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太老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人不要太老实-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提和基础。而老实人恰恰是在认识“人”这个问题上不能保持清醒和理智,说得更尖刻一点,就是缺乏必要的悟性;他们往往以一种理想化的方式来看待和对待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总是以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来处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因此总是消极被动、事与愿违。
  简单地说,就是老实人不能理解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不懂得灵活运用道德标准,不是根据现实需要而是只凭藉主观理念来思考和处理问题。
  老实人存在着人际交往上的偏误,导致了不善外交成为老实人最致命的弱点之一,也是老实人事业无成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在事业上展不开手脚,为什么老实人在紧要关头总是无人相助?不是老实人人缘不好,也不是老实人能力比别人差多少,关键在于老实人不善交际,有价值的朋友太少之故。
  老实人孤立
  老实人只与合得来的人交往。
  所谓的“合得来”,并不是指可以合作共事,而是指基于性格、道德、习惯、趣味等的相似性而产生的感情相娱相悦。这种“合得来”是以非功利化为指向的,它不看对方的身份和地位,也不指望对方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利益,它只是出于一种精神的需要,带有情绪化的特征。
  许多老实人只交往合得来的人,那么,凡是不符合其标准的人就一概拒绝,不相往来,也不顾及其中的利害关系。这种处世方式带有很明显的书生气,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非常浓厚,人际交往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整个社会利益链条中的一环,以功利为取向的交往地位提高了,这个时候,还抱着一副书呆子气,自以为清高有境界,结果只能是离群索居,被人孤立,处处吃亏。
  老实人以道德感和主观好恶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鄙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行为,凡是与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主观好恶不同的人,一概不与交往。许多老实人还以清高脱俗自居,自认为有道德品质上的优越感,这更增强了其以主观好恶取人的行为模式。人生中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即使不多也是常事,但这决不是生活的全部。人活着需要各种各样的朋友,不同的朋友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我们固然需要品性相投的友人,但同样也需要事业上的伙伴、利益上的合作者,没有这些人的帮助,我们的人生同样的不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主观好恶评判一个人,则天下没有什么人可以交往了。
  所以,以“合得来”与否作为人际交往的唯一标准实在是一种偏误,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交合得来的朋友,也要能交合不来的朋友。
  人类社会是一个人们因相互需要而结成的共同体,因此,人与人之间互有利益上的需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通过互利互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式的人际交往,我们可以办成一个人通常难以办成的事,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为自己远大人生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些老实人也明白通过哪些交往能给自己带来哪些利益,但他们就是做不到。与合不来的人交往,他们会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情感上受不了,又不能得体地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这种不适,结果感到自己很累,很受压抑,远不如独来独往那般轻松自在,而跟他在一起的他会感到尴尬。老实人最典型的一种心理就是,“跟你合不来,还要敷衍你,真是受不了”。这与老实人的道德感过强有关,道德感过强者往往会走极端,即用道德来划界线把人分成黑白好坏两种对立的类别,这往往会使他们缺乏理解和宽容,变得视角偏狭、心胸狭窄,缺乏必要的容忍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实人不容易当上领导,也不容易团结一大批人干成大事业。
  以能否合得来作为交友的唯一标准,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你融不到别人的利益圈子里去,因此,困难时也不会有人站出来维护你的利益。有的时候,即使你甘于清贫淡泊、一心想做隐士也做不得,因为独善其身者的自我防卫能力也太差了,只要你惹得别人不高兴,麻烦就会自动找上门来。所以老实人为了开拓视野,增强生存能力,就必须放下架子,广交朋友。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主观好恶评判一个人,则天下没有什么人可以交往了。
  为什么赚钱很难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没有一点社会关系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拥有多少社会关系,并且是否认真思考过它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意义,或者说,从理论上谁都懂得关系的重要性,但是,面临生存困境,很多人并未想到自己的社会关系还能帮自己赚到金钱。
  首先,很多人认为自己现有的关系对于赚钱没有帮助,同时又认为要想赚钱,就必须结交经济界的关系。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却太浮浅,眼界也太狭窄。
  只有经济界的朋友才对自己赚钱有帮助吗?下边的例子也许不合适,但将说明一些道理。
  我们知道,在一些职能部门工作过的人,包括新闻记者,做起生意来总是容易得多,成功率也高。他们是赚的腐败钱吗?其实他们也不过是妥善地利用了自己的关系而已。
  为什么老百姓赚钱总是那么艰难?
