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角狂喜之下,命令全军开拔,向西进攻,去攻打大汉京城洛阳!
  官军战败,皇甫嵩战死,袁绍生死不知的消息,已然传进了洛阳,洛阳一日三惊,这个消息实在太过巨大,没有人能瞒得住,不但连何进都急得犹如疯狗,就连张让等十常侍都被吓毛了!
  在对内镇压反贼的战事中,从东汉以来,还没有哪次的损失如此巨大,领兵的左中郎将被阵斩,而羽林军领兵的虎贲中郎将不知被打到哪儿去了,一百多年的东汉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大的惨败,前去镇压的官军被打得烟消云散,只跑回洛阳几千人,而剩下的都不知跑到哪去了,朝廷已无直属军队可派,只能依靠各地援军了!
  皇帝刘宏也顾不得玩乐了,再玩乐下去,估计他就再没机会玩乐了,黄巾兵已然挥师西来,洛阳朝不保夕了!
  惊慌之中,刘宏召开大朝会,他坐在龙书案后,拍桌子气道:“何进,你不是说只要派袁绍出战,就一定能扫平黄巾贼吗?现在呢,袁绍逃到哪儿去了?还有,黄巾贼现在知道京城空虚了,所以他带着反贼来了,现在怎么办?你去挡住他们,你去挡住他们!”
  刘宏最怕麻烦,他当皇帝没什么雄心壮志,只要能吃喝玩乐,好好地过完这辈子就行了,可现在他越不想麻烦,麻烦就越找上他,而且还不是小麻烦,反贼竟然都快打到洛阳了,这让他怎么办?他要是知道怎么办,也就不发脾气了!
  何进硬着头皮出了朝班,他哪想到袁绍那么废物,平常把牛皮吹得超响,说练出来的新兵如何的厉害,可只一战就被张角给打了个找不着北,他要是能想到是这么个结果,打死他他也不能举荐袁绍带兵啊!
  何进道:“陛下,臣失察了,不想袁绍如此无能,请陛下治臣的罪!”可他不等刘宏说他有多该死,该把他下大牢,只顿了顿,便抢着说道:“不过陛下不必担心,皇甫嵩和袁绍虽败,但我们还有别的军队,各地勤王之师陆续到来,尤其是李勤的扶角军,已然到达了长安,不日便可东来,只要李勤一到,黄巾贼的末日就到了!”
  刘宏一拍巴掌,急忙道:“对对,朕还有李勤呢,李郎是最能打仗的,谁都打不过他,只要他来了,那么黄巾贼必会被他打败。可是,可他怎么还不来呢,他不是早就到了长安了吗?那个谁,那个谁来着,从长安跑回来勤王的那个谁……”
  急切之间,刘宏竟然想不起来司隶校尉张温了,满嘴的那个谁地叫着!
  张温身为司隶校尉,位列九卿之上,绝对算是一等一的大员,只不过他不在京中任职,少了和刘宏见面的机会,可这么样的高官,刘宏竟然没有记住他的姓名,也真让他情何以堪了!
  张温一脸苦笑地从朝班中出来,道:“陛下,臣张温就是从长安回来勤王的那个谁!”他对刘宏的态度不满之极,可又能怎么样呢,人家是皇帝,而他只是那个谁罢了!
  刘宏啊了声,道:“对对,就是你。张温,朕问你,为什么李郎到了长安,却迟迟不来洛阳,是何原因,是不是你们难为他了?快说,你是怎么难为他的!”
  张温差点没哭了,有没有搞错,谁难为谁啊,要不是李勤难为我,我能从长安跑到洛阳来么,真以为是来勤王的哪,我是躲灾来的!
  可心里这么想,他嘴上哪敢这么说。张温道:“启禀陛下,可能是因为李勤兵力集结得慢,再加上路途遥远,粮草支援困难,所以才在长安休整的,他到长安之前,臣就已来京了,所以绝对没有为难过他。何况李勤手握重兵,臣就算想难为,也得为项上人头着想啊,他可是杀人不眨眼的!”
  话说得委屈之极,可话里话外,却在不停地提醒皇帝和满朝文武,那李勤可不是什么好角色,让他来勤王,去镇压黄巾贼,小心请神容易送神难,引狼入室,那李勤要是赖着不走,不回西凉,大家可就都要糟糕了!
  大臣们个个都是人精,当然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可惜,皇帝刘宏却不算太精明,先入为主,他不但认为李勤又会打仗,而且对他很忠心,所以张温讲得再直白,他仍旧没有听出其中不地道的滋味。
  刘宏着急地道:“你是司隶校尉,你不在长安好好地给李勤提供粮草,让他能及时赶来镇压黄巾贼,却自作主张地跑来洛阳,可你来了倒好,却不能去打黄巾贼,反而留在城里不知所谓,你这是玩忽职守!”
  张温扑通一声就给刘宏跪下了,他苦着脸道:“陛下,臣愿提虎狼之师,赶去镇压黄巾贼,臣请战,望陛下准许!”没办法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要是再不请战,岂不成了贪生怕死之辈了。
  可张温一请战,刘宏却并不答允,他道:“京城本就空虚,要是你出城了,那谁来保护朕?去镇压黄巾贼的事,交给李勤就好了!”
