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主公-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该死的李勤,活这么久!”
  大德巫咬牙切齿地又想了半晌,道:“还有一计,可以一起使出来,不怕整不死李勤,这次咱们借一借汉官们自己的刀,让他们自己人杀自己人!”
  他撺掇刘九,给凉州刺史写封信,就说刘九本想把自己的妹妹献给大汉皇帝,并向大汉称臣,永为藩属。可护送贡品和王妹时,却因北地郡内乱,被李勤带着扶角军把送亲的队伍给抢了,还杀死很多匈奴人,把使者刘十一也给杀了。
  刘九派刘黑豹去讨要贡品和王妹,李勤却又把刘黑豹给杀了,不但吞了财物,还杀良冒功,要把匈奴人的人头,当成是战功报上去请赏。刘九亲自带兵来问罪,可李勤又伙同廉县的军队,要和刘九对着干。刘九以大局为重,不愿和大汉关系闹僵,只能引兵退走。所以现在刘九派人来问问刺史,如果不想让九帐部称臣,那就明说,咱们开战便是!
  刘九听了大德巫的第二条计策,大感高明,他道:“这个计,比上一个还要稳妥些,他们汉家朝廷,对于藩属称臣的事最上心,总说什么天朝上国,要四方来朝。如果皇帝得知李勤杀良冒功,弄得我们不称臣,反要进攻,那皇帝是一定会杀了李勤的,而且是要杀全族,李勤家里一个人都别想剩下!”
  大德巫道:“对,大王所言极是,两计齐出,双管齐下,李勤要么死在北宫伯玉手里,要么死在他们自己人手里,总之他一定活不过今年!”
  刘九想了想,又道:“他们南人最喜欢官官相护,不过李勤的上司是不会护着他了,就怕凉州有人护着他,要是把咱们的信压下,那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好啊!”
  大德巫思索了会儿,道:“据说那李勤会当上北地郡的校尉,说不定凉州他真的有人,但他只不过是个地方上小小的校尉罢了,洛阳一定不会有人。官官相护,那咱们就不把信交给朝里当官的,而是送给宫里当官的,听说宫里有什么十常侍的宦官,最喜欢多管闲事,和朝里当官的对着干,宦官们是不可能帮着李勤的,那不如我们托人,把信送给宦官,让宦官们出手整死李勤?”
  一说到宦官,刘九的心情立时变好了,他道:“对对,我早就听说十常侍最坏,专门派监军去管着地方武将,这就说明他们专门和武将作对,如果把李勤交到他们的手里,李勤想不死都难对,就把信找人交给那些狗宦官,让他们那十只狗,去咬李勤这条恶狗,想必定能咬死李勤!”
  大德巫道:“这事交给我去办,大王你就等着接消息吧,接李勤满门被斩的消息!”
  刘九和大德巫两个人相视点头,都感觉这两条计是保险上面加保险,一定能把李勤给弄死,而且是满门都被弄死,仇一定能报得了!
  他俩打算得挺好,想要整死李勤的计策竟有两条之多,可惜,有一点他俩不知道,李勤在凉州的官场上没人,反而在京里有人,他俩要是把信交到了十常侍手里,事情的结果不见得会象他俩想象的那么美好!
  匈奴大军撤退了!
  贾诩紧张地往远处望着,他的手不停地拍打着城砖,道:“英雄,英雄,希望那个匈奴王是个英雄!”
  李勤却道:“乌蛋子,带人下去探探,一路跟着,一直跟出北地郡的地界,然后再回来报告,要是匈奴兵半路返回,你们藏起来便是,我这里不会放松警惕的,他们一回来,我自然知晓!”
  乌蛋子答应一声,挑出几个本领高强的骑兵,钟羽和刘迅都在其中,他们坐着大筐下城,又把战马绑在绳子上,费了好大的力气,这才把马吊下了城墙,骑上马远远地跟在匈奴大军的后面,去查探消息。
  李勤又叫过两名骑兵,道:“你们顺着河道,去下流追赶裘县令,让他们暂时不要往远走了,停在河边,等我们的消息。”
  把该派走的人都派走了,李勤和贾诩一起进了城楼,士兵们也都找地方避雨,可谁也没有离开城墙,都在继续紧张地等着消息。
  两天以后,雨停了,蓝天白云,天气转寒,秋天到了!
  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带回来好消息,匈奴大军的确是退走了,已然出了北地郡的地界,返回了草原!
  李勤大喜,立即叫人打开城门,又派人去告诉裘盛,让他可以带着百姓回来了,他又赶紧给富平的汤介写信,给他报喜,又写信给凉州刺史,让刺史不必派兵来援,太具体的战报,暂时不用写,请刺史派人来查点战果,然后由刺史亲自写捷报给长安的司隶校尉,再由长安转送洛阳,这么做的原因,是李勤要分功给刺史大人,以报刺史“有先见之明”,提前支援给他大量的武器装备,而长安的司隶校尉也可以从中捞点功劳!
  官场嘛,有好处大家分,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再有好处,大家都会想着李勤,才可以良性循环,让李勤得到更多的实惠,也避免了功高盖主,更可以避免其他同僚的嫉妒!
