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兵们立即大声回答:“有信心!”
  李勤叫道:“我……”
  “听不见!”旁边有人嗷地一嗓子,却是小马超,他又忍不住了,看别人训练时,他总忍不住要替李勤发号施令。
  李勤哈哈大笑,道:“我听不见!”
  “有、信、心!”新兵不用训练,这三个字却喊得整齐响亮。
  “好,有信心就好,自己的前程自己努力!”李勤一摆手,让士兵们接着训练,他则骑上马,去看开垦荒地的事情。
  城堡新立,诸事繁多,一口气全能干好,那是不可能的。大失误没有,但具体细节上,却总是不停地出着问题。此后几天,李勤忙得脚不沾地,拼出全力去应对,去处理。
  开垦荒地的事情倒是比较容易办,不管怎么说,这年代的百姓都是靠天种地的庄稼人,种地是本份,只要种子够,畜力够,农具不缺,附近有河流,那么垦荒还是不难的,这些有冯成去办,已然足够了。
  由于李勤的宣传做得好,突出了扶角堡的与众不同之处,所以这几天前来投靠的百姓也着实不少,而且其中有不少的胡人,以羌人为多,原因无它,就因为刘胜做了副堡主,这是绝佳的活广告,可以让胡人们放心,来了扶角堡能不能吃饱穿暖,是以后的事,但至少眼前不会被歧视,这就很难得了。
  让李勤最舒心的事,虽然胡人增多,与汉民百姓的矛盾却几乎没有。凉州向来胡汉矛盾严重,短时间的解决是在马腾和韩遂的统治时期,由于他俩原本都是汉人,可一个有胡人血统,而另一个干脆是靠胡人发的家,所以才能使胡汉矛盾大减,不过他俩之后,统治者没能处理好矛盾,以至于弄出了大乱。
  这几天,汤介亲自来过一次,李勤陪同他视察了扶角堡,汤介除了夸奖,没有说别的什么,当然支援也没有再给半点。就算他再感激李勤,可地盘上出现了另一位强者,他也不会再给予支援的,这是人之常情,也不需要怪他。
  这天午后,钟老汉带着人回来了,找到李勤,告诉他镔部拒绝了提议,不肯归顺,也不肯做生意,而且族长的态度极其恶劣,只允许他们在镔部待了半天,连夜都不让他们过,就赶他们走了。钟老汉在附近逗留了几天,没有让族长知道。
  李勤问他镔部的内部团不团结,有没有人想着反对族长?
  钟老汉答道:“有,是族长的哥哥,我已经和他喝过一次酒了。族长的哥哥本来有希望继承镔部的,可惜被弟弟抢了位子,所以两个人始终不和睦,我们被族长赶出来后,就是他哥哥给我们找地方住的。”他把详细经过说了一遍。
  李勤听罢,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说不得,我们得动武了,现在兵还没练好,等练好了,第一个就去打他们,你到时再去找那个族长的哥哥,让他做内应,事成之后,我许他族长之位。”
  钟老汉却摇头道:“这个怕是不太可能,虽然他们两兄弟不和,但要想帮着外人打他们自己,怕是不会愿意的。”
  李勤让钟老汉去休息,他则把贾诩叫过来,说了此事。
  贾诩眼珠乱转,想了片刻,就出了一损招,他道:“咱们不是在练斥候么,可以先派出精锐之士,去偷偷把族长的儿子或者最喜爱的小妾给整死一个,栽到他哥哥的头上,让两兄弟反目,等他们自家人开打时,我们再去调解纠纷,顺手就把……就那个样子了呗!”
  李勤皱起眉头,道:“纸不包住火,这种旁门左道的诡计,当然我不是说这个计不好,我是说有可能会有后患,所以我再考虑考虑吧!”
  贾诩嘿了声,道:“你‘事后’再知道这个事不就得了,我派人去做,事后你再骂我,装好人不就得了,说不定那个什么哥哥反而会感激你!”
  李勤仍旧摇头,道:“我再考虑考虑,不急,不急!”他叹了口气,如果实力够强,何需用此毒计,直接征讨便是,镔部支援过刹罗枭,给强盗们提供过武器,这就是最好的出兵理由。所以,还得加紧训练出一支强军才行啊!
  第079章 全军大比武
  如果是对待难以征服的敌人,贾诩的主意就是一等一的好,打仗么,哪有那么多的废话,暗地里行使毒计,使敌人在内部崩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什么不可以的。
  但问题是李勤以后要用镔部的铁匠为自己打造兵器,要把镔部的人变成自己人,那么再用这招,就算计划得再周详,假以时日也会出现纰漏的,到时那就是扶角堡内部出乱子了,所以当然要好好考虑了,这种先例能不开,就尽量不要开,否则以后大家都照着学,还得了,不怕外敌强,就怕窝里斗!
