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乌蛋子其实也请人编纂了自家的族谱,他甚至有意要改姓名,想要姓李,想自称是李勤的远亲,可李勤没答应,所以改姓名一事,便耽搁了下来。
  乌蛋子冲吴小三一笑,道:“我就偏都知道,怎么样,你还能吃了我不成?”
  顿了顿,他又道:“以往北宫伯玉造反,是打完一个县城,抢掠之后便即退兵,他怕官兵围剿,基本上是打一场,便换一个地方。可这次不同,他算是学会什么叫步步为营了,每打下一个县城,便派兵镇守,而且还任命官员管理百姓,并不乱抢,所以他的势力算是越打越大了。”
  贾诩道:“北宫伯玉打下了三个县城,立稳脚跟之后,立即兵围允吾县,这是直取中宫的做法,如果他一旦打下了允吾县,金城郡便没有了郡守,各地混乱,他极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就占了整个金城郡。”
  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道:“这个北宫伯玉怎么突然变聪明了,他以前要是也用这种方法造反,说不定还真能成气候呢!”
  乌蛋子道:“咱们做斥候的,要是只能探到这些明面上的消息,那也就不叫斥候了。我亲自混进了羌人里,多方打听,得知北宫伯玉新得了一个军师,这军师极为了得,造反的各项事宜,都是这个军师策划的,这个军师是我汉家百姓,不是羌人,名叫韩遂,是金城郡本地人,对金城郡的底细所知甚详,所以才能一击便中,把允吾县都给围了,逼得郡守向陇县求援。”
  “韩遂?那是谁啊,没听说过!”沈乙等人互相询问,他们都没听说过韩遂这个名字。
  李勤道:“这个韩遂,就是原金城郡的从事,原名叫韩约。”
  军官们这才恍然大悟,韩遂在陇县哗众取宠,当众和李勤起腻,这事大家都是知道的,没想到这个人竟然造反了,还成为北宫伯玉的军师。
  赵正听到韩约二字,脸色刷地就变了,一片苍白,当初他没杀死韩遂,这事除了贾诩之外,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视为今生的奇耻大辱。
  李勤道:“冷将军名义上是我的老师,老师有了困难,我这个当学生的当然要去帮忙,而且照打探回来的消息看,他带的一万士兵,怕不能解决掉北宫伯玉,所以我扶角堡出兵,是迟早的事了,说不定调兵手令,这几日便会送到。”
  他看向在座的军官,大声道:“诸君,可做好了远征的准备!”他是在问话,可用的却是肯定的语气。
  军官们齐声答道:“准备好了,时刻准备着!”
  李勤拍手道:“好,那咱们就来一场全军大操演,做好战前总员。还有,粮草军备等的调拨,就用孟将军负责了。”
  孟木立即答道:“属下必尽全力!”他现在也是军司马的职位,升官没有老扶角兵快,一直是负责后勤工作的。不过,李勤却说他是军司马中的第一人,如果以后有了升官的机会,他也会优先考虑,不管怎么说,打仗就是打后勤,尤其是军团作战,规模越大,后勤压力越重,所以孟木的担子,不但不比作战将领轻,反而更重些。
  众人讨论好具体事宜,便即散会,各自下去准备了。
  准备两天,等到第三天,扶角军的新军举行了成立后的第一次,也是出征前的最后一次大操演。
  天刚刚亮,汤介便亲自带着官吏们前来观看,以前扶角军操演,他是来视察的,可现在只能说是捧场了,扶角军已经完全脱离他这个郡守的掌控,汤介只能做一个旁观者了。
  操演场上,新建起一道土墙,土墙很结实,也很高,几乎和县城的城墙一样高了,有二十丈长,而且还在土墙的正中间,修了座城门,和县城的城门完全一样,土墙的前面修了一道土沟,权当做是护城河,只因天气寒冷,无法注入河水,所以这护城河只是个摆设,但百姓们却在沟前沟后全都浇上了水,把土墙前面弄得溜滑。
  土墙之后,便是扶角堡的一道堡城,李勤和汤介贾诩等人,都在堡城上,观看此次操演。
  汤介看向操演场,对李勤说道:“李郎,你的军队现在怕是有五千多人了吧?本官没别的意思,只是你的军队超出编制了,郡校尉所领之兵,不得超过五部,如果超了编制,怕是朝中得有人弹劾你呀,尤其是某些早就看你不顺眼的人!”
  这是好心提醒,汤介当然知道何进看不上李勤,朝中大臣也大多数对李勤不满,但他是边郡的郡守,朝中大臣们的看法虽然重要,但天高皇帝远,他也不见得能有多怕,可麻烦少些,总比麻烦多些要强。
  李勤道:“多谢大人提醒,不过末将的部属,战兵只有五部,其实全是辅兵。”
  他的确只有五部战兵,但他把辅兵和战兵一起练,虽然辅兵还及不上战兵,可比别处的战兵,还是要强上很多的,只不过名义上,还算是辅兵!
