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勤骑马走在他的身侧,见一路上汤介神情恍惚,心中明白,这是想着升官的事儿呢他道:“汤大人,汤表的事你已知晓,虽然他和末将有些过节,却也没给末将造成什么损失,所以末将是不恨他的,他被刘九杀了,末将心中也是很难受的!”
  汤介一愣,回过神来,哈了声,道:“那个畜生,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好可惜的,李郎不用为他难过,他早被我汤氏家族除名了,我再不当他是侄子了。”
  李勤没吱声,心想:“你不在乎就好,你都不在乎,我就更不在乎了!”
  隔了一会儿,汤介有点不太好意思地道:“李郎,我以前倒不知你是冷将军的学生,你有这样的好师父,为啥从没听你提起过啊?”
  李勤哪可能和他说实话,他一见面就认冷徵当恩师,而冷徵立即就答应了,这种事情玩的是互相利用,两个心照不宣,可既然是不宣,当然就不会宣给汤介听了。
  李勤道:“是恩师不让末将说的,倒不是末将有意欺瞒汤大人!”
  “这个……算不上欺瞒的!”汤介干笑两声,还以为李勤和张久说过啥,所以才要当上校尉,弄了半天李勤真正的靠山是冷徵啊,现官不如现管,有护羌校尉给他当靠山,那再凉州当个校尉,还不是正常么!
  不好意思的表情更甚,汤介试探着问道:“李郎,冷将军有没有和你透露点儿啥出来,比如说咱们北地郡的……的某些变动?咱们北地郡可是多年没有郡守了呀!”
  李勤心想:“这是想探我的口风呢,可这种话最不好回答,说不知道人家肯定不信,会认为我敷衍,不肯帮忙,可要是说我知道,那就真的要帮忙了,帮不上更麻烦!”
  正想着该怎么能含糊过去,忽然后面有人叫道:“李郎,在后面发现个人,受伤了!”
  李勤赶紧道:“我这就过去看看。”冲汤介告了声罪,往队后奔去。
  汤介叹了口气,心里想着回富平后,要不要设宴款待李勤,酒桌子上好探探口风。
  李勤跑到了队后,就见乌蛋子他们围着一个人,他上前问道:“是谁受了伤?”他以为是自己队中的人呢,或者是带着走的羌氐族人,可等众人分开,他看向受伤的人,却是一愣,见竟是那个当初帮着自己追杀匈奴兵的大汉。
  赶紧上前,李勤蹲在这人的身边,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在哪里发现他的?”
  受伤的这人是高顺。高顺那日带着手下弟兄藏了起来,本以为李勤必败,如果李勤被匈奴人杀了,那么他打算抢回李勤的尸首,进行安葬。可高顺在附近村落里等了一段时间后,竟发现李勤打败了匈奴兵,迫使匈奴兵退走。
  高顺对这件事相当地惊讶,实难相信李勤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能把大名鼎鼎的刘九给吓跑了。匈奴兵撤走之后,他又等了几天,这才往返回并州,可路上却和小股的匈奴兵遭遇,那领兵的匈奴将领正是披索。
  披索的父亲和兄弟都在战斗中阵亡了,他想方设法地报复,带着手下在匈奴大军的后方游弋,偏巧碰上回并州的高顺,上次是高顺暗中偷袭他,这回变成了他暗中偷袭高顺,一场厮杀之后,高顺大败,手下全被杀死,只有高顺一人逃了出来,逃回廉县,幸亏披索不敢再回来,停止追击,要不然高顺也得遇害!
  乌蛋子和扶角骑兵负责断后,发现了被战马驮着的高顺,将他救下,但众人尚不知高顺的姓名,只知道他是一个曾经帮助过扶角军的侠义之士。
  李勤见高顺伤在腿部,背上也有箭伤,但幸好都不致命,之所以昏迷不醒,估计是因为伤势再加上过度劳累所致,他不知此人就是高顺,但自己有困难时,别人帮了自己人,别人有困难时,他当然也要全力相助。
  李勤为高顺处理伤口,进行包扎,又让景春好好照顾他,等高顺醒了之后,再详细询问,如果愿意留在扶角堡,那他自然是非常欢迎。
  路上,汤介倒是再没探过他的口风,他们带着兵马和羌氐胡人,返回了扶角堡。汤介回了城,而李勤刚在扶角村和扶角堡之前来回忙乎。
  这次他带回了上千的羌氐胡人,镔部的人就不用说了,一个都没拉下,全数带回,而牢姐羌的族人失了家园,裘盛又不待见他们,他们无处可去,见李勤有意收留,便一起跟着来到扶角堡,以后便要在这里生活了。
  回到扶角村后,李勤见着李田和何氏,把这次出征的事说了出来,李田和何氏极为后怕,连忙又拉着李勤拜祭祖先,认为李勤能得胜归来,都是祖先的功劳。
  整整忙乎了两日,这天景春来见李勤,道:“李郎,那位义士醒了,病情有所好转,你要不要去看看他?”
