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勤叫来了贾诩,见贾诩满面红光,道:“收了个得意门生,看把你美的!”
  贾诩笑道:“我美,我乐,我高兴。但却不是因为收了个得意门生,天下想拜我为师的人,多到数不清,我随时都能桃李满天下。我真正高兴的是,从此西域归了阿勤你,我是替你高兴啊!”
  李勤也笑了,道:“你这么一说,连我也高兴了。”他把书信交给贾诩,道:“咱们的斥候说刘九死了,但却无法证实。”
  贾诩看过书信之后,道:“刘九是不是真的死了,消息总会传出来的,但匈奴单于不可能立即把真相告之草原,他怕刘九的盟友会趁机来攻。但这也暗示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匈奴单于在和刘九的大战中,损扶惨重,已然到了他没办法再和刘九盟友立即开战的地步,只能休整之后,对刘九的盟友们进行蚕食,鲸吞是休想了!”
  顿了顿,他笑道:“这一仗,我扶角军以逸待劳,以胡制胡之策成功,匈奴两大势力两败俱伤,可保我西北国境,二十年太平啊!”
  李勤摇头道:“这个我也想到了,可不见刘九的尸体,我终是不安心,要不然我亲自带兵往北,去震慑一下匈奴单于,让他把刘九交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你看如何?”
  贾诩摆手道:“大可不必,以现在咱们的实力,和匈奴单于受损失的程度来讲,要想得到刘九是否死掉的切实消息根本不用你真的带兵过去,只要你用羊皮纸写上几个字,就能让匈奴单于乖乖地照做,不信咱们就打这个赌,我来写这封信,如何?”
  李勤哈地就笑了,道:“好啊,那你写吧,不过赌就不必打了,反正你也没啥好输我的!”
  “可不见得是我输!”贾诩笑道,他拿出一张羊皮纸,写了封简单之极的“战书”,叫进扶角斥候,让他们给匈奴单于送去。
  由于贾诩一再强调,不用在西域等着,扶角军可以开拔了,匈奴单于一定会听话的,所以李勤便也没再等,命令大军拔营起寨,慢慢往凉州退回,一路上散发财物,吸引西域各族百姓来投。
  在快到敦煌时,后面终于有扶角斥候追了上来,他们带回了刘九的人头!
  事情就和贾诩预料的完全一样,匈奴单于果真是没有力气再打了,再也打不动了,兵力损失严重,而且什么好处也没有捞到,因为刘九根本就没有带着上万辆大车,而且九帐部的匈奴兵在被消灭之前,向单于的军队发动了自杀式的冲锋,九帐部被灭了,可单于的军队也打残了,单于不但无法面对李勤的战书,甚至连匈奴草原其它的部落都没法镇住了,连汗位能不能保住,都成了未知数。
  李勤管匈奴单于要刘九的尸体,单于连犹豫都没有犹豫,砍下刘九的脑袋,装入木盒之中,就给李勤送了来,还求李勤不要发雷霆之怒,不要征讨他,有什么话都好商量,他连西域丝绸之路的常例贡品都不敢要了,全都送给李勤,以后由李勤收税!
  李勤见匈奴单于如此示弱,差点不回凉州,要去攻打单于,顺势把匈奴帝国给灭了得了!
  贾诩却赶紧阻止了他,他告诉李勤,现在虽然匈奴单于势力大损,打不过扶角军,可是别的匈奴部落却还在,如果扶角军这时去攻打,那么匈奴各部立即就会团结起来,抵抗扶角军,反而更容易抱团,扶角军不但不能获胜,反而会有巨大的损失。
  但如果这时扶角军不去,那么匈奴各部就会打单于的主意了,都要顺势占便宜,加上人人都想从九帐部的毁灭中捞到好处,很有可能会互相攻打,如此一来草原必会兵祸连年,各部皆损,再也无力南下,这才以胡制胡的上策。
  李勤采纳了贾诩的计策,不再想着攻打匈奴单于,而是让匈奴人自己打自己去,等他们打不动了,扶角军再出兵不迟,把他们都赶到西方去,去祸害欧洲去吧!
  一路向东,路上非只一日,扶角军回到了扶角堡,李勤立即上书给朝廷,还把刘九的脑袋一起送了去,并且给张让写信,希望得到西域的控制权,顺便还提出了自己想多为朝廷出力,能不能又当并州刺史,又当护羌校尉,虽然要求太多了些,但朝廷能答应一件是一件,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嘛!
