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宦官们一起点了点头,有个大宦官道:“那李勤能来洛阳吗?我看黄巾军不把京城给围了,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带着兵来的吧,要是提前来了,向皇上提条件要赏赐时,口可难开,要是晚一点来,那时皇上急了,他岂不是要什么就得给他什么!”
  张让嘿了声,道:“就怕皇上支撑不到那时……嗯,总之区区黄巾贼是不会担心的,必会被镇压下去的,这点毫无疑问!”
  十常侍和外面大臣们想的一样,都认为李勤不会这么快就来的,李勤怎么看,都不象是一个忠臣,说他是忠臣的,也就皇帝一个人吧,现在还病得快要死了!
  这时,外面忽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了一个小宦官,张让怒道:“混帐东西,谁让你进来的!”
  这小宦官忙道:“回张大父的话,小的有急事要禀报您!”他一指外面,道:“刚刚前面有人来报,说扶角军到了!”
  大宦官集体失声,全都愣住了!
  小宦官忙小心翼翼地道:“张大父,各位大人,扶角军的确是来了,只要半天功夫,就能到洛阳了,那报信的斥候就等在宫门口呢!”
  张让站起身来,道:“真是没有想到啊这,这消息可经查证了?去把报信的人叫进来,咱家有话要问。”
  小宦官连忙出去,把那个羽林军叫了进来,张让问他消息是否属实。那羽林军说了扶角斥候的事,又说何进他们去查证了,尚不知真假。
  张让对着小宦官道:“去前面看看,如果有人往后面来,把各处宫门把守住,没有咱家的命令,不要让他们进来。”
  小宦官答应一声,连跑带颠地去前面了,那个校尉也被带下去了。
  张让和大宦官议论开来,他们都挺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李勤之所以能这么快来,说明李勤还是在控制之内的,不管李勤的军队有多强大,但他还是很听话的,他们扶持李勤,没有白扶持,现在总算能捞回些本钱了!
  过了片刻,小宦官跑了回来,道:“那个送信来的羽林军被软禁起来了,不许他出去,何侍中带着一大群的大臣,正在往这边赶来,被挡在舞阳门外了,在门外大吵大嚷呢!”
  张让道:“好,他们既然着急要见皇上,就说明消息证实了,扶角军的确即将来到,这个好消息不能由他们报给皇上,得由咱们去报才成!”
  大宦官们一起笑道:“正该如此!”他们一起拥进内殿。
  张让来到榻边,小声叫了声皇上,见刘宏睁开了眼睛,他道:“启禀皇上,在您的召唤下,天下第一强军扶角军赶来勤王,离洛阳只有数十里路了,马上就到,马上就到!”
  刘宏啊了声,脸上现出一片潮红,他坐起身来,道:“朕说什么来着,朕说李勤忠心,你们还都不信朕,现在可信了吧!”
  第252章 皇子
  张让他们一起跪倒,齐声道:“皇上圣明!”
  十常侍和皇帝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所谓的皇帝神圣光圈,在他们的心中早就没有了,他们早都看出来,刘宏虽然是皇帝,其实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甚至连普通人都不如,要是让皇帝出宫去谋生,他非得饿死不可!
  可偏偏就这么一个啥也不是的皇帝,对李勤的事却看得极准,他说李勤一定会来,李勤竟然就真的来了!
  十常侍,包括张让在内,心中都想:“原来,圣天子果然是与常人不同的,平常还看不出来什么,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圣天子看得清啊!”
  刘宏躺的时间长了,猛地坐起身,头有点发晕,他咳嗽两声,张让连忙把一个枕头放在他的背后,让刘宏靠在枕头上。
  刘宏道:“从内库拿出酒肉财帛来,赏赐给扶角军。还有,李勤一到,就立即让他来见朕。”
  张让一一答应,他看皇帝精神很不好,便道:“皇上,您再躺会儿吧,养好了病,这样才能在扶角军平叛之后,你在宫门上检阅他们啊,让兵将们感到什么叫皇恩浩荡!”
  刘宏咳嗽两声,慢慢地躺下了,他闭上眼睛,有点迷糊地道:“你们都下去吧!”
  十常侍一起看向张让,示意张让说刘协的事,张让微微点点头,他小声道:“皇上休息,需当榻边有人侍汤,皇上是要皇后来相伴,还是皇三子来伺候?”
  皇帝生病时,床边得有亲人伺候,端水递帕。张让要是问让谁来,刘宏的回答一定不会是皇三子刘协,小孩太小了,抱到病床前来,纯属添乱。可张让却有技巧地问,是让皇后来,还是让皇三子来,二选一。
  刘宏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被何皇后给气的,他哪可能让皇后来陪,别说让何皇后来陪,就算是听见皇后二字,刘宏都烦得很。
  刘宏迷迷糊糊地道:“不要让皇后来。”
  张让答应一声,和大宦官们一起退出了内殿。张让叫过一名小宦官,道:“去把皇三子抱来,奶娘和宫女也都带来。”
  小宦官连忙答应一声,去抱刘协了。
  一个大宦官问道:“舞阳门外的大臣们怎么办?还挡着?不让他们进来,怕是那何进得暴跳如雷吧!”