  第一,确实社会关系太少。
  第二,不太懂得社会关系的重要和社会关系如何运作。
  我想后一点也许更重要。
  所以,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我们首先得解决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一谈到关系,就想到不正之风。其实,只要关系运用得得当、合法,多一些关系不是多一些生存的帮手吗?就是在最文明的国度里也是这样。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没有一点社会关系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老实人多抱怨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成功人士会对环境大发牢骚,抱怨不停,烦躁不安,尽管他可能克服了天大的障碍才有他的成功。相对的,我们却常常见到老实人不断抱怨环境恶劣,社会不公,因为他缺乏喜乐和富裕。真正的问题是:哪一个先行——态度或成功?答案是,在所有的情况下,要先有胜利的、正面的态度,才会有终生的富裕。
  你的环境本来就如此;从来就没变。你被欺骗了,被占了便宜,或遇上破产——这些因素都无法改变。如果你的父母无法送你上大学,如果你必须半工半读,或者走十公里去上学——这些都是你的过去。抱怨是没有用的,现在该是忘记他们,继续前进的时候了。
  当你决定抛开你的抱怨时,你将会发现人生变得比较顺利、有趣。它只会让你可怜自己——悲伤、愤怒、受害、多疑或自以为是。当你为你的局限辩论时,你的想法和话语只会妨碍你,大大干扰了你的迸发能力。把抱怨扫除,你就可以创造出创造力,和容许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你将可以更专注地活在当下。不要专注在问题上,你就会开始看见解决之道。
  不要抱怨“我不行”,你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面的看法。
  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决定阻止自己掉入抱怨的老习惯。起初可能很困难——甚至可笑。习惯是很难更改的。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却值得努力。当借口或抱怨浮上心头时,轻轻把它赶走,好比你赶走野餐上的苍蝇一般。不要过于担心。你很快就会习惯没有抱怨的生活所带来的美好感觉,以及随着你崭新的胜利态度而来的成功。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成功人士会对环境大发牢骚,抱怨不停,烦躁不安,尽管他可能克服了天大的障碍才有他的成功。相对的,我们却常常见到老实人不断抱怨环境恶劣,社会不公,因为他缺乏喜乐和富裕。
  老实人被误解
  老实人经常感叹,好心不得好报。他们的善意与好心肠往往被人误解、曲解,他们无私的奉献、真诚的情感往往不为人知、没有回报,而更糟糕的是,他们还常常以莫名其妙的方式开罪了朋友、得罪了领导,搞得人际紧张,事业低迷。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老实人不善于合适地表现自己的善意往往是首因之一。
  老实人的世界观是直线式的,他们认为一个良好的动机必定会产生出一个良好的结果。
  老实人的世界观往往又是十分机械的,他们认为真便是真,假便是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这固然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在纷繁运动的世界中,“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这都说明,世上万事万物在因与果、表与里等方面,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我们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仅仅有善意和真心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通过种种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善意和真心,使别人能够真正感受到这种善意和真心。
  老实人总是强调自己问心无愧。但他们往往忘了,人的心意是谁也无法直接看到的,别人只能从你的具体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自己和他人所带来的影响中来推测。老实人要是准确无误地把自己的善意表现出来,为别人理解和领悟,就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技巧。
  老实人往往对手段与技巧持否定和排斥的态度,这是他们不能够得体地表现自己的善意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其实,技巧和手段只是我们做事时所凭借的一种工具,它本身并无任何不道德的地方。从古到今,在政治、军事、商业等各个领域,三十六计都在被人们不同程度地运用着,而且这在敌对双方的竞争中表现得特别明显,难道仅仅因为敌人也使用它,我们就应该否定它、拒绝它、排斥它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合理、适当地使用技巧,对于真实表达自我、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