  书信送出之后,李勤又给并州的张芹写信,让张芹帮忙,给自己说好话,还有问一下并州那里如何了,局势有没有稳定,而且他在信中一再嘱咐张芹,今年并州的税要减免,一定不能出差子,他在西域得了不少的财物,暂时用不着物资,而要交给朝廷的税,能拖就尽量地拖一拖,不用着急给,就以战乱刚止为由,如果能拖到明年,那是最好。
  李勤心中明白,明年年初,动摇整个大汉天下的黄巾大起义就要爆发了,用句俗点的话来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无力阻止,所以只能顺应,他要做的就是在这场大乱中,获得最大的好处,从而使天下尽快恢复安定,不要让诸侯混战的事情发生。
  一边等待洛阳的消息,李勤一边在扶角堡大搞生产,而且派出军队,四下宣传,四下安民,让附近百姓都能过上小康日子,这是几年之内他都做不到的,可以算是宏伟目标了,但让百姓安下心来,不要在中原大乱时,他们也跟着乱,这个算是小目标,还是可以达成的。
  夏去秋来,秋收之后,冬至来临。凉州冬天远比中原寒冷,已然是白雪积地,四下里银白一片了。
  这日,李勤吃罢了早饭,穿戴整齐出门,今天是个大日子,冬至了,他要检阅新军,新的扶角军已然练成,新老扶角兵的总数已达两万四千人,如果算上辅兵,总数已达四万,整个凉州的精锐士兵,全都聚集在他的扶角堡了,凉州刺史已被架空。
  和父母一同出了家门,李勤见住在他家附近的扶角军诸将领,已然都等在了街道上,将军们全副武装,站在最前面的是贾诩。
  李勤笑道:“姐夫,怎地你也穿上盔甲了?”
  贾诩笑道:“和你们这些丘八在一起,我自己当然也要丘八一下,免得太鹤立鸡群了!”
  众人说说笑笑,赶往新建的大校军场,就在这时,远处疾驰而来数名骑兵,领头一人叫道:“我要见李郎,李郎在哪里?”
  贾诩咦了声,道:“象是洛阳来的信使,怎么赶得这么急?难不成是洛阳出了变故?”
  第206章 黄巾遍地
  李勤看着奔来的骑兵,道:“看装束是羽林军,不过也有可能是张芹派来的人,他的手下也有羽林军的!”
  典韦大着嗓门叫道:“嘿,往这边来,李郎在这里。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啊?”
  那几个骑兵立即奔来,待到了跟前,领头的骑兵道:“我们从洛阳来,不过不是送圣旨的。”
  李勤明白了,从洛阳来,又不是送圣旨的,那肯定是十常侍派来的啊看他们急成这个样子,估计是朝堂上出的问题,如果是黄巾军的事,十常侍才不会着急呢,他们向来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从来不考虑国家的。
  果不其然,那领头的骑兵只用眼一扫众人,便知道谁是官最大的了,这份认人的本事,确是羽林军的专长。
  领头的骑兵,快步到了李勤的身前,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筒,双手呈给李勤,道:“张大父有信给李郎。”
  张大父指的是张让,因皇帝常称张让为父,所以底下人为了拍张让的马屁,便管张让叫张大父,不过除了十常侍的人之外,别的官员从来不这么称呼。
  李勤接过竹筒,见上面盖着火漆印信,正是张让的,心想:“幸亏用的是竹筒,这要是蜡丸,我还得用劲捏开。不知里面写的是什么的,但猜一定和何进有关。”
  贾诩在旁问道:“你从洛阳来,可先经过了陇县,见着魏刺史?”
  领头的骑兵嘿了声,道:“哪能经过陇县,我们是绕着过来的,那魏元丕的刺史当到头了,我们怕他狗急跳墙,要是截了我们,那可是犯不上,没准就得把我们给暗害了。”
  贾诩见李勤正在旋拧竹筒,还没把信取出来,他又道:“现在该称何侍中为什么?”
  领头的骑兵顺嘴就道:“马上就要称他为何大将军了,这个屠夫之子,竟然能当上大将军,名爵和卫青这等英雄人物并列,简直是莫名其妙,要论战功,我朝谁能比得过李郎,要做大将军,也是咱们李郎做啊!”
  扶角军众将领听了这话,一起点头,对这些骑兵立时就有了他乡遇故知的那种“友情”,一起上来说话,典韦和沈乙等人还大声吆喝着,让人给他们拿热汤来,暖暖身子。
  贾诩凑到李勤的身边,小声道:“猜也是这回事,除了何进势力大涨之外,哪还有能让十常侍着急的事了,只是不知何进怎么当上的大将军?”
  李勤取出帛书,打开看了看,道:“还没当上大将军呢,只是一群武将们在起哄。嗯,看来中原真的是要乱了,巨鹿那里有人造反,好几个县的百姓……的乱民响应,难怪皇帝着急了。”说着话,他把帛书,交给了贾诩。
  贾诩看着帛书,就见上面的话也不是很多,就是说巨鹿那里有人造反,查出来是太平道的人,在抓了领头之人后,附近几个县竟有上万的百姓跑去救那个首领,甚至还把当地的汉兵给打败了,加上太平道遍布中原,朝廷深怕各地效仿,所以这才着急起来,武将们起哄,想让皇帝拜何进为大将军,但皇帝还在犹豫,主要原因是十常侍从中作梗。
  这封信明面上没有说李勤应该如何,可能是怕落入到何进那方势力的手里,但暗示的却也很明显,就是要让李勤争位,十常侍将对出兵镇压太平道一事,大肆进行破坏,让何进一方的武将连战连败,这样在无将可派的情况下,十常侍就会向皇帝推举李勤,李勤领兵进入中原,那时十常侍就会支持他镇压太平道了,一旦镇压成功,就由李勤承任大将军一职,从而控制住大汉的兵权。
  看罢了书信,贾诩和李勤互视一眼,两人同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