  消息一传去之后,就如平静的池塘里,突然砸进去一块大石头,激起偌大的水花!
  裘盛得到消息,当然是立即带着百姓返回,他简直难以相信,李勤的围魏救赵战术,竟然真的成功了,把草原上大名鼎鼎的匈奴王刘九,给吓得带兵返回了草原。廉县百姓更是欢呼不断,感谢李勤救了他们,也救了他们的家园。
  消息送到了富平后,县令汤介看了,目瞪口呆,直叫不可能。
  这不可能,李勤绝对不可能击败刘九;而可能的是,这是刘九故意派人送来的假消息,为的是引自己上当,派兵去支援李勤,那不等于是羊入狼口了嘛,可送信回来的,却是熟人赵正,那个得了金牌枪手之称的年轻扶角兵,不由他不信。
  汤介知道赵正是不可能投降的,不可能帮着刘九来诓骗自己,可他实在是不敢相信,李勤竟能打败刘九,他早就得到了裘盛发来的求救文书,可他哪敢真的派兵去援,刘九大兵南下,他能守住富平都得称侥幸,还打败刘九,开什么玩笑!
  可事情来了,又不能干等着,汤介只好派出自己的侄子汤仁,带着一队富平兵,跟着赵正去廉县。不几日之后,汤仁回来,确定了事实,李勤是真的打败了刘九的“五万”大军,他还见着了裘盛和张奣,亲口听他们说的。
  汤介震惊得无法形容,立即启程,赶往廉县,要亲自去“犒劳”李勤和扶角军。
  而李勤送往陇县的战报,在半路上就被带兵来支援的护羌校尉得到了,护羌校尉看了战报,也是震惊无比这不可能啊,一支小小的扶角军竟能打败“八万”匈奴大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护羌校尉赶紧把战报送往陇县,交给刺史,他自己刚带着军队,加急赶路,去给李勤和扶角军以“强有力”的支持!
  战报送到了凉州刺史那里,刺史也被震惊了,这不可能啊,李勤不就是张久曾提起的那个小人物嘛,自己还送了批军备给他的。那李勤竟能把刘九所部的“十万”匈奴兵给打败,还阵斩了刘九的两个亲弟弟,两个骨都侯,这不可能啊!
  消息一传开,除了廉县的军民外,其它各郡县的人,第一个反应都是:这不可能啊!
  第116章 何谓足尺加三
  李勤率领扶角军打败刘九的消息一传开,消息就象是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凉州各地,这个消息是整个凉州近年来,最大的消息,比换了刺史的消息还大。就算是换了刺史,凉州军民也没啥好震惊的,反正换了谁,都是一样的刮地皮,可区区扶角军,以五百的兵力,大破匈奴兵“二十万”的消息,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天大的消息了,没法让百姓们不震惊!
  然而,震惊之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凉州出了个吹牛大王,是富平县扶角堡的人,名叫李勤!
  没有人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因为它根本就不可能是真的!
  裘盛第一个回到了廉县,他太着急了,等不急坐船回来,而是骑马一路狂奔,返回的县城。等到了县城,裘盛见扶角兵和壮丁们正在清除城门外的工事,他纵马飞奔过去,叫道:“李郎,李郎可在,李郎在哪里?李郎,李郎!”
  李勤还在城墙上,他在指挥扶角兵清除城墙上的木栅和土袋。
  这些工事都没有用上,等于白出力修建了,可是大家谁也不抱怨,反而一边干活,一边嘻嘻哈哈地,说着匈奴兵大败的事,而且各人都在大声地“提醒”别人,自己在这场“大战”中的重要性!
  一个看样子是镔部的壮丁,大声叫道:“前些天抬土袋时,我一个就搬了五十个袋子,要不是我出了这么大的力气,工事能修得这么好嘛,能让匈奴王一看到工事,就吓得夹尾巴逃嘛!”
  而有的壮丁却笑着叫道:“呸,尽胡吹大气,这城墙上的工事,匈奴王上哪儿能看得见,他是千里眼吗,从天上往下看?”
  更有的壮丁道:“就算是千里眼,也不是能从上往下看的。要我说啊,匈奴王为啥跑得那么快?是因为看到了我们牢姐羌打制的木栅栏。你们知道这些木栅栏叫啥不?放在野地里,那就叫拒马,骑兵见了都害怕!”
  “放到野地里?那人家匈奴兵傻呀,不会绕着走啊!”许多百姓一起取笑道。
  李勤的身边跟着许小泥,他是李勤的铁杆,听了百姓们的叫喊嬉笑,皱眉道:“勤哥,明明是你使用的计策,才把那个刘九给吓退的,可这些百姓怎么叫着是他们的功劳,这也太不象话了,要不要我去训斥他们一下,让他们都说成是你的功劳?”
  李勤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小泥,你这才当几天的官啊,就端上官架子了,长久下去可不成啊咱们打了胜仗,百姓们开心,都在说着自己的功劳,这是好事啊,这代表他们把咱们当成了自己人,所以才说说笑笑的,要是想抢你的功劳……”他没往下说。
  许小泥连忙问道:“要是真抢功劳的,那该怎么样?”他觉得这些百姓就够能抢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