  这一想,就想了足足一个多月,天气转暖,扶角堡周围一片绿油油,虽然今年的气候仍旧干旱,但好在临近河流,挖掘出沟渠来灌溉,庄稼的长势暂时没有受到干旱的威胁。
  景春来到了扶角堡,给百姓和孩子们教书识字,孩子们上午识字,下午学习农桑渔牧,并进行初步的军事训练,而晚上堡民们则纷纷来大学堂,听听古记,谈谈发展,学学写自己的名字。
  李勤把大学堂办成了意见交流大会,不但让大家说说自己有啥比别人强的本事,而且时不时地还忆苦思甜,让百姓们说说以前的苦日子,然后想想现在的甜日子,再展望一下以后更甜的日子……
  总之,民生方面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百姓们虽然劳累,虽然辛苦,可却活得充实,以前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只顾着为下顿饭在哪儿发愁了,哪有心情欢声笑语,畅所欲言。
  军队的训练也初见成效,屯长们非常卖力,不但操演时鞭子抡得啪啪响,为了不让新兵们打退堂鼓,他们竟然还主动去找新兵们谈心,搞得李勤甚至在想,要不要多设立一个职位,给新兵们当辅导员。
  四百名步兵已然招齐,而且还招了百余名辅兵,辅兵的数目仍在增加中,一来做为战兵的预备队,二来战兵出征,辅兵可以守卫扶角堡。
  时间过得很快,当一切上了正轨后,陇县的支援到了,汤介信守承诺,没有留下一丝半点,全部都给李勤送了来。
  凉州刺史是个“明白人”,给公家办事和给私人办事,分得清清楚楚。给公家办事,他一斤生铁都不多给,一副盔甲都不调拨。可张久去和他暗示了一下,刺史大人立即很痛快地重重送了批军备过来,公事和私事分得清清楚楚,一点都没有搞混!
  调拨给李勤一万斤生铁,还有六百四十副皮甲及军服,同样数量的制式长枪和佩刀,还有皮盾,木弓也是一样的数量,箭则调拨了六百四十袋,每袋二十枝,就是整整一万二千八百枝,全都用大车运来的!这个数字是按一部战兵,加六成辅兵算的,与李勤的混合兵团数字不符,但也足够眼下用的了。
  这些还不算,竟还给李勤送来十家匠户,有铁匠和制弓匠,还有制甲匠,这些匠人都是带着家眷来的,以后就要在扶角堡安家了!
  得了这许多的人力和财力,李勤大喜过望,都说宦官不好,是小人,可看看人家,办事真给力啊,不知张义怎么“暗示”的刺史,竟然让刺史如此大方,实是始料不及的!
  兵备一到手,李勤立即就把士兵们全都武装起来,并且他还给士兵多加了一项任务,就是必须要自己会制弓,且能在临兵斗时,可以快速修补自己的弓。他让父亲李田把那种鸡肋制弓术传授给了士兵。
  虽然这种弓力道强劲,可比硬弩,但是太容易坏了,在这年代谁要是敢制出这种不合格产品出来,那工匠是一定要被砍头的,但扶角堡李勤说了算,他不要求别的,就是要求远程攻击武器,一定要多于别人的军队,就算是和匈奴人比,也一定要盖过匈奴人去!
  各项准备工作一样一样的做出来,虽然繁琐,可只要上下一心,倒也不是难事。
  又过了月余,第一批播种下去的粟米成熟了,产量不高,顶多一亩地一石,甚至连关中产量的一半都不到,可第一批种下去的有一万亩,就代表着头次收获有一万石,随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其它田地后种的粟米还会再收获,可以这么说,扶角堡的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至少能坚持到明年这个时候,只要不出意外,人人都能吃饱饭,不用再为肚子的问题发愁了。
  李勤亲自带领所有堡民和士兵进行收割,丰收之后,粮食进仓,他决定召开一次丰收庆典,并且考核军队,来一场全军大比武。
  之后,他就要发动征服镔部的战争了。
  月光明亮,无论是堡内新建的民居,还是堡外的兵营,尽是鼾声,人们安稳地睡着,平安喜乐的日子,让他们在睡梦中都能笑起来。
  可有的人却不睡觉,赵正便是其中之一。这些天,他在扶角堡的生活,就如同作梦一般,再没人看不起他,他也不用再低着头走路,见人就躲着,只要他在操练中出采,就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赵正下定了决心,他一定要在明天的比武中出采,一定要得到金牌,成为金牌枪手,成为军官,他还要娶上一房妻子,多生几个孩子,让孩子们长大后,以他为荣!
  穿好衣服,赵正悄悄地从军营里出来,拿着自己的长枪,去了操演场,他打算再练习一下枪术,希望能在明天的比武中显姓扬名!
  可刚到操演场,却见李勤站在场边,身边陪着贾诩和典韦,而场中有好几个人正在练习枪刺木球,看来努力的人不止他一个。赵正连忙上前给李勤行礼。
  李勤冲他微微笑了笑,小声道:“你也来了。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不用在意我,我就是看看。”
  赵正心情有些紧张,走到了场内,见五个老扶角兵全都在,而钟羽、刘迅等人也都在,大家都在练习枪术,金牌枪手可跟步兵骑兵无关,大家都有机会得到,所以只要有点想法的人,都想在比武之前练练,以求得到名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