数者要寨子的这些年俗活动,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过大年的活动过程,其实就是人们在孝敬祖先、感恩祖先、尊重长辈的过程,充满了民族特色,更充满了人间真情!

  五

  600多年的沧桑岁月,让今人读出了几多的感慨。

  先祖们忠君的诚虔,让人钦佩;先祖们孝顺的执著,令人感动。600多年来,王发昇的子孙一代接一代在者要寨子生活,至今已经繁衍了50多代人。在这600多年的岁月里,从者要寨子里走出了许多令先祖们倍感骄傲的孝子贤孙。这些人中有考上了状元的,有官至翰林的,有在朝廷担任五品六品官员的,有担任地方知府长官的。据王氏(素)族谱记载,者要王姓人家自明朝初年到者要寨子定居以来,截止清朝末年共有三十多人通过读书被朝庭授封官衔。其中,者要王姓人家的第四代先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