  汤介嗯了声,道:“名正言顺就好,反正朝中某些大臣的势力也进入不了咱们北地郡!”他现在也牛气了,有种不服天朝管的架势。当然,谁的势力大了,谁也不会在乎朝中那些只会咋呼的大臣。
  扶角军一队接着一队的进入场中,队列行进,阵法操演,和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多了场刀法操演,但也只是拿着断马刀比划比划而已,并不是主要操演项目。
  孟木高声叫道:“辅兵守墙,战兵进攻!”
  鼓声响起,扶角兵建军以来,第一次开始操演如何攻城!
  第131章 汉末的机械化部队
  扶角辅兵一支四百人的部队,登上了土墙,而下面一支同样是四百人的战兵部队也集合好了,随时可以开始攻守操演。
  李勤道:“大人请看,这道土墙是按着县城城墙规模修筑的,如果我军能攻下这样的城门,那么真正县城的城门也就能攻下来。”
  汤介嗯了声,小声道:“攻城不比阵法演练,可不要弄出伤亡来才好。”
  李勤道:“伤亡方面是考虑到的,亡不见得,但伤兵是肯定会出现的。末将让士兵把箭头都拿掉了,箭上沾着白灰,如果士兵被射中,身上留下白点,那么就算是伤亡,是要退下来的。”
  张芹一直不说话,这时候却说道:“这个主意是咱家想出来的,咱家向来爱兵如子,不忍让他们受伤,咱家让姜家兄弟去当监军,谁要是身上沾了白灰,就得立即下来,一来是保护他们不受伤,二来是不让他们有机会耍赖。”
  实际上,箭上沾白灰的主意是李勤想出来的,暗示了一下张芹,张芹顺势就当成了自己的主意,在汤介这个郡守面前显显本事,也会写在书信上,报告给张让,让张让重视他,这个人情李勤给了他,他自然是要收下的。
  汤介忙道:“张中官好本事,箭上沾白灰的做法,下官就没有想到过。”随口拍了记马屁,宦官嘛,第一喜欢钱,第二喜欢马屁。
  又一队战兵进入了操演场,按道理来讲,应该是攻方士兵数量三倍于守方,这样才能勉强发动进攻,不过操演而已,便不必全军齐上了。
  后进入场中的战兵,却既没有抬着云梯,也没有拿着盾牌,而是推着五辆大车进来的,其中三辆是高车,有点类似于匈奴王刘九用的那种楼车,车上全是涂抹了厚泥的木板,可以抵挡火箭的射击,三辆高车就象三个长方形的大箱子,又有些象大烟囱,只在板壁上露出射击孔,供士兵们放箭,高车的高度和土墙差不多。
  另一辆大车则比较低些,这个大车的顶部有着一个巨大的长形伞盖,而伞盖之下则是一个攻城锤,推车的士兵都躲在伞盖下面,一队士兵推车,两队士兵举盾,护在大车的两旁。
  这两种车,汤介是都能看得懂的,高车是用来向土墙上放箭的,另一辆大车则是撞门的,可最后一辆大车,他却是看不明白了。最后那辆大车,只能说是一个大木架子,而且很有些复杂,又是绳子,又是杆子的。
  汤介指着最后一辆大车,问道:“那是什么车?看样子有点象抛石机,不过却又不太象。”
  李勤道:“大人明鉴,这确是一辆抛石机,只不过经过改良了,我给它起名叫做扶角炮!”
  “扶角炮?这是怎么用的?”汤介不解地问道。
  李勤道:“同样是用来投掷大石块的,只是更加精确了些,而且还可以投掷火油罐子,算是比普通的抛石机多了个功能。”
  汤介点头道:“原来如此,这和中原的霹雳车,倒是有相似之处。”
  李勤笑了笑,心想:“霹雳车那是曹操大力发展的,不过我的扶角炮比他的霹雳车还要厉害一些,所投掷的石块也更巨大些。”
  他的这些装备都是扶角堡的工匠们,在他的提示之下打造出来的,都不是新鲜玩意,但加以改良,用作攻城,经过几次试验,还是挺好用的,而且好修补,可以持续使用。
  在汉末这年代,能拥有这种技术力量,并且上司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发展的,仅有扶角军这样一支军队。要想再出现这样的将领和军队,至少得等十年,甚至二十年,得等曹操和诸葛亮羽翼丰满时,才会大力发展属于这年代的“机械化部队”。
  两人这边说话,下面的扶角军做好了准备,令旗挥舞,土墙下的第二支扶角军,已然开始发动进攻!
  轰隆隆中,攻方的扶角兵推动高车上前,土墙下的第一支扶角军开弓放箭,向守方进行射击,而守方的扶角兵却并不放箭还击,而是人人手举盾牌,躲在墙垛之后,等着攻方靠近。
  很快,三辆高车慢慢地靠近了护城河,虽然可以直接冲过去,但因为是演习,不能因为能过去而就直接过去,而是要尽量完整地把攻城时,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演练出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这就叫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高车停在护城河的岸边,车里的扶角兵开始放箭,压制城头上的守兵,而后面那辆攻城车则也推了上来,士兵们到了护城河边,从车上取下麻袋,扔进沟里,然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