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懿笑道:“李文侯是在告诉北宫伯玉,他没有投降,所以才连夜攻城的,掩护北宫伯玉撤退。可惜啊,他的士兵攻得这么有气无力,反倒是坐实了他投降的事,要是咱们此时出击,去追赶北宫伯玉,还不得把北宫老贼给气死!”
  冷徵舔了舔嘴唇,道:“这个北宫伯玉,这些日子围得我好生气闷。现在眼前有大好良机,不如我领兵出城,大杀一通,就算不能砍了北宫伯玉,可能让他更恨李文侯,也是挺好的,过些时日,对他们挨个剿灭,必可全胜!”
  陈懿道:“不等李勤过来了?嗯,不等也好,现在李文侯军队还没有疲,不是里外夹击的好时机,至少得等到天快亮时才行,那时北宫伯玉早就逃得远了!”
  冷徵回过身,叫过副将,道:“传令点兵,点精锐骑兵三千,随我出城追敌!”
  副将答应一声,下去集结军队了。
  陈懿想了想,忽然道:“冷将军,我看追击三十里就差不多了,不要往远了追,再远可就是河口关了,那里不好开战的。”
  冷徵嘿了声,道:“我自然明白,哪可能追出六七十里。”河口关离允吾县不近,七十里地呢,这么远的距离,根本不会被计算在追的范围内,要是他带兵追出七十里,那就不叫追击,而叫奔袭了。
  过不多时,三千精锐护羌兵集结好了,清一色的骑兵,冷徵下城带兵从东门出城,尾随北宫伯玉猛追了下去。
  五十里外,斥候一来报告,李勤立即点起扶角军,从营地里出来,慢慢地压了上来,他并不着急,既然是李文侯的军队攻城,那么一开始肯定是带着怨气去开战的,换了谁被那么诬陷,谁都得动气,而李文侯肯定不是个好脾气的,一开始肯定打得猛,可只要一两个时辰没攻上去,那么士气一泄,他再带兵过去,直接就能把羌兵打得落花流水,说不定光抓俘虏就成了。
  扶角军压到了十里之外,便再没有动地方,就那么等着,一直等到拂晓时分。果然不出所料,李文侯的军队攻势减缓,喊杀声逐渐止歇。
  乌蛋子纵马来报,叫道:“李郎,李文侯的军队开始撤了,是往东边撤的,是从南边绕的,避过了北边。”
  扶角军便等在西北方向,羌兵从南往东绕,说明李文侯已然知道扶角军压上来了。
  李勤叫道:“吹角,慢慢压上去!”
  羌兵就算撤退,也会留下断后部队的,而且就算断后部队再怎么没用,可如只抵挡一次追击,马马虎虎还是没问题的。可是,如果扶角军吹角,把角声吹得超级响亮,那么羌兵的断后部队必会害怕,只要羌兵一加快速度撤退,必乱无疑,那时再追上去大砍一通,收获就会大很多。
  扶角军全军上马,向南面纵马小跑,军中只要有号角的士兵,全都拿出号角来吹,竭尽全力地给撤退的羌兵施加压力,而李勤又派出斥候,赶去城门那里,给冷徵和陈懿报信。
  小跑七八里,已然绕过了南面的城墙,往东行进,但扶角军始终没有和李文侯的羌兵接战,相反距离越拉越远,羌兵的撤退速度和李勤预料得完全一样,一开始还算有点模样,可撤退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越快,证明羌兵越乱。
  李勤奔在队伍的最末尾,这时一个斥候追了上来,叫道:“李郎,城上喊话,说冷将军带兵出东门追击北宫伯玉,已经走了多时!”
  李勤啊了声,心想:“有点急了,在允吾县的地界里,不见得能把北宫伯玉怎么着了,我们只需要把李文侯的军队给吃了,也就足够了,北宫伯玉的大部队要在允吾县境外解决掉,十万叛羌,想要速战速决,可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叫过贾诩,李勤问道:“和原计划有变,冷徵去追北宫伯玉了,李文侯的军队怕是只能咱们自己解决了。”
  贾诩皱眉道:“你这个冷恩师打仗不怎么样啊,这般性急,怕是要吃大亏。咱们只能追上去了,要不然怕是冷徵回不来了。”
  李勤也道:“北宫伯玉不可能没准备的,就算要打败他,也得是第二次追击,第一次追击,不吃亏才怪!”他下令加快行军,向李文侯的军队扑过去。
  此时,前面撤退的李文侯当真是着急上火,他的军队本就没什么斗志,现在一撤退,刚开始还凑合,可现在却越来越乱了,不少羌兵竟然拍马狂奔,这哪是诱敌,干脆就是真的逃走了,如果逃得太快,万一扶角军不追了,那可怎么办?
  李文侯一咬牙,士兵没了可以再招,可要是这次不把李勤给整死,以后可就没机会了。他叫道:“传令,列阵拒敌,咱们就在这里,和扶角军开一仗,然后假意再退,引他们来追!”
  亲兵赶紧把命令传了下去。可命令是传下去了,听从指挥留下来列阵的羌兵却是连一半都没有。羌兵毕竟不是正规军队,比之以后的黄巾军也强不了多少,打顺风仗那是越打越勇,可要是一旦受了挫折,要想让他们坚持到底,那就难了,毕竟他们没有被逼到绝路上,还没到玩命干到底的程度。
  羌兵乱哄哄地列好了阵,李文侯勒马停在阵前,心脏突突狂跳,等着扶角军到来!
