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会非常严重。
  贾诩叹了口气,道:“看来那韩遂是个人才啊,可惜当初没有将他杀死。北宫伯玉是打完了就跑,可韩遂是打完不跑,这就难办了,敌我混杂,这种事情最难解决。”
  李勤默不作声,想着解决巷战的好方法,可想来想去,就是想不出。不管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或格罗兹尼巷战,还是柏林巷战,攻方都付出了及其惨重的代价,可胜负还不一定,而且在巷战之前,都是飞机大炮一顿狂轰。象柏林巷战中,苏联军队一天之内打出去一百二十万发炮弹,可就算这样,在进入柏林后,苏军路上打不通,只好进下水道,在下水道里去和德军白刃战。
  这种战斗,是李勤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而在三国时期,诸侯们往往用屠杀去震慑所占城池的百姓,使得人口巨减,却效果极微,这也是李勤不能采用的方法。
  想了好半天,李勤才道:“如果只是韩遂指挥军队,那么他一定会死战到底,咱们攻下城,他会拼命的夺回来,反复如此的耍狠,不顾百姓死活,而且只要他狠一次,以后咱们就难办了,不仅是咱们难办,哪支军队碰上了这种打法,都难办。咱们不管输赢,士兵伤亡是一方面,也会失去民心,那以后再想发展,阻力就会大很多。”
  众人一起看向他,这年代的武将在作战前,一般是不会想这种问题的,打赢就行呗,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有逆天级的人物,才会注意这种问题,象曹操在大屠杀之后,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改为大力发展屯田,想尽一切办法让百姓休养生息,刘备则是宁可逃跑,也要带着百姓一齐逃,而孙策忍气吞声,也不和当地的百姓起突冲,他们这么做都是怕失去民心。
  李勤道:“韩遂占据城池,裹挟百姓,使得我们投鼠忌器,如果换了别的军队去攻打,屠不屠城的不去说,总之赢了,抢回县城就好,可咱们要去了,怕是……”
  众人一起点头,扶角军要去了,不管怎么打,只要百姓死得多了,何进那帮人非得象狼似地扑过来,何进是不会真的在乎百姓死活的,但他可以用这个借口,把李勤置于死地,而十常侍不帮着李勤说话还好,他们要是一帮忙,那李勤非得臭名昭著不可,宦官不但在这个时候帮不上忙,反而只能添乱!
  李勤不光是要打赢,还要借这个机会,把势力扩张出去,如能占有整个凉州,那是最好的,所以有些事情,不得不好好计划了。
  过了片刻,李勤又道:“我有一计,可以让百姓变成杀器,咱们这样做……”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把计策说了出来。
  众人立时便有云开雾散的感觉,尽皆点头称好,就连贾诩都大叫了几声佩服。
  时间上,比预期的要晚了好几天,直到第十日上,金城郡才有人来送军令,冷徵调扶角军越境进入金城郡,和他一起镇压北宫伯玉。
  李勤叫来传令的汉兵,详细问了金城郡那边的战况,实际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北宫伯玉采纳了韩遂的招术,每占一城,便开仓放粮,使得许多贫民百姓得了粮食,而贫民百姓怕官府追究,竟有不少人跟着他造反,而其他部落的胡人也都纷纷响应,如此一来,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宫伯玉竟然有了十万大军,与冷徵接战三阵,阵阵大胜,冷徵被逼进允吾县,只能据守城池,再不敢野战。
  战局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怕用不了多久,别的郡也会有人造反,烽火连天,凉州全境都将大乱了!
  李勤片刻不敢耽误,立即点起扶角军,赶去金城郡,镇压北宫伯玉和韩遂!
  第133章 李文侯不服扶角军
  此次出北地郡作战,李勤早就做好了准备,两千名步兵和四百名骑兵全部出动,骑兵每人双马,步兵每人一马,另外还带了一千名的辅兵,赶着三百辆大车做后勤。攻城车、高车、扶角炮全部带上,弓箭盔甲都带齐全,除了军医之外,还带了三十个匠人,用来修补弓箭和刀枪。
  三千多人的大部队出了富平地界,骑兵一日行进百余里,大部队七十里,在汉末年代,这种速度已然快接近极限了,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奔袭。又要保证士兵不掉队,不降低战斗力,又要保持速度,行军一两日,不少军队都可以做到,可要行进数日,那整个凉州,只有扶角军可以做到了。
  李勤带着扶角军直扑金城郡,数日之后便来到了金城郡最外围的令居县,这座县城不小,人口过万,可是却已被造反的羌兵占领,领兵的将军和北宫伯玉一样大大的有名,乃是西羌名将李文侯!