  他转头叫过张让,道:“拟旨,给李勤送去,让他三天之后就赶到京城,如果赶不到,朕就要治他的罪!”
  张让一咧嘴,他道:“陛下,从长安到洛阳,三天之内如何能够赶到,那不得把马跑死了呀?再说,派去给李勤送旨的人,路上也要时间的呀!”
  刘宏大怒,一拍桌子,道:“哪儿这么多的废话,连你也不听朕的了吗?朕说三天,就是三天!”他想了想,感觉确实有点困难,便很大度地道:“今天就不算了,从明天开始算三天!”
  张让心想:“这是把李勤当成神仙了!”他不敢再说什么,赶紧拟了道圣旨,让人给李勤送去,强令李勤三天后必需赶到洛阳!
  朝堂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都想:“让扶角军东来,实不知福祸啊如果把扶角军和黄巾贼相比较,感觉还是扶角军更加危险些!”
  第248章 建立科举制
  调李勤东进镇压黄巾军的圣旨,一天一夜的功夫就送到了长安,送信的使者足足跑死了三匹马,这才把圣旨送进了长安。
  此时的长安,李勤已经进入了城里,他把长安城里的留守官员,全都给升了级,并向官员们表示了很大的重视,无比的信任,所以要让他们继续做官,做更大的官!
  盖勋是长安的京兆尹,首当其冲,他第一个升官,被委派为巡抚,被李勤派往扶角堡,在那里直接受副堡主刘胜的领导,而其他长安的高级官员,逐次升职,都被派往扶角堡,用李勤的话来讲,这是对他们的信任,要不然岂能派他们去扶角堡当官呢,那可是扶角军的大本营啊,凉州的新治所。
  长安的高级官员们都被派往扶角堡了,职位上出现了一大批的空缺,不过没关系,李勤有的是办法,他举行了一次考试,他和贾诩拟定了一份考卷,里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还有论述题!
  这份考卷新颖之极,汉末年代,别说这种新式的考试,就算是老式的都没有,这年代连九品中正制还没有呢,科举考试更是没有,官员们升官哪有靠考试的,所以李勤忽然让官员们如此,长安的中低级官员全都发蒙了!
  不过,正因为是第一次,所以相对来讲,算是很公平的,至少没有人作弊。不是没有人想不作弊,而是不知道该怎么个做法,如果这样的考试多了,那各种作弊方法就会层出不穷了!
  笔试之后,刷掉了一批不好好读书,文化水平不高的官员,然后又进行了面试,贾诩先来头一场面试,又刷掉一批,然后选出十个成绩最好的官员,由李勤进行最后一次面试,当场问答,定出名次。
  前三名,第一名叫扶角状元,第二名叫扶角榜眼,第三名叫扶角探花,后七名统称为扶角进士,都是按着名次排下来的。前十名之后的官员,则称为扶角举人,仍旧按着考试的成绩排名。所有名称前都特地加上扶角二字,一来是宣誓所有权,这些考试合格的官员都是他们扶角堡的,二来是让官员们有归属感,从此以后他们就是扶角堡的一份子了,要为扶角堡的建设大业添砖加瓦了!
  名次定下来后,李勤下令长安全城,张灯结彩,大放爆竹,以示庆祝,而且还从府库里拿出粮食来,宰杀掉一批猪羊,煮饭做肉,在长安的大街上分发,给别人吃肉,是李勤最拿手的本事之一,他的扶角军最开始就是这么拉人入伙的,等到百姓都被招集到了街上,他又让通过考试的所有官员,全都披红挂绿,骑着高头大马,满大街地游行,还让差役们抬着大榜,榜上写满了官员的名字,全都是有排名的,一路走一路敲锣打鼓,让百姓们来评论。
  这套流程下来,可把长安的官员给忽悠晕了,看来李勤对于选拔人才还真是别具风采啊,真正是太有风采了,这风刮得他们都找不着北了。可同样这也证明了一点,李勤是真的想要把司州划入他的地盘,而且是真的想把长安治理好,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大动作的,这简直可以说是和朝廷对着干了,委派官员这种大事,竟然由他一个外地的军阀来作,就算没有明着说造反,实际上也和造反没有区别了!
  可李勤的这套官场组合拳,却也让更多的文人士子们看到了希望,虽然汉末是门阀的天下,不出身豪门望族就别想身居要职,可毕竟天下没有那么多的豪门,没有那么多的贵族子弟,如果大家都豪门了,都是贵族了,那还贵个啥呀,什么事情都是一样,物以稀为贵,要是什么东西一多,那就不值钱了,而寒门士子们却从中看到了希望,这种选拔官员的方法,不看官员的出身,只看本事,这就让寒门士子出身的官员,有了进一步登上大舞台的希望,而只要有希望,就会有干劲,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尤其是李勤在公布了考试结果之后,他立即又公布了一项重要措施,那就是扶角堡所控制的地区,从此以后选拔人才,不再实行保举制,而是同样进行考试,只要是认为自己有点水平,识文断字,有能力当官的人,不论身份如何,都可以参加考试,而只要考试通过了,就可以被扶角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