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包括贾诩在内的所有扶角军成员,没有人认为会“打不过”李文侯,但却没有人认为一定会“击败”,打不过有可能是平手,可击败是胜利,平原地区一万人对二十万人,就算对方再渣,可也不是说赢就能赢的,起码李文侯的军队伤亡得起,而扶角军伤亡不起,这可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
  李勤和将领们没有说话,可张芹却道:“袁将军,话可不能这么说,硬碰硬就算是得胜了,可我军得死多少人啊,弟兄们可都是有家有业的,大老远地来并州送死,那谁愿意啊,要依着咱家说啊,为了减少伤亡,咱们还得用计。李郎,你说对吧?”
  袁绍看向张芹,心中暗骂混蛋,你这是在挑拨离间吧,挑拨我和扶角军的关系。
  李勤干笑两声,道:“还得用计,现在大家不就是在想着这事儿呢嘛,该怎么个用计法呢?”
  贾诩忽然道:“不如,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先看看李文侯怎么办,然后我们再找出破解之法,这样的话,我们有可能不用硬碰硬的。”
  众人一起点头,说白了就是大家先歇歇,拖延时间。
  李勤叹了口气,道:“那,就先静观其变吧!”
  袁绍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可却终是没有说出口。
  扶角军停住不动,并不过去攻打李文侯,这个消息一传到所归城,立时引发了羌兵的狂欢,羌兵们认为他们大赵军已经完全盖过了扶角军,把李勤给吓住了,连过来都不敢过来,根本不敢开战!
  李文侯也是又惊又喜,在他的印象里,扶角军天不怕地不怕,说起打仗,他们真的敢说打就打,就算是被埋伏了都不在乎,可现在却被自己给吓住了,停步不前,这叫什么?这叫战端未开,三军之气已泄,扶角军不行了啊!
  得知了扶角军不敢过来的消息,羌兵将领们一起跑到了皇宫,也就是曾经的高奴县县衙,向大赵皇帝李文侯祝贺,马屁狂飞,玩命地歌功颂德。
  边章也来了,他见着李文侯先是三呼万岁,行过君臣之礼,这才道:“陛下,臣以为李勤不敢过来开战,这说明他怕了咱们大赵,估计他是想着等一等,看看并州刺史宋枭的动静,而宋枭是一定会带兵过来的,等咱们大赵和宋枭开战,李勤极有可能趁机发难,对咱们大赵两面夹击,不得不防啊!”
  李文侯道:“边将军,你是说李勤现在没有把握,光靠他一支扶角军就能打败我们吗?”
  “他肯定是没有把握的,要不然以扶角军骄兵悍将的性子,岂有不直接过来之理。”边章道。
  李文侯长舒了口气,道:“如果我们能一鼓作气,把宋枭给打败了,那么李勤一定还不敢过来,他可能还要观望,但时间拖得越久,对我大赵越有好处。”
  边章道:“可惜现在只有我们大赵一家对抗汉家朝廷,要是多些就好了,遍地烽火,让汉家朝廷顾东顾不了西,咱们便可从中渔利。”
  李文侯想了想,道:“要不然咱们联系一下匈奴刘九,让他去进攻凉州,抄了扶角军的老家,那李贼就不会在并州多待了,可解我大赵两面作战的困境。”
  “陛下英明,此计妙不可言。”边章拍马屁道:“听说中原闹什么太平道,如果咱们再派人去中原,联系一下太平道的人,跟他们说说立国称帝的好处,臣估计着中原应该有不少人愿意当皇帝的,那时他们一造反,中原大乱,汉家朝廷肯定是先顾中原,而李勤又回去救援凉州了,那并州岂不是成了咱们的天下,徐徐图之,没准咱们还能再得到几个州呢!”
  李文侯眼中放光,道:“不错,正是如此。那咱们就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宋枭给打败,吓唬住李勤,同时再联系刘九和太平道的人,南北双管齐下,大局必定!”
  边章道:“为了防止咱们大赵和宋枭开战时,胜负未定李勤便扑过来,咱们可以先给李勤提个醒,告诉他刘九要去袭劫凉州,他一得到消息,自然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说不定直接回凉州,都是有可能的!”
  李文侯深以为然,两人又谈了些细节,把事情敲定,边章亲自去办了。
  李勤和李文侯这两个姓李的做计划,全都是以牺牲宋枭为基础的,可宋枭还不自知,带着拼凑起来的军队,着急忙慌地往高奴县赶呢!
  第173章 宋枭求救
  宋枭在当官的本事上,那是着实不小,在天下未乱之际,能当上一州刺史这种大官的,个个都不是简单人物,他相当地会当官,在真实历史上,他甚至还当上了凉州刺史,并且全身而退,没有被韩遂或马腾给咔嚓了,这可是汉末三国时期,凉州刺史里面少有的特例,而此可知他有多会当官了。
  可会当官和会带兵打仗是两回事,往往越是会当官,在官场上勾心斗角的人,带兵打仗越废物。宋枭凭着为人处世的本事,可以在大乱的年代里自保,让别人不来打他杀他,但要让他去打别人杀别人,这个可就是两回事了!