  如果从辈份上算,李文侯比北宫伯玉小了一辈,还不到四十岁,可长得苍老,看样子竟似年过五旬,头发花白,要是和北宫伯玉站到一块,都得以为他们是哥俩。
  汉末,凉州羌氐叛乱,前期共有四员名将,便是韩遂、北宫伯玉、边章和李文侯,从势力上来讲,北宫伯玉第一,李文侯第二,边章第三,韩遂最末。可韩遂却最有本事,没用多长时间,便成为势力最大的,并且杀了另外三人,吞并了他们的军队。
  李文侯当然不知以后会被韩遂杀死,他还把韩遂当成是好兄弟呢,韩遂让他守住令居县,就是看他勇猛,李文侯便依着韩遂的吩咐,守在这里。
  李文侯虽叫文侯,却和斯文沾不上多大的边,他使用的兵器名叫马头锤,在少年时代,曾一人一锤,冲进过镇压他的汉兵军中,把上千人的汉兵部队,冲了个直透,而身上无伤,由此名声大振,被羌人叫做千人敌。
  他手下有近万羌兵,由于他是千人敌,所以他的羌兵便被称为百人敌,以此类推,他的一万羌兵便可敌百万汉兵,所以他的军队对外号称百万!
  李文侯的确对外号称他有一百万的士兵,而不少人竟然信以为真,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多莫名其妙的谣言都能满天飞,着实能吓唬住一些人,这也是为什么这年代的人总喜欢把自己的军队号称是多少多少万,方法简单,靠吹就行,可有时候却还真的挺有用。
  当然,要是不好用,别人也不会总用了,不过用来吓唬李勤却是吓唬不住的。进入金城郡后,斥候把李文侯的兵力告知了李勤,李勤听完后,立即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对外号称,扶角军有精兵五百万,而且另有五百万在路上,随时可以进入金城郡。
  令居县。
  李文侯脸色阴沉地站在城楼上,他身后站着一排羌将,众人都在望向北方,那是扶角军要来的方向。
  李文侯道:“怎么来的这么快,从日子上算,李贼至少要五日之后才能到达,怎地说到就到,已然进了金城郡了!”别看他也姓李,可骂李勤为李贼,却是一点都不嘴软的。
  羌将们都道:“李贼巴巴的前来送死,咱们如他所愿便是,早来早解决,岂不正好!”
  李文侯点头道:“不错,等咱们把李贼给解决掉,再去攻打别的县城,这次起事,咱们至少得占上五个县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咱们以后吃喝不愁。”
  羌将们一起笑了起来,都道:“对对,这次怎么着也要占上五个县城,要真能如此,以后的日子可就舒服了!”
  李文侯和手下羌将现阶段还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还在为能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奋斗,而对他们来讲,能占领五个县,就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了,作梦都能笑出来那种好事!
  令居县城外早就没有了百姓,大多数被他们以保护为名,强行拉入城中,而少数城外的百姓则逃难到了别的地方,城外所有的房子,都被烧了个一干二净。这是韩遂出的主意,用这种坚壁清野的方法,迫使百姓依附他们,裹挟百姓,使之为己所用。
  城外,羌兵几骑几骑地往城里退着,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变成了十几个,几十个的往城里退,随着进入城里的羌兵数量增多,说明扶角军快来了。
  待到黄昏时分,远处传来隆隆的蹄声,一支扶角军的骑兵部队隆隆而来,看人数在四百左右,人人双骑,将士均是铁盔铁甲,兵锋锐利,气势惊人!
  李文侯趴到城垛上,眯着眼睛望去,他道:“看来这是李贼的先锋部队,人数不多啊,只有几百人!”
  羌将们也都趴在城垛上,往外望着。包括李文侯在内的所有羌人,要说不怕扶角军,不怕李勤,一点都不顾忌,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一点都不怕,他们一万来人的部队,也不可能全都收拢回城里,而且李文侯也不可能冻得咝咝哈哈地,还要站在城墙上等着扶角军来。
  实在是因为扶角军名气太响了,尤其是因为宣传工作做得好,这支打败匈奴王的军队,在凉州百姓心中,已然有被神化的趋势,搞得李文侯和羌将也都害怕起来。
  可是,当他们忽然发现,声名远扬的扶角军,前锋部队竟然只有几百人时,那他们就不再害怕,反而有种欣喜的感觉了,因为有便宜可占了呀!
  一个皮盔上插着野鸡翎的羌将叫道:“大王,小人愿请一枝令箭,领五百……领一千勇士,下去将李贼的先锋打垮,捉了那先锋官来,割下耳朵,给大王下酒!”
  李文侯嘿嘿笑了两声,道:“好,你领兵出城迎战吧,我亲自给你擂鼓助威!”
  这野鸡翎羌将大步下了台阶,点兵出城,他刚刚下去,又有一员没有皮盔,却戴着貂皮帽子的羌将站了出来。
  貂皮帽将军叫道:“大王,小人也讨一枝令箭,下去给大王抓个百夫长上来,挖出心肝炒一炒,给大王下酒!”
  李文侯哈哈大笑,道:“你跟我的日子可也不短了,却还这般没有见识,汉军领百人的军官不叫百夫长,而叫做屯长。好,你去吧!”
  貂皮帽羌将大步流星下城,去追赶野鸡翎羌将了。
  李文侯正要进入城楼,去擂鼓助威,却见又有一名羌将跳了出来,这羌将右耳朵上戴着一个大耳环,光头不戴帽子,模样非常凶悍。
  大耳环羌将叫道:“大王,让小人也下去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