  张让阴阴地笑了笑,道:“等一会儿的,等把皇三子抱来,再等皇上睡着后,再放他们进来,让他们全都进来!”
  大宦官们一起点了点头,等皇帝睡着了再放何进他们进来,皇帝被吵醒,非得发怒不可,再加上被皇后气着了,皇帝肯定要斥责何进,何进当着大臣们的面,兴致勃勃地来报喜,结果被骂个灰头土脸,他在大臣们的跟前颜面尽失,必会被人耻笑;而何进看到陪在皇帝身边的是刘协,不是他的外甥刘辩时,非得发蒙不可,让为皇帝有改立太子的想法,他必会去找何皇后,而何皇后也得着急不可,只要她一着急,跑来跟皇帝大闹,那她们一家子就上当了,皇帝非得狠狠地修理他们不可,说不定真能因此而改立太子呢!
  张让和一众大宦官坐在外殿等着,过不多时,小宦官把刘协给抱来了,老中少宫女跟来一大批。张让看着刘协,挤出一丝笑容,道:“和王美人果然长得有几分相似,可惜啊,王美人被皇后娘娘给杀了,让小皇子成了没娘的孩子!”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是被何皇后杀的,知道的人很多,可谁也不敢明着说,张让却偏偏在这个时候说了出来,小孩子不见得是懂什么的,但小孩子哭闹几声,叫几声娘亲,却是大人立即就能教会的!
  大宦官们一起凑到刘协的跟前,张让又道:“你的娘亲是被何皇后害死的,她有个哥哥叫何进,他一会和要进来见你父皇,等何进来了之后,你就往父皇的床上扑,然后大叫不要杀我,求父皇救你,要不然那个何进就会象杀你的娘亲一样,也把你给杀了的!”
  一个大宦官深怕刘协不懂什么叫死,不懂被杀是怎么回事,他道:“何进要杀你,你要死了,就不能再看到父皇了,也看不到董太后了,也看不到你的奶娘了,你怕不怕?”
  刘协年纪太小,三岁的小孩,他能懂什么,说要杀他啥的,他也不懂,可他却懂得见不着父皇还有别的亲近的人,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小孩子吓得眼睛瞪得大大的,开始抽噎起来,眼瞧着就要提前大哭起来,何进还没来呢!
  张让连忙招手,让奶娘过来,他道:“看好皇三子,不要让他现在就哭,等何进来了再让他哭,你们再教教他,要是教得好了,咱家重重有赏!”
  奶娘和宫女们连忙答应,她们是伺候刘协的,都归董太后管,董太后和何皇后向来不对付,所以她们自然也都很想看何皇后倒霉,更加想看大将军何进倒霉,反正又用不着她们亲自动手,只是让刘协哭哭,很简单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差不多了,张让把手一挥,让小宦官去舞阳门传令,把何进他们放进来。
  过不多时,何进带着一群大臣,怒气冲冲地到来。何进喝道:“张让,你竟然阻拦朝廷重臣面见天子,你想隔断中外吗,该当何罪?”
  张让却不慌不忙地道:“何大将军言重了,咱家可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外臣要进寝宫,不管是因为什么,不管要说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总得经皇上准许吧,难不成直接就可以进来?这里可是禁地!”
  理论上来讲,张让的说法绝对正确,皇家后宫本来就不许外臣进入的,不经皇帝允许,大臣们想进就进,那成什么体统;可实际上,在有特殊情况发生时,也可以不经皇帝本人允许,由群臣之首领着大伙进来,毕竟人生永远都有意外,万一皇帝病重,或是遭到某些居心不良的人挟持,外面的大臣不来相救,那皇帝不就完蛋了!
  现在,正好就处在内忧外患的特殊情况下,黄巾军就要打到京城,而皇帝又生了病,内忧外患齐全了,在这种时候,身为大将军的何进是可以带着大臣们进来的,当然他要想自己进来,那就是不可以了,会让人说他有心控制皇帝,或祸乱内廷,所以何进宁可把报喜的功劳分给群臣,带着大家一起进宫,可张让偏偏把他们拦在了舞阳门外,不许他们进入皇帝寝宫。
  何进和大臣们又不是傻子,十常侍把他们隔在宫门外,他们当然知道十常侍是利用这段时间去向皇帝报喜了,在皇帝病危的关键时刻,增加宦官集团在皇帝心中的份量,这是何进和大臣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皇帝在临驾崩前,留下有利于宦官集团的某个遗诏,那何进可就要完蛋了!
  对于张让的“义正严词”,何进同样“义正严词”地回答:“国家正处多事之秋,我等朝中重臣,请求觐见皇上,是理所当然的!”
  张让嘿了声,道:“如何理所当然,你且说来听听!”
  王允从后面上来,道:“朝臣之议,何需向宦官解释。张中官,你逾越了!”他拉了把何进,暗示何进不要在这里和十常侍逞口舌之争,这是毫无意义的。
  何进大步进殿,王允紧紧跟随。王允小声道:“大将军,见到皇上之后,需当在皇上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