  扶角军鼓角而来,前面领兵的沈乙见羌兵列阵,立即派人回报李勤,李勤和贾诩纵马上前,查看敌情。
  此时天光放亮,贾诩见了羌兵的军队,笑道:“李文侯害没害怕,这个难说,可他手下的羌兵怕了,却是肯定的。阿勤,我们不要攻过去,绕开他们继续前进,不用多时,羌兵自然崩溃,李文侯身边剩不下几个人的,而且以后他也再招不起人来了!”
  李勤哈哈大笑,道:“正是!”把手一挥,扶角军并不上前迎战,绕过羌兵的阵地,继续向前,去支援冷徵。
  扶角军一绕路,列阵的羌兵沉默片刻,忽地就乱了。羌兵们也听到了谣言,说李文侯暗中投降了官府,然而能留下来列阵的羌兵,自然都是没有相信谣言的,他们算是信任李文侯的,不相信李文侯会投降。
  然而,扶角军如此强悍,人数又不见得比留下的羌兵少多多少,可却绕路而走,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传言不假,李文侯真的暗中投降了,出卖了羌人留下的羌兵对李文侯失望之极,真是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大王竟会投降,如果他不投降,扶角军干嘛不打过来?
  不少羌兵对李文侯怒目而视,而忠于李文侯的羌兵则聚集到了大王的马旁,谣言的恶果开始显现了。
  李文侯望着远去的扶角军,心想:“这算是诱敌成功么?扶角军真的追过去了可是,可是这下子我可糟了,别人非得都认为我暗中投降了啊!”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没过多一会,从西边一队人马奔来,也是羌兵,这队羌兵却是在河边被扶角军吓走的,他们绕远赶来,现在却也到了!
  领兵的羌将见允吾县外已然没有了围城的羌兵,正感奇怪,却突然发现了李文侯的军队,而李文侯的军队却似乎正处在内讧的前夕,羌将很是吃惊,离得老远就停下了军队,没敢直接过来。
  忽然,羌将见李文侯的军队乱了起来,竟然分成两伙,开始火拼,而且战场上不停地传来,杀死叛徒的呼声羌将立时明白,李文侯果真背叛了……
  城墙上,陈懿已然转到了东边的城墙上,手搭凉棚,正在往这边望,一边望,他一边嘿嘿笑着:“真内讧啦,真的内讧啦?以前要想让叛羌内讧,咱们又得许官,又得给钱,可这次只放出些谣言,就让他们内讧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古人诚不欺我也!”
  第142章 河口关
  李文侯的军队终于一分两半,坚决要和官府干到底的羌兵造反了。
  羌兵本来就是造反的,谁的反不是造,官府欺压他们,他们就造官府的反,李大王背叛他们,他们就造李大王的反,反正已经走上了不归路,何必回头?
  厮杀中,李文侯被忠于自己的羌兵护着,往东南方向边战边走,去找北宫伯玉,而远处的那些观望的羌兵却也赶了过来,死冷寒天的,那些羌兵被迫大兜圈子,着实遭了不少的罪,现在罪魁祸首就在前面,他们哪可能放过,便也过来厮杀,也想要了李文侯的命。
  羌兵们杀红了眼,一开始还都想着杀李文侯,可打着打着,一来大家也分不出谁是反李文侯的,谁是挺李文侯,二来往日有冤仇的,互相看不顺眼的,这时候也都开始找机会报仇了,嘁哩喀喳地乱砍,越打越乱。
  陈懿在城上看着远处的大乱,越看越高兴,他叫城里的汉兵做好准备,等羌兵们打完走人了,他们赶紧出去捡功劳,把死去的羌兵脑袋割下来,那可都是大大的战功啊,白来的,不要白不要。
  一时之间,陈懿太过高兴,竟然没有再派兵出去,去支援冷徵和李勤,光想着他自己了。
  李勤带着扶角军,一路疾赶,后面的厮杀声传来,可扶角军却没有回头,仍旧加速往前赶,李勤深怕冷徵吃亏,冷徵这个便宜恩师可是他在凉州最大的助力,万一出点事,后果可就不太妙了。
  赶路中,路上不断地出现大批羌兵的尸体,不少羌兵都是被割了脑袋的,而越往前赶,尸体就越多,但被割脑袋的尸体却渐渐少了起来,看来冷徵的军队赶得太快,杀敌太多,已经来不及割脑袋了。
  扶角军也不去割羌兵的脑袋,这种战功对他们来讲无所谓,可李勤和贾诩看到这种情况,却有些心惊肉跳,从路上的羌兵尸体看,已然超过了两三千具,这是很不正常的,就算是冷徵带的护羌兵再强,而羌兵再弱,逃的时候在混乱,却也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正常情况下,羌兵在逃跑过程中,断后部队一旦发现冷徵带兵来追,必是列阵迎战,双方士兵厮杀,只能是在一块阵地上进行,而不可能是打了一路,不要说冷徵的护羌兵,就算是李勤带着扶角军,也不可能一路猛打,打出二三十里地的。路上死了两三千的羌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