  李勤道:“自然要去看看。”和景春一起去许小泥的家,高顺便在这里养伤。
  进了屋子之后,李勤见高顺半躺在床榻上,旁边陪着景奇,景奇是最佩服大侠的了,曾经他也想成为一名大侠,现在遇到了高顺,自然与他亲近,这几天尽是他帮着景春照顾高顺了。
  一见李勤进屋,景奇忙站起身,叫了声李郎,道:“这位便是我们扶角军的校尉李郎,这位是高顺高大哥。”他给两人做了介绍。
  李勤哦了声,道:“什么,这位义士如何称呼?”
  高顺在榻上直起身子,道:“恕在下不能起身,在下高顺,见过李郎!”
  李勤看了他一会儿,没说别的,只是道:“家里还有何人?”
  第119章 打造断马刀
  高顺听了李勤的问话,微微一愣,摇头道:“在下家中并无亲人,因过的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不想有家室之累,是以未曾娶妻生子。”
  李勤点了点头,道:“高兄弟,英雄岂能无家,不如便在这扶角堡成个家,安定下来吧你一人自由自在的过日子,也许是好的,但也得为高家的香火着想不是,这里民风淳朴,百业待兴,正是过日子的好地方啊!”
  高顺微一犹豫,其实他一直也在想着这事,弟兄们都死光了,并州又无恒产,回不回去都一样的,眼见着李勤是个英雄人物,他也想着留在此处发展,他向来不服人,可对于李勤,那真是服得不能再服了,不管是谁,能领着数百士兵,把三万多的匈奴兵给吓走,要是他还不服,那除了天上的神仙,他也没法再服别人了!
  李勤又道:“先不要做决定,你在这里安心养伤吧,等伤养好了,让景奇帮你在扶角堡那边盖个房子,你先住下,寻个活计,我看你弓马娴熟,不如就当个教头,教教士兵们武艺,要是想长久留下来,那我自然高兴,军中给你留个位置,要是你还想走,那时再走也不迟啊,你说是吧?”
  高顺点了点头,道:“多谢李郎美意,在下谢过,等伤好了,就在堡里寻个活计,报答救命之恩!”顺势他就答应了,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什么报答不报答的,说得见外了,大家都是兄弟嘛!”李勤笑了,又给高顺看看了伤,这才出屋。
  扶角军此次出征,伤亡惨重,虽然得胜归来,但阵亡的将士却需要安葬。李勤在扶角堡外寻了个风水好的地方,建了处墓地,安葬牺牲的将士,并且把将士们的家属都妥善安置好,并在墓地前立了块石碑,由贾诩撰文,记录此次支援廉县的战事,纪念阵亡的将士。
  这年代士兵的待遇不高,阵亡之后家属更是少有抚恤,而且也没有纪念之事,李勤能如此尊重出征阵亡的将士,并且好好照顾他们的家人,在这年代非常少见,这同时也让幸存下来的扶角兵感觉,就算自己以后有可能也回不来了,但家人可以被照顾,衣食无忧,他们就算为扶角堡卖命,也是值得的。
  又过了数日,把各种事宜都安排好,李勤便又开始招兵,这回他打算把五个部两千人的步兵招满,并且再招一支四百人的骑兵部队,凑成一个可以随时拉出去野战的中型兵团。
  这次招兵,倒也还算顺利,他大胜匈奴兵的事传了出去,本郡百姓不少都前来投靠,就算不能当兵,但在扶角堡附近住下,至少生活上是安全的,李勤既然能打败匈奴兵,自然也就能保护住他们了。
  李勤用的还是以前那招,让报名参军的壮汉们跑步,然后拉弓,做各种测试,这些事情都是他做过的,交给贾诩和孟木他们去做就成了,他则专心去研究以后的兵团,该用什么样的武器,运用什么样的阵法。
  从这次出征的战况来看,李勤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想战胜成建制的骑兵冲锋,一是要打阵地战,但这种情况对斥候要求极高,要事先得到敌军骑兵的消息,敌骑是如何行进的,速度如何,自己有没有时间做准备,如果以上条件都不具备,而是打遭遇战,那么在无法进行阵地战时,该用什么样的方法?
  弓箭肯定是要大力发展的了,这点毋庸置疑,远程攻击武器是战争的发展趋势,只不过以现在的制造水平来讲,李勤还发明不出火枪来,要不然他非得组建出一支火枪军团来不可,那么火枪火炮不行,就要以提高冷兵器军队的实力为主了。
  对付大规模的骑兵军团冲锋,各朝各代都有好的方法,但封建军队,如果光靠武器装备的完善,还是不够的,有些朝代的武器装备非常好,可却对付外敌入侵却束手无策,不是将领不够好,也不是士兵不敢战,朝廷也不致于腐败得一塌糊涂,更加不是外敌太强,而是种种因素结合到一起,才使中原王朝有被外敌灭掉的情况发生。
  军队发展的各个阶段,有各个阶段的性质,不是说知道应该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就能建立出来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方方面面涉及得太多。不但要针对敌人做出什么样的防务,还要有后勤的保障,百姓的支持,各种物资的筹集,所占用的时间,运送军队和粮食走什么样的道路消耗最少,武将该怎么培养,士兵该如何训练,战时如何调兵,非战时如何养兵,如何屯田,如果保持士兵的战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