  五万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说少也不少了,那李文侯的兵马虽多,可说白了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也没有训练过,而且还都带着家眷,编制只有比宋枭的军队更乱,除了人多的优势外,再也没有其它的了。
  可宋枭带着军队出来,却还没等到高奴县呢,半路上就跑了一小半的人,等离高奴县百里之地,宋枭一查人数,自己的军队竟然只剩下了二万人,不是跑了一小半,变成跑了一大半了!
  宋枭差点没直接晕在帐篷里,这仗怎么打,以十分之一的官军去镇压李文侯,怎么打都是个输,虽然官军打叛羌向来是以少胜多,胜多败少,可再少也不能少十几万人,而且他的士兵还不是正规的官兵,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这仗更是没法打了!
  宋枭立即派出斥候,去侦察敌情,他则收拢军队,拼命地许好处,把高奴县的土地全都许了出去,甚至还答应只要在此次战役中立功的人,只要能砍一个羌兵的脑袋,就可以免税三年,并可以分高奴县一百亩的土地,要是谁本事大,砍十个羌兵的脑袋回来,就算是捡回来的,那也一样免税,免三十年的,后半辈子都不用交税了,还能得到一千亩的土地,给儿孙留下好大一笔家产!
  空头许诺说出去了,虽然明显地不合理,可是并州兵却几乎全信了,大规模的逃跑趋势立即得到减缓,甚至还有逃走的士兵又回来了,士兵们都想着侥幸得到好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就算得不到重赏,到时再跑也来得及,看宋枭的样子也没本事拦得住他们。
  斥候回报宋枭,说扶角军停止了前进,离得高奴县好远,并不过去攻打,似乎是在等人,估计就是在等他们这些并州本地的军队吧,让他们先攻,然后扶角军才会过来两面夹攻。
  宋枭一听就知道糟糕了,李勤这是耍心眼儿啦,头阵要让自己去打,打头阵肯定兵马损失惨重,无论胜败都是如此,李勤这是用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招术。不过想想也对,人家大老远的从凉州赶来,凭什么让人家先打头阵啊,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宋枭明白,要想让李勤尽早发兵夹攻李文侯,那自己不但得先和李文侯开战,而且这头阵还得打得火花四溅,给李文侯带来巨大的损失,李文侯的损夫越大,李勤发兵的速度就会越快。
  宋枭是明白人,明白人自然做明白事,他当即下令全军收拢,集中力量进攻高奴县,而且把斩获羌兵首级的加码再往上升,田地是没法再多给了,可一个人头却由免税三年,变成了免税五年。这般重赏,就算并州军是拼凑起来的,可却也激发出了士兵们的战斗热情,并州兵擦拳磨掌地要和羌兵大干一场。
  并州军全速向高奴县进发,可还没等他们靠近高奴县呢,大赵的皇帝李文侯便亲自带领军队出来应战了,大赵军各族人马汇集,倾巢而出,二十万兵马铺天盖地地扑向了并州军!
  中午时分两军相接,立即交战,可没到半个时辰,并州军便全面溃败,什么田地什么免税都不好使了,并州军玩了命地逃跑,一直被李文侯追出了五十多里地,宋枭差点被俘虏!
  待宋枭逃到安全地带,收拢残兵败将时,他很悲情地发现,自己的并州军只剩下了五百多人,这五百多人都是正式的官兵,而临时招集起来的士兵竟然跑得一个都不剩,连委派的军官都没影了!
  宋枭惊慌万状,带着残兵败将进了树林,躲了整整一宿,见没有羌兵追来,天明时分,他这才敢带着兵出来。
  望着几百名手下,宋枭左思右想,自己打仗不行,可别的方面却不太差,比如说唬弄人。他立即找出竹简,写了份奏章给洛阳的朝廷,说他带领大军与李文侯交战,大获全胜,斩羌兵三万,可是由于粮草不济,缺口太大他必须亲自督办,前方战场交给了李勤,由李勤全权指挥,他把军队也交给了李勤,而自己则回治所筹备粮草,如果朝廷有什么指示,直接指示李勤就成了。
  写完了奏章,他又给李勤写信,告诉李勤他已经成功给李文侯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可他自己的损失也不小,所以高奴县的战事他决定交给李勤指挥,由李勤全权负责,他则回治所给李勤准备庆功宴去。
  两封书信送出去,宋枭拍屁股就走人了,逃回了治所。回到治所之后,他把历年来的积蓄全都拿出来,送去洛阳行贿和买官,并州乱没关系,他当不成并州刺史也没关系,换个地方当刺史呗,去冀州去扬州,甚至不当刺史,降级当个郡守,他也认了,只要让他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就成。
  一直按兵不动的李勤接到书信,赶紧再次招集众将来开会,将领们听了信上的内容后,无不目瞪口呆,这样也行啊?这不是临阵脱逃么,宋枭的胆子不小啊,连这种事都干得出来!
  这种事情得问张芹,李勤拿着竹简,问道:“张中官,宋枭明明打了败仗,可却说成是大胜……”